标准解读

《GB 19169-2003 黑木耳菌种》这一标准详细规定了黑木耳菌种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与未明确指明的前一版本或相关标准相比,该标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1. 质量指标细化:新标准对黑木耳菌种的纯度、活力、污染率等关键质量指标进行了更加严格和具体的界定,确保菌种的稳定性和生产应用效果。

  2. 检验方法标准化:更新了检验方法,引入了更科学、准确的检测技术和流程,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例如,可能采用了更先进的微生物鉴定技术来评估菌种的纯度和活力。

  3. 包装与标识规范:对菌种的包装材料、包装方式以及标签内容提出了更为详尽的要求,强调了产品追溯性和安全性信息的标注,便于消费者和监管机构识别与监督。

  4. 运输与贮存条件:明确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黑木耳菌种运输和贮存的具体要求,以减少菌种在流通环节中的损失,保证其活性和品质不受影响。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虽然具体条款未直接提及,但随着时代发展,新标准可能隐含了对生产过程环保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注,鼓励采用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管理措施。

  6. 法规与国际接轨:该标准可能参考了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增强了中国黑木耳菌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便于国际贸易交流。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3-06-04 颁布
  • 2003-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9169-2003黑木耳菌种.pdf_第1页
GB19169-2003黑木耳菌种.pdf_第2页
GB19169-2003黑木耳菌种.pdf_第3页
GB19169-2003黑木耳菌种.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9169-2003黑木耳菌种.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 B 1 9 1 6 9 - 2 0 0 3N O吕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吕作舟、 陈立国、 王卓仁。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C 丑 1 9 1 6 9 -2 0 0 3引言 栽培黑木耳使用的菌种是人工培育的纯菌丝体及其培养基的混合体。我国采用三级扩大繁育程序( 即母种、 原种、 栽培种) 培育木耳菌种。为了规范我国木耳菌种生产、 经销和使用, 确保我国黑木耳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特制定本标准。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9 1 6 9 - 2 0 0 3黑木耳菌种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木耳( A u r i c u l a r i a a u r i c u l a ) 菌种的术语和定义、 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签、 标志、 包装、 贮运等。 本标准适用于黑木耳菌种的生产、 流通和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 B / T 1 9 1 -2 0 0 0 , e g v I S O 7 8 0 : 1 9 9 7 ) G B / T 4 7 8 9 . 2 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 培养基和试剂 G B / T 1 2 7 2 8 -1 9 9 1 食用菌术语 G B 1 9 1 7 2 -2 0 0 3 平菇菌种 N Y/ T 5 2 8 -2 0 0 2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 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 1 母种s t o c k c u l t u re 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 以玻璃试管为培养容器和使用单位, 也称一级种、 试管种。 N Y / T 5 2 8 -2 0 0 2 , 定义3 . 3 3 . 2 原种 p r e - c u l t u re s p a w n 由母种移植、 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以玻璃菌种瓶或塑料菌种瓶或1 5 c m X 2 8 c m聚丙烯塑料袋为容器。 N Y / T 5 2 8 -2 0 0 2 , 定义3 . 4 3 . 3 栽培种 s p a w n 由原种移植、 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以玻璃瓶或塑料袋为容器。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 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 NY / T 5 2 8 -2 0 0 2 , 定义3 . 5 3 . 4 颇顽现象 a n t a g o n i s m 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菌落间产生不生长区带或形成不同形式线行边缘的现象。 GB 1 9 1 7 2 -2 0 0 3 , 定义3 . 4 3 . 5 角变s e c t o r 因菌丝体局部变异或感染病毒而导致菌丝变细、 生长缓慢、 菌丝体表面特征成角状异常的现象。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CB 1 9 1 6 9 - 2 0 0 3 GB 1 9 1 7 2 -2 0 0 3 , 定义 3 . 5 13 . 6 高温抑制线 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e d l i n e 食用菌菌种在生产过程中受高温的不良影响, 培养物出现的圈状发黄、 发暗或菌丝变稀弱的现象。 GB 1 9 1 7 2 -2 0 0 3 , 定义 3 . 6 13 . 7 耳芽( 原基) p rom o r d i u m 黑木耳子实体的幼小阶段, 形成于培养基的表面, 呈淡黄色或褐色半透明的胶质体。3 . 8 生物学效率 b i o l o g i c a l e f f i c i e n c y 单位数量培养料的干物质与所培养产生出的子实体或菌丝体干重之间的比率 GB / T 1 2 7 2 8 -1 9 9 1 , 定义 2 . 1 . 2 0 口3 . 9 种性c h a r a c t e r s o f v a r i e t y 食用菌的品种特性是鉴别食用菌菌种或品种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包括对温度、 湿度、 酸碱度、光线和氧气的要求, 抗逆性、 丰产性、 出菇迟早、 出菇潮数、 栽培周期、 商品质量及栽培习性等农艺性状。 NY / T 5 2 8 -2 0 0 2 , 定义 3 . 8 14质量要 求4 . 1 母种4 . 1 . 1 容器规格应符合 NY / 丁5 2 8 -2 0 0 2中4 . 7 . 1 . 1 规定。4 . 1 . 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规定。 表 1 母种感官要求项目要求容 器完 整 、 无 破 损 、 无 裂 纹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干燥、 洁净, 松紧适度, 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培养基灌人量为试管总容积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斜 面 长 度顶端距棉塞4 0 m m- - 5 0 m -菌 丝 生 长 量长 满 斜 面接 种 量 ( 接 种 块 大 小 )( 3 - 5 ) mm X( 3 -5 ) mm菌种正面外观沽白、 纤细、 平贴培养基生长、 均匀、 平整、 无角变, 菌落边缘整齐, 无杂菌菌落斜面背面外观培养基不干缩, 有菌丝体分泌的黄褐色色素于培养基中气 味有黑木耳菌种特有的清香味, 无酸、 臭、 霉等异味微生物学要求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 2母种微生物学要求项目要求菌 丝 形 态粗细不匀, 常出现根状分枝, 有锁状联合杂 菌无4 . 1 . 4 菌丝生长速度: 在 P D A培养基( 见附录 A) I, 在适温( 2 6 士2 0C) 下, 菌丝 1 0天1 5天长满斜 面。 2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1 91 6 9 - 2 0 0 34 . 1 . 5 母种栽培性状: 供种单位所供母种需经栽培试验确证种性中农艺性状合格后, 方可用于扩大繁殖或 出售 。4 . 2原种4 . 2 . 1 容器规格应符合 NY / T 5 2 8 -2 0 0 2中4 . 7 . 1 . 2 规定。4 . 2 . 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3 规定。 表 3 原种感官要求项目要求容器完整、 无破损、 无裂纹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千燥、 洁净, 松紧适度, 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培养基上表面距瓶( 袋) 口的距离5 0 mm士 5 m m接种量( 每支母种接原种数, 接种物大小)( 4 一6 ) 瓶( 袋) , )1 2 .X1 5 mm菌 丝 生 长 量长满 容器菌丝体特征白色至米黄色, 细羊毛状, 生长旺健 菌落边缘整齐培养基及菌丝体培养基变色均匀, 菌种紧贴瓶壁, 无干缩菌 丝 分 泌 物允许有少量无色至棕黄色水珠杂 菌 菌 落无领 顽 现 象 及 角 变无耳芽( 子实体原基)允许有少量胶质、 耽拍色颗粒状耳芽气味有黑木耳菌种特有的清香味, 无酸、 臭、 稼等异味4 . 2 . 3 微生物学要求应符合表 2 规定。4 . 2 . 4 菌丝生长速度: 在适宜培养基上, 在适温( 2 6 士2 *C) 下, 4 0 天4 5 天长满容器。4 . 3 栽培种4 . 3 . 1 容器规格应符合 N Y / T 5 2 8 -2 0 0 2 中 4 . 7 . 1 . 3 规定。4 . 3 . 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4 规定。 表 4 栽培种感 官要求项目要求容 器完整、 无破损、 无裂纹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干燥、 洁净, 松紧适度, 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培养基上表面距瓶( 袋) 口的距离5 0 mm士5 mm接种量( 每瓶原种接栽培种数)4 0瓶( 袋) -5 0 瓶( 袋)菌 丝 生 长 量长 满 容 器菌 丝 体 特 征白色至米黄色, 细羊毛状, 生长旺健, 菌落边缘整齐培养基及菌丝体培养基变色均匀, 菌种紧贴瓶( 袋) 壁或略有干缩菌 丝 分 泌 物允许有少量无色至棕黄色水珠杂 菌 菌 落无颇顽现象及角变无耳芽( 子实体原基)允许有少量饯褐色至黑褐色菊花状或不规则胶质耳芽气味有黑木耳菌种特有的清香味, 无酸、 臭、 霉等异味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9 1 6 9 - 2 0 0 34 . 3 . 3 微生物学指标应符合表 2 规定。4 . 3 . 4 菌丝生长速度: 在适宜培养基上, 在适温( 2 6 士2 0C) 下, 一般 3 5 天一4 0天长满容器5抽样5 . 1 质检 部门的抽样应具有代表性。5 . 2 母种按品种、 培养条件、 接种时间分批编号, 原种、 栽培种按菌种来源、 制种方法和接种时间分批编号。按批随机抽取被检样品。5 . 3 母种、 原种、 栽培种的抽样量分别为该批菌种量的 t o %, 5 %, 1 0/ a .但每批抽样数量不得少于 1 0支( 瓶、 袋) ; 超过 1 0 0 支( 瓶、 袋) 的, 可进行两级抽样。6 试 验方法6 . 1 感官检验 按表 5逐项进行 。表 5感官检验方法检 验 项 目 检 验 项 目检 验 方 法容器肉眼观察接 种 量母 种 、 原 种肉眼观察、 测量栽 培 种检查生产记录棉塞、 无棉塑料盖肉 目;观 察 一培养基上表面距瓶( 袋) 口的距离肉 眼 观 察母种培养基灌人量肉眼观察 一菌 丝 体 特 征肉 眼 观 察培养基及菌丝体肉 眼 观 察母种斜面长度肉眼观察分 泌 物肉 眼 观 察菌 种 生 长 量肉眼观察杂 菌 菌 落肉眼观察. 必要时用 5 x放大镜观察母种菌种外观肉 眼 观 , 一耳芽( 子实体原基)肉 眼 观 察领顽现象及角变肉 眼 观 察母种斜面背面外观肉 眼 观 “ 一气味鼻嗅6 . 2 微生物学检验 表2中各项用放大倍数不低于 1 0 X4 0的光学显微镜对培养物的水封片进行观察, 每一检样应观察不少于5 0 个视野。6 . 2 . 1 4 U菌检验 取少量疑有霉菌污染的培养物, 按无菌操作接种于P D A培养基( 见第A . 1 章) 斜面或平板上, 2 6 0C士2 培养 5 天7 天, 菌落出现白色以外的杂色者, 或有异味者为霉菌污染物, 必要时进行水封片镜 检。6 . 2 . 2细菌检验 取少量疑有细菌污染的培养物, 按无菌操作接人 G B / T 4 7 8 9 . 2 8中4 . 8 规定的营养肉汤培养液中,2 5 0C - 2 8 0C 振荡培养 I天2 天, 观察培养液是否混浊。培养液混浊, 为有细菌污染; 培养液澄清, 为无细菌污染 。6 . 3 菌丝生长速度6 . 3 . 1 母种 P D A培养基( 见第 A. 1 章) , 2 6 士2 培养, 记录长满斜面所需天数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n 1 91 6 9 - 2 0 0 36 . 3 . 2原种和栽培种 采用第 B . 1 章、 第 B . 2章、 第 B . 3 章规定的配方之一, 在 2 6 士2 培养, 记录长满培养基所需天数 。6 . 4 母种农艺性状 将被检母种制成原种。采用第 B . 1 章、 第 B . 2章、 第 B . 3章规定的配方之一, 含水量提高至 6 2士2 %, 制作菌袋4 5 个。接种后, 分三组进行常规管理, 根据表6所列项 目, 做好栽培记录, 统计检验结果。同时将该母种的出发菌株设为对照, 亦做同样处理。对 比二者的检验结果, 以时间计的检验项 目中, 被检母种的任何一项时间较对照菌株推迟五天以上( 含五天) 者, 为不合格; 产量显著低于对照菌株者, 为不合格; 子实体外观、 耳片剖面形态与对照明显不同或畸形者, 为不合格。 表 6 母种栽培中农艺性状检验记录项目试 验 结 果一试 验 结 果母种长满管所需天数一 总 产 / 9原种长满瓶所需天数 单 产 / B母种接种至萌发所需天数一 单 朵 耳 质 量 / “原种接种至萌发所需天数阵 物 学 效 率 / ( % ) 耳 片 朵 型 、色 泽栽培种接种至定植所需天数栽培种接种至产生耳芽所需天数 耳 片 直 径 、厚 度 / m m接种至收第一茬耳所需天数一耳 片 剖 面 髓 层6 , 5留样 各级菌种都应留样备查, 留样的数量应每个批号菌种 3 支( 瓶、 袋) - 5 支( 瓶、 袋) , 于 4 0C - 6 下贮存, 母种和原种 6 个月, 栽培种 4 个月。检验规则 按质量要求进行检验。检验项 目 全部符合质量要求者, 为合格菌种; 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者,均为不合格菌种。标签、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标签 、 标志1 产 品标签每支、 瓶( 袋) 菌种需贴有清晰注明以下要素的标签:a ) 产品名称( 如: 黑木耳母种) ;b ) 品种名称( 如: 冀诱 1 号) ;c ) 生产单位( 如: XX菌种厂) ;d ) 接种 日期( 如: 2 0 0 1 . X X. X X) ;e ) 执行标准。2包装标签每箱菌种需贴有清晰注明以下要素的包装标签:a ) 产品名称、 品种名称;b ) 厂名、 厂址、 联系电话;c ) 出厂日期;d ) 保藏期、 贮存条件;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91 6 9 - 2 0 0 3 e ) 数量 ; f ) 执行标准。8 . 1 . 3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按 G B / T 1 9 1 规定, 应有以下图示标志: a ) 小心轻放标志; b ) 防水、 防潮、 防冻标志; c ) 防晒、 防高温标志; d ) 防止倒置标志; e ) 防止重压标志。8 . 2包装8 . 2 . 1 母种外包装采用木盒或有足够强度的 瓦楞纸箱, 内 部用棉花、 碎纸等具有缓冲作用的轻质材料填满 。8 . 2 . 2 原种、 栽培种外包装采用足够强度的瓦楞纸箱, 每箱 2 0瓶, 内部用碎纸、 报纸等具有缓冲作用的轻质材料填满。纸箱上部和底部用 8 c m宽的胶带封 口, 并用打包带捆扎两道, 箱内附产品合格证书和使用说明( 包括菌种种性、 培养基配方及适用范围) 。8 . 3运输8 . 3 . 1 不得与有毒物品混装。8 . 3 . 2 气温达 3 0 以上时, 需用 0 0C - 2 0 的冷藏车( 船) 运输。8 . 3 . 3 运输中必须有防震、 防晒、 防雨淋、 防冻、 防杂菌污染的措施。8 . 4贮存8 . 4 . 1 母种一般在 4 0 C -6 冰箱中贮存, 贮存期不超过三个月。8 . 4 . 2 原种一般在0 0 C -1 0 以下冷库中贮存, 贮存期不超过 4 0 天。8 . 4 . 3 栽培种应尽快使用, 1 4 天内可在温度不超过 2 6 0 C、 清洁、 通风、 干燥( 相对湿度 5 0 %-7 0 写) 、 避光的室内松散存放。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