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三物理上册单元调研考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1页
xx届高三物理上册单元调研考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2页
xx届高三物理上册单元调研考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3页
xx届高三物理上册单元调研考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4页
xx届高三物理上册单元调研考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XX 届高三物理上册单元调研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 高三上学期物理单元测试( 12) 原人教版 原子和原子核 本试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分考试用时 90分钟。 第 卷(选择题共 40分) 一、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 得 0 分 1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 14原子核发生了某种衰变,已知放射出的粒子速度方向及反冲核的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它们在滋场中运动的径迹是两个相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 7: 1,如图所示。则碳 14 的衰变方程为() A 146c01e+145B B 146c42He+104Be c 146c0 -1e+147N 2 / 11 D 146c21H+125B 2光子能量为 E 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的氢(设氢原子处于n=3的能级),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发出频率 1、 2、 3、 4、5、 6 六种光谱线,且 123456,则 E等于() A h1B h6 c h( 6-1) D h( 1+2+3+4+5+6)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 6 次衰变和 4 次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c 200个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 50个 D在中子轰击下生成和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 4下列关于裂变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裂变反应必须在几百万度的高温下才能发生 B要能发生链式反应,铀块的体积必须超过临界体积 c太阳能释 放大量能量,是因为太阳内部不断发生裂变反应 D裂变反应放出大量热量,故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5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 B、 c 三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3 / 11 的是() A相同时间内放在 A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 闪光次数最多 B相同时间内放在 B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 闪光次数最少 c相同时间内放在 c 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 闪光次数最少 D放在 c 位置时观察不到屏上有闪光 6联合国环境公署对科 索沃地区的调查表明,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中,大量使用了贫铀炸弹,贫铀是从金属中提炼铀 235 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份是铀 238,贫铀炸弹贯穿力是一般炸弹的 9 倍,杀伤力极大,而且残留物可长期危害环境,下列关于残留物长期危害环境的原因,正确的是() A爆炸后的弹片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B铀 238的衰变速度无法确定 c铀的半衰期很长 D由于爆炸后的弹片存在放射性,对环境产生长期危害 7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子,如果在入射光的电磁场的影响下,引起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同时在两个状态之间的能量差以辐射光子的形 式发射出去,这种辐射叫做受激辐射,原子发生受激辐射时,发出的光子的频率、发射方向等,都跟入射光子完全一样,这样使光得到加强,这就是激光产生的机理,4 / 11 那么发生受激辐射时,产生激光的原子的总能量 En、电子的电势能 Ep、电子动能 Ek的变化关系是() A Ep增大、 Ek减小、 En减小 B Ep减小、 Ek增大、 En减小 c Ep增大、 Ek增大、 En增大 D Ep减小、 Ek增大、 En不变 8要使氘核聚变,必须使它们之间距离接近到 r0(m),也就是接近到核力(核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能够发生作用的范围。物质温度很高 时,氘原子将变为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为, k1叫玻耳兹曼常数, T 为热力学温度。两个氘核之间的电势能, k 为静电力常量, r 为电荷之间的距离,则氘核聚变的温度至少为() A B c D 9如图所示,一天然放射性物质射出三种射线,经过一个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共存的区域(方向如图所示),调整电场强度 E 和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使得在 mN 上只有两个点受到射线照射,下面的哪种判断是正确的() A射到 b 点的一定是射线 B射到 b 点的一定是射线 c射到 b 点的可能是射线或射线 5 / 11 D射到 b 点的一定是射线 10 “ 轨道电子俘获 ” 也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其内部一个质子变为中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很小,不带电,很难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子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下面关于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 “ 轨道电子俘获 ” ,衰变为新核并放出中微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 B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 c新核动量的大小等于中微子动量的大小 D新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 的动能 第 卷(非选择题共 60分) 二、本题共 2 小题,共 12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 6 分)如图表示某种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化规律(纵坐标表示的是任意时刻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与 t=0时的原子数之比),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 _天。在从某古迹中发掘出来的木材中,所含的比例是正在生长的植物中的 80%,放射性的半衰期是 5700年,根据图象可以推算,该古迹距今约 _年 12( 6 分)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6 / 11 装置 。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 、 、 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 3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过自动装置将 m、 N 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节得些。 三、本题共 4 小题,满分 48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10分)太阳的能量来源是轻核的聚变,太阳中存在的主要元素是氢,核聚变反应可以看作是 4 个氢核结合成 1 个氦核同时放出 2 个正电子。试写出核反应方程,并由表中数据计算出该聚变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取 1u=kg)。 粒子名称质子 p 粒子电子 e 中子 n 质量 / 14( 12分)在匀强电场中逆电场线运动的 U 核 ()速度减为零时,若恰好发生 衰变,衰变时放出的 粒子的速度大小为 v0,方向与电场线垂直。 ( 1)衰变后的残核如何运动?初速度多大? ( 2)衰变后当 粒子沿电场线的方向位移为 L 时,试求残核沿电场线方向的位移。 7 / 11 15( 12分)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每个电子的动能都是 Ee=的电 子束与处在基态的氢原子束射入同一区域,使电子与氢原子发生迎头正碰。已知碰撞前一个电子和一个原子的总动量为零。碰撞后氢原子受激发,跃迁到n 4 的能级。求碰撞后一个电子和一个受激氢原子的总动能。已知电子的质量 me与氢原子的质量 mH之比为。 16( 14 分) 2002 年 3 月 25 日,从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的 “ 神舟 ” 三号飞船,于 4 月 1 日安全准确返回降落。 2002年 12月 30日我国又成功地发射了 “ 神舟 ” 四号飞船,在太空遨游 6 天零 18 小时,巡天 540 余万公里后,于 XX 年 1 月 5 日安全准确返回。我国即将发射 “ 神 舟 ” 五号载人飞船。 以下是有关宇宙航行中的两个问题,请解答: 在茫茫宇宙空间存在有大量的宇宙射线,对宇航员构成了很大威胁。现有一束射线(含 、 、 三种射线) ( 1)在不影响 和 射线的情况下,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除去 射线? ( 2)余下的这束 和 射线经过图示的一个使它们分开的磁场区域,请画出 和 射线在进入如图所示磁场区域后轨迹的示意图。(画在题图上) ( 3)用磁场可以区分 和 射线,但不能把 射线从 8 / 11 和 射线束中分离出来,为什么?(已知 粒子的质量约是 粒子质量的 8000倍, 射线速度约为光速 的十分之一, 射线速度约为光速的十分之九)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根据判断两电荷的电荷量之比为 1: 7。两圆内切,所以为异种电荷,因此 c 项正确。 2 A 解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发出频率六种光谱线,说明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可能的能级是 n=4。从 n=4 到 n=3 放出的光子能量最小,频率最低,此题中的最低频率为 1,故处于 n=3能级的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 E=h1, A 选项正确。 3 ABD解析:对 A 项根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判断; B 项符合事实; c 项半衰期是一种统计规律表现,所以错误; D 项在裂变中放能,有质量亏 损,正确。本题 ABD项正确。 4答案: B(聚变反应必须在几百万度的高温下才能发生,太阳内部进行的是热核反应) 5 Ac 解析: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结论是,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偏转超过 90 。 6 cD 解析:贫铀弹主要成分为铀 238,是放射性元素,且半衰期长故 cD 正确。 7 B 解析: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子放出光子,因此其总能量En减小,但电子在离核更近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以氢原子9 / 11 为例,故动能,随着 r减小 ,动能 Ek随之增大 ;由 Ep=En-Ek,易知 电势能 Ep减小 8 c 解析:两个氘核接近到核力能够发生作用的范围,即距离接近到 r0时,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2,即得 T=。 9 c 解析:射线不带电,在电场或磁场中它都不受场的作用,只能射到 a 点,因此 D 选项不对,调整 E 和 B 的大小,即可以使带正电的射线沿直线前进,也可以使带负电的射线沿直线前进。沿直线前进的条件是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即 (速度选择器模型 )。 已知粒子的速度比粒子的速度小得多,当我们调节使粒子沿直线前进时,速度大的粒子向右偏转,有可能射到 b 点;当我们调节使粒子沿直线前进时,速度较小的粒子也将会向右偏,也有可能射到 b 点,因此 c 选项正确。 10 ABc解析:本题以 “ 轨道电子俘获 ” 为背景进行命题,考查了原子物理知识 .该过程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A+eB+ (中微子),因此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以判断 A、B 正确。在俘获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故 c 正确。根据 Ek=,中微子质量小 ,因此中微子的动能大 ,D错误。 11 180, 1900 12 射线;大 解析:通过铝板的粒子数超标是指通过的太多,应加大铝板厚度,调大些。 10 / 11 13( 10分)解:核反应方程为( 3 分) 4 个氢核结合成 1 个氦核时的质量亏损为 m=(42)u=10 -29kg( 3 分) 由爱因斯坦质能联系方程得,聚变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 E=mc2=10 -29(3108)2j=10 -12j( 4 分) 14解:( 12分)( 1) U 核 ()发生 衰变时,动量守恒, 粒子与残核的速度均与电场线垂直,残核所受电场力与初速度垂直,残核将做类平抛运动。( 2 分) 设 粒子质量为 4m,则残核质量为 234m,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2 分) 解得残核的初速度( 1 分) ( 2) 粒子和残核沿电场线均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电场强度为 E,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粒子的加速度( 2 分) 残核的加速度( 1 分) 粒子的位移( 2 分) 残核的位移( 1 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残核沿电场线方向的位移( 1 分) 15( 12分)解:以 ve和 vH表示碰撞前电子的速率和氢原子的速率, 根据题意有 :( 3 分) 碰撞前,氢原子与电子的总动能为( 3 分) 11 /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