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395-2003 分散染料 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与《GB 2395-1980》相比,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和完善。主要变化包括:

首先,标准编号从GB变更为GB/T,表明该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这意味着在适用范围上给予了使用者更大的灵活性。

其次,《GB/T 2395-2003》对术语定义进行了更加明确和详细的描述,增加了部分专业术语的解释,有助于提高实验人员对于测试方法的理解度。

再者,新版本中细化了实验条件的要求,比如温度控制、湿度调节等方面的规定比旧版更加严格和具体,确保了不同实验室之间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此外,《GB/T 2395-2003》还引入了新的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如采用更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并对样品制备过程给出了更为详尽的操作指南,以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需求变化。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2394-2006
  • 2003-10-09 颁布
  • 2004-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2395-2003分散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pdf_第1页
GB-T2395-2003分散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pdf_第2页
GB-T2395-2003分散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2395-2003分散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S 8 7G 5 50 6 0 . 1 0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2 3 9 5 -2 0 0 3代替 G B / T 2 3 9 5 -1 9 8 0分散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D i s p e r s e d y e s -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p r i n t i n g s h a d e a n d r e l a t i v e s t r e n g t h2 0 0 3 - 1 0 - 0 9发布2 0 0 4 - 0 6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2 3 9 5 -2 0 0 3前 日 曰本标准代替G B / T 2 3 9 5 -1 9 8 0 分散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 G B / T 2 3 9 5 -1 9 8 0的主要变化如下:将标准名称规范为 分散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 ;增加了试验报告的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1 3 4 ) 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沈阳化工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沈 日 炯、 姬兰琴。本标准 1 9 7 7 年首次发布为化工部颁标准 HG 2 - 1 1 2 4 -1 9 7 7 , 1 9 8 0 年修订为 G B 2 3 9 4 -1 9 8 0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2 3 9 5 -2 0 0 3分散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范 围本标准规定 了分散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 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温型分散染料热熔法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 期 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2 3 7 4 -1 9 9 4 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 B / T 2 3 9 4 -2 0 0 3 分散染料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3 原理 采用试样与同品种的标准样品于织物、 印浆组分和印浆配置完全相同条件下 , 在一定规格的纯涤纺织品上经过印花机一次印花操作, 并在同一后处理条件下进行处理, 以标准样品的染色强度为1 0 0 分,色光为标准 , 进行 目测比较 , 鉴定试样的色光和强度。4 试剂和材料所用试剂和材料应符合G B / T 2 3 7 4 -1 9 9 4 中第3 章的规定。5 设 备所用设备应符合 G B / T 2 3 7 4 -1 9 9 4 中第 5 章的规定。a ) 加浆器: 5 0 mL玻璃甘油注射器或其他工具;b ) 印花机 : 实验用小型单筒印花机( 印花滚筒花型以平行直条为宜 , 滚筒应镀铬) ;c ) 电热恒温鼓风烘箱或实验室用热风定型机。6 分析步骤6 . 1 一般条件 印花的一般条件应符合 G B / T 2 3 7 4 -1 9 9 4 的有关规定 。糊料 的品种和用量须根据具体品种、 性能, 以给色力最高为原则 。印花深度根据具体品种选定, 以符合分档清晰为原则。6 . 2 糊料一 合成龙胶或海藻酸钠的配置 称取合成龙胶或海藻酸钠4 0 g -5 0 g , 溶于1 0 0 0 m L水中, 水浴加热, 充分搅拌, 待全部溶解后用细布过滤, 然后用冰乙酸调节p H至中性, 备用。6 . 3 印浆的配制 以印花深度 3 为例配制印浆, 见表 t o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2 3 9 5 -2 0 0 3表 1 印浆的配制编号12345染料试样 833 . 1 5染料标样 92 . 8 53. 0 03 . 1 5燕馏水 mL适量适量适量适量适量合成龙胶或海藻酸钠浆 950 - 8 050 - 8 05 0- 8 05 0- 805 0- 8 01 0 0 g / L渗透剂J F C溶液 m L55555加燕馏水至 91 0 01 0 01 001 001 00 按染色深度准确称取染料试样及标样若干克( 精确至0 . 0 0 0 5 g ) , 分别置于烧杯中, 加适量水, 将染料调成均匀浆状, 然后将烧杯分别置于天平托盘上, 用5 0 mL加浆注射器( 或其他工具) 加人规定量的糊料, 搅拌均匀, 续加 1 0 渗透剂J F C溶液 5 mL及水配成 1 0 0 g , 充分搅拌, 待完全均匀后, 静置1 5 m in , 临用时再充分搅拌, 然后印花。6 . 4 印花 印花前应将印花机各项机件( 如刮刀、 滚筒、 升降轴等) 全部检查, 试开空车, 然后将印花色浆顺序倾置于刮刀与滚筒间的隔浆三角橡皮之间, 开动机车, 使滚筒花纹均匀涂上色浆, 停车, 由机后平幅倒人试布, 迅速将滚筒升降轴下降, 使上、 下滚简压紧, 再开动印花机进行印花, 然后于6 0 0C -7 0 1C 烘干。6 . 5 热熔 将经印花过的布于1 9 0 0C - 2 1 0 进行热熔, 时间为9 0 s ( 具体热熔温度在产品标准中另行规定) 。热熔后的试样充分水洗, 绞干。6 . 6 后处理 按G B / T 2 3 9 4 -2 0 0 3中的6 . 1 . 6 的规定进行。6 . 7 印花结果的评定 按G B / T 2 3 7 4 -1 9 9 4中第6 章的规定进行。7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a ) 被测染料的名称;b ) 本标准编号、 年代号;c ) 印花方法及印花深度 ;d ) 使用仪器的名称 、 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