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5 XX 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考点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k 【考纲点击】 1.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2.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3.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键和 键,能利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6.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 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命题规律】 高考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展望今后的高考题型会稳中有变,但仍会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将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归纳总结、定量计算,向多角度、多层次方向发展其中原子结构、元2 / 45 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元素性质的推断仍将是考查的重点 【重点知识梳理】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 决定元素种类 原子核 质量数 1原子 AZX中子 决定同位素 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核外电子 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 2原 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 1)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在各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里面的数字表示核电荷数, “+” 表示质子带正电,半弧表示电子层,半弧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 cl原子: ( 2)原子组成表示式: AZX,其中 X 为原子符号, A 为质量数, Z 为质子数, A-Z 为中子数。 ( 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 “” 表示最外层电子的图示。 3构成原子或离子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 1)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 2)质量数 =质子数 +中 子数 ( 3)质子数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3 / 45 ( 4)质子数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 ( 5)原子的质量数 该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量 ( 6)元素的质量数 该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量 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排布的规律 ( 1)电子层的划分 电子层数 1234567 符号 kLmNoPQ 离核距离近远 能量高低低高 (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 2n2( n 表示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 k 层是最外层时最 多不超过 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32个。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然后由里往外从能量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即排满 k层再排 L 层,排满 L 层再排 m 层)。 2核外电子排布特点归纳 ( 1)前 18号元素排布的特点 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 11H 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元素 H、 Li、 Na 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元素 Be、 mg、 He 4 / 45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为 Be、 Ar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是 c;是次外层电子数 3 倍的元素是 o;是次外层电子数 4 倍的是 Ne 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H、 Be、 Al 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是 Be 次外层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是 Li、 Si 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2 倍的是 Li、 P ( 2)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 核外电子总数为 10个电子的微粒核外电子总数为 18个电子的微粒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总数都相同的离子 分子 Ne、 HF、 H2o、 NH3、 cH4Ar、 F2、 Hcl、 H2S、 PH3、 SiH4、cH3cH3、 cH3oH、 N2H4、 H2o2 阳离子 Na+、 mg2+、 Al3+、 NH4+、 H3o+k+、 ca2+Na+、 NH4+、H3o+ 阴离子 N3 、 o2 、 F 、 oH 、 NH2 P3 、 S2 、 cl 、 HS F 、 oH 、 NH2 或 cl 、 HS 3判断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否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的方法 ( 1)常见的单质 X2(卤素单质)、 o2、 N2 等双原子单质分子满足原子最外层电子 8 电子结构。 ( 2)分子中含有氢元素,则氢原子不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稳5 / 45 定结构。 ( 3)依据某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否等于 8 进行判断。 三、三组概念比较 1元 素、同位素和核素 元素同位素核素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的互称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对象宏观概念,只有种类,没有个数,是多个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的总称。微观概念,对某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而言,同位素是元素这个集体中的个体,原子的种类多于元素的种类。微观概念,指元素的具体的某一个原子 特征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性质通过单质或者化合 物来体现。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质量数不同)。天然存在的各 同位素原子所占的百分含量不变。具有真实的质量,不同核素的质量不同 举例 11H、 21H、 31H以及 H2o中的 H 都是氢元素 11H、 21H、31H为氢元素的同位素 11H、 21H、 31H就是三个核素 2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 概念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种元素6 / 45 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通式相同,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 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 研究对象原子单质化合物有机物 举例 11H、 21H、 31H互为同位素金刚石、石墨和 c60 互为同素异形体正丁烷和异丁烷甲烷、乙烷、丙烷等烷烃互为同系物 3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以 35cl、 37cl 为例: 35c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在自然界中占 %; 37c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在自然界中占 %) 同位素饿相对原子量同位素近似相对原子量元素相对原子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量 概念国际上用某种同位素原子的绝对质量与 12c 原子的绝对质量的 1/12 比较所得的数值同位素近似相对原子量即质量数指某元 素的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和指某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与该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和 特点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平均值平均值 举例 35cl=35氯元素相对原子量氯元素近似相对原子量 37cl=37 7 / 45 四、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与判断 项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定义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结构粒子阴、阳离子原子 化学键类型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 与物质类 别的 关系 强碱 绝大多数盐 活泼金属氧化物 所有的酸 弱碱 气态氢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极少数盐 主要物 理性质 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通常呈固态 固态不导电,熔融态或溶于水后导电 熔沸点、硬度差异较大 熔融态不导电,某些溶于水后导电 判断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可以根据以下两个方面: (1)根据构成化合物的粒子间是以离子键还是以共价键结合来判断 8 / 45 (2)根据化合物的熔沸点、导电性等性质来判断 1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 解析: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有极性键,也可能有非极性键,如 H2o2, A 项错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 Alcl3, B 项错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 NH4cl, c 项错误 答案: D 五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比较 相互作用力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 键 存在范围 相邻原子 (离子 )之间分子之间某些含强极性键的氢化物分子之间 (如 HF、 H2o、 NH3) 作用力比较强很弱比化学键弱得多,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 影响范围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对物质性质 的影响 离子键:成键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越高 共价键:原子半径越小,共用电子对越多,共价键越强,单质或化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度等9 / 45 物理性质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如 F2 cl2 Br2 I2 分子间 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如熔、沸点: H2o H2S, HF Hcl, NH3 PH3 氢键是作用强度比较大的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但通过氢键也可形成某些物质,如 NH3H2o 中NH3与 H2o以氢键结合 六、化学键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 除稀有气体无化学键外,其他物质内部都存在化学键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规律可概括如下: (1)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如 Sio2、 Hcl、 cH4等 (2)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 是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如 cl2、 P4、金刚石等 (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一般为多原子 (分子 ),且相同的原子至少有 2个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2o2、 c2H4 等 (4)只含离子键的物质主要是由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 Na2S、 cacl2、 NaH等 (5)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物质,如 NaoH、 k2So4 等;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 Na2o2等 10 / 45 (6)仅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如 NH4cl、 NH4No3等 (7)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间可能存在共价键如 Alcl3等 七物质中化学键的存在与破坏 1物质中化学键的存在规律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还有共价键,简单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如: Nacl、 Na2o等。复杂离子 (原子团 )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如 NH4cl、 NaoH等。 (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 Na2o2、 cac2等。 (3)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如 Hcl、Sio2、 c2H2 等。 (4)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般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如 I2、 N2、 P4等。 (5)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极性键 (如H2S、 Pcl3),或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如 H2o2、 c2H2、c2H5oH),也可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如铵盐 )。 (6)稀有气体由单原子组成,无化学键,因此不是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2化学键的破坏 (1)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被破坏。 (2)对于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11 / 45 子,离子键被破坏。其熔化后也成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熔化过程中离子键被破坏。 (3)对于共价化合物,有些共价化合物 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共价键被破坏,如 Hcl、 HNo3等。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共价键被破坏,如 So3、So2等。 (4)对于某些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溶于水后,能与水作用,其分子内化学键被破坏,如: F2、 cl2、 Br2等。 特别提醒 根据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是否导电,可判断它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若导电,则是离子化合物;若不导电,则是共价化合物。 八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分子 电子式是表示物质结构的一种式子。其写法是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 “” 或 “” 等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并用 n或 n (n为正整数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 1原子的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 “” 或 “” 等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2离子的电子式 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离子符号。如 mg2既是镁离子符号,也是镁离子的电子式。阴离子的最外层大多为 8 电子结构,在表示离子的符号外加方括12 / 45 号,方括号的右上角标明所带电荷数及符号。如 cl的电子式:。 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式构成。如 Nacl的电 子式:。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是 11 时,要注意同性离子不直接相邻的事实。如 mgBr2的电子式:。 4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 (共价型单质和化合物 ) 表示出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情况,没有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最外层电子也要标出。如: cl2 NH3。 5用电子式表示含有共价键的原子团离子 要表示出离子内的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因是离子,所以还要括上方括号 ,标上电荷。如下表所示: 原子团 离子 oH NH 4 o2 2 NH 2 电子式 6.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离 子化合物: 共价分子:。 【题型分析】 13 / 45 题型 1 离子键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例 1 下列关于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离子键 B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D只有在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解析 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它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 A 项错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D 项中 NH 4 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也能形成离 子键。 答案 B 【规律总结】 ( 1)离子键的实质是一种静电作用。静电作用包括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和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静电排斥作用。 ( 2)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都是以离子键结合,如 Alcl 3 不是通过离子键结合。( 3)非金属元素之间也有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题型 2 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14 / 45 例 2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HcloB Ba(oH)2c Na2o2D Ar 解析 A 项, Hclo是共价化合物,且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和氯原子之间都为极性共价键; B 项 Ba(oH)2 是含有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c 项 Na2o2 是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答案 c 【方法技巧】 该类型题是对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进行分析判断的考查。解决此类问题要掌握化学键与物质类型关系的规律: 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可以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及非金属单质中。 ( 1)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 I2、 P4、金刚石等。 ( 2)只含有极性键 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 Hcl, NH3,Sio2 等。 ( 3)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 cH3cH2oH等。( 4)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般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如 15 / 45 Na2S,mgcl2 等。 ( 5 )既含有 离子键又 含有 非极性键 的物 质:如Na2o2,cH3cooNa 等。 题型 3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和形成过程 例 3 下列式子书写正确的是 ( ) 解析 A 项中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故 A项产物的电子式书写错误; B 项中氯化 铵是离子化合物,存在氯离子和铵根离子,而铵根离子中存在 N H 共价键,故正确; c 项中形成的是离子化合物,故表示形成过程时要有弧形箭头,且氟原子要分开写,镁离子的电子式写在中间,产物也要将氟离子写在镁离子两边,其正确写法应为:,故 c项错误; D 项中 Na应写在硫离子两边。 答案 B 【误区警示】 电子式书写中常错点有:( 1)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混淆;( 2)书写电子式与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混淆;( 3)阳离子电子式与阴离子电子式混淆;( 4)漏写原子最外层未成对电子;( 5)合并同类离子;( 6)漏掉离子 所带电荷数等。 题型 4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6 / 45 例 4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电子为 8 电子结构的是 ( ) A ccl4B BF3c HcHoD Ncl5 解析 A 项中, c 原子形成 4 对共用电子对, cl 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均满足 8 电子结构, A 正确; B 项中, B 原子最外层有 6 个电子, c 项中 H 原子未达到 8 电子结构, D 项中 N 最外层有 10 个电子,故 B、 c、 D 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方法技巧】 快速判断 8 电子稳定结构:分子中各元素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方法:每种元素其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等于 8,则该分子中的各原子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如 co2 分子中, c 元素 +4 +4=8,o 元素 -2+6=8,故 co2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结构。再如So2 分子中, S 元素 +4 +6=10, S 不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结构。 题型 5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例 5 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HF的沸点比 Hcl的沸点高,是由于 HF分子间存在氢键 B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 NH3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在氨水中水分子和氨分子之间 也存在着氢键 17 / 45 解析 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而物质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 氢键是某些氢化物 (NH3、 H2o、 HF)分子间存在的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作用力,它的存在使氢化物的熔、沸点相对较高,因此 HF的沸点高是由氢键所致, A 项正确;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大范围的以氢键互相联结,形成相对疏松的晶体,从而在结构上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 B 项正确; NH3的稳定性取决于 N H 键,而不是氢键, c 项不正 确;氨分子和水分子之间主要是以氢键结合的,故 D 项正确。 答案 c 【误区警示】 (1)氢键的形成条件:一个分子中有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 (如H2o 中的 H, NH3 中的 H, HF 中的 H),另一个分子中有吸引电子能力 (电负性 )很强的原子 (如 H2o 中的 o, NH3 中的 N,HF中的 F)。 (2)氢键的表示方法: X Hy H(X、 y 可相同或不同,一般为 o、 N、 F,虚线部分表示氢键 )。 (3)氢键的强弱与作用:氢键比化学键弱的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氢键的存在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及溶解度。 【高考考点】 考点 1 化学键类型 18 / 45 1.化学键的类型 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成键性质静电作用共用电子对电性作用 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金属内部 实例 Nacl、 mgoHcl、 H2So4Fe、 mg 【感悟提高】 ( 1)离子键一般由活泼的金属元素和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组成,或者由铵根离子和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共价键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而金属键则存在于金属单质内部。 ( 2)离子三特征: 离子所带的电荷:阳离子电荷就是相应原子失去的电子数;阴离子电荷是相应原子得到的电子数。 离子的电子构型: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其电子层结构与在周期表中离它最近的惰性气体原子结构相同。 离子的半径:离子半径大小近似反映了离子的大小。一般来说,电子层数相同的离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离子半径减小。 19 / 45 ( 3)共价键三参数 键能:折开 1mol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 (kj/mol)。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含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键长:两个成键原子核间的 (平均 )距离。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牢固 ,含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键角:分子中两个键轴间的夹角。它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2.共价键的类型 非极性键极性键 概念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没有发生偏移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同不同 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 成键原子电性电中性显电性 形成条件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感悟提高】 极性共价键参与形成化合价,非极性共价键不参与形成化合价。共价化合物中,假设共用电子全部转移到非金属性相对强的一 方原子后,成键原子所 “ 得 ” 或所 “ 失 ” 的电子数就是该元素的合化价。如: H2o2, Na2o2中 o 为 -1 价, FeS2中的 S 为 -1 价。 【例 1】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 20 / 45 【解析】 NH4No3 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离子化合物,故 A 不正确; cl2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 B 不正确; H2o2中虽然含有非极性共价键,但它是离子化合物,故 c 不正确; Na2o2虽然是离子化合物,但其 o22-内部含有极性共价键(【 o-o】2-),故 D 正确。 【答案】 D 考点 2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根据共价分子中电荷分 布是否对称,正负电荷重心是否重合,整个分子电性是否出现 “ 两极 ” ,把分子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分子内各原子及共价键的空间排布对称,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分子内各原子及共价键的空间排布不对称,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常见分子中,属非极性分子的不多,具体有: 非金属单质分子。如:稀有气体、 H2、 cl2、 N2 等。 结构对称的直线型分子。如: co2 结构对称的正三角形分子。如: BF3、 Bcl3 结构对称的正四面体型分子。如: cH4、 ccl4、 P4 而其它大多数分子则为极性分子。如: Hcl、 H2o、 NH3、 cH3cl等等。 2.判断 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若中心原子 A 的化合价21 / 45 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相等,则为极性分子。如 BF3、 co2等为非极性分子, NH3、H2o、 So2等为极性分子。 3.相似相溶原理: 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溶剂中(如 Hcl 易溶于水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溶剂中(如碘易溶于苯中,白磷易溶于 cS2中)。 【感悟提高】 1.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没有必然的联系。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不一 定是极性分子,如: co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也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 H2o2 2.几种常见共价分子的空间构型 直线型:、 l、 、 cHcH V 型: 2键角 (H-o-H)为 10430´ 平面型: cH2 cH2、及苯 c6H6 三角锥型: 3 键角 (H-N-H)为 10718´ 正 四 面 体 : 4 和 l4 及 4+ 键 角 为10928´ ; 4 键角为 60 【例 2】 Q、 R、 X、 y、 Z 为前 20号元素中的五种, Q 的低价氧化物与 X 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 R 与 Q 同族, y和 Z的离子与 Ar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 y原子序数小于 Z。 (1)Q的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属于晶体,俗名叫: 22 / 45 (2)R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属于分子 (填 “ 极性 ” 或“ 非极性 ”) ;它与 X 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学式为; ( 3) X 的常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它的另一氢化物 X2H4是火箭燃料的成分,其电子式是; ( 4) Q 分别与 y、 Z 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和; Q 与y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属于分子 (填 “ 极性 ” 或 “ 非极性 ”) 。 【解析】根据题意,周 期表前 20 号元素中的低价氧化物主要有: co、 N2o、 P2o3、 cl2o,由 “Q 的低价氧化物与 X 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 ” 可推断出 Q 的低价氧化物应为 co,则X 单质分子应为 N2,故 Q 为 c, X 为 N;又 “R 与 Q 同族 ” ,则 R 为 Si;由 “y 和 Z 的离子与 Ar 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 Q 能与 y、 Z 形成共价化合物 ” 可推出元素 y、 Z 分别是 S、cl。 【答案】( 1)分子,干冰( 2)正四面体,非极性 Si3N4 ( 3)三角锥形,( 4) cS2和 ccl4 非极性分子 考点 3 氢键 1.氢键的形成条件 如两个分子中都存在强极性共价键 X-H 或 y-H,共中 X、 y为原子半径较小,非金属性很强的原子 F、 o、 N。若两个为同一种分子, X、 y 为同一种原子;若两个是不同的分子, X、23 / 45 y 则为不同的原子。当一个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分子中的 X或 y 充分接近,两分子则产生较强的静电吸引作用。这种由氢原子与另一分子中原子半径较小,非金属性很强的原子形成的吸引作用称为氢键。可表示为 X Hy H,可见只有在分子中具有 H F、 H o、 H N 等结构条件的分子间才能形成氢键。氢键不属于化学键,其强度比化学键弱得多,通常归入分子间力(范德华力),但它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 2.氢键 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氢键的形成加强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使物质的熔沸点较没有氢键的同类物质高,如 HF、 H2o、 NH3 的沸点都比它们各自同族元素的氢化物高。又如乙醇的沸点( 70 )也比乙烷的沸点( -86 )高出很多。此外,如 NH3、 c2H5oH、 cH3cooH由于它们能与水形成氢键,使得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其它同类物质大。 【例 3】 W、 X、 y、 Z 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y原子的 L 电子层中,成对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且无空轨道; X 原子的 L 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与 y 相同,但还有空轨道; W、 Z 的 原子序数相差 10,且 Z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低。 (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W, X, y, Z。 ( 2) Xy 分子中, X 原子与 y 原子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则 Xy 分子中 X 和 y 原子用于成键的电子数目分别是;根据24 / 45 电子云重叠方式的不同,分子里共价键的主要类型有。 ( 3) Xy2与 ZyW反应时,通过控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相同条件下,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产物是(写化学式),其原因是该化合物阴离子间可形成二聚离子或多聚链状离子。该化合物阴离子能够相互缔合的原因是: 。 【解析】根据题意, y 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4,为 o元素; X 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2,为 c 元素;由 “Z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低 ” 可知, Z 为碱金属元素,再由 “W 、 Z 的原子序数相差 10” 、 “W 、 X、 y、 Z 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 可知, W 为 H 元素, Z 为 Na元素。 【答案】( 1) H、 c、 o、 Na( 2) 2 和 4, 键, 键 ( 3) NaHco3( 1 分),因为 Hco3 中含有 o H 键,相互之间可通过 o Ho 氢键缔合。 【热点再现】 热点 1 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 【例 1】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 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 NH4cl NH3+HclB NH3+co2+H2o NH4Hco3 c 2NaoH+cl2 Nacl+Naclo+H2oD 2Na2o2+2co2 2Na2co3+o2 25 / 45 【思路分析】先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的所属类别,然后根据化学反应中离子化合物断裂的是离子键,共价化合物断裂的是共价键去进行处理即可。 【解析】 A 选项中只破坏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B 选项中只破坏极性共价键; c 选项中破坏了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D 选项中破坏了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 非极性共价键,而只有选项 D 中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生成。 【答案】 D 【变式探究】 1、氮、磷、砷是同族元素,该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农药、化肥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砷 原 子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式 为_。 ( 2) k3【 Fe(cN)6】晶体中 Fe3+与 cN之间的键型为_ , 该 化 学 键 能 够 形 成 的 原 因 是_。 ( 3)已知: cH4SiH4NH3PH3 沸点( k) 分解温度( k) 分析上表中四种物质的相关数据,请回答: 26 / 45 cH4 和 SiH4 比较, NH3 和 PH3 比较,沸点高低的原因是_。 cH4 和 SiH4比较, NH3和 PH3比较,分解温度高低的原因是 _。 结合上述数据和规律判断,一定压强下 HF 和 Hcl 的混合气体降温时 _先液化。 【变式探究】 2、短周期元素 E 的氯化物 Ecln的熔点为 -78 ,沸点为 59 ;若与足量的 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的Agcl沉淀。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E 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在 Ecln中 E 与 cl之间形成共价键 c E 的一种氧化物为 Eo2D E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IVA族 【解析】根据题意,由题给信息 “ 氯化物 Ecln 的熔点为-78 ,沸点为 59” 可知,该氯化物为分子晶体,属共价化合物, E 应为非金属元素;又由 “ 与足量的 AgNo3 溶液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的 Agcl 沉淀 ” 可知氯化物中 E 的化合价为 +4价。 【答案】 D 热点 2“8 电子 ” 结构的判断 例 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的是() 27 / 45 【思路分析】分子中原子最外层是否达到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该中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二是该原子在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分子中的原子如果满足二者之和为 8,则满足 8 电子结构。要注意 H 原子稳定时,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2。 【解析】 A 选项中硼原子最外层为 6 个电子,故 A 不正确;B 选项中 H 原子为 2 个电子,故 B 不正确; D 中 P 原子超过 8个电子,故 D 不正确。 【答案】 c 【感悟提高】 原子最外层电子与 “8 ” 的差值多少,就形成几对共用电子对,各成键原子都满足最外层达到 8 个电子(氢达 2 个)的稳定结构。共用电子对一般由成键原子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可见,若分子中各原子化合价的绝对值与该原子最外层电数之和等于 8,则分子中所有原子都会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结构。 【变式探究】 1、聚四氟乙烯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超过其他塑料,被称为 “ 塑料王 ” 。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塑料王 ”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三氯甲烷( cHcl3)可以用甲院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来制取 c四氟乙烯( cF2=cF2)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28 / 45 D二氟一氯甲院( cHclF2)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 8电子稳定结构 【解析】通过加聚反应后,聚四氟乙烯中不再有碳碳双键,也就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A 说法正确;甲院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可以生成三氯甲烷( cHcl3),故 B 说法正确;由乙烯的结构可知四氟乙烯( cF2=cF2)中所有的原子共平面,故 c 正确;二氟一氯甲院( cHclF2)中 H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2 个。 【答案】 D 【变式探究】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F3、 Nc1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 外层电子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和 cH¬¬4 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两种分子中化学键之间的夹角相等且均为 10928 c.(NH4)2So4 晶体中只有离子键 D.由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具有高熔、沸点及硬度 【解析】 Nc13 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 8电子稳定结构; F4 中化学键之间的夹角为 60。; (NH4)2So4晶体中 N-H 键为共价键。 【答案】 D 【高考真题精解精析】 【 XX高考】 29 / 45 1.( XX浙江) X、 y、 Z、 m、 W 为五种短周期 元素。 X、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 X 与 Z 可形成 XZ2 分子; y 与 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L; W 的质子数是 X、 y、 Z、 m 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 Z y X m B XZ2、 X2m2、 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c由 X 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D由 X、 y、 Z、 m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答案】 c 【解析】本题为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知识题。由题意可推出X、 y、 Z、 m、 W 依次 为 c、 N、 o、 H、 Na。 A错误,原子半径: c N o; B错误, W2Z2即 H2o2为折线型分子。 c石墨、 c60等为非原子晶体。 D NH4Hco3为离子化合物,符合条件,反例 cH3 No2为共价化合物。 2.( XX全国新课标)短周期元素 W、 X、 y 和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 W 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元素 y 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 W、 X 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的稳定结 构 30 / 45 B.元素 X 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 1: 1 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 y 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 Z 可与元素 X 形成共价化合物 XZ2 【 XX高考】 1.(XX海南卷, 11)短周期元素 X、 y、 Z 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0,且 y2 与 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X2y2c Z2y2D ZyX 【答案】 B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 X、 y、 Z 分别为第一、二、三周期,结合 y2-与 Z+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 y、 Z 分别为 o、 Na,再结合 X、 y、 Z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0可知 X 为 H,则 A 项 Na2o 中只含离子键、 B 项 H2o2 中 o-H键是极性键、 o-o 键是非极性键; c 项 Na2o2 中存在非极性键( o-o 键)和离子键( Na+与 o22-之间); D 项 NaoH 中存在离子键( Na+与 oH-之间)和极性键( o-H 键)。 【 XX高考】 1( XX全国卷 9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副族元素 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31 / 45 c.它的原子核内 有 63个质子 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 89个中子 答案: D 解析: 核外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 c 项正确; 用 质 子 数 分 别 减 去 各 周 期 所 含 有 的 元 素 种 类 ,63-2-8-8-18-18=9,显然其属于第六周期,从左到右的第 9种,而第六周期中包含镧系,所以它应属于副族, A 项、 B项均正确; 由于存在同位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应是同位素的平均值,而不代表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数,故中子数不能用152-63=89 来计算, D 项错。 2.( 09广东化学 1)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位素 B.与的质量数相同 c.与是同一种核素 D.与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 62 答案: A 解析: 由稀土元素可知,该元素是含有相同质子不同中子的同种元素;其中的质量数为 144,中子数为 82;的质量数为 150,32 / 45 中子数为 88;故 B、 D 项错;根据核素的定义 “ 含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 ” 可知为两种核素,故 c 错。 【 XX高考押题】 1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答案 D 解析 离子化合物不 一定易溶于水如 caF2;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有较高的熔、沸点如 Sio2;有些共价化合物水溶液也可能导电如 Hcl。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答案 c 解析 相邻离子间相互作用包括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两个方面, A 项错; Alcl3、 Becl2 是由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所以 B 项错误 ;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除碱金属外,还可能是 H 元素,所以既可能是碱金属33 / 45 与卤素形成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 H与卤素形成共价化合物,如 H 与 cl 通过共价键形成 Hcl, c 项正确; NH4cl 是由铵根离子和 cl通过离子键形成的,而 NH4cl中没有金属元素,D 项错误。 3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形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 A 10与 19B 6 与 16c 11与 17D 14与 8 答案 c 解析 根据离子键的形成条件,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间一般形成离子键,根据 原子序数, c 项中是 Na 和cl,符合题意。 4 m 元素的 1 个原子失去 2 个电子转移到 y 元素的 2 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 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Z 可表示为 my2 B Z 可表示为 m2y c Z 的 电 子 式 可 表 示 为 m2 y 2 D m 形成 2 价阳离子 答案 AD 解析 m 的一个原子失 2 个电子,转移到 2 个 y 原子中,故离子化合物 Z 可表示为 my2,其中存在 m2, A、 D 正确; Z34 / 45 的电子式不应把 2 个 y合并。 5短周期元素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 X 与 y、 Z 位于相邻周期, 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 3倍或者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X 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 y 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c Z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D X 和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 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则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5, X、 y、 Z 的原子序数递增则 X 为 N, y 为 mg, Z 为 S,利用元素周期律可知 B 正确。 6氢化钠 (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为1 价, 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NaH在水中显酸性 B NaH中氢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氦原子相同 c 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大 D NaH中氢离子可以被还原成氢气 答案 Bc 解析 由题意知 NaH H2o=NaoH H2 ,则 A 错误; NaH中氢为 1 价, H, H与 Li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原子序35 / 45 数小的半径大, c 正确。 7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构 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之间一定存在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答案 B 解析 稀有气体的单质是由单原子分子构成的,不含共价键, A 项不正确; NH4cl、 NH4No3 等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 B 项正确; Na2o2、 H2o2等物质中 o o 键是非极性键, c 项不正确; H2o2分子里的 o o 键是非极性键,D 项不正确。 8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经营事故车买卖协议书6篇
- 平面法向量课件
- 工业安全培训案例课件
- exo-β-1-4-xylosidase-Bacteroides-ovatus-生命科学试剂-MCE
- 营口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河北公务员真题试卷
- 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配方在婴幼儿营养素吸收中的营养素配比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在欧洲市场拓展策略分析报告
- 农发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风电叶片叶片叶片制造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 生活垃圾清运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杨根思的课件
- 普通诊所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及周边环境情况说明
- 防诈骗班会课件
- 老年照护芳香疗法应用规范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一、二卷古诗词鉴赏
- 国企党务培训课件
- 法拉利课件介绍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电源管理IC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淀粉粘合剂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 产能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