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2 XX 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考点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考纲点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7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 ),并能根据化学式判 断化合价 8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9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的应用 【考情探究】 1.常考知识点: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以及原子团的定义;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 / 32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正确书写。 2.命题新动向:无论是基础型试题还是能力型 试题,问题的答案大多会要求考生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结构简式等基本化学用语来表述答案,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的答案中化学用语占有很大的比例。多年来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无 论是内容还是难度方面都较为稳定,估计近几年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在题型方面的多样化还是有可能的,如出现基本概念的简答题等,基本概念与其他部分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将会有所加强。 【命题规律】 本专题知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在选择题中主要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 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与化学用语及物质结构融合于试题之中。展望 XX 年高考题命题,试题仍应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侧重概念的类比与辨析,突出对概念的准确理解与正确应用能力的考查。应关注以下考点: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联系; 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判断分散系的种类; 以无机物知识为载体来考查常见物质的类别判断、物3 / 32 质的分类与转化,并形成科学、技术、社会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专题知识网络】 【重点知识解 读】 一、化学用语 1五种符号 2五种式子 二、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1物质的分类 2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注意: (1)No、 co是不成盐氧化物它们既不和酸反应又不和碱反应,此性质可作为无机框图推断题的突破点 (2)Na2o2 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为过氧化物 (3)在氯的含氧酸中, Hclo 的氧化性最强, Hclo4 的酸性最强 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4 / 32 分散系溶液浊液胶体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1nm 100nm1nm 100nm 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巨大 数目分 子的集合体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 分散系溶液浊液胶体 性 质外观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均一,透明 定稳性稳定不稳定稳定 粒子能否透过滤纸能不能能 粒子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 丁达尔效应无无有 注意: (1)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2)提纯、净化胶体的方法是渗析 (3)制备 Fe(oH)3 胶体的方法是将 Fecl3 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 并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5 / 32 1、物质的初 步分类 2、纯净物和混和物 常见的混合物包括: 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聚合物等); 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浊液) 同分异构间的混合体(如二甲苯总是混合物,含邻、间、对三种) 同素异形体间的混合体 其他 : 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水玻璃、福尔马林、盐酸、浓硫酸; 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 钢、生铁、普钙、漂白粉、碱石灰、黑火药、铝热剂、水泥、铁触媒、玻璃、煤; 煤焦油、石油及其各种馏分、 植物油和动物油。 3、单质、同素异形体 同种元素的原子能构成单质的分子或晶体。如白磷是 4 原子分子晶体 :,红磷是多原子分子如图 它们的固态是分子晶体;稀有气体单质是单原子分子,其固6 / 32 态也属分子晶体;碳、硅、硼的固体是原子晶体。 同种元素形成的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有因分子中原子个数不同而形成的同素异形体,如氧气 (o2)和臭氧 (o3);因晶体中原子排列不同而形成的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和石墨,白磷和红磷。 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转化过程破坏原有化学键,因而属于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在纯氧 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唯一的,因此可以由此两个方面证明其互为同素异形体。 单质可分为金属与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单质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固态时有延展性;在化学反应中是还原剂。非金属单质一般没有金属光泽,质脆易碎,除个别 (石墨 )外不善于导电传热。非金属性强者在化学反应中是氧化剂。 4、化合物 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它又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两大类。无机化合物的初步分类见前页表 (1)氢化物 :由氢和另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般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其固体属分子晶体,熔点较低,常温呈气态, 称气态氢化物;碱金属及碱土金属 (A) 与氢形成的氢化物则属于离子型氢化物,其中氢元素为 -1 价。 (2)氧化物 :由氧和另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根据其性质可进一步分为: 7 / 32 A碱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般低价金属氧化物,特别是活泼金属氧化物 (A 、 A 族 )属于此类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般非金属氧化物,特别是高价非金属氧化物 (co2、 So2、 So3)和高价金属氧化物 (mn2o7、 cro3)属于此类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 -既能跟酸起反应又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的氧化物。如 Al2o3、 Zno、 Beo 等。 注意: a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包括两性氧化物 )的对应 (化合价一致 )水化物是含氧酸或碱。 b少数几种氧化物如 co、 No等,既不能跟酸,也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叫做不成盐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分别可以看成是含氧酸、碱失去水的剩余部分,又称酸酐,酸酐(其中相应元素 R 的化合价相同),如 So3是硫酸的酸酐, So2是亚硫酸的酸酐, N2o5是硝酸的酸酐。至于 No2既不是硝酸也不是亚硝酸的酸酐。 d通常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氧元素和 碱金属、某些碱土金属还能形成化合价为 -1 价的过氧化物,如Na2o2和 Bao2 以及超氧化物,如 ko2。 (3)酸:由氢和酸根组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是一种电解质,在电离时生成酸根阴离子,其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8 / 32 子。 按组成分无氧酸 (酸根不含氧元素 ),它们是酸性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称氢某酸,如氢氯酸 Hcl(俗称盐酸 ),氢碘酸 HI、氢硫酸 H2S、氢氰酸 HcN 等;含氧酸 (酸根中含氧元素 )称某酸如硫酸 H2So4、硝酸 HNo3,有不同变价的按其化合物称高氯酸 Hclo4,氯酸 Hclo3,亚氯酸 Hclo2,次氯酸 Hclo。 相同元素、且成酸价态相同的酸还可按酸分子中失水情况分正酸和偏酸,如 H3Po4 为磷酸, HPo3 为偏磷酸; H4Sio4 为原硅酸, H2Sio3为硅酸; H3Alo3为铝酸, HAlo2为偏铝酸等。 按其性质不同可分 a.强酸与弱酸 按相同条件同浓度下的电离度区分。常见酸的强弱: 强酸: Hclo4、 H2So4、 HNo3、 Hcl、 HBr、 HI;中强酸: H2So3、H3Po4;弱酸: HF、 cH3cooH、 H2co3、 H2S、 Hclo、 HAlo2、H2Sio3 b.挥发性酸又称低沸点酸如 Hcl、 HF、 HBr、 HI、 HNo3、 H2S和不挥发性酸又称高沸点酸如 H2So4、 H3Po4。另有某些不稳定含氧酸如 H2So3、 H2co3、 Hclo,只存在于水溶液中。 c.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这是根据酸根阴离子在化学反应中的氧化性与非氧化性划分的,酸中的 H+都有氧化性。常见的氧化性酸有硝酸、浓硫酸和次氯酸,非氧化性酸如盐酸、氢氟酸、磷酸。 9 / 32 注:酸性强弱和氧化性强弱之间没有联系和因果关系,如次氯酸 Hclo是强氧化性弱酸。 (4)碱 :由金属和氢氧根组成 (氨水 NH3H2o 除外 ),且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它电离生 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可以按性质分为强碱与弱碱,也可以按溶解性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碱。如: koH、 NaoH、 Ba(oH)2 为可溶性强碱; ca(oH)2为微溶性强碱;Fe(oH)2 Fe(oH)3、 cu(oH)2 为难溶性弱碱; NH3H2o为可溶性弱碱 (5)盐 :由金属 (或 NH4+)离子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仅由金属与酸根组成的盐叫正盐,如 Na2So4、 k3Po4;如组成中还有氢元素,即有酸式根的为酸式盐,如 NaHSo4、 NaHco3、ca(H2Po4)2;除金属和酸根外还有氢氧根为碱式盐,如cu2(oH)2co3、 mg(oH)cl 等,一般碱式盐的水溶性较差;在电离时产生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的盐是复盐,如kAl(So4)212H2o 、 (NH4)2Fe(So4)2 、kclmgcl26H2o。 (5)络合物 :含有络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络合物 .例如络盐Ag(NH3)2cl、络酸 H2Ptcl6、络碱 cu(NH3)4(oH)2 等;也指不带电荷的络合分子,例如 Fe(ScN)3、 co(NH3)3cl3等。配合物又称络合物。 (6)其它常见的无机 化合物,如 mg3N2、 cac2 一般不称盐类10 / 32 而属于氮化物、碳化物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例 1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水煤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盐酸是 Hcl的水溶液,食醋是醋酸的水溶液,因此二者都是混合物;纯碱是 Na2co3,是一种盐而不 是碱。因此 错。 答案: D 【名师点拨】 1.分类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属于多个类别,例如: Na2co3可以是钠盐、碳酸盐、强碱弱酸盐等。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例如: Na2o2 是过氧化物, Al2o3 是两性氧化物, mn2o7是酸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11 / 32 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例如: co、 No、 No2等不是酸性氧化物。 4并不是所有的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直接化合,例如 Fe2o3、 cuo 等与水不能直接化合生成碱, Sio2 不能直接与水化合生成 H2Sio3。 5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属于混合物,如 o2 和 o3的混合气体是混合物,只有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属于单质。 6能电离出 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如 NaHSo4,能电离出oH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 mg(oH)cl;盐的构成并不一定仅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如铵盐。 7非金属元素可形成阳离子,如 NH 4;金属元素也可形成阴离子,如 Alo 2、 mno 4 等。 变式探究 1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 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 B c D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2 / 32 例 2.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 A少量酒精在空气中挥发不见了;少量酒精在空气中燃烧后消失 B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逐 渐变成粉末;晶体碳酸钠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 c木炭燃烧发光、发热;电灯发光、发热 D石灰水中通入少量 co2 后变浑浊;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加热后变浑浊 解析: A 项,酒精的挥发是物理变化,而酒精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B 项,前者是 cao 与空气中的水和 co2 反应生成了caco3,是化学变化;后者是 Na2co310H2o风化失去水,也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 项,木炭燃烧发光、发热属于化学变化,电灯发光、发热属于物理变化; D 项,前者是ca(oH)2 与 co2 反应生成了 caco3,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因为 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是物理变化。 答案: B 名师点拨 对于化学变化可从三个方面认识: (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这里的新物质生成所能实现的仅是原子与分子 (或离子 )的相互转化,在整个过程中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一13 / 32 种原子变为另一种原子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 (2)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整个化学变化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时,才能认 为是化学变化,否则不是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未必有化学变化 ,观察到一定的实验现象不一定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的。 变式探究 2 下列变化能够实现的是() 弱酸与盐溶液反应生成强酸 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有气体生成 两种酸的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复分解反应中既没有生成水,也没有生成沉淀和气体 A.B.c.D. 解 析 : 举 例 如 下 : H2S+cuSo4=cuS+H2So4 ;No2+So2=No+So3 ; 2H2S+H2So3=3S+3H2o ;cH3cooNa+Hcl=Nacl+cH3cooH 。 答案: D 考点三 化学用语 例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NH4cl的电子式: 14 / 32 c原子核内有 10个中子的氧原子: 188o D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解析: A结构示意图是 S2的;的电子式应为; c 正确;D.为邻氯甲苯,对氯甲苯应为。 答案: c 名师点拨 化学用语是专门的化学语言,其包含的内容很多,贯穿整套化学试卷的始终,解答此类题目时要特 别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如题目要求是书写化学式还是电子式。 2写化合物的电子式时要分清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变式探究 3 考点四 胶体的性质 例 4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15 / 32 解 析:胶体不带电, A 错误;只有带电的胶体微粒在通电时向某一极移动, B 错误;溶液和胶体均产生布朗运动, c 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 D 正确。 答案: D 变式探究 4 下列关于胶体制备及胶体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B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效应 c向煮沸的 1mol/LNaoH 溶液中滴加 Fecl3 饱和溶液制备Fe(oH)3 胶体 D制备 Fe(oH)3 胶体,通常是将 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高考失分警示】 1考查物 质的组成和分类的题目,易错点在于弄不清物质的成分和俗名,不明确物质分类的标准。如水煤气属混合物,而不是 化合物 ;纯碱 属纯净 物又是 化合物 ; HD、cuSo45H2o 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 2制备 Fe(oH)3 胶体的反应不能写成 Fecl3+3H2oFe(oH)3 3Hcl,也不能写成 Fecl3 3H2o Fe(oH)3 3Hcl。因为 Fecl3 在沸水中完全水解,反应不可逆,生成 Fe(oH)3胶体而不是 Fe(oH)3 沉淀。正确应写 为: Fecl3 3H2o=Fe(oH)3( 胶体 ) 3Hcl。 16 / 32 3化学反应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 Nacl熔融或析出都是物理变化。 4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和颜色变化,但有发光、放热或颜色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常压下将 o2冷却到 184 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高考真题精解精析】 【 XX高考】 1.( XX江苏)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的电子式: 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 53,中子数为 78 的碘原子: 53131I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答案】 c 【解析】有关化学用语常涉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模型等等,内容比较基础。 2( XX上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能确定为丙烯的是 解析: A 属于球棍模型,但不一定是含有 H 的化合物; B 可能是环丙烷; c 中电子式少一个氢原子。 答案: D 17 / 32 3.( XX山东)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在医学上用作钡餐, Ba2+对人体无毒 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 , 14c与 12c 互为同素异形体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概念。 A 选项中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的混合物,得到馏分也为混合物; B 选项中 Ba2+有毒,用硫酸钡做钡餐的原因是它难溶于水也难溶于强酸,所以不会使用中毒,而不使用碳酸钡做钡餐; c 选项中两者互为同位素; D 选项中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是 1nm 100nm,葡萄糖注射液是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nm,故正确。 4.( XX四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 c含有金属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D元素的非金属型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 XX高考】 【例 1】( XX山东)和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表示阿18 / 32 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与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与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 1 12L和 1 12L均含 0 1 个氧原子 【命题意图】考查 “ 四同 ” 的概念辨析、对化学变化本质及气 体摩尔体积的深度理解。 【思路点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单位,原子之间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原子重新组合生成了其他的物质,则属于化学变化。气体摩尔体积是针对任何不同的气体分子,与气体粒子本身大小无关。 【规范解答】选 D。 A 项, 2 和 2 属于同一种单质,故 A 错: B 项,两种氧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也相等,故 B 错; 16o、 18o之间的转化,是原子核之间的变化,属于同种物质之间的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 c 错;标准状况下 o2 的物质的量为,含有的氧原子数为,故 D 正确。 【类题拓展】 1.同素异形体:由 同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种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 o2(氧气 )和 o3(臭氧 ),红磷 (P)和白磷 (P4),金刚石和石墨等。 (1)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性质不19 / 32 同的原因是结构不同导致的。 (2)同素异形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 2.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核素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3.同素异形体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如金属石、石墨,虽然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但它们的结构不同,故它们混在一起为混合物。 、 D2、 T2、 DT 混合在一起为纯净物。 5.“ 四同 ” 概念的区别方法要明确研究对象,如同位素为同种元素的原子,同素异形体为同种元素的单质,同分异构体指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分子,同系物主要指结构上相似(同类别),要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 cH2的同类别的有机物。 【例 2】( XX上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一定是 109o28 【命题意图】考查氧化物的分类,晶体结构,及分子中的共价键的问题 【思路点拨】在 化学学习中,有些化学概念极易混淆,比如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就不完全相同: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20 / 32 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而含氧化合物只要组成中有氧元素即可,像醋酸酐是含氧化合物就不是氧化物。 【规范解答】答案: c 此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晶体的构造和分子的构型等知识点。酸酐中大多数是氧化物,但是醋酸酐( c4H6o3)就不是氧化物, A 错;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其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存在化学键, B 错;正四面体分子中,白磷分子的键角是 60o, D 错。 例 3.( XX山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Sio2是 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B Na2o、 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 co、 No、 No2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命题意图】考查氧化物的特殊性质,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及物质检验的相关性质。 【规范解答】答案: A。酸性氧化物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故 A 正确,因为 ,与反应生成 ,与反应除生成外,还生成,故 B 错;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故 c 错;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 ,故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的现 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故 D 错。 例 4.( XX江苏)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21 / 32 正确的是 A H2o的电子式为 B 4 时,纯水的 pH=7 c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D 273k、 101kPa,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气态)(液态)(固态)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关水的化学基本用语。 【思路点拨】要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分子式,分子结构,电子式及化学用语等。 【规范解答】答案: c。 A 项,水是共价化合物,其分子的电子式为; B 项,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c 项,一个分子中,其质量数为 20,质子数为 10, D 项,在温度压强一定时,它只能呈一种状态。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 c 项 【 XX高考】 例 1.( XX广东)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 钡餐 ” 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22 / 32 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B. c.D. 【命题意图】考查物质的分类。 【规范解答】选 B。根据胶体的性质 正确;钢材是铁和碳的合金, 正确; “ 钡餐 ” 是硫酸钡,硫酸钡是强电解质,尽管硫酸钡是难溶物但溶于水的部分确实完全电离, 错;硅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 A 主族,是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 正确;氯气是由非极性键组成的单质, 错;橡胶是高分子化合物, 正确。 例 2.( XX江苏高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 10个中子的氧原子: D.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规范解答】选 c。 A 项是硫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B 项中 cl-应写成, D 项表示的是邻氯甲苯,所以 A、 B、 D 三项错误;由于 o 的质子数为 8,所以有 10个中子的氧 原子应表示为,故 c 项正确。 例 3.( XX福建高考)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23 / 32 A.硅 B.硫 c.铜 D.铁 【解析】选 B。因硅、铜、铁的氧化物都不与 H2o 反应生成对应的酸、碱,故 A、 c、 D 不符合题中的转化关系。 例 4.( XX全国卷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 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解析】选 D。 A 项胶体仍是电中性的,只是胶粒带电; B项分散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 c 项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故 A、 B、 c 错误。 例 5.( XX广东理基)下列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 Na+的结构示意图为 B纯碱的化学式为 Na2co3 c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cH2 D高氯酸 (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7价 24 / 32 【解析】选 c。聚乙烯为聚合物,结构简式为,故 c 项错。 【 XX高考】 例 1.( XX天津)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 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 B.尿素食盐聚乙烯 c.涤纶洗衣粉阿司匹林 D.石英橡胶磷化铟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 1)天然存在的物质无需由化学合成得到。 ( 2)经过物理变 化可以得到的物质无需化学合成。 【自主解答】选 c。 A 中纤维素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如棉花中; B 中食盐大量存在于海水中,不必合成; D 中石英也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水晶; c 中物质全部由合成得到。 【规律方法】( 1)易忽视的化学变化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之间的转化(如 o3 转化为 o2),电解质溶液导电, No2气体受热或遇冷时颜色变化等。 ( 2)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着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但存在化学键的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 Hcl溶于水,熔融的氯化钠的电离等。 ( 3)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和颜色变化 ,但有发25 / 32 光、放热或颜色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在常压下将氧气冷却到 -184 时, o2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等。 ( 4)原子的裂变、聚变中虽有新物质形成,但它不属于中学化学变化研究的范畴。 (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生成 co2和 H2o是化学变化。 例 2.( XX广东高考)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B. c.D. 【解析】选 D。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 中粗盐和酸雨均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 中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水煤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冰、干冰的化学成分分别为 H2o、co2,它们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 不锈钢是在普通钢的基础上,加入铬、镍等多种元素炼成的钢材,目前流通的硬币,面值不同,材质不同,但都是合金; 中盐酸和食醋均为混合物而非化合物; 中纯碱即碳酸钠是一种盐 ,而不是26 / 32 碱; 豆浆属于液溶胶,雾属于气溶胶,两者都是胶体。 【 XX高考押题】 1.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 钡餐 ” 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点解质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 B c D 2.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 () 3.对 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微粒是 () 4.材料: 今年元月,韩国某冷库在聚氨酶发泡作业时,因可燃性油气挥发而引发爆炸; 同月,我市龙岗一旅馆食堂27 / 32 因液化石油气泄露引发爆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聚氨酶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纯净物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c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 co D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设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2 4Lcl2 中含有 NA个 c12分子 B 1L0 1molL-1Na2So4溶液中有 0 1NA个 Na+ c 1molH2 与 1molc12 反应生成 NA个 Hcl分子 D 1molca 变成 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2NA 6.下列家庭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7.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 10 亿吨的大型油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 B.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28 / 32 c.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 D.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 8.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B.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金属晶体:晶体是否能够导电 年美国的 IBm公司制造出了第一批纳米碳晶体管,发明了利用电子波性来传递信息的 “ 导线 ” 。下列有关纳米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碳是一种新型高分子化合物 B.纳米碳的化学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化学 含答案
- 2025监理工程师考试合同管理考点:监理合同的履行
- 2025年安全生产电工考试及答案
- 2025年望城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阿米巴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生活安全常识题库及答案
- 品茶区加排水管施工方案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武威园林古建筑施工方案
- 水下施工施工方案
- 高考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基础知识填空默写(每天打卡)
- 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评价
- DB32T3916-2020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 TB-T 3356-2021铁路隧道锚杆-PDF解密
- 体育与健康(水平一)《非移动性技能(16课时)》大单元教学计划
-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表30篇
- 转子泵培训课件
- 司美格鲁肽学习课件
- 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图集
- 第四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冠心病案例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