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3726-2009 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这一国家标准旨在为铀矿开采及冶炼过程中涉及的辐射环境监测活动提供一套规范性指导。该标准详细阐述了监测目的、监测范围、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频率、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铀矿冶活动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得到科学、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及公众安全,同时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标准内容概览如下:
-
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铀矿开采、选矿、水冶及尾矿库等铀矿冶全过程中辐射环境的监测活动,包括对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物、流出物以及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监测。
-
监测原则:强调了辐射环境监测应遵循连续性、系统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的原则,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监测项目:具体列出了需要监测的辐射相关指标,如总α、总β放射性、铀系、钍系及其衰变产物的特定同位素含量,以及γ剂量率等。
-
监测方法:规定了各类监测项目的采样技术、分析测试方法及质量控制要求,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监测网络与点位设置:根据铀矿冶设施的布局、环境特征及潜在风险,指导如何合理布置监测点,构建全面的监测网络。
-
监测频率:根据不同监测对象(如空气、水体、土壤等)的特点及监测目的,设定了相应的监测周期,确保及时捕捉环境变化情况。
-
数据处理与报告:要求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异常数据需进行复核,并按规定格式编制监测报告,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
应急监测:针对突发事件,制定了应急响应与监测预案,确保能快速、有效地评估和应对可能的辐射泄漏或污染事件。
-
人员培训与资质:强调参与辐射环境监测的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安全防护知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9-05-06 颁布
- 2010-02-01 实施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