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7380-1998 中国海区水中建筑物及构筑物标志规定》是一项由中国发布的国家标准,旨在规范和统一中国海域内所有水下或水上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标识方法,以确保航行安全,防止海上交通事故。该标准详细阐述了标志的设计、设置位置、颜色、形状、亮度以及维护要求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具体要点包括:

  1. 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管辖海域内的水下电缆、管道、平台、防波堤、码头、航道标志及其它各类水工构造物的标志设置。

  2. 标志分类:根据功能和用途,将标志分为安全警示标志、导航导向标志、界限标志和信息标志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指示意义。

  3. 标志设计原则:要求标志设计应简单明了,易于识别,且能在各种天气和海况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可见性。标志的颜色、图案和灯光需遵循国际通用的航海标志规则,如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相关标准。

  4. 颜色与形状:详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标志应使用的颜色和形状,例如红色通常用于警示危险,绿色用于指示安全通道,而黄色则用于提供信息服务等。形状上,如圆柱形、锥形、球形等,各自代表不同的含义。

  5. 照明与反射材料:对于夜间或能见度低的情况,要求使用反光材料或配备适当的照明设备,确保标志在黑暗中的可识别性。

  6. 设置位置与高度:明确规定标志应设置在最有利于航海者及时发现并理解其含义的位置,同时考虑潮汐、水流等因素,确保标志在不同水位时仍能发挥作用。对于水下结构,还需标明其在海图上的精确位置。

  7. 维护与检查:强调对所有标志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的重要性,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及时更换损坏或褪色的标志。

  8. 标志撤销与变更:当建筑物或构筑物功能改变、拆除或不再需要标志时,应按照规定程序撤销或变更原有标志,并及时更新航海资料。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7380-2020
  • 1998-05-18 颁布
  • 1999-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7380-1998中国海区水中建(构)筑物标志规定.pdf_第1页
GB17380-1998中国海区水中建(构)筑物标志规定.pdf_第2页
GB17380-1998中国海区水中建(构)筑物标志规定.pdf_第3页
GB17380-1998中国海区水中建(构)筑物标志规定.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7380-1998中国海区水中建(构)筑物标志规定.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 B 1 7 3 8 0 - 1 9 9 8 前言 本标准是参照国际航标协会(( I A L A ) 关于近海建( 构) 筑物标志的建议 的原则, 依据G B 4 6 9 6 -8 4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 的有关规定制定的。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 新建的海区水中建( 构) 筑物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原设置的海区水中建( 构)筑物在本标准实施后二年起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安全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安全监督局、 交通部标准计量研究所、 交通部天津海上安全监督局、 交通部上海海上安全监督局负责起草 主 要起草人: 张国维、 胡江山、 孟庆忠、 董树江、 刘郁郁、 张富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安全监督局负责解释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中华 人民共 和国 国家标 准 中 国海区 水中 建( 构) 筑物 标志 规定G B 1 7 3 8 0 - 1 9 9 8 T h e r e g u l a t i o n f o r t h e ma r k i n g o f o f f s h o r e s t r u c t u r e s i n C h i n a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海区水中建( 构) 筑物标志的形状、 颜色及光、 声、 无线电信号。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海区可航水域内具有固定位置的海区水中建( 构) 筑物。 本标准不适用于作为助航标志而专门设置的建( 构) 筑物, 也不适用于跨海桥梁。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4 6 9 6 -8 4 中国海区 水上助航标志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 . 1 海区 水中建( 构) 筑物 以下简称建( 构) 筑物 o f f s h o r e s t r u c t u r e s 在海区水中设置的永久性或临时性的有固定位置的建( 构) 筑物。如钻井平台、 石油生产平台、 采集海洋水文资料用的数据平台以及油井的外部附属结构等。3 . 2 节 奏 光的 有 效光 强 e f f e c t iv e i n t e n s i t y o f r h y t h m i c l i g h t 在同样环境和设备条件下, 定光光源和节奏光光源相比, 若两者的发光强度相等, 则此定光光源的发光强度即为节奏光的有效光强。4 技术要求4 . 1 主灯4 . 1 . 1 任何建( 构) 筑物都应在适当的部位装备一盏或同步工作的多盏闪光的白色灯, 以确保在夜间航行的船舶从任何方向接近它时, 至少能看到一盏闪光的白色灯。4 . 1 . 2 安装高度为: 在建( 构) 筑物所在地点的平均大潮高潮面上方6 - 3 0 m之间。4 . 1 . 3 闪光节奏应符合莫尔斯码u( 一) 的要求, 周期为1 5 s , 莫尔斯码的组成应符合: a ) 短明( 点) 0 . 5 s , 两次明之间( 点与点或点与划) 暗的持续时间与点相等, b ) 长明( 划) 的持续时间是点的三倍, c ) 相临的两组莫尔斯码之间暗的持续时间为8 -1 2 s .4 . 1 . 4 每盏主灯的有效发光强度应不小于 1 2 0 0 c d , 在垂直平面发光强度分布曲线上最大发光强度的1 0 的两点间, 光束角宽度应不小于2 . 5 0 ,4 . 1 . 5 从日 落前 1 5 m i n 到日出时, 以及其IL生何方向上的大气能见度不大于2 n mil e 时, 主灯应一直保持发光。国家质f技术监,局1 9 9 8 一 0 5 一 1 8 批准1 9 9 9 一 0 2 一 0 1 实施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7 3 8 0 -1 9 9 84 . 1 . 6 所有建( 构) 筑物应装备备用灯系统 当主灯发生故障时, 备用灯系统自动启动工作。 独立于主灯的该系统的电源应至少能连续工作9 6 h , 备用灯的性能及安装要求应与主灯一致4 . 1 . 7 在特殊情况下, 当一个永久性的建( 构) 筑物的平台高度使主灯不能安装在平均大潮高潮面上方3 0 m以下时, 可经海区航标管理机关批准, 适当提高安装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光束轴应对准地平面。4 . 1 . 8 建( 构) 筑物的主控制室内 应安装报警系统, 以 备在主灯出现故障时, 向操作人员报警4 . 2 辅灯4 . 2 门在建( 构) 筑物四周应安装闪光的红色辅灯。各辅灯安装的位置和方法应能够明确标示出建( 构) 筑物的水平边缘, 除非这些边缘已被主灯标示清楚。4 . 2 . 2 每盏辅灯在其位置的水平方向上, 应以尽可能大的光束弧度发光, 且射程不小于 3 n m i le .4 . 2 . 3 辅灯的闪光特性应与主灯相同, 并且各辅灯应同步工作。4 . 2 . 4 每盏辅灯的有效发光强度应不小于1 5 c d ; 在垂直平面发光强度分布曲线上最大发光强度的1 0 的两点间, 光束角宽度应不小于2 . 5 0 ,4 . 2 . 5 从日 落前1 5 m i n到日出时, 辅灯应一直保持发光。4 . 3 雾号 建( 构) 筑物主管机关对本条中各条要求可视具体情况执行。4 . 3 . 1 在建( 构) 筑物上应安装一个或多个同步工作的雾号, 雾号发声器应安装在它所在地点的平均大潮高潮面上方1 2 - 3 5 m之间, 并保证在任何方向上其通常听程不小于2 n m i l e .4 . 3 . 2 雾号的发声特性应符合莫尔斯码U( 一) 的要求。其特性如下所示: 发声0 . 7 5 s 无 声LO OS 发 声0 . 7 5 s 无 声1 . 0 08 6 . 0 0s 发声2 . 5 0 s 无声2 4 . 0 0 s 周期3 0 . 0 0 s4 . 3 . 3 当在任何方向上的大气能见度小于2 n m i l e 时, 雾号应自动启动发声。4 . 3 . 4 在建( 构) 筑物上必须装备备用雾号系统。 该系统的发声器在任何方向 上的 通常听程应不小于0 . 5 n m i l e ; 当主雾号全部损坏或因部分故障使其在任一方向上的通常听程小于0 . 5 n m i l e 时, 独立于主雾号的备用雾号系统应能自动启动工作。4 . 3 . 5 主雾号和备用雾号系统都应在不使用建( 构) 筑物主电源且满负载的情况下, 独立工作至少9 6 h ,4 . 3 . 6 建( 构) 筑物的主控制室内应安装报警系统, 以备当雾号出现故障时, 可向操作人员报警4 . 3 . 7 在同一建( 构) 筑物上, 若装有多于一个电磁发声器时, 各发声器之间的频率差应不小于1 0 H z ,这一要求不适用于垂直成组的发声器。4 . 4 标志牌 在建( 构) 筑物上应设置标示其登记名称或代号的标志牌, 标志牌为黄色底板上镶嵌不小于 l m高的黑色文字和数字, 标志牌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应能保证在任何方向上至少可以看到一块标志牌。4 . 5 系旋用具和浮标4 . 5 . 1 当建( 构) 筑物设有标示其系旋用具的不发光浮标时, 应用以下方式标示: 即在锚系浮标散布面的两侧外0 . 1 n m i l e 处至少各设一个灯浮标 每个灯浮标应依据对应障碍物的方位, 按G B 4 6 9 6 第5 章“ 方位标志” 中各条的规定确定其特性, 以便标示可航行水域。4 . 5 . 2 灯浮标的有效发光强度应不小于7 0 c d , 射程不小于5 n m i l e 在垂直平面的发光强度分布曲线上最大发光强度的1 0 写的两点间, 光束角宽度应不小于9 0 ; 若在常规条件下浮标的侧倾角超过 9 。 时, 则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7 3 8 0 -1 9 9 8应不小于侧倾角4 . 6 附加标志 由于航行的特殊原因, 航标管理机关可以要求对建( 构) 筑物设置附加标志。这些标志包括以下三种。 a ) 具有特定性能的高发光强度灯。 b ) 具有特定作用距离和信号特征的雷达信标。 。 ) 符合G B 4 6 9 6 规定的浮标。4 . 了 标志全部出现故障时的临时标志 如果安装在建( 构) 筑物上的标志的主系统和备用系统全部出现故障时, 应尽早设立临时标志, 所设立的临时标志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a ) 在建( 构) 筑物周边设立发光的方位标志浮标, 其特征应符合4 . 5 中各条的规定 b ) 在建( 构) 筑物上设置带有独立电源的标志系统, 其中包括: 符合 4 . 1 . 6 要求的灯; 符合4 . 3中各条要求的雾号。4 . 8 特定建( 构) 筑物标志 当需要识别某个特定的建( 构) 筑物时, 可设置雷达信标, 它的作用距离和特征由航标管理机关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在海图上暂未标明的建( 构) 筑物的雷达信标应采用莫尔斯码D ( 一 二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7 3 8 0 -1 9 9 8 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