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简介
I C S 1 3 . 2 6 0K 4 7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1 3 3 9 8 - 2 0 0 3e q v I E C 6 0 8 5 5 : 1 9 8 5 I EC 61 2 3 5: 1 9 9 3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 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I n s u l a t i n g h o l l o w t u b e s a n d f o a m- f i l l e d t u b e s a n d s o l i d r o d sf o r l i v e w o r k i n g2 0 0 3 - 0 1 一 1 7发布2 0 0 3 - 0 8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匡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晨GB 1 3 3 9 8 - 2 0 0 3前 、曰 本标准除 4 . 2 为推荐性条文外, 其余均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是对 G B 1 3 3 9 8 -1 9 9 2 带电作业用绝缘杆通用技术条件 的修订。本标准等效采用 I E C6 0 8 5 5 : 1 9 8 5 带电作业用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 和 I E C 6 1 2 3 5 : 1 9 9 3 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 。考虑到国家标准 带电作业用绝缘杆类工具及端部附件 即将公布实施 , 而本标准为基础材料类非工具类标准, 因而本标准修订后更名为 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 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 。 因为I E C 6 0 8 5 5 : 1 9 8 5 与I E C 6 1 2 3 5 : 1 9 9 3 两个国际标准十分接近, 仅在个别试验方法上有差异。而我国在处理这类绝缘材料的试验时却一般不加区别, 因而将这两个 I E C标准合在一起等效采用。同时, 由于这两个标准是 I E C的早期标准 , 且与 G B / T 1 . 1 在编排格式的要求上有较大差别, 因而我们在章条的次序及名称上作了一些调整和更改。另外, I E C标准中所列绝缘材料规格较少, 而我国现有绝缘材料规格较为齐全, 因而在绝缘材料的规格上作了适当的补充。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为标准的附录, 附录 E为提示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负责起草, 陕西秦川电力器材实业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易辉、 胡毅 、 杨福民、 冯海潮 、 张丽华。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GB 1 3 3 9 8 一 2 0 0 3I E C前言 飞 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这一正式技术标准或协议 , 是由所有对此特别感兴趣的各 国家委员会参 与制定的。它尽可能地表达了国际上与此有关的意见。 2 本标准在国际上推荐使用, 以使各会员国能够予以接受。 3 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 国际电工委员会希望各会员国尽可能地采用其推荐的标准。推荐标准与各会员国的相应国家标准间如有任何分歧, 均应尽量在其国家标准中明确说明。 本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第 7 8 ( 带电作业工具) 技术委员会制定。 本标准是基于如 下文件 :六个月法投票公报7 8 ( 中央办公室) 1 0 号文件7 8 ( 中央办公室) 1 3 号文件完备的资料可以在上表格指出的投票公报中找到。本标准引用如下国际电工委员会出版物:I E C 6 0 0 5 0 ( 1 5 1 ) : 1 9 8 7 国际电T词汇 1 5 1 章一 电磁设备I E C 6 0 0 6 0 : 高电压试验技术I E C 6 0 0 6 0 - 1 ; 1 9 7 3 第一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I E C 6 0 2 1 2 : 1 9 7 1 固体绝缘材料试验前和试验时采用的标准条件I E C 6 0 7 4 3 : 1 9 8 3 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 泡沫填充 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 GB 1 3 3 9 8 - 2 0 0 3e q v I E C 6 0 8 5 5 : 1 9 8 5 I EC 6 1 2 3 5: 1 9 9 3I n s u l a t i n g h o l l o w t u b e s a n d f o a m - f i l le d t u b e s a n d s o l i d r o d s f o r l i v e w o r k i n g代替 GB 1 3 3 9 8 -1 9 9 2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带电作业用管、 棒类绝缘材料的分类 、 技术要求 、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在 1 k V及以上电力系统中, 用于制作带电作业工具设备的空心绝缘管、 泡沫填充绝缘管、 实心绝缘棒( 异型管、 伸缩管不包括在本标准内) , 这些绝缘材料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1 0 3 3 -1 9 8 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e q v I S O / D I S 1 1 8 3 : 1 9 8 4 ) G B 1 0 3 4 -1 9 9 8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G B 丁1 4 0 9 - - 1 9 8 8 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 、 音频、 高频( 包括米波长在内) 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 耗因数的试验方法( e q v I E C 6 0 2 5 0 : 1 9 6 9 ) G B / T 1 6 9 2 7 . 1 -1 9 9 7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 一般试验要求( e q v I E C 6 0 0 6 0 - 1 : 1 9 8 9 )3 分类根据其制作材料及外形的不同, 绝缘管、 棒材可分为 3 类, 见表 表 1 绝缘管、 棒材分类类别名称标称外径系列 m mI实心棒1 0, 1 6, 2 4, 3 0II空心管1 8, 2 0, 2 2 , 2 4 , 2 6 , 2 8 , 3 0, 3 2, 3 6, 4 0, 4 4, 5 0 , 6 0 , 7 0m泡沫填充管1 8, 2 0. 2 2 , 2 4 , 2 6 , 2 8 , 3 0 , 3 2, 3 6, 4 0, 4 4, 5 0 , 6 0 , 7 0注: 填充绝缘管其标称外径与空心管系列相同。4 技术要 求4 . 1 材料 绝缘管 、 棒材应由合成材料制成。合成材料可用无机或人造纤维加强, 其外观颜色可由用户确定。其密度不应小于 1 . 7 5 g / c m 3 , 吸水率不大于 0 . 3 0 0 , 5 0 H z 介质损耗角正切不大于 0 . 0 1 o 填充泡沫应粘合在绝缘管内壁。在进行本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时 , 除部件破坏引起的损坏外, 泡沫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盘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 0 0 3 - 0 1 - 1 7 批准2 0 0 3 - 0 8 - 0 1 实施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CB 1 3 3 9 8 - 2 0 0 3粘接剂都不应损坏, 绝缘管、 棒材均应满足渗透试验的要求 。4 . 2 标称尺 寸 所有测得的直径均应符合表 2 、 表 3 规定的公差范围。 表 2 实心棒标称尺寸及公差要求标称外径/ mm外径允许偏差 m m1 0 , 1 6 , 2 4. 3 0士 0 . 4表 3 空心管、 填充管标称尺寸及公差要求标称外径 m m外径允许偏差/ mm最小壁厚/ mm壁厚允许偏差 r n n r壁厚sm m壁厚5 mm1 8 , 2 0 . 2 2 . 2 4 。 2 6 , 2 8 . 3 0 3 2, 3 6. 4 0, 4 4土0 . 4土 0。 5 1 5 2 . 5士0 . 2士0 . 3士 0 , 45 0, 60, 7 0士 0 84 . 3 电气特性4 . 3 . 1 受潮前和受潮后的电气特性 用以制造绝缘工具的绝缘管、 棒材应进行 3 0 0 m m长试品的 1 m i n 工频耐压试验, 包括干试验和受潮后的试验 。 试品在 1 0 0 k V工频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 4 试品工频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允许值4 . 3 . 2 湿态绝缘性能 用以制造绝缘工具的绝缘管、 棒材应进行 1 2 0 0 m m长试品的 1 h 淋雨试验 。试品在 1 0 0 k V工频电压下应满足无滑闪、 无火花或击穿, 表面无可见漏电腐蚀痕迹, 无可查觉的温升等要求。4 . 3 . 3 绝缘耐受性能 用以制造绝缘 L 具的绝缘管、 棒材应能耐受相隔 3 0 0 mm的两电极间 1 m i n 工频电压试验。试品在 1 0 0 k V工频电压下无滑闪、 无火花或击穿 , 表面无可见漏电腐蚀痕迹, 无可查觉的温升等要求 。4 . 4 机械特性 用以制造绝缘工具的绝缘管 、 棒材应具有一定 的机械抗弯 、 抗扭特性, 以及耐挤压、 耐机械老化性能 。4 . 4 . 1 抗弯特性 各种绝缘管、 棒材试品应满足表 5 的 F , . f . F r 值。GB 1 3 3 9 8 - 2 0 0 3表 5 弯曲试验的 F , , f , F : 值管和棒的外径 mm支架间距离 mFd Nf / mmF , / N试品长度 m实心棒1 00. 527 02 05 4021 60. 51 35 01 52 7 0 022 41 . 01 75 01 53 5 0 02. 53 01 . 52 2 504 04 5 0 02. 5管材1 80. 750 01 21 0 0 02. 52 00. 75 5 01 21 1 0 02. 52 20. 76 0 01 21 2 0 02. 52 41 . 165 01 41 3 0 02. 52 61 . 177 51 41 5 5 02. 52 81 . 187 51 41 7 5 02, 53 01 . 11 0 001 42 0 0 02. 53 21 . 51 1 002 52 2 0 02. 53 61 . 51 3 0 02 52 6 0 02. 54 02. 01 7 5 02 63 5 0 02. 54 42. 02 2 0 02 84 4 0 02. 55 02. 03 5 0 03 07 00 02. 56 02. 06 0 0 02 71 2 0 0 02. 57 02 . 01 0 0 002 72 0 0 0 02 5注: F d 初始抗弯负荷, f为挠度差值( 指 F d / 3 9 2 / 3 F d 以及 2 / 3 F d 与 F d 之挠度差值) , F , 为额定抗弯负荷。4 . 4 . 2 抗扭特性 各种绝缘管 、 棒材试品应满足表 6的 口 , a d , C , 值。 表 6 扭力试验的 C d , a d , C , 值管和棒的外径 mmC d / ( N m)a d / ( 0 )C , / ( N m)实心棒1 04. 51 5 091 61 3 . 51 8 0272 4401 5 08 03 07 01 5 01 4 0管材1 81 8. 53 0372 020294 02 22 2. 5284 52425275 0262 7. 5265 5283 0216 030351 77 0324 03 58 0366 03 7. 51 2 04 08 04 01 6 04 41 0 03 52 0 05 01 2 01 624 06 03 2 01 26 4 07 04 8 01 09 6 0注 : 上表中 氏 为初始扭力, C : 为额定扭力, a d为偏转角。4 . 4 . 3 管材挤压特性 绝缘管材试品( 包括填充管) 应满足表 7 的 F d , F , 值。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CB 1 3 3 9 8 - 2 0 0 3表 7 挤压试验的 F a . F 值管材标称外径 mmF / NF , / N1 82 5 05 0 02 03 256 5 0222 44 005 008 001 0 0 0266 001 2 0 02 87 001 4 003 03 23 64 07 5 085 01 5 001 7 001 5 002 1 :) ()3 0 004 3 004 42 5 003 , 各类试品相应两滚轮轴线间距离见图 Cl. 在试品跨距中央放上 5 0 mm宽的皮带或织带, 在皮带上施加一垂直的力 F o 以( 2 0 0 :1 . 5 N / s 的速度逐渐加力。分别在荷载为 1 / 3 F d , 2 / 3 F d 和 F d 下维持 3 0 s 以后测量其挠度。对 1 / 3 F , , 2 / 3 F ,, 以及2 / 3 F d 和F d 所测得的挠度之间的差值, 应小于表5 之“ f ; 值。 然后 , 逐渐减小这个力, 并在去掉力 1 m i n 后, 测量残余挠度 , 其值不应超过施加力 F d 对所测挠度的 6 。 将管或棒转动 9 0 0 , 1 8 0 “ 和 2 7 0 0 , 在每一位置重复试验, 在同样的荷载下, 挠度“ f ” 的变化不应超过 1 5 。 由力 只 1 所产生的挠度实测值, 应和以前的试验结果相比较。GB 1 3 3 9 8 - 2 0 0 3 在与上述相同条件下 , 逐渐施力增加到 F , , 然后保持该值 3 0 s , 不应有破坏现象。继续施力 , 一直到试品破坏为止, 并记录试品的实际破坏负荷值。5 . 8 扭力试验 本试验在第二组绝缘管( 棒) 截取的 3 根试品上进行。每根长 1 . 2 ma 在试品的 1 m长度( 夹头或端头之间) 上施加扭矩。所施扭矩以(( 5 士2 ) N m / s 的速度逐渐增加,直到扭矩值 岛 为止。此时应听不到异常的响声 , 也看不见明显的缺陷。在维持初始扭矩 C d 值3 0 0 0 s后, 测得的角偏移应小于相应的角度 a d ( 其规定值见表 6 ) 0 然后 , 除去扭矩, 1 m i n 后测量偏移残余角, 应小于 1 o 再按上述步骤重施一个逐渐增大的扭矩, 直到额定扭矩 C。达到 C值时维持 3 0 s , 不应有损坏的痕迹。 再继续增加扭矩 , 一直到试品破坏, 记录破坏扭矩值。5 . 9 管材挤压试验 本项试验在第二组中截取的 3 根试品上进行。每根试品的长度为其标称直径的 3 倍。 试品应置于两块平行的光滑的刚性平板之间, 并加以挤压( 见附录 C图 C 4 ) 。平板长度至少应等于试品长度加上 2 0 m m, 两平板之间距离以 2 mm / m i n 恒定速度逐渐减少。 在试验过程中, 应记录所施加的力 F的两个特殊值: a ) F = F d 第一次失去线性处 F的最小值 , 该值对应于力的损失 F 0 . 0 1 F d o b ) F =F : 试验前 3 m i n ( 位移毛6 m m) , 记录下的 F的最大值, 以及整个试验过程中加于试品的力 F ( 这个力 F是时间的函数) 。 实测的 F a 及 F , 应大于表 7 之规定。5 . 1 0 机械老化试验 本项试验在第三组绝缘管( 棒) 中截取的 3 根试品上进行。 这项试验是按照 5 . 7 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 使每件试品承受 1 0 0 0次弯曲循环。在试 品中点沿相隔9 0 0 的4 个方向施加表 5 中所规定的压力 F d o 加载与卸载时间可控制在 0 . 5 mi n - 1 . 0 m i n 之间。每件试品在一个方 向承受 1 0 0 0 次弯曲循环后 , 将管( 棒) 转动 9 0 0 , 继续按表 5 中规定的力 F d 施加 , 共经过 4 0 0 0 次循环。 在经过 4 0 0 0 次弯曲循环的试品中截取每根长为 0 . 3 m 的试品两根, 这些试品应能承受 4 . 3 . 1 所规定的电气试验( 受潮前及受潮后试验) 。6 检验规则6 . 1 检验项 目 各类试验的检验项目规定列于表 9 0 表 9 各类绝缘管、 棒材检验项 目 分类规定序号检验项 目试验依据试验方法检验分类型式试验抽样试验出厂试验1绝缘材料物理 、 电气性能4. 1S 1 _ 1 . 5 .12. 5 . 1 _3丫2外观检查和尺寸 检验4. 25 . 2 . 2 , 5 . 2 . 2丫丫J3染料渗透试验4. 15 . 3J了4受潮前后绝缘试验4 . 3 . 15 . 4J丫5淋雨试验4 .3 . 25 5丫J6绝缘耐压试验4 . 3 . 35 . 6丫7弯曲试验4 . 4 . 15 . 7JJ8扭 力试验4 .4 . 25. 8J9挤压试验4 . 4 . 35 9丫1 0机械老化试验4 . 4 . 45 . 1 0丫注 : . . 丫” 表示必须进行的试验项 目。 “一 ” 表示不进行试验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GB 1 3 3 9 8 - 2 0 0 36 . 2 型式试验 制造厂家对定型前的产品按本标准第 4 章所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型式试验。如绝缘管、 棒材的制造工艺或使用的材料改变以致影响到产品的性能, 或者异地生产, 则应重新进行型式检验。在绝缘管、棒材的制造和使用的材料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 亦应每隔 5 年重新进行型式检验 。 型式检验按 6 . 1 表 9 所规定的检验项 目和第 5 章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品取样按 5 . 1 表 8 之规定抽取 。6 . 3 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应在已交付的批量绝缘管、 棒材中进行。抽样检验按 6 . 1 之表 9 所规定的检验项 目和第5 章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按照买方 与 厂家的协议 , 抽样试验可以包括 6 . 1 之表 9 所规定的全部型式检验项 目或部分型式检验项 目。 抽样试验的试品在已交付的批量中随机抽取 2 组计 7 根( 绝缘管试品长度为 3 m, 绝缘棒试品长度为 2 . 5 m) 。 对于抽样试验结果 , 凡有不符合第 4 章之技术要求( 其中任一条) , 买方可拒收。6 . 4 出厂试验 对出厂的全部产品均应按 6 . 1 之表 9 所规定的检验项 目和第 5 章所规定的试验方法 , 逐只进行试验 。 对出厂的一批绝缘管、 棒材, 对其机械性能应作抽样检验。在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5 根试品, 按照表 5 中的数值要求, 以及 5 . 7 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如抽取的 5 个试品全部通过了出厂机械试验, 则认为该批产品通过了抽样检验 。如抽样试 品中, 任一试品达不到表 5 之要求, 则在该批产 品中加倍抽样( 抽 1 0 根) , 若所有试验全部通过了出厂机械试验, 则还可认为该批产品出厂机械检验合格; 若加倍抽样机械试验时, 又有一只及以上试品不能通过试验, 则认为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7 标志、 包装7 . 1 标 志 每根出厂的绝缘管、 棒材应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 ( 所有标志应不影响产品特性) ; 绝缘管 、 棒材的名称和规格 ; 制造厂 名 ; 颜色标记 ; 制造 日 期。7 . 2 验收7 . 2 . 1 验收按本标准抽样试验项 目 进行。7 . 2 . 2 若买方有特殊要求, 买方与制造厂双方按签定的合同办理。7 . 3 包装 绝缘管、 棒材应用防潮的塑料袋或其他防潮材料包装。产品与产品之间应垫纸, 整个包装应牢固。包装物表面应有明显的“ 防潮” 、 “ 防雨” 、 “ 严防碰撞” 等字样。 在包装物上至少应有如下标志 : 制 造厂名 ; 数量和重量; 出厂检验合格证; 执行标准的编号; 出厂 日期 。GB 1 3 3 9 8 - 2 0 0 3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受潮前和受潮后绝缘试验1 0 0k V ( 5 k Vl s )连续焊接管 一丁土了土试品兰屏蔽引线测 最设备电容 ( 或电阻)分压器厂。蕊 1 0 0 0 0 0( 测量设备输入阻抗)测量 区应离开任何高压源至少 2m图 A l 典型试验回路叻 4香蕉插头插座单位 : m m图 A 2 安装图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GB 1 3 3 9 8 - 2 0 0 31 . 5厚黄铜板劝5 0 0单位 : mm图 A 3 保护 电极 结构图 ( 需要 两个)0 8 . 2片 1丫里续羹 鸯 攀薪门二 上 全 全全 全士 , 代 亨 份 七 , 少令 月已耸 午或 吮 二 戈 沈 特州卜 车 抖弼 巧巧苍 三 】 亡 ! 二 1点 再心 谧 宁 f 5 r 列 t叻4 4 . 8A绝缘材料亿 乃蒸86 。纽 暂 ”M8绝缘棒用的2 X M 8黄钢螺毋绝缘管用的2 X M8 -1 0黄铜螺 杆带有0 4 管扎单位: 。 、 。 1图 A 4 保护电极、 部件结构图GB 1 3 3 9 8 - 2 0 0 3二个铜电极二个钥 电极0 4 香燕插头插孔叻N十1 0O N+ 0 . 2二个绝缘支座 ON+1 0二 个绝缘支座卜粤0.2摹一一I一童舀蒸葬妻 l劝 N-9 . 8单位 : m m单位: m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