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4_第1页
xx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4_第2页
xx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4_第3页
xx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4_第4页
xx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XX 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 4 莲 山课件 m 【真题演练】 1( 01 全国 6)清朝 “ 摊丁入亩 ” 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 A使赋税征收办法简化 B土地利用率提高 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驰 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2( 01 上海 7)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 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 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 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3( 01 全国春季 5)明代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业作坊 大量增多 B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c “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 的 “ 机房 ” 产生 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4( 01 全国春季 6)清代征收 “ 地丁银 ” 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 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 c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 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 2 / 7 5( 02 春季 11)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A 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B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 D 纺织行业中出现由 “ 机户 ” 开设的机房 6( 03 天津 21)清前期实行的 “ 摊丁 入亩 ” 赋役改革有利于 A.人口自由流动 B.土地兼并 c.稳固自然经济 D.减轻地租 7( 04 全国一 13)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养活了众多人口 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 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B.c.D. 8( 04 全国一 14)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 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9( 04 全国二 14)清代广州的 “ 公行 ” 是 3 / 7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10( 05 天津 13)据清代史料记载,台湾 “ 百货皆取资于内地 ” ;乾隆五十年浙江杭嘉湖三府歉收, “ 招商贩运闽省台湾仓谷,以资粜济 ” (粜指卖出粮食)。对此材料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岸经济联系密切 B台湾的日用品通常需要内地供应 c两岸经济贸易互补 D杭嘉湖三府的粮食通常需 要台湾供应 11( 05 上海 23)中国历代都有丁税(每个成年男子必须缴纳的人身税)。清代丁税征收出现了变化,参照右表,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顺治朝随着人丁增加,丁税总额相应增长 B 康熙朝减轻农民负担,朝廷免除了人身税 c 雍正朝人口增加缓慢,丁税也在缓缓上升 D 乾隆朝丁税迅速增长,成为朝廷主要财源 12( 05 江苏 6)下列史实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现象的是 A 春秋时期道相孙叔敖修芍陂 B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4 / 7 13.( 07 重庆综) 14下 列关于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酿酒 B唐朝前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c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 D清政府鼓励扩大手工业生产规模 14.( 07 海南历) 7明代张居正说: “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 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15、( 08 北京) 16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一条鞭法 ” 实行赋税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 “ 地丁银 ” 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鸦片战争前,外贸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D截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 16( 01 上海 29)清朝建立以前,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是收税的依据由以人丁为主转向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从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转变,第一次转变发生在唐朝,第二次转变发生在什么朝代?简述产生这次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5 分) 17( 03 江苏 26)阅读下列材料: 5 / 7 材料一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绘世态人情: “ 世间 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 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 材料二明中后期 “ 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 ” ; “ 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 。 林居漫录 材料三明中后期上海人陆楫反对 “ 财节则民可与富 ” 的禁奢主张,认为 “ 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 使其相率而为俭,则逐末者归农矣。 ” 蒹葭党杂著摘抄 材料四 “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 王夫之:黄书 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怎样一种社 会风气与观念?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指出这种风气与观念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0 分) 18( 05 北京 39)( 28 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回答: ( 1)据清苏州府志记载,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 “ 机工 ” 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 “ 机户 ” 雇佣。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 试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历史作用。( 10 分) 6 / 7 19.( XX 上海历史)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银毕输于官。 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 材料二: 17 世纪初年杭州府钱塘县赋税 51900 5T; 1826年保宁府赋税 15232 6894664 丁。 问题: (7 分 ) (1)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是什么 ?(1 分 ) (2)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推行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两个 “ 丁 ” 的含义不同。根据材料情境推测这两个 “ 丁 ”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 分 ) 第四节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同步练习)参考 答案 基础训练 1-5BBAcc6-10DcBBc 真题演练 1-5cAcDD6-10ABAcD11-15AAcAA 16答案: 明朝。(或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 1 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 1 分)影响:促进了货币地租的产生( 1 分)7 / 7 和部分农产品商品化( 1 分)。 17、答案: ( 10 分)拜金、重商和倡奢。冲击传统等级观念,刺激商品经济发展;助长经济阶级和腐朽倾向(或激化阶级矛盾)。 18、答案: ( 1)原因: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粮食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