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历史必修单元复习测试(有答案)_第1页
xx届高考历史必修单元复习测试(有答案)_第2页
xx届高考历史必修单元复习测试(有答案)_第3页
xx届高考历史必修单元复习测试(有答案)_第4页
xx届高考历史必修单元复习测试(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0 XX 届高考历史必修单元复习测试(有答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必修三第二单元单元练习题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源 第 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2500 年前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于希腊哲学。据此回答 16 题。 1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最早提出以哲学来解释社会和自然 B强调了认识的主体地位 c是希腊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的产物 D统治阶级提倡的结果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能力。关键是要搞清楚智者学派的出现是当时希腊社会的特有产物,离开这一特定背景,是不可能出现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流派的。 【答案】 c 2下列关于智者学派表述不确切的是( )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2 / 20 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辨别能力。 A、 B、 D 三项是智者学派思想的影响。智者学派出现在公元前 5 世纪,当时资本主义还未萌芽也不可能出现反映资本主义 发展要求的理论。 【答案】 c 3( XX广州模拟)某天上学路上下雨了,同学甲说:“ 今天真倒霉,偏偏这时候下雨! ” 同学乙说: “ 太好了,今天不会热了! ” 他们看法的差异与下列谁的观点相类似 ( ) A亚里士多德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题干表明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感受不同,这与 B 人物的名言 “ 人是万物的尺度 ”类似。 【答案】 B 4 “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 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 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 ) A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 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 D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 3 / 20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 “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 ” 表明他反对抽签的制度,而这恰恰是直接民主的体现之一。 B 项是柏拉图的思想; c 项不符合史实; D 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 A 5苏格拉底的名言是 “ 认识你自己 ” ,亚里士多德说 “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 。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 ( ) 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 B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 c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 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二者都注意了对人的认识和评价,因而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答案】 A 6下列有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人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老师 B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老师 c亚里士多德直接师从于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是苏格拉底学说的传承者之一 【解析】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4 / 20 【答案】 D 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一次伟大的思想 解放潮流。据此回答7 11 题。 7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主要是为了 ( ) A振兴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寻找更符合自己人生态度的文化 c提高欣赏古典作品的能力 D扩大意大利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目的是为了建立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文化体系, A、 c、 D 三项都偏离了这一目的。 【答案】 B 8下列对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反映了成长中的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以反对神学世界 观为内容 以复兴辉煌的古代文化为武器 其影响局限在文学、美术领域 A B c D 5 / 20 【解析】 文艺复兴运动开展之时工业革命尚未进行,故 不正确。文艺复兴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进行,但其影响却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故 不正确。 【答案】 D 9下图所示作品的内容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其主要价值在于 ( ) A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 B提出以 “ 人的学问 ” 代替 “ 神的学问 ” c率先表达了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恶 D提倡 “ 因信称义 ” ,否认了教皇权威 【解析】 率先表达对教会丑恶现象憎恶的作品并不是十日谈。十日谈通过故事的讲述,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了人类的平等。 B 项是苏格拉底的贡献, D项是宗教改革的内容。 【答案】 A 10( XX广东实验中学模拟)下面是一位同学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 ( )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 文艺复兴的 “ 人文主6 / 20 义之父 ” 莎士比亚,探讨了 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 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 该修改的地方有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错误,应修改为意大利, 中应修改为彼特拉克, 中的但丁应改为莎士比亚, 正确。 【答案】 A 11( XX姜堰模拟)对右侧的绘画有这样一段介绍:“ 画家也很注重表现人间的母性美。但这种母爱带着一种对世界的胆怯心理特征,多少流露出拉斐尔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感。 ”“ 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称颂一般人类线性的光辉,洋溢着幸福与欢愉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画 带有古典主义绘画的典型特征 B作者渴望幸福,肯定人性,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思想 c作品还不能完全摆脱宗教束缚,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时代特点 D作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君主专7 / 20 制统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文艺复兴产生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主要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反对教会的腐败,还没有公开反对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因此 D 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D 12( XX临沂模拟)文艺复兴被称为 “ 打破神学枷锁,高举 人文主义 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 ” 。但在文艺复兴代表 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他们 “ 以神学反对神学 ” !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 ) 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的思想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 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答案】 D 13在大国崛起中有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这样一句名言:“ 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 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 ) A莎士比亚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 8 / 20 B莎士比亚的作品充满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c 莎士比亚对印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D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丘吉尔的话反映出莎士比亚对英国的重要性。莎士比亚作为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其作品对英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答案】 D 宗教改革既是一场社会运动,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据此回答 14 17 题。 14马丁 路德说: “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 他。 ”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 路德 ( )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A 项是文艺复兴的主张;B 项中马丁 路德只是改造教会,并非否定基督教; c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马丁 路德主张 “ 世俗权力 ”可以管 “ 教皇 ” ,表明否定了教皇的权威地位。 【答案】 D 15马丁 路德在宣传他的 “ 信仰得救 ” 思想时说过9 / 20 这样的话: “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 悔改 ,才是基督的正道。 ” 该话的 思想从本质上 ( ) 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的 “ 本质 ” 含义,“ 信仰得救 ” 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要求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思想禁锢的表现。 A、 B、 D 三项是次要方面。 【答案】 c 16欧洲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派,主要包括 ( ) 路德教派 天主教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 A B c D 【解析】 天主教不属于新教。 【 答案】 c 17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 ) 10 / 20 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利 否定了教会权力高于国家权力的思想 简化了宗教仪式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依据教材, 均是它们的共同点, 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应排除。 【答案】 B 18 16 世纪欧洲爆发了声势 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关于这场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破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B教皇自此以后不能解释圣经 c新教教徒可以通过信仰使自身得救 D它只与教会有关,与文艺复兴无关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宗教改革否定了教皇权威,并非推翻了教会, A、 B 两项错误; c 项是宗教改革家的普遍主张; D 项中宗教改革受文艺复兴推动。 【答案】 c 启蒙运动使自由和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据此回答 1922 题。 11 / 20 19启蒙思想家主张 “ 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 。这里的 “ 现实的黑暗 ” 是指 ( ) A封建神权 B欧洲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 c天主教教会 D封建君主专制 【解析】 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从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启蒙思想结合分析,可知 B 项说法最全面。故选 B。 【答案】 B 20伏尔泰说: “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 这句话是 ( )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伏尔泰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的关系,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答案】 B 21( XX汕头模拟)韩非子 “ 以法为本 ” 中的 “ 法 ”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 “ 法 ” 对君权的作用 ( ) A完全一致 B大同小异 c正好相反 D互为补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韩非子的法是为君12 / 20 主专制服务的,而孟德斯鸠思想体现了民主政治,因此正好相反。 【答案】 c 22( XX徐州模拟)卢梭岛是人们漫步日内瓦湖畔时的首选人气小岛,也是缅怀卢梭的地方。卢梭被世人如此景仰的主要原因是 ( ) A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 三权分立学说 B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影响深远 c他坚决否定王权,倡导 “ 社会契约 ” 论和 “ 人民主权 ”说 D他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解析】 A 项指孟德斯鸠, B 项指伏尔泰, D 项指康德。 【答案】 c 23康德继承和弘扬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表现在 ( ) 主张主权属于人民 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条件 法律应该保护个人的权利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A B c D 【解析】 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在解答时可用排除法。审13 / 20 题干可知此 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康德对法国启蒙思想的 “ 继承和弘扬 ” ,那么题中直接属于法国启蒙思想而康德没有的待选项就可以排除在外。法国启蒙思想主要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法制精神、社会契约,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等;而康德则主张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人权;认为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必要条件;法律应该保护个人权利;对自由和平等又作了许多限制。 【答案】 c 24( XX广州五校联考)法国学者维吉尔 比诺说: “ 当人们翻阅 18 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 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 ” 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 ( ) A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启蒙运动影响巨大 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 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时间为“18 世纪 ” ,启蒙运动中法国成就较高,正是由于启蒙思想家们的宣传和介绍,才使 “ 中国 ” 一词在西方报刊文章中频繁出现。 14 / 20 【答案】 A 25( XX南京模拟)文艺复兴、宗 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 ) 发展了人文主义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没有把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 不是共同点,排除 即为正确答案。 【答案】 A 第 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6 小题 16 分,第 27小题 16 分,第 28 小题 18 分,共计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泰勒斯)所以得到这种看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滋养料,而且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产生,并靠潮湿来维持的(万物从其中产生的东西,也就是万物的本原)。他得到这种看法,可能是由于这个缘故,也可能是由于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15 / 20 来源。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材料二 人类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如何非存在的尺度。 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二卷)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 “ 这种看法 ” 指什么?泰勒斯得到 “ 这种看法 ” 的依据是什么?他的 “ 这种看法 ” 在当时有何意义?( 8 分) ( 2)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与泰勒斯相比,材料二研究的重点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8 分) 【解析】 解答第( 1)问,联系所学知识得出, “ 这种看法 ” 指泰勒斯的著名观点 “ 水是万物的本原 ” ,这一观点的提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神造世界说。第( 2)问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智者学派关注人类社会。在回答智者学派关注人类社会的原因时需要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即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结合起来。 【答案】 ( 1)水是万物的本原。本原是万物的开始,万物都由它产生出来。依据:万物都以水为滋养料,热也是由水而生,并靠水来维持;万物的种子都以潮湿为其本性,而水是潮湿的来源。意义:第一次以物质性的水作为万物的本原,排除了当时神造世界的臆想断说。意味着哲学从神学中16 / 20 分离出来,标志着哲学的产生。( 8 分) ( 2)主要观点: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存在与否的权衡标准在于人,由人的感觉来衡量。探索的重点从人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原因: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由于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 要,哲学家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的课题。( 8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14 16 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 科学的求知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 所写的: “ 义人靠信仰生活 ” ),神终于怜悯我,让17 / 20 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 “ 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 马丁 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 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 “ 选民 ” 与 “ 弃民 ” 的标志。 加尔文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 8 分) ( 2)依据材料二,你认为谁的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为什么?( 6 分) ( 3)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 2 分) 【解析】 第( 1)问不难回答,联系所学知识,再总结材料一内容即可。回答第( 2)问需要比较材料二中两人的思想主张。第( 3)问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 【答案】 ( 1)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社会进步;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为其提供经济条件;文艺复兴促使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其提供思想条件;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为其提供了政治条件。( 8 分) 18 / 20 ( 2)加尔文。理由:人在现世的成功是成为上帝 “ 选民 ”的标志,鼓舞资产阶级积极进取。( 6 分) ( 3)实质:一场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 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孟德斯鸠 指出: “ 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 ”“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 材料三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 “ 一个受人尊敬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