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历史考点世界近现代文化史梳理复习教案_第1页
xx届高考历史考点世界近现代文化史梳理复习教案_第2页
xx届高考历史考点世界近现代文化史梳理复习教案_第3页
xx届高考历史考点世界近现代文化史梳理复习教案_第4页
xx届高考历史考点世界近现代文化史梳理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XX 届高考历史考点世界近现代文化史梳理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二轮考点梳理】 1世界近代思想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2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经典力学;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3世界近现代( 19 世纪以来)文学艺术史(文学的主要成就;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4(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 5(选修)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 与实践(仅选取世界近现代史相关部分)(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6(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牛顿;爱因斯坦)。 7(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二轮知识归纳】 2 / 17 考点一:世界近代思想史 (一)文艺复兴 A新人教版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 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十四五世纪 ,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也追求现世的享乐;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 文艺复兴: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廷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 思想。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土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还有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 “ 文学三杰 ” 。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 “ 人的3 / 17 学问 ” 代替 “ 神的学问 ” ,被称为 “ 人文主义之父 ” 。艺术领域,达 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 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16 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卓越的戏剧家,他创作了哈姆雷特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借助作品中的人物之口,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称人是 “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极富个性,充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 B人民版 神权下的自我(一) 古典文化的 “ 再生 ”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基督教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 11 世纪以后,西欧经济发展,城市兴起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14 世纪,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反 抗,但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 14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 人性的启蒙: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形式是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 “ 三杰 ” :但丁,代表作神曲;彼特拉克( “ 人文主义之父 ” );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和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4 / 17 思想。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英国莎士比亚,代表作之一的哈姆雷特,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c岳麓版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中世纪,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育,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的蒙昧之中;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生的资产阶级力求冲破教会的思想障碍;意大利特殊的人才结构; 14 世纪中叶蔓延于意大利的黑死病促使人们反省。 “ 文艺复兴 ” 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 “ 黑暗时代 ” 却衰败湮没, 直到 14 世纪以后才获得 “ 再生 ” 与 “ 复兴 ” 。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其实质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表现在思想上,否定神的绝对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可贵,颂扬人的力量;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肯定人有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提倡人们现实生活和 享乐;反对中世纪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要求人的个性解5 / 17 放和自由平等。人文主义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神秘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发展文化教育,追求知识,探索自然,研究科学,造福人生。人文主义思潮的历史作用就在于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促使人的觉醒,使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意味着它对中世纪过去的批判;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意味着它对近现代未来的指引。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 “ 文学三杰 ”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体现了作者反对教会禁欲、高扬人性的思想;但丁的神曲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恩格斯称他为 “ 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 ;彼特拉克在歌集中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他最早提出要以 “ 人的学问 ” 代替 “ 神的学问 ” ,被称为 “ 人文主义之父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 “ 艺坛三杰 ” :达 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新时期最负 盛名的艺术大师、科学家,知识渊博、多才多艺,恩格斯对他的评价很高,赞扬他 “ 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与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 ” ,达 芬奇尤以最后的晚餐和蒙娜 丽莎等画驰名6 / 17 于世;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的艺术创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个人而奋斗的精神面貌,富于人性和人的情感,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他被誉为 “ 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 ,代表作品有雕塑 大卫摩西和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壁画创世纪、末日审判等;拉斐尔从 22 岁到 25 岁创作了大量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他没有达 芬奇那样经验丰富博学深思,也没有米开朗琪罗的雄强伟健的英雄气概,他创造出圣母像最合乎当时人们的口味、被称为一种 “ 秀美 ” 的风格,不仅使当时人倾倒,并且延续了 400 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被后世尊为西方 “ 画圣 ” 。 英国的文艺复兴: 15 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莎士比亚是英国大文豪,他 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为世人留下了37 个剧本,一卷 14 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1590 年 1600 年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时期,这一时期,其作品充满了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思想可以实现,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三世,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仲夏夜之7 / 17 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即使是当时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悲剧,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 1601 1607 年,这时英国农村的 “ 圈地运动 ” 正在加速进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逐渐尖锐,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一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这使莎士比亚的思想也产生了变化,其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四大悲剧全部在这一时期完成,集中反映了莎士比亚对这时期局势的强烈不满。 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在意识领域的反映,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但是,文艺复兴运动具有8 / 17 一定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用普遍的 “ 泛人性论 ” 掩盖阶级差 别和阶级剥削。 (二)宗教改革 A新人教版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二) 宗教改革: 16 世纪时,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 “ 教皇的奶牛 ” 。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 路德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 “ 九十五条论纲 ” ,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从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马丁 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新教纷纷简化了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B人民版 神权下的自我(二) 与上帝直接对话:文艺复兴仅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中世纪的德国,经济分散、政治分裂,罗马教廷对德国的剥削9 / 17 与压迫最多; 1517 年,教皇大量出售 “ 赎罪券 ” ,这种无耻的谎言和明目张胆的搜刮,激起了德国各阶层民众的愤慨。马丁 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主张:灵魂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直接和上帝沟通对话;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马丁 路德创立了路德教,其后,欧洲出现了几种新教派;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c岳麓版 挑战教皇的权威 马丁 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洲以后,各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十分活跃。一些原本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也受到很大影响,德国的马丁 路德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人物。罗马教会为树立教皇的绝对权威,宣扬因行称义,即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马丁 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1517 年,教皇利奥十 世以修建教堂为名,印制大量赎罪券向教民兜售。这种搜刮民财的无耻行径激怒了路德。他在一所大教堂门前张贴关于赎罪券的功效10 / 17 (即九十五条论纲),要求公开辩论赎罪券问题。九十五条论纲宣称,赎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每个基督徒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到赦免。在马丁 路德的引导下,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这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改革后创立的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独树一帜的加尔文: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风靡全欧,许多国家先后接受新教。在这场运 动中,加尔文的新教活动富有时代特色。他被誉为 “ 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 。 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一书。他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以此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加尔文又把 “ 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 解释成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加尔文的先定论否定对教皇的盲从,也否定封建主的特权,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他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他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 “ 财富 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 他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加尔文的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欧洲宗教改革家虽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但并11 / 17 不迷信传统、陈规,他们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 (三)启蒙运动 A新人教版 启蒙运动 理性时代的到来: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 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17 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 18 世纪中叶,在封建专制的天主教国家法国,日益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斗争,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 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 理性 ” 。所谓 “ 理性 ” 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 理性 ” 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12 / 17 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 “ 两足禽兽 ” ,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他反对君 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倡“ 天赋人权 ” ,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 “ 三权分立 ” 学说。他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三权分立,彼此制衡。他还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 书中,阐述了 “ 天赋人权 ” 和 “ 人民主权 ” 思想。他宣称 “ 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 ” ,封建专制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启蒙运动的扩展:启蒙运动很快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涌现出了许多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康德是13 / 17 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他强调人的重要 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他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B人民版 专制下的启蒙、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呼唤民主和自由: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西方的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代科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 17、 18 世纪,启蒙运动开始于英、法两国,随后扩展到德国和荷兰等诸多国家。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们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主义,为推翻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他们力图把人类生活世俗化,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14 / 17 时代;他们关注社会,希 望用理性的光辉映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世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解开了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而启蒙运动的开展,理性与自由平等的思想才获得迅速发展。 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霍布斯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但为了防止争斗和战争,就有必要按照人们共同的意志,相互订立契约,成立国家,保护人民的公共权利。霍布斯的思想对推翻君权神授理论、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洛克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张: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主张国王及其政 府应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国家的行政权;人民有权更换国王及其政府并推翻它;在政府与人民的争执中,人民是最高的裁判官。洛克的主张为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启蒙: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赞成实行 “ 开明专制 ” ,反映了他思想上的局限性。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孟德 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立法权应15 / 17 属于人民代表;行政权应集中于那些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临时机构;司法权应独立于行政权之外;三权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独立而又相互监督。三权分立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它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卢梭是 18 世纪法国大革命思想先驱,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之一。卢梭的代表性思想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阐述了民主思想。卢梭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但现实社会却给人们套 上了枷锁;他号召人们向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开战;他提出 “ 主权在民 ” 的主张,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卢梭 “ 主权在民 ” 的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卢梭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主张:在自然界里,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包括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人们通过契约组成国家,让国家来保障人的自然权利。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主张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 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康德在卢梭 “ 人生而自由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