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尽精微 致广大,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2,概述,上,下,教学目的 本课尝试梳理画论及分析优秀中国工笔人物画作品,并加以归纳,论述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特征。当代的中国工笔人物画家能在今天在人物造型上所达到的新高度基础上,重视到中国工笔人物画优秀传统之一-写意性,进而有意识的保持自己绘画的民族特色,民族气派。 教学重点第二节 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具体体现 。 教学难点第一节 工笔 写意 写意画 这三个概念的界定。 教学方法 比较法 归纳法 举例子 引文献,3,导言,潘洁兹先生在(潘洁兹画谱技法十要)中说:“中国画重意象,要求达意抒情。工笔和写意,形式虽异,精神实同。所以工笔重彩画要求笔工而意写。”,上,下,4,(一)工笔 写意 概念的界定,1.1工笔画; 历代名画记中“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已经区分了疏、密两种画体,疏体仍属于工笔画,不过有了简的趋势。唐寅有“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书”的说法,可见明代尚称“工画”。清代慵讷居士在咫闻录中写道:“关中马振,近时画家之著名也,善工笔。”今天沿用的“工笔画”称谓当肇始于此。其特点造型严谨、用笔工整、设色细腻。 画面通常以线为骨,以色彩渲染为辅,线色分明,雅观耐看。,上,下,5,1.2写意; “写意”并非单纯的描绘物象,或是专指笔墨形式和技法。它强调的是画家从目视到心视,将客观物象与自我的审美情趣思想观点相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意象,最终以体现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艺术境界。它是贯穿于绘画创作从构思、经营、塑造形象到表现主题的整个过程中的。“写意”不是画法,而是中国特有的绘画观念。是中国画论中提出的美学精神和艺术观念。有其深厚的的哲学思想基础和丰富的理论依据。在中国画领域中指的是为了表达出画者胸中的意象、情感和理想而不被客观物象的具体形体束缚,自由自在地尽情挥洒笔墨。反对机械地再现自然物,而重意会和传神,重内在精神的体现和生命意志的流露。因此可见,写意的主旨是表现人的主体精神。写意就是写心,写情,写志,是画家的思想、品格、胸襟、气质、情感的显示。,上,下,6,写意画 1.3写意画是写意观念与疏笔技法结合的风格流派,是写意精神与不似而似逸笔草草等形式技法相结合的画种,上,下,7,所以从广义上来说,写意性的人物画是指中国绘画中那种崇尚写意精神,追求“六法”原则的意象表现风格的人物画。它的理论思想涵盖水墨写意人物画与工笔人物画两种绘画形式,是中国传统人物画总体精神追求。水墨写意人物画和工笔人物画同为表现方法的称谓。,上,下,8,(二)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具体体现,2.1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工笔人物画意象造型观,9,这种造型的特点是不离开对象的基本形似,又不斤斤计较对象表面形似,表现对象的一定的真实,又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单纯模仿客观对象追求真实也反对主观臆造。这是经过画家概括、剪裁、夸张以至变形等意匠经营后更真实地表现了对象的神似。从透视学和解剖学来看,传统中国人物画的动态造型并不逼真,甚至相悖,但却是气韵生动和情趣盎然。中国的意象美学形成了中国富有民族特色的人物画理论和优秀的人物画传统。其美学价值诚如潘天寿先生指出的,它“实为东方绘画之精髓”。,10, 时代精神的审美影响 :魏晋玄风 秀骨清像 ;大唐盛世 浓丽丰腴 洛神赋图局部,11,唐代 簪花士女图,12, 画家对人物的主观评价:开国之君 王者气度;昏庸之君 委琐庸腐 。,13, 画面人物比例的主观安排 :主要人物比例大 阎立本 步撵图,14,敦煌飞天图 画家的主观想象与夸张,15,陈洪绶人物形象 头大躯干小,16,明 朱元章像,17,2.2骨法用笔 春蚕吐丝 曹衣出水 吴带当风 工笔人物画线条的写意性,1 线在实际对象上是不存在的,作为绘画艺术的线是经过画家的主观处理和审美体验概括出来的,是主观表现的产物,是一种造型手段,,18,2 从另一方面看线条本身也具有一种写意性,具有了一种形式美和抽象美。 吴道子的人物画,19, 线条艺术就是情感的的艺术 吕凤子在中国画法研究中写道:“作者在摹写现实形象时,一定要给予所摹写形象以某种意义,要把自己的感情,即对于某种意义所产生的某种感情,直接从所摹写对象中表达出来,所以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到之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或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画家感情活动的痕迹。”,,20,八十七神仙卷,21,2.3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工笔人物画色彩的写意性,南齐谢赫提出的“随类赋彩”成为工笔画家千古不变的着色格言,22,它所提倡的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等特定的光色关系的制约,不追求和客观对象色彩的“酷似”,不追求光影的丰富变化,主张画家主观意念与客观相结合。因此减弱了中国绘画对自然色彩的依附。 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道:“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夏苍、秋净、冬黯。”,23,十九世纪以后,随着西方色彩学,光学的传入,对中国画的色彩的传统理论带来很大的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画的色彩表现领域。中国画色彩依然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在世界美术范围内,中国画仍然代表着东方而独树一帜,这不仅仅是技艺积累的结果,更是一种文化思想积累的成果。,24,2.4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品 工笔人物画平面空间的写意性,中国画平面空间的构成是与中国哲学中阴阳辨证的理论分不开的。庄子说:“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在中国画中“空白”作为形象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具有本民族浪漫主义表现特色。它并非空洞无物而是作为画面形象延伸的结构,表现了如天空、白云、江河,甚至是一块凹凸的巨石等,有时画面空白处并不着一笔,但它却延伸了画面有限的空间,因而更具内在张力。因此,中国画平面空间往往用“计白当黑”,“知白守黑”的原理,在实处着力,虚处着眼,使画面虚实相生,相得益彰。,25,韩熙载夜宴图,26,韩熙载夜宴图,27,(三)写意性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家的体现,顾生岳作品,28,徐乐乐作品,29,蒋采萍作品,30,何家英 作品,31,唐勇力作品,32,王颖生 苦咖啡,33,(四)工笔人物画创新的探索者,宗白华说:“南北朝时印度传来西方晕染凸凹阴影之法,虽一时有人模仿(如张僧繇),染终为中国画风所排斥放弃,不合中国心理”清代邹一桂(1686-1774)关于西洋画的议论表述了同样的观点:“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二,亦具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 邵大箴在拓展与自我限制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观后中写道:“虽然在手法上工笔与写意相对,但工笔画仍然属于我国民族艺术写意的审美体系,弄清这一点,就能在现代开放的条件下,在借鉴包括西方艺术在内的外来艺术经验时,牢牢把握工笔画的民族格调与趣味,而不失去其可贵的特色。”,34,何家英谈自己的创作追求:“对西方的借鉴肯定是一种必要,但是要能够体现出中国精神、体现出中国文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完全地抄袭西方不是学习的方法。借鉴西方,表现自己、充实自己,最后还是东方的东西,这是重要的 。”(宫建华重彩人物画技法画例何家英:谈双向学习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中国画的传统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是西洋画所无法代替的,一切外来艺术的营养只能在充分理解、掌握传统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才能取得成功,这也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35,郎世宁作品,36,胡明哲作品,37,李乃蔚 银锁,38,小结,我们研究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特征,是以继承其优秀传统。众所周知,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当代继承和反思中国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特征,并不意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填空题及答案大全
- 2025年宠物寄生虫防治师中级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创业实战案例分析及模拟题集
- 2025年企业安全管理员实操题集
- 2025年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笔试模拟题库及解析
- 2025年金融IT工程师专业能力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师资格认证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机电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市场营销中级技能评估试卷
- GB/T 27548-2011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安全规则、检查、维护和操作
- 饲料卫生标准解读x自动保存的
- GB/T 22166-2008非校准起重圆环链和吊链使用和维护
- GB/T 12236-2008石油、化工及相关工业用的钢制旋启式止回阀
- 《应用文写作与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 鲫鱼解剖试验课件
- 社交网络分析
- 元器件封装库设计规范
-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
- 《我们身边的电-形成认识》课件1
- 大管棚施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