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7918.3-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粪大肠菌群》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旨在规定化妆品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化妆品成品及其原料中粪大肠菌群(包括耐热大肠菌群)的测定。粪大肠菌群的存在通常指示产品可能受到人或温血动物粪便污染,因此其检测对于确保化妆品安全至关重要。

根据此标准,检测过程主要包括样品准备、增菌培养、分离纯化以及最终确认几个步骤。首先需要从待检样品中取样,并进行适当稀释;接着将稀释后的样品接种到适宜的选择性培养基上,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增菌培养;之后通过进一步的生化试验等手段对疑似阳性菌落进行分离与鉴定,以确定是否存在目标细菌。

该标准还详细列出了实验所需材料如培养基、试剂及其配制方法,以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具体事项和技术要求。例如,使用LST肉汤作为初步发酵管来进行预增菌,然后采用BGLB肉汤或其他等效培养基进行复发酵验证,从而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87-05-28 颁布
  • 1987-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7918.3-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粪大肠菌群.PDF_第1页
GB7918.3-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粪大肠菌群.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7918.3-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粪大肠菌群.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粪大肠菌群UDC 6 6 8 . 5 8:5 7 6 . 8 5 . 0 7GB 7918. 3一 87S t a n d a r d me t h o d s o f m i c r o b i o l o g 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f o r c o s me t i c s F e c a l c o l i f o r ms 粪大肠菌群细菌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能存在其他肠道致病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危险检出粪大肠菌群表明该化妆品已被粪便污染, 有可因此粪大肠菌被列为重要的卫生指标菌。1 方法提要 根据粪大肠菌群所具有的生物特性, 如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在4 4 培养2 4 - 4 8 h 能发酵乳搪产酸并产气, 能在选择性培养基上产生典型菌落, 能分解色氮酸产生艘基质。2 培养基和试荆 2 . 1 乳搪胆盐培养基 成分: 蛋白陈2 0 g 猪胆盐5 g 乳糖5 g 0 . 4 %澳甲阶紫水溶液2 . 5 m l 熬馏水l 0 0 0 m l 制法: 将蛋白陈、 胆盐及乳糖溶于蒸馏水中, 调p H到7 . 4 , 加入指示剂, 混匀, 分装试管( 每支试管中加一个小倒管) 。1 1 5 C ( 1 0 I b ) 2 0 m i n 灭菌。 2 . 2 双倍浓度乳精胆盐培养基 按上述乳糖胆盐培养基成分, 蒸馏水量不变, 其他成分量加倍。 2 . 3 伊红美蓝( E M B ) 琼脂 成分: 蛋白 陈1 0 8 乳搪1 0 g 碑酸氢二钾2 g 琼脂2 0 g 2 %伊红水溶液2 0 m 1 0 . 5 写美蓝水溶液1 3 m l 蒸馏水1 0 0 0 m l 制法: 先将琼脂加到9 0 0 m l 燕馏水中, 加热溶解, 然后加入磷酸氢二钾蛋白陈, 混匀, 使之溶解。再以蒸馏水补足至1 0 0 0 m 1 。校正p H值为7 . 2 -7 . 4 . 分装于烧瓶内, 1 2 1 C ( 1 5 1 b ) 1 5 m i n 高压灭菌备用。临用时加入乳糖并加热融化琼脂。 冷至6 0 左右以无菌手续加入灭菌的伊红美蓝溶液, 摇匀。倾注平皿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 9 8 7 一 0 5 一 2 8 批准1 9 8 7 一 1 0 一 0 1 实施GB 7 91 8。3 一 87 2 . 4 蛋白陈水( 作靛基质试验用) 成分: 蛋白陈( 或胰蛋白陈)2 0 g 氯化钠5 g 蒸馏水l 0 0 0 m 1 制法: 将上述成分加热熔化, 调p H值为7 . 0 - - 7 . 2 , 分装小试管, 高压灭菌1 2 1 C ( 1 5 l b ) 1 5 m i n , 2 . 5 靛基质试剂 柯凡克试剂: 将 5 g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解于 7 5 m l 戊醇中, 然后缓慢加入浓盐酸 2 5 m 1 , 试验方法: 接种细菌于蛋白陈水中, 于 4 4 培养2 4 h ,沿管壁加柯凡克试剂0 . 3 -0 . 5 m l . 轻摇试管 。阳性者于试剂层显深玫瑰红色。 注 蛋白陈应含有丰富的色氨酸, 每批蛋白陈买来后, 应先用已知菌种鉴定后方可使用。 2 . 6 革兰氏染色法 2 . 6 . 1 染液制备 2 . 6 . 1 . 1 结晶紫染色液: 结晶紫l g 9 5 %酒精2 0 m l 1 纬草酸按水溶液8 0 m l 将结晶紫溶于酒精中, 然后与草酸按溶液混合。 2 . 6 . 1 . 2 革兰氏碘液: 碘1 g 碘化钾2 g 蒸馏水3 0 0 m l 将碘与碘化钾先进行混合, 加入燕馏水少许, 充分振摇, 待完全溶解后, 再加燕馏水至3 0 0 m l , 2 . 6 . 1 . 3 脱色液 : 9 5 %乙醉。 2 . 6 . 1 . 4 复染液: a . 沙黄复染液: 沙黄0 . 2 5 g 9 5 %酒精1 O m l 蒸馏水9 0 m l 将沙黄溶解于酒精中. 然后用燕馏水稀释。 b . 稀石碳酸复红液: 称取碱性复红 l o g . 研细, 加9 5 写乙醉 l o o m l , 放置过夜, 滤纸过滤。取该液I O m l , 加5 %石碳酸水溶液9 0 m 1 混合, 即为石碳酸复红液。再取此液 l O m l 加水9 0 m l , 即为稀石碳酸复红液。 2 . 6 . 2 染色法 2 . 6 . 2 . 1 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 滴加结晶紫染色液, 染 l m i n , 水洗。 2 . 6 . 2 . 2 滴加革兰氏碘液, 作用 l m i n , 水洗。 2 . 6 . 2 . 3 滴加9 5 酒精脱色, 约3 0 s , 或将酒精滴满整个涂片, 立即倾去, 再用酒精滴满整个涂片, 脱色 l O s , 水洗。2 . 6 . 2 . 4 滴加复染液, 复染 1 m i n , 水洗, 待干, 镜检.2 . 6 . 3 染色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注: 如用 1 : 1 o 稀释石碳酸复红染色液作复染液, 复染时间仅需 l o . .3 仪器 3 . 1 恒温水浴或隔水式恒温箱: 4 4 C,G B 79 1 8 . 3 一 8 73 . 2 温度计。3 . 3 显微镜。3 . 4 载玻片。3 . 5 接种环。3 . 6 电炉 。37 锥形瓶。3 . 8 试管。3 . 9 小倒管。3 . 1 0 P H计或 p H试纸3 . 1 1 高压消毒锅。3 . 1 2 灭菌吸管。3 . 1 3 灭菌平皿.4 操作步驻 4 . 1 取 l O m l 1: 1 0稀释的样品, 加到 l O m l 双倍浓度的乳糖胆盐培养基中, 置 4 4 培养箱中培养2 4 -4 8 h , 如不产酸也不产气, 则报告为粪大肠菌群阴性。 4 . 2 如产酸产气, 划线接种到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 置3 7 培养 1 8 -2 4 h 。同时取该培养液 1 -2 滴接种到蛋白陈水中, 置4 4 培养2 4 h , 经培养后, 在上述平板上观察有无典型菌落生长。大肠菌群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的典型菌落呈深紫黑色, 圆形, 边缘整齐, 表面光滑湿润, 常具有金属光泽。也有的呈紫黑色, 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或粉紫色, 中心较深的菌落。亦常为大肠菌群, 均应注意挑选。 4 . 3 挑取上述可疑菌落, 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 4 . 4 在蛋白陈水培养液中, 加入靛基质试荆约0 . 5 m l , 观察靛基质反应。阳性者液面呈玫瑰红色。 阴性反应液面呈试剂本色。5 检验结果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