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地图教材复习教案_第1页
xx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地图教材复习教案_第2页
xx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地图教材复习教案_第3页
xx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地图教材复习教案_第4页
xx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地图教材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XX 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地图教材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XX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教学案第 2 讲地图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的公式及换算: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 比例尺。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否则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根据三种方法进行比例尺大小比较: 根据分母进行比较:将不同表示方式的比例尺转换成数字式比例尺,然后比较分 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根据地图表示范围进行比较: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 根据地图表示内容的详略进行比较: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比例尺越小。 3比例尺缩放问题: 比例尺与图幅的缩放区别: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而图幅的缩放面积的缩放。因此,比例尺缩放后其图幅面积相当于比例尺的平方。 放大(缩2 / 16 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的区别。 “ 放大 ”“ 放大了 ”“ 放大到 ” 问题 : “ 放大 ” 和 “ 放大了 ” 的意思都是一样,即比原来多了几倍。如放大(了) 2 倍,新比例尺应该是原比例尺 3 。而 “ 放大到 ” 就是原比例尺直接相乘。如放大到 2 倍,新比例尺就是原比例尺 2 。例如将 1/10000的比例尺放大 1 倍,即比例尺放大到 2 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 1/100002 1/5000,比例尺变大。 比例尺的缩小问题:用原比例尺 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例如将 1/50000 的比例尺缩小 1/4,即比例尺缩小到 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3/41/50000=1/66500 ,比例尺缩小。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问题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 =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 2 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 4 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 =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 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 1/9。 4 (1)图例:重点掌握教材中常见的图例; (2)注记:文字注记 (书写按由上至下,由左至右 );数字注记 (书写按由上至下,由左至右 );等高线中的数字注记,数字的正方向指向高处。 5方向判定: 普通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该类型判定最简单,但用途最大 ); 指向标图:指向标指北,做题时可以将试卷旋转,让指 向标的箭头指向正上方,然后按照3 / 16 “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的原则判别; 在极图中,首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再根据距离极点远近确定南北,然后合成即可。 例 1(XX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 )在一张地图上, 60N 纬线上有两 100000cm 即 1: 15000000。 答案: A 例 2(XX 年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下图表示南半球某一河流中下游地区的部分河段。图示区域河流的总体流向为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方向的判断,考 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难度中等。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根据等高线的凸向及图中的指向标可知,河流的总体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c。 答案: c 探究点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是指把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线。等高线地形图处的数字均是海拔。海拔 (也叫绝对高度 )是指地面上各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 / 16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 2)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在同 等高线图上,若 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站在山顶能看到山麓,通视状况良好;反之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疏,低处密,则为凸坡,站在山顶能看不到山麓,通视状况不佳。 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直接判断坡度陡缓,而要看清楚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要比较它们的陡缓,要看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与实际水平距离的比值,比值越大,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 /100m ;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盆地不易散热,又容 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2)与河流水文结合: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3)水库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 (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4)与地区规划结合: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避开陡崖、滑坡,并通过鞍部。海滨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深水港湾。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5 / 16 例 3( 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读图 1,完成 题。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 50mB 55mc 60mD 65m 图中 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B c D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 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 15mB 40mc 90mD 65m 命题意图:本组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形与河流等地理事物联系能力。 解析: 图中最高处海拔在 80 85 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20 25之间,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 65米,但不能是 65米。 四处 , 处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 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大坝建在如下图示位置,设计坝高 13 米,大坝顶端最高与 50米等高线持平,不能超过 50米等高线,由图例可知坝顶长约为 40米。 6 / 16 答案: ccB 【变式训练】 (XX浙江联考 )某市某中学开展地理观测活动,下图中各点是 a、 b、 c、 d 四小组以村庄 m 为基点的实测相对高度,单位为米。据图回答 8 9 题。 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 ( ) A山脊 B山间盆地 c鞍部 D山顶 a 、 b、 c、 d 四小组所在坡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 ) A aB b c cD d 命题意图:本题除了考查等高线的知识外,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解析: 图中 ab 数值为负、而 cd 数值为正,说明 ab 为山谷、 cd为山脊,则 m 地为鞍部; 坡度陡缓可看出图中四地各自的数值差,数值差越大则坡度越陡。 答案: cA 例 4(XX 年上海市十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 )在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m),回答 题。(双选) 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是() 7 / 16 A 46mB 65mc 54mD 50m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18mB 21mc 46mD 33m 有关 P、 Q 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 地为盆地, Q 地为山峰 B P、 Q 两地都为盆地 c两地的海拔是 P50m 、 Q60m D P 地海拔介于 40m 50m之间, Q 地海拔介于 60m 70m之间 命题意图:本题很典型的考查了本探究点涉及的知识点,同时考查了两等高线间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特点。 解析: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介于 50-60 米之间。利用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 n-1) dh ( n+1) d (其中 n 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d 为等高距, h 为陡崖相对高度),可以计算出该陡崖的相对 高度范围 20m, 40m)。运用等值线中 “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 的规律,可以分析 40m P 50m, 60m Q 70m,所以 P 地为盆地, Q 地为山峰。 答案: cDBDAD 探究点四不同地形的等高线 1.零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地形类型包括以下五种,在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如下: 地形名称特征 8 / 16 平原海拔 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山地海拔 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 V 字形 盆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中心向四周增大 丘陵海拔 500米以下,相对高度 小于 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例 5(XX 届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 )读等高线地形图 (下图 ),据此完成 , 题。 有关两幅等高线图,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图中各有一处画法错误 B f 处为山脊上的小丘 c两图地形相似 D a, c 地形形态相似 如果该图位于印度东北部地区,降水最多的地形部位可能为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答案: AB 【知识拓展】确定等高线数值: (1)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相同,知道任意一条等高线的数值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数值,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 大于小数,小于大数 ” 的法则读数; (2)两条等高线之问9 / 16 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 “ 大于大数,小于小数 ” 的法则。 探究点五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1地形剖面图绘制的一般步骤: 按要求找(画)出剖面线; 作出直角坐标系,标注上两个端点,并在水平和垂直两个轴上标出相应数值,一般水平轴上的比例尺与原图比例尺相同,而垂直轴上的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以利于显示地形的起伏; 将要作的剖面线与等高线 的交点垂直投影到水平轴上,并与相应的海拔值对应; 将所得的各投影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例 6(改编)下图为北纬 48 与东经 122 交会处附近的等高线。据图回答: 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与上图中 X 至 y 剖面相吻合的是 () 命题意图:本题典型的考查了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的知识点,可以对探究点五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同时解析中严格的渗透了这一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答案: D 【课时作业】 10 / 16 一、单项选择题 1.(原创题)右图中,若 ab 段图上距离为,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 1100000 B 11000000c 110000000 D 1100000000 (元氏县 XX届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读图,回答 2 3 题。 2.甲、乙两图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3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 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 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 1 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 2 倍 (XX 年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 质量检测 )下面三幅图中,甲图为 m 地附近地区的平面图,乙图和丙图分别为过甲图相应的点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4 5 题。 4该地区的地形是 11 / 16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5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 a 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XX河南联考 )下图是某种地形的立体透视图,读图回答 6 7 题。 6若将立体透视图转绘成等高线图,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转绘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上 题中的等高线图表示的是哪种地形 ( ) A火山锥 B高原 c山地的鞍部 D盆地 读右面四幅图,回答 8 9 题。 8右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 图图图图 9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图图图图 12 / 16 (XX聊城模拟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 m),完成10 12题。 10 AB段河流流向是 ( ) A自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11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 处的主要原因是 (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 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靠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12 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 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XX 届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试卷 )读我国东部洛海某地等高线图 (图 3,单位:米 ),回答 13 15题。 13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 400米,小于 600米 c 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 地多 13 / 16 D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14为发展旅游业,该地区打算修一条直达山顶 (840m 处 )的观光索道,合适的选线是 A从甲处到山顶 B从乙处到山顶 c从丙处到山顶 D从丁处到山顶 15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 地区利用地形发展梯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B 地区开发金矿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c甲地区可发展观光农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 D丁地区建一个以观瀑布为主题的公园,发展旅游业 二、综合题 16.读 “ 汶川某地震灾区等高线地区图 ” ,回答 问题。 ( 1)图中 A 处为山洪形成的堰塞湖,如果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 10米,甲、乙、丙三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甲和丙村 ( 2)甲村与乙村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_米,甲村要向乙村转移的方向是 _。 ( 3)地震塌方导致 D 处公路受阻,要立即打通这段公路,施工人员测得 B、 c 两处的图上距离为厘米,实际距离为_千米。 14 / 16 17 (探究创新题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 等高线 (单位:米 )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c 处有一石碑 “ 河源 ” 。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 “ 躲猫猫 ” 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 c 处、另一位同学站在 E 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 D 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 DE、 GH一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 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 GH 剖面的是_,请在 两图中标出 GH和 DE的交点 。 (4)两位同学分别在 A、 B 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B 位于山顶甲的(方向), D、 G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2) c、 D 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 c、 D 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 ( 3)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 A 处还是 B 处?其理由15 / 16 是什么? ( 4)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 “”符号所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 ( 5)港口计划在 E 处或 F 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 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根据比例尺的定义计算,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 Ab 段在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差是 20 度,所以其实地距离约为(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