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欣赏33:原矿石:奇石大观赏.doc_第1页
奇石欣赏33:原矿石:奇石大观赏.doc_第2页
奇石欣赏33:原矿石:奇石大观赏.doc_第3页
奇石欣赏33:原矿石:奇石大观赏.doc_第4页
奇石欣赏33:原矿石:奇石大观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奇石欣赏33:原矿石:奇石大观赏 鱼眼石(Apophyllite)是一种含结晶水的钾钙硅酸盐矿物,四方晶系。因其解理面上散射出的光线呈珍珠光泽,酷似鱼眼的反射色,故称“鱼眼石”。晶体呈柱状、双锥状、等轴状或板状,晶簇、板状、粒状、叶片状集合体,无色、白色,含杂质的呈玫瑰红、浅绿、蓝、黄等色。玻璃光泽至珍珠光泽,透明半透明,硬度4.55,比重2.32.4,多与沸石、方解石、水晶、直闪石、黄铁矿等共生。板状结晶或柱状结晶、有着漂亮颜色和一定厚度的魚眼石,被人称为宝石,是制作各种首饰的珍贵原料。 鱼眼石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矿物,鱼眼石因其美丽的外表,艳丽的颜色,以及产量和产地的稀少,是矿物收藏的一个重要品种。鱼眼石从其含氟和羟基的多少可以分为氟鱼眼石和羟鱼眼石两个亚种。一般多为氟鱼眼石,像印度出产的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印度鱼眼石以其颜色艳丽,品质优良著称,被世界藏家所喜好,据报道印度所出产的鱼眼石晶体最大的有20cm的单晶。其他出产地点还有巴西、美国、日本、冰岛、瑞典、挪威、丹麦、意大利、德国等,鱼眼石我国也有出产,产地有青海、江苏、辽宁和湖北。 橄榄石 橄榄石因其颜色多为橄榄绿色而得名,大约3500年以前已经在古埃及发现。橄榄石是一种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Mg,Fe)2Si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集合体多为不规则粒状;颜色多为橄榄绿、黄绿、金黄绿或祖母绿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5-7.0,密度3.27-3.48克/立方厘米;具脆性,韧性较差,易出现裂纹。 透明而色泽鲜艳、无瑕疵的橄榄石晶体可作为宝石。优质橄榄石呈透明的橄榄绿色或黄绿色,清澈秀丽的色泽十分赏心悦目,象征着和平、幸福、吉祥等美好意愿。古代的一些部族之间发生战争时常以互赠橄榄石表示和平,在耶路撒冷的一些神庙里至今还有几千年前镶嵌的橄榄石。优质橄榄石的世界著名产地有埃及圣约翰岛,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挪威的斯纳鲁姆,德国的艾费尔地区,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等。另外,中国河北张家口也出产宝石级橄榄石。 黝帘石 黝帘石,英文名称Zoisite,属绿帘石(Epidote)矿物家族,是一种结晶构造复杂的矿物。斜方晶系,常见柱状结晶,晶面上明显可见纵向线状纹路是黝帘石外型之重要特征。黝帘石硬度6-6.5,比重3.55,具玻璃光泽,透明或半透明,颜色有无色、白色、灰色、绿色、黄棕色、黄色、蓝色、粉红色等。 黝帘石具有多个变种,如与红宝石共生的绿色黝帘石变种以及粉红色的锰黝帘石等,这些变种大多以不透明块状形态产出,故不大适合作为宝石饰品;仅有带蓝紫色的黝帘石变种又称之为坦桑石(tanzanite,亦有人称之为坦桑尼亚石、丹泉石或月泉石)为宝石级矿物。 坦桑石首先在坦桑尼亚被发现,坦桑尼亚也是主要产区;锰黝帘石产区包括挪威、奥地利、意大利、澳洲西部以及美国卡罗来纳州;黄、绿色的黝帘石则主要分布于坦桑尼亚与肯尼亚. 刚玉 刚玉,名称源于印度,系矿物学名称,主要成分是Al2O3。刚玉的同质异像主要有三种变体,分别为-Al2O3、-Al2O3、-Al2O3。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主要用于高级研磨材料,手表和精密机械的轴承材料,色彩绚丽的晶体作为宝石。作为激光发射材料的红宝石系人造晶体。红宝石和蓝宝石均属刚玉矿物,除星光效应外,半透明-透明且色彩鲜艳的刚玉才可做宝石,红色的称为红宝石,而其他色调的刚玉在商业上统称蓝宝石。缅甸、斯里兰卡、泰国、越南、柬埔寨是世界上优质红宝石、蓝宝石最重要的供应国。另外,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坦桑尼亚等地也有出产。 黄玉 黄玉,英文名Topaz,国内珠宝界常称之为托帕石,为英文之音译。它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一般产于流纹岩和花岗岩的孔洞中,由于它经常与锡矿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为寻找锡矿石的标志。 巴林石 巴林石的开采 据传,清代在旗北沙巴尔台的地方,有个名叫德力格尔的老艺人曾挖掘过巴林石,并将其精心雕制的巴林石碗献给旗给旗札萨克乌尔衮。乌尔衮又将此碗贡奉给康熙帝赞不绝口。自此以后,历代巴林王公每逢进京,都要携带巴林石雕做为贡礼。 民国初年,热河毅军驻林西镇守使米振标曾组织开采过,但得石甚微。 日伪统治时期,伪巴林右翼旗公署曾雇佣当地群众采石探矿,将采得的石料加工成图章、墨盒之类,流入日本国至今仍被视为珍宝。在日伪大巴林蒙古情况调查中记载;大巴林旗公署将叶腊石做为唯一的土特产,并建立开采机构,公布兴安西省矿业法令通告,严加管理。 建国后,1958年“大办工业”时曾开采,但得石甚少,不久“下马”。1973年建叶腊石矿,开始有计划地开采,当时有职工24人,1978年轻工部把叶腊石矿列为中国三大彩石基地之一,将叶腊石命名为巴林石,并拨款资助开采。经专家评定,巴林石的成分、色泽可与我国传统雕刻原料寿山石、青田石齐名,更在南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的叶腊石之上,可与宝石、玛瑙相媲美,遂引起国内外用户注意,争相采买矿石与雕件,到1986年巴林石矿为全国17个省市近百家工艺石雕与镶嵌厂家供应原料。 巴林石为季节性开采。采矿运用立井、斜井、露天等多种方法,实行采探并举。 巴林石的历史 购员-曾为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属地喀啦沁旗锦山的灵悦寺内,供奉着一尊石佛(高14厘米、宽7厘米、厚4.5厘米),其石质属巴林石中的粘性料,玫瑰色,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杂质。因属朝产,多年供奉,具体资料已无从考证。观察石佛,与众不同,头罩佛光,面部雍容富态,带发罩,露出两根辫子,服饰为窄袖长袍,衣纹线条流畅,手托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盘坐在莲花台上,应该说,这是一位公主,刻成了佛的形象。从雕刻手法上看,此佛应是唐宋时期所刻。 树化玉 树化玉是玉化的硅化木。它属于硅化木,又因其晶莹剔透的外表而区别于普通硅化木。 在漫长的地史过程中,大片的原始森林被博大的自然力量埋葬于地下。在高压、低温并且无氧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的饱和溶液中,树木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替代,并部分保留了树木的某些原始特征,并纳入围岩的某些矿物元素,形成缤纷的色彩,这就是硅化木,也叫做木化石。 而后漫长的地质时期,在温压的不断变化中,硅化木木发生了差异的变质作用,重新结晶,主要成分转换为蛋白石玉髓,这就是树化玉,也叫木化玉。 具体形成的年限,因为硅化木的研究局限,并未有完全发现。迄今为止最早的木化石是石炭纪早期的裸蕨植物化石。最新的为6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硅化木。但可以确定树化玉的形成期在古生代石炭纪(始于距今3.55亿年)到中生代白垩纪(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之间。 地质年代 太古代(ArcheozoicEra,Archeozoic) 最古的地质时代。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到25亿年前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普遍出现这段地质时期。 元古代(ProterozoicEon) 火山活动频繁,生物界处于缓慢,低水平进化阶段,生物主要是叠层石以及有机碳和球状、丝状蓝藻化石,这些光合生物的发展,大气圈有更多的氧气。 古生代(Paleozoic,符号PZ) 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3亿年前。古生代共有6个纪,包括寒武纪(5.4亿年前)、奥陶纪(5亿年前)、志留纪(4.35亿年前)、泥盆纪(4.05亿年前)、石炭纪(3.55亿年前)和二叠纪(2.95亿年前)。石炭纪和二叠纪昆虫和两栖类繁盛。古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类为主,至志留纪末期,原始植物开始登上陆地。泥盆纪以裸蕨植物为主,两栖类完成了登陆。石炭纪和二叠纪时,蕨类植物特别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树化玉便是此时期开始形成,树化玉的形成期应该推算到距今3.55亿年。 中生代(MesozoicEra) 距今约2.5亿年距今约6500万年。中生代名称是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首先提出来的。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时,爬行类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中生代植物,以真蕨类和裸子植物最繁盛。此时期是树化玉形成期结束,硅化木的形成在6500万年前结束。 新生代(CenozoicEra) 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从6500万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 蛋白石 蛋白石是天然的硬化的二氧化硅胶凝体,含5-10%的水分。蛋白石与多数宝石不同,属于非晶质,会由于宝石中的水分流失,逐渐干裂。蛋白石在矿物学中属蛋白石类,是具有变彩效应的宝石。蛋白石英文名为Opal,中文音译为欧珀。蛋白石是二氧化硅的水合物,成分为SiO2nH2O,是非晶质结构,主要是二氧化硅的胶体沉淀形成的。折光率1.37-1.47(折射率与其含水量有关,其折射率随含水量增大而减小);硬度5.5-6.5;密度2.15-2.23g/立方厘米。 蛋白石无固定外形,常为致密块状、粒状、土状、钟乳状、结核状等。底色呈黑色、乳白色、浅黄色、桔红色等,半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泽、珍珠光泽、蛋白光泽,具变彩效应。性脆,易干裂,贝壳状断口。在长波紫外线照射下,不同种类的蛋白石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 根据颜色特征和光学效应,天然欧珀分为白蛋白石(白欧珀)、黑蛋白石(黑欧珀)和火蛋白石(火欧珀)三个种类。白欧珀作为宝石的历史较长,它的基本颜色有无色、蛋白色、浅灰色、浅黄色及浅紫色等,琢磨成弧面型宝石后,表面会浮现出美丽的变彩。以底色为洁白,变彩颜色鲜艳者为最佳。黑欧珀在20世纪被澳大利亚人发现后,才被人们所知晓。它的颜色为黑、暗绿、深蓝、深灰及褐色等,以黑色为最佳。黑欧珀表面浮现出多种颜色变彩,在深黑色背景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火欧珀是欧珀中的特殊品种。它呈半透明至全透明,颜色为黄色及橙红色。由于构成它的二氧化硅小球直径太小,因而不具有变彩效应。 彩硅石 彩硅石,产于湖南省耒阳耒水河中。耒阳南临南岭,北靠衡山,耒水穿城而过。水冲彩硅石质地细腻,硬度约7度左右,多呈黄、褐、藕红、墨玉等色调;石上纹理清晰,有凹有凸,色彩层次分明,有山水、景物等图案,形状千姿百态,刚柔一体,高雅雄奇、意境深远。彩硅石属硅质灰岩,硅质浆岩等沉积岩而成,含多种金属成分。石质结构细密、湿润纯净,经耒水长期冲刷,外表泽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