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1页
xx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2页
xx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3页
xx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4页
xx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XX 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 m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师用】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预习导学 一、学习目标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识记提醒】本部分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论部分。记忆中要抓住关键词,把握原理和方法论,并注意与其他知识模块的区别。 二、重点难点(加 ) 三、自主学习 四、知识体系 建构 探究质疑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2 / 11 在。 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理学上的物质概念是同一个意思。 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一种显著的变化。 5.发展就是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发展。 6.运动是有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 7.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 8.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9.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10.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因此,有了 客观存在就能产生意识。 11.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事情才成功。 练习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 XX 年高考 山东卷 24) .图 7 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c)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 XX 高考 北京卷 26)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3 / 11 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 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A)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3.( XX 年高考 江苏卷 28)有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 (D)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 XX广东文基, 15)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 性的是( B) 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A. B. c. D. 广东理基, 61)我们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体现了( D) 4 / 11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 XX江苏单科, 28) “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 这句话包含的 哲学道理是( D)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7.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 “ 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 这说明 (B)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8.( XX重庆文综, 31)农艺师打破 “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 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c)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9.农艺师能使洋菜 “ 本土化 ” ,是因为 (D) A.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 B.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发挥主观5 / 11 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10.图 1 漫画招聘启示我们( c)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 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XX 重庆 卷)正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 “ 美人鱼 ” 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 “ 美人鱼 ” 形象创作的,许多孩子都是读者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西索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 “ 美人鱼 ” 形象。回答11-12 题。 11.材料表明 (c) A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人们心中的 “ 美人鱼 ” 形象是以 “ 美人鱼 ” 雕像为基础 c人们对 “ 美人鱼 ” 认识的差异性,源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D安徒生心中的 “ 美人鱼 ” 是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客观基础 12.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c) A人们对 “ 美人鱼 ” 认识 是对现实存在 “ 美人鱼 ” 的反映 B童话中的 “ 美人鱼 ” 体现了安徒生主观能动性的随意发挥 6 / 11 c “ 美人鱼 ” 雕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人们心中的 “ 美人鱼 ” 是一个感性形象,他只是感性认识的产物 13.我们常说: “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这句话体现的主要哲学原理是( c) 物质决定意识 规律的客观性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A B c D 14.历届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都遵循 “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 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这一理念蕴含的哲理是 (D) A.部分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相统一 c.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15.沙漠治理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鄂尔多斯人另辟蹊径,变 “ 征服沙漠 ” 的一厢情愿为 “ 善待自然 ” 的两全其美,他们把沙漠绿化、沙产品开发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 “ 鄂尔多斯发展模式 ”“ 鄂尔多斯发展模式 ”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 律为基础 B认识7 / 11 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社会实践 c自然界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意志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 16 (XX 江苏高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B)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 B c D 17( XX 江苏高考)下列选项与 “ 我思故我在 ” 观点相一致的是 (B)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 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 “ 绝对精神 ” 18( XX 江苏高考) “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c)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9.(XX 江苏高考 )“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8 / 11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 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20 (XX 江苏高考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这表明 D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二、分析题 年 4 月 22 日是第 41 个 “ 世界地球日 ” ,主题为: “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在此背景下,人们提出了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模式。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 “ 低碳经济 ” ? 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国情决定了9 / 11 必须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节能减排。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增强珍惜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规律 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否则会遭受自然的惩罚。 年 3 月 5 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 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为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出台一揽子计划的哲学依据。 【思维拓展】 1.报告还能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 2.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的信息? 答案:(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发挥正确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政府出台一揽子计划,是根据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实际做出的正确决策。哲学决策和措施的贯彻实施也必将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国民经济的运10 / 11 行有其固有的规律,政府出台一揽子计划,是在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 【收获与反思】 【新闻点击】 前瞻 “ 十二五 ” 前瞻 “ 十二五 ” 规划 的四个 “ 大方向 ” : 1.理性确定经济增速:经济增长速度是 “ 十二五 ” 规划的核心指标,但确定 “ 十二五 ” 经济增速,需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行性、趋势性、必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2.加强结构调整指标执行: “ 十二五 ” 规划的结构调整指标,多位受访专家都认为必须加强各级政府执行的力度和考核约束,否则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的战略就有因之失败的可能。 3.强化减排指标:其一,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