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赴北京学习培训心得体会.doc_第1页
初一语文赴北京学习培训心得体会.doc_第2页
初一语文赴北京学习培训心得体会.doc_第3页
初一语文赴北京学习培训心得体会.doc_第4页
初一语文赴北京学习培训心得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语文赴北京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自由的沃土激情的创作幸福的生活 初一语文李晓红 怀着激动幸福的心情,我来到北京101中学学习。这是一所美得让人嫉妒的校园,花园洋房似的宿舍,堪比专业的运动场,沸腾的社团生活,深爱学生并痴迷于上课的老师。在这所中学里,每学期都可以听到数不清的大师讲座,上学期白岩松和毕淑敏来一零一做讲座,而我们幸运地听到了敬一丹老师讲述年少时读书的故事。这所学校,全年级可以远行千里社会实践,学生还可以少年湖边写生,圆明园里上课。夏日的荷塘,冬日的雪,湖中的天鹅,这一切构成了一零一独特的风景。 在感受一零一中学独特的美的同时,令我深深感受到的是一零一中学独特的学术氛围。一零一是一片自由的沃土,学生在这里从容地思考,激情的创作,幸福的生活。 一、课堂气氛自由活跃,师生间自由交流,相互尊重和欣赏。例如,3月14日王梅老师的两节古诗讲解课,3月15日赵侠老师的两节语文习题课,这四节课使我感受到了一零一的老师都深爱自己的学生。没有刻意的约束学生的言词举止,课堂上有调皮话有发辫的举止,但不影响听课的效果。老师从不苛责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发言,课堂气氛自由活跃。初二十班的语文赵侠老师称她的一位学生为宝贝,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彼此间的尊重和爱护。一零一的老师都精心备课,他们的课堂上有巧妙的构思和细致的讲解,有学生的思辨和深厚史学知识的渗透。令我感受颇深的是初一一班的王梅老师,她是一位有特点的老师。讲课方法灵活,不拘一格,从不刻意的介绍写作背景和人物生平,往往把这些故事以恰到好处的时机融合于文言基础知识的讲解中,使听课者兴味盎然,既学习了基础知识又了解到生动的历史知识,而这些历史知识又是不能轻易查阅到的。体现了教师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备课的深入。王梅老师讲了西晋东晋的王朝更迭,西晋三代仅五十年结束。晋书记载晋武帝生活极度奢靡,晋惠帝宠爱贾妃。西晋走向衰败之因八王之乱,还提到了五湖十六国,以及讲到了祖逖北伐的结果和失败原因东晋建立司马睿不主张北伐,祖逖率领自家军队一百多户北伐,没有王权支持的北伐最终的结果是走向困顿局面,祖逖与岳飞相似郁郁而终。这些史实令学生辩论起来,对于祖逖的主动请缨,自筹北伐率领自家军队一百多户北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和愚,中流击楫发誓如果不能清缴敌人胜利返回的话就让自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的做法理解不了,纷纷举手提问,不让老师下课。这些说明教师已达到了目的,学生已深入理解当堂学会了。 二、学生自由创作,在写作方面更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 初二10班学生表达对学校七十周年校庆的诗句,“湖面如镜,映松,映月,映玉亭。往事如风,忆始,忆今,忆清宫。未来如幻,思乡,思国,更思一零一。”(3月14日听课所得) 3月15日与赵侠老师交谈关于怎样提高学生写作和素材积累问题时,颇有收获。我认为文章的好处不仅仅在于结构的高明,辞藻的华丽,更在于文章有灵魂有思想有气质,那么怎样使学生的文章充满灵气,文笔优美呢?赵老师的话语总结如下:语文教学的重点主要在于活动和环境。学生参加丰富的活动。赵老师要求学生经常练笔,一周一篇随笔,写什么都可以。(1)向同学们推荐正在读的一本书,写推荐的理由,怎样想怎样说;(2)做一件事认为特别感兴趣;(3)最近结识的一个人,生活中或活动中了解的一个人,向别人介绍一下;(4)学生做采访,采访自己的师长或父母亲人,学校会配相应的摄像等工作,当做完采访之后,学生获得每个人不一样的体会和素材。敬一丹进校园写纪实性文章,不拘一格,以什么格式写都可以,可以画画,写心情,像日志一样。(5)学生自主预习一个单元的课文,扫清一个单元字词,对每一篇文章做感性评价,二百字左右。(6)写关于亲情的文章方法,学生推荐一部影视作品写影评,观后感。推荐一首歌写推荐理由。与家长亲情互动,家长给孩子写14岁寄语,写给孩子一段话,孩子再回复。全家福照片写一写记忆的故事。赵侠老师作文批改的方法是学生互评之后做交流。方法是学生的作文老师首先评阅,教师的评价没有写在作文上,但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优缺点都了然于胸,然后发下去按小组互评。我援引了一篇作文为例。 我赞美小草 初二十班马悦听 小草,它平凡,它渺小,但它那顽强生长默默奉献的精神让我敬佩。 春天,一阵温暖的风抚摸大地,万物复苏小草是第一个发出新芽的,它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气息。没过几天,鲜花也从睡梦中清醒,在它们竞相开放的时候,小草只能躲在花下,默默观看。 夏天,轻风无雨,只有骄阳炙烤着大地,有许多娇贵的花朵禁不住烈日的洗礼,渐渐的弯下了头,只有小草不怕,它挺直身体,接受“军训”,顽强地生长着。 秋天,几场瑟瑟的冷风吹过,百花大都凋零了,只有小草还顽强地与风搏斗。那迎着秋风盛开的菊花弯下了腰,轻轻地抚摸小草,你以为小草的生命就此就结束了吗?不是。 冬天,寒风凛冽,小草不舍地将饱满的种子撒在地上,它慢慢地枯黄了,然而小草为人们做的贡献还没有结束,枯草还可以烧柴,为人们带去暖意。 第二年,小草又发芽了,它那天真活泼可爱的笑容,为大自然又美图了一下,小草没有玫瑰那样的鲜艳瑰丽;没有茉莉那样的芳香醉人;没有青松那样坚韧挺拔,更没有柳树那样的婀娜多姿,可小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在石瓦中,峭壁上,还是山间的小路边,只要有一颗种子,它就能生根发芽。小草那朴实的绿色,让人喜欢;小草那顽强的生命力,让人敬佩。如果小草被石头压住了,它也毫不屈服,冲破重重阻力,从旁边把头探出来,它的叶子依旧那么清新,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几株甚至几十株甚至一个草坪,它用一片一片的绿色装饰着祖国大地,它平凡,从不炫耀自己。 我赞美小草,默默无闻的小草,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小草从不向困难低头,勇于和困难作斗争,默默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学生互评:杨贺珺文字自然朴实,写出了小草勇敢默默奉献的精神。5分 奕写得很格式化,但有条理,春夏秋冬各有特色,中心很明确。5分 王雨桐全文围绕着中心来写,从春夏秋冬到第二年春天五段来体现小草的默默无闻但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5分 陌挑了一个最平凡却又能构成最美景色的小草,文中有许多拟人描写不错。5分 羽选择的意象很鲜明,与其它的植物做了对比,突出中心。4.8分 (划线句是学生们自己找的佳句。) 这是随便选的一篇,学生的作文写得很好,看到了孩子们较丰厚的文学素养。学生文采飞扬,展现了每个人独有的思想和个性。小组互评细致贴切。学生通过互评文章学习了别人的长处,展现了自己的鉴赏能力,我认为比教师直接写评语效果好。通过这次与赵老师的交流,我学到了一些方法,语文和生活密切相连。语文课堂上讲为其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怀,积淀了文学素养,开阔了学生思维,锻炼了能力,使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浓厚。 总之,经过这次为期一周的学习,我获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做一个尊重热爱学生的教师,应该像一零一中学的教师一样,竭尽所能地给予,精心备课深入讲解,留给学生最美的形象最生动的课堂。 备课组的力量 初一年级主任徐志鹏 在101学校学习期间除了语文课之外还听了音乐、政治、英语等其它科目几堂课,有一点让我感受特别深刻,那就是每一学科都非常注重集体备课。可以说老师们没有单打独斗上讲台的,每一个授课内容都是经组内研讨的,每一份资料都是组内共同完成的,每一个活动都是组里设计组织的。只不过会因为学生程度的差异、老师教学风格的差异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课型设计或处理方式,但在老师们的讲课中对教材的处理、对课堂的把控、对重难点的突破、使用的讲义、资料以及设计的练习、课下作业的布置等的确彰显着集体备课的力量和智慧。特别是几堂年轻老师的诊断课(汇报课)都非常成熟,稳健,集体备课让他们的起点很高发展很快。印象最深的是一节音乐课,严谨规范,饱满生动,有严肃的乐理知识,有严格的技能训练,有高雅的欣赏,有情感的教育,是一堂很具艺术气息的课,学生都很认真投入,十分愉快。 当然,101中学各学科组备课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有资深的名师,高学历的新秀,有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的储备,有市、区两级密集的指导培训,有优良的教研环境,但是我想他们最成功的地方还是在于集体合作,优化资源,不断改进教学,而且务实。英语课师生用的讲义,是对教材的高度整合和深入拓展,初一语文组的“亲情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是真正体现大语文观理念的;年轻的政治老师汇报课中呈现丰富的适用的材料轻松完成了重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