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杯”腊八征文精选】吉祥腊八温暖人间.doc_第1页
【“少林杯”腊八征文精选】吉祥腊八温暖人间.doc_第2页
【“少林杯”腊八征文精选】吉祥腊八温暖人间.doc_第3页
【“少林杯”腊八征文精选】吉祥腊八温暖人间.doc_第4页
【“少林杯”腊八征文精选】吉祥腊八温暖人间.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林杯”腊八征文精选】吉祥腊八温暖人间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过“腊八节”,因为过了这个节,便正式踏进了春节的门槛,让我似乎听到了啪啪爆响的鞭炮声了。在我童真的心里,我总是觉得“腊八节”神秘莫测为啥一喝“腊八粥”,就快过春节了呢?为啥祖母如此看重这个节日呢?距离这个节日还有一个多月,她便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买来上好的大米、红枣、莲子、花生和小豆等,总之是凑合起来的八样食材,在腊月初七日的夜间便动火熬粥了,天明时分,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便出锅了! 祖母掀开锅盖,盛起第一碗“腊八粥”,毕恭毕敬地供放在一尊小石佛像前。但是,第二轮盛的粥还是轮不到我们家人吃的,是给四邻八舍的乡亲送去的。大碗小碗里盛好后,便吩咐我们孩子分头送出去,送完之后,才轮到我们家人吃。此时,祖母露出兴奋地神情,一边喝粥,一边为我们讲故事。 “孩子们啊,说起来,咱这一家人都是托这腊八粥庇佑的!说这话不过分!一点儿也不过分”祖母便如“忆苦思甜”一般地讲起来: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的伤害尚未恢复,饥饿的大地上,连榆树皮都被灾民剥下来,晒干切碎掺入米糠做“窝窝头”吃了,要想挖野菜只能到偏远的山区里去,平原上的野菜早被人挖光了。多日没有吃东西的祖母,拖着疲惫的脚步来到了山区。临近黄昏,祖母便饿昏在路上,幸亏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搭救,她用家中仅有的一碗“腊八粥”救活了祖母这位老奶奶正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后来,祖母受其感召,也成了信仰佛教的人祖母说,信佛不是迷信,是教化人学好行善、真诚信佛、信佛有福! 说实话,当时年幼的我无法理解祖母讲故事的真意,即便是上了小学和初中,仍然无法理解祖母说教的真义!记得15岁那年过“腊八节”,70多岁的祖母吩咐家人熬好“腊八粥”她因为年老体弱,卧病不起。正当我们准备出门为邻里百舍送粥的时候,院里来了男女老少一大帮人,每个人的手上都端着一碗刚刚出锅的“腊八粥”冒着热气、飘着粥香。“老奶奶,我们喝了您几十年熬的腊八粥,也该让晚辈人孝敬您了!”、“老祖宗,您的辈份在庄子上最高,受的罪最多,心儿最好,这些年,有您的腊八粥的滋润,咱庄子上没有出过一个坏人!这是托您的教化啊!这是您的功劳啊!”、“老奶奶,快喝点我们做的粥吧,我们盼着您身子好起来!”满满的一屋子人,满屋子的温馨,满屋子的祝愿!祖母的双眼里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此时,我似乎在瞬息间顿悟了祖母的“佛缘”;我也感受到“腊八粥”得以流传千年的真正奥秘! 奶奶已离开多年,但她的“腊八粥”情结却已融入了我的血脉!近几年,我从媒体上了解到,中国有许多寺院每逢过“腊八节”时,就在寺院中设立“施粥点”,向善信施粥,以实际行动弘扬“腊八文化”,通过一碗碗甘美飘香的“腊八粥”传递关爱和温暖,赐予世人吉祥和安康;赐予人向善和博爱让人学会布施和感恩,这才是过“腊八节”的真正要义,也是“腊八节”得以发扬光广大的内在动力。 “粥”虽微物,其义非凡!人间大道,殊途同归!中国的“腊八粥”永远香甜!中国正能量,永远温暖人间! “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儿时的记忆中,每当迈进了腊月的门槛,母亲便开始发愁,她扳着手指念叨:“快到腊八了,又该给你们熬腊八粥喝了”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生活比较贫困。那年月,喝碗稠粥都是很奢侈的想法。生活不宽裕的家庭,因为舍不得多放米,粥有时稀得能照出人影。记忆中最好喝的粥当然还得数腊八粥了。 那时,家乡有句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意思是说,进入腊月就快过年了。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虽说的是天气冷,但冻不住年味的升腾。喝腊八粥,是最有份量的年味。不管穷和富,腊八粥总是都要喝的。 记得每到农历腊月初八,母亲便会早早起床熬“腊八粥”。腊八粥的食材很丰富,除了选米、豆等粮食作物之外,还要加入大枣、柿饼、红薯、核桃仁等东西混合煮成。当然,这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母亲收藏了许久的,或者是东挪西借筹来的。 熬“腊八粥”是很费时的,母亲却总是很有耐心。连花生米都要用菜刀一粒粒在案板上挨个切成碎块。热气在升腾,香气不住地飘呀,飘呀。我就坐在旁边不停地嗅着鼻子,心中愈发地渴望。这粥快点熟呀 腊月正是呵气成雾、滴水成冰的季节。于是,当母亲揭开锅,带着丰收味道的香气扑鼻而来时,我便会马上把手伸进热气中,然后双手搓一搓,久久捂在脸上,于是,满脸就都是润润的、甜甜的、香香的味道了。那时,幸福而快乐的心就要蹦出来了。然后,一家人坐在饭桌前,围着一大锅香喷喷、冒着热气的腊八粥,你一碗我一碗,品尝着香稠的美味,感觉真是格外的香。 长大后,我才逐渐知道,原来“腊八粥”又“叫佛粥、福寿粥、五味粥和七宝粥,源于佛教。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麦。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据说,中国人吃腊八粥的习俗由来己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都有记载。连南宋大诗人陆游都写诗赞日:“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在我记忆中,一碗佛粥同样让我的心中暖了许久。 去年冬天,我和几名朋友慕名到少林寺游玩。少林寺里的美景和文化底蕴让我们流连忘返。没想到那天恰好是腊八。少林寺正举办“祈福施粥”活动,期望通过佛教传统方式,祈福国泰民安、社会和谐。 这个活动让我们惊喜万分,马上赶到少林药局前。一万多碗腊八粥,不到两个小时便全部布施给了游客。 和记忆中的腊八粥味道相比,少林寺的粥更好吃,还有一股淡淡的药香味。细细品之,一种温馨的甜在心中流动,宛如我对远方故乡的那一缕思念之情,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意。 粥香四溢,沁入心脾,那甜甜的红枣、香香的花生、软软的糯米、绵绵的小豆。喝在嘴里,香味在牙齿间流动;咽到肚里,全身没有一处毛孔不熨帖。我大口地吃着,热腾腾的身上直冒汗,那个舒坦劲就甭提了。 “佛粥碗碗辞旧月,八宝粒粒迎新春。盛世犹唱是欢歌,尧舜古风羡清淳。”是的,从母亲熬制的腊八粥,再到亲口品尝少林腊八粥,我不禁想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的腊八节,母亲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