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2 新课标 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2.通过朗读,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表达的感情,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 3.领会“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理念 1.借助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把课文主旨的理解形象化、生活化。 2.借助课文对人生哲理的概括,引导学生把自己朦胧的生活感悟哲理化。 课型:语言教读品味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心理学家曾做一个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鳞鱼和一群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鳞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还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烈地进攻,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玻璃挡板拿开,鳞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最后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同学们,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并进行课堂交流活动。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内容,并导入新课】 【明确】同学们的说法各有所不同,但都说明了当失败和挫折接踵而至时,不要放弃不懈努力,否则,难以求得生存或取得事业成功这个道理。而放弃最后的努力,也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机会,这是一个失败的事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是一个成功的事例。【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整体感受,把握思路 (一)朗读活动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老师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法练习读准音。(学生活动) 【落实】闷热 凸出 凝视 吸泣 瘦骨嶙峋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老师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的方法练习、体会。 指点读这一课,要学习用恰当的语速、语气、语调来表达字里行间的感情。 (1)要准确流畅地用普通话朗读; (2)注意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语调; (3)注意读出 我 在不同情景中的语气语调。 【学生进行自主的朗读体验活动】 【落实】学生演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 【落实】学生演读文中最后一段。 (二)认识课文 1.我们学习课文,阅读文章,首先要认识它。要从整体上把握它,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它,这就叫做认识课文。 2.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地阅读课文,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依据记叙的要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的梗概。 (2)把故事分成三个阶段,用最少的文字概括出来。 (3)这篇课文涉及哪些人物?这些人物个有什么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4)通过阅读,说说这是一篇怎样的课文? 指点(1)、讲故事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记叙要素,先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起因;第二步讲述脱险的经历。 指点(2)、根据文字内容或指点(1)来概括。 指点(3)、可以从故事内容、从人物、从文章结构、从文章技法、从文章给人启迪等角度来认识课文。 【先请同学们合作交流,分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合作交流,自由表达对课文的认识;最后老师小结,与同学们对话交流,重点落实(3)(4)】 【落实(2)】冒险-遇险-脱险 【落实(3)】只要学生抓住语言材料来概括,言之成理就行。 【落实(4)】这是一篇: 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先叙事再述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基本上是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通过一件小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此点“哲理”应结合末段及标题中的“再”来感悟,并把这种“感悟”延伸到整个生命的长河之中。) 三、读品结合,领悟语言。 文中许多语言是值得细品的,用“变”的手法进行比较品味,方能理解其深意。下面请大家运用“变”的手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语言。 【此过程分三步:自主阅读,提出问题-借助资料信息,合作释疑-明确相关结论,获得知识。】 【落实】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将这句中的“至今”删掉,将“感觉得到”换成“回想起来”比较一下效果。(“至今”强调了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虽己年过花甲仍然记忆犹新,而且是能够清晰地“感觉得到”那种闷热,“感觉得到”是从生理器官的感觉角度突出了记忆的清晰与真实,如在眼前,而“回想起来”只是一种心理活动,不如前者有表现力。) “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将句中的“只有”“但”删掉,比较一下效果。(“只有”强调了悬崖并不算是险峰,用“但”字将语意一转,突出了它对“我”而言是高不可攀的,侧面表现了“ 我”身体的柔弱和内心的自卑。)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改为“我瘦骨嶙峋,心在胸腔里咚咚直跳”可以吗?(原句言简意丰,将多个信息组织进一个句子,让“瘦骨嶙峋”作“胸腔”的定语,比改后的句子更有表现力,更让读者为之担心、揪心。相比之下,改后的句子过于平淡,缺乏表现力。)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删去“终于”,将“尽量”改为“努力”,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终于”突出了整个过程对于“我”的艰难程度以及“我”紧张得丝毫不敢放松的心情。“尽量”比“努力”更能表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不停地一点一点地往里靠,直到再也没有一点空间可以挪移,更能表现出“我”的极度恐慌。) “我听见有人吸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这句话似乎不合常理,不如改为“我忍不住吸泣起来”,这不是表达更直接、更简洁吗?(看似不合常理的句子,恰恰表现了“我”当时己因极度的恐惧和绝望失去了判断力,六神无主,意志崩溃了。改后的句子,语言虽简洁明了,却无法表现这种恐惧到了极点以至产生幻觉的心理状态。)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将这个句子末尾的感叹号改为句号,如何?(改后无法表达“我”当时惊喜万分的心情。) “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这是父亲见到孩子时所说的第一句话,似乎没有一点紧张和关切,不如改成“我的孩子!可把你爸爸给担心死了!你怎么样?受伤没有?别害怕,爸爸抱你下来!”效果如何?(文中的父亲懂得怎样锻炼孩子,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所以,他虽然担心,也不会表露出来,而是用最为日常化的话语尽量淡化事情的严重性,让孩子放松心情,学习在困难面前保持镇定。改句中,父亲自己就已经先慌乱了,又如何帮助孩子学习镇定呢?而抱孩子下来的决定很容易养成孩子的依赖心,老是让父母抱着的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删去这句中的“似乎”“而且”效果如何?(“似乎”表明“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开始有了一点勇气和信心,删去后语气变得十分肯定,不符合此时“我”才刚刚开始发生变化的情形。“而且”表现了“我”在看到自己通过努力取得了一点成绩时的欣喜,信心也有所增加。删去后,无法表达“我”在这过程当中的心理。) “最后,我一脚踩在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吸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句话所表现出的“我”的心情似乎是前后矛盾的,删去加点部分,效果如何?(“吸泣”真实地再现了劫后余生的“我”心有余悸,同时也有一种获得安全感之后的舒坦,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战胜困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僵尸汽车”的私法问题研究
- 2025重庆二建考试题目及答案
- RNA结构分析用于线性mRNA稳定性和核酸开关构象的研究
- 2025中医医师实践考试题及答案
- 铁合金特种冶炼工安全知识评优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居委会会计考试题及答案
- 软体家具制作工安全风险考核试卷含答案
- 微网储能变流器并-离网控制与模式切换技术研究
- 地理信息建库员诚信道德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 钻井工风险评估测试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共青团员必背的100个重点知识汇编
- 【《离心泵叶轮的水力设计过程案例综述》2200字】
- 胃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 2025年新闻宣传、新闻采编专业及理论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 2025至2030 中国热成型钢(PHS)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策略研究报告
- 执法监督培训课件
- 股权投资基金培训课件
- 千川投手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注塑机熔胶筒螺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皮肤科入科培训
- 职业培训班级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