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 康定,上海嘉定区马陆中学 内容 浅谈静思默想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日益为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综观当今的不少语文课,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在这样的氛围中,时见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真正收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之效。这一喜人现象有力地证明语文教改势在必行。 然而,由于矫枉过正,导致了部分执教者和评课者片面追求发言踊跃气氛热烈等过头现象的产生,哪怕是读,也 多为朗读而不愿(有的是不敢)运用默读的方式,因为一旦课堂上出现必要、适度的片刻沉默,就往往被贬为出现冷场。其实,教学过程中适度的沉默正和讨论乃至争辩等环节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只要在恰当的时机,适度掌握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不容置疑的。 择要而言,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静思默想,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作用: 一、以静思默想来促使学2 / 6 生强化思维,加深理解。 从认知、思维的规律来说,思维的强化,理解的加深,都是同所受刺 激大小成正比的,故只有让学生拥有必要的思维时间和机会,才能保证使学生悟得。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在谈到自己的审美经验时就很有见地地说:在独处的宁静的情况下,壁上的斑痕也能引起我的注意。一经凝视,斑痕幻化为生动的新奇的形象,它是平时构想不出的(注:转引自审美心理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55 页。) 类似的体验,恐怕不少人都曾有过。试想,如果不是假以时间,不是凭借独处时的宁静的静思默想,能得到如此的审美体验吗? 阅读是以理解为中心的活动,学生无论理解哪一类型的文章,都有一个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心理过程。由起初的直觉印象到继而进行的深入理解,需要凭借联想与比较、分析与概括、了解与体味等思维方式。所以,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是人脑的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因此,我们不可能要求思维的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或阅读理解中遇到的所有疑难都能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完成复杂的思维过程,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更何况人的智力有高下,思维的速度有快慢,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顾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进程,而只同少数3 / 6 尖子交流,那么,即使课堂上没有出现冷场,对 绝大部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开发而言,其收效也是值得怀疑的。假如我们的课堂教学果真如此的话,就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也不是启发式,而只是片面追求热闹,流于形式了。这样的热闹也只是一种假象,且不可能持久。从这个角度来说,给学生一点静思默想的时间的确十分必要。著名特级教师、激起学生认知冲突的积极倡导者徐振维老师在执教口头作文训练课给我一片绿时,讲课伊始,所要求学生的,就是将板书的作文题先在心里默念一遍,且在稍停之后, 再小声大声 各念一遍。(注:陈钟梁:绿叶的真情与魅力 ,载上海教学研究, 1995( 6)。)。笔者以为,这默念绝非随意之举, 恰恰是执教者精心设计的起始环节。其用意就在于强化思维,加深理解,让课题在学生脑海里印象深一点。综观该课全过程,这默念的开端,自有其功效。 换言之,对有些疑难,即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但当学生经历了一番表面沉默、内心激烈的静思默想之后,于心求通而未解,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再由老师讲解或授予,也比江河直下般的连续讲解或勉强讨论为好。 二、以静思默想激发、维持学习动机最佳强度, 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4 / 6 我们知道,学习必须具有内部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学习动机。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动机的中等强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较佳效果。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学习效率。叶克斯多德森律就清晰地揭示了这一点。(注: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82页。)。同样,按布鲁纳的观点, 学生理想的动机水平是在冷淡和狂热激动之间,过于激动忙乱会影响思维,过于呆板与被动等待则会产生厌烦和冷淡(注: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 282 页。)。由此可见, 保持学习动机的适当强度是值得研究的。 而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是:广大教师在改变学习动机过弱这点上,探索较多,办法也不少;相对而言,在如何抑制过强学习动机,避免学生过于激动忙乱而影响思维这点上,却往往疏于研究。实际上,依笔者愚见,正是静思默想这一招,在学习动机过强或过弱之间,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尤其在抑制过强动机这方面,更是功不可没。特别是部分初中学生,思考习惯还没有很好养成,阅读也好,答问也好,往往耐不得寂寞,发言之类固是踊跃,却不免有口无心 。这时候,老师适当地制造一些沉默机会,倒是很可以促使学生潜心阅读、埋头思索,有助于为下一轮的热闹蓄势。徐振维老师在指导口头作文给我一片绿的两课时中,就分别让学生静思默想了五分钟和5 / 6 八分钟(注:陈钟梁:绿叶的真情与魅力,载上海教学研究, 1995( 6)。)。从课堂教学进程来看, 这两次沉默的时间是用得颇有价值的。 当然,有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恰恰相反,其学习动机始终过弱。究其原因,往往源于学习自信心的缺乏。如何来帮助这类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真正做到使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呢?笔者以 为,应不怕课上的一时沉默,给予这类学生以较为充裕的考虑问题的时间,再辅之以教师的启发、点拨,从而使他们凭借自身的能力与努力,求得问题的正确答案。假如我们对这类学生能够长期坚持启发、引导,那就一定能使之领悟到一点,即我并不比别人差。久而久之,学习自信心必然确立。就此而言,课堂上的适度沉默确实值得。 三、以静思默想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情感, 陶冶情操。 由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他们的认知活动,并不单纯地受他们的思想认识支配,也受他们的情感活动支配。同时,学习又 受到环境的影响,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冲突,有助于学生加深道德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机,适度地创设6 / 6 沉默的教学实境,则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在这方面,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王圣民老师一次在向学生介绍了两篇歌颂母爱的散文后,精心设计了一次短暂的沉默来使学生加深体验。他先提了一个问题: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向你祝贺吗?问后,老师要求持肯定答案的同学举手。学生们似乎不屑教师所问,纷纷骄傲地举起手来,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于是,王老师又紧接着亮出了精彩的一招 你们中间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砖瓦原料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发行郑州市新郑市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电器附件装配工客户个性化需求满足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热处理工急救技能实操考核试卷及答案
- 英语单词中考试卷及答案
- 电声振动件制造工安全隐患排查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发行钦州市浦北县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固原市原州区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拖拉机柴油发动机装试工协作配合积极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餐饮具清洗消毒规程培训考试题
- 汽车漆色差课件
- 涂漆检验报告(面漆)
-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03.中药制药课件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对》课件
- 廉政审查报告
-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深度报告
- DB32-T 3158-2016内河水上服务区建设标准-(高清现行)
-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解读课件
- 高中美术 《设计》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产品设计 1 课件
- 贵阳市征地统一年产值和征地区片价补偿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