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个人候选人36:杨玉铭—交融汉藏听佛音.doc_第1页
金奖个人候选人36:杨玉铭—交融汉藏听佛音.doc_第2页
金奖个人候选人36:杨玉铭—交融汉藏听佛音.doc_第3页
金奖个人候选人36:杨玉铭—交融汉藏听佛音.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奖个人候选人36:杨玉铭交融汉藏听佛音 【候选人】杨玉铭 【独特经历】清华大学藏文化与藏传佛教艺术考察队 【个人简介】这是一位建设管理系的工科男,却是一个有故事的西藏迷。高原苦寒,但他却目光炽烈,他一次次感叹藏地的圣洁,也常常为人们对藏地的曲解误读而捶胸顿足。他不是单枪匹马,他还聚拢了一批身怀绝技热爱藏文化的小伙伴。他的镜头不曾离开那片土地,他在用影像的力量,开启一扇认识藏地的窗,开辟一条汉藏文化交流的路 杨玉铭是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大三的一位同学,他的梦想是大学三年走遍三大藏区,完成三部反应藏地风貌的纪录片,为人们还原一个真实的藏地。如今他已经已经两度赴藏,距离梦想的实现越来越近。 杨玉铭的家乡是汉藏文化交融的青海,来到清华的他发现身边的许多同学都对藏地充满了向往,但大多数人都抱着一种消费与猎奇的心态,真正对藏地的文化和其厚重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的人少之又少。更让人叹息的是,同学们当中不乏许多对藏地根深蒂固的曲解与误读。面对越来越多的与藏地接触的机会,杨玉铭担忧这些文化上的误读或许会随着众多的援藏活动和赴藏支教一起被带入藏地。“许多善意的帮助恐怕在另一种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来看并不是一种帮助,或者说并不适应,如果这样就违背了很多人的初衷。所以在做一切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藏文化,了解藏地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他说。 于是在xx年的暑期,杨玉铭利用清华大学暑期实践的平台创建了“清华大学藏文化与藏传佛教艺术考察队“,希望用用影像的力量,用公益爱心活动、从文化和艺术切入,向大家讲述藏区的真实面貌。同时也希望能把我们汉地文化精华的东西带去分享,让藏地的人们也更了解汉地。 “宣传和保护藏文化,推动汉藏文化交流,助力爱心公益事业”这是他给他的团队确立的宗旨,考察队所做的纪录片拍摄,支教,捐赠,交流,都是围绕着这三个主题展开的。 第一次赴藏考察是去往三大藏区之一的安多,初次进藏考察,杨玉铭深知身上的担子很重,在考察之前,他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和长时间的准备。他了解到中共中央统战部藏学研究中心是由国家设立专门从事藏学研究,为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制定政策的重要部门,于是就大胆地上门寻求合作,前后奔走了近一个月,终于用他的执着赢得了一个尝试合作的机会。中心为他提供了科研经费,更配备了专家学者随队,考察终于成行。 杨玉铭和他的团队多方探访,与各界人士深入交流:有安多藏区的三座著名寺院寺主,有著名的藏族建筑师马扎索南周扎,有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学者扎西,有瞿昙寺修行僧人,有见证塔尔寺几十年发展的阿卡,还有主持弘觉寺彩绘工作的西藏画师,以及普通藏人等。在访谈的过程中,杨玉铭和他的团队了解了藏文化的发展现状,同样也发现了藏地面临的很多矛盾重重的现实问题。返回后考察队精心资料,将一部反应安多藏区的系列纪录片安多采莲呈现给了大家。 xx年,杨玉铭带领他的团队再度启程,将考察的目的地选在了极度闭塞的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乡,展开了纪录片拍摄、文化交流、爱心支教、公益捐赠等一系列活动。杨玉铭担任纪录片导演,深入藏哇寺佛学院与觉囊唐卡学校,用细腻视角记录下了这里浓厚宗教文化氛围下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 清华大学藏文化与藏传佛教艺术考察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了他们的故事。今年考察队赴阿坝壤塘搜集的资料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学家代表团选中,将作为代表团出访国外时向世界展示中国藏区风貌的范例。 他说:“两年赴藏考察的经历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了国内藏学研究领域许多顶尖的专家学者,也获得很多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我想他们支持的原因是看到了汉藏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一直希望我们开创的赴藏考察能打开一扇窗,能永远传递下去,不仅为清华的同学们,也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认识真实西藏的机会,同时也能够鼓励更多的同学去藏区奉献青春。” “藏地是一片圣洁的土地,是一片净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