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 建 材装 饰2016 年 3 月 型钢混凝土柱连接圆钢管混凝土柱节点设计 张达明杜嘉斌 (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10623) 摘要: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能否在同一个项目中使用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二者的连接节点设计是关 键.其可以参考钢管混凝土的柱脚节点采用端承式和埋入式.通过手工计算和 ANSYS 有限元模拟的方式复核端承式连接 方式可满足规范要求;对于埋入式连接方式,采用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其节点受力性能优于前者. 在施工上,端承式连接 方式优于埋入式.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节点;ANSYS 中图分类号: TU398.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38 (2016) 12-0118-03 1 引 言 型钢混凝土柱与圆钢管混凝土柱, 做为两种受力性能较好的 竖向结构单元,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超高层结构中。两种技术随着 时间的推移已日趋成熟。两种技术相比各有优缺点: 型钢混凝土 柱有很好的抗弯、 抗剪性能, 而且有很好的延性; 但其同等条件 (等面积) 下的受压性能不如圆钢管混凝土柱, 同时建筑立面效 果及空间的使用效果欠佳; 另外, 由于其仍需要每层绑扎柱钢筋 并浇筑混凝土, 其施工便利性一般。而圆钢管混凝土柱, 由于核 心区混凝土为三向受力,在同等条件下有很高的竖向承载力和 很好的延性; 同时其建筑立面、 空间效果均较好, 且施工方便; 但 其受弯、 受剪性能不如型钢混凝土柱。实际工程中是否需要将两 种技术同时使用, 答案是肯定的。富力天盈广场 C1 栋 (地上 39 层, 地下 4 层, 主体高度 175m, 建筑总高度 183.9m, 采用钢管混 凝土柱框架-筒体结构体系, 在 7 层楼面存在局部转换) 就同时 采用了两种技术, 并充分发挥二者的优点 (如图 1 所示) 。这样, 型钢混凝土柱转换成圆钢管混凝土柱的节点成为关键。目前国 内外对这种节点的相关资料较少,本文介绍该节点的设计过程 供同行参考。 2 节点几何与受力情况 下部型钢混凝土转换柱及上部圆钢管混凝土柱尺寸如图 2 所示, 从图 2 中可以看出, 为保证下部型钢与钢管柱受力的连续 性,我们将型钢位于钢管柱投影范围内的十字钢骨在钢管柱内 向上延伸 2m。 由整体模型中提取的钢管柱顶的内力如表 1 所示。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根据文献1的要求, 钢管柱及型钢柱属 于关键构件, 需要达到小震、 中震弹性的相关性能水准, 而大震 下性能水准为中度损坏 (宜抗剪不屈服、 抗弯不屈服) 。故本文仅 列出小、 中震的内力情况 (如图 3) 。 3 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连接节点计算 3.1 节点形式的选择 现行规范中并未有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 点做法。但作者认为可将下部型钢混凝土做为钢管混凝土柱的 基础考虑,这样二者连接节点的做法就可以参考钢管混凝土的 柱脚进行设计。钢管混凝土的柱脚根据其受力情况分为端承式 和埋入式,现根据表 1 的内力情况分析钢管混凝土柱脚受力情 况如表 2 所示。 图 1 构件关系构件内型钢与钢管关系 图 2 图 3 表 1 多遇地震设防地震 Nmax N (kN) 5098062505 M (kN m) 16832171 Nmin N (kN) 196628654 M (kN m) 715246 Mmax/Vmax N (kN) 4558858864 M (kN m) 18952983 V (kN) 514810 地震水准 工况内力 规划与设计 118 与 建 材装 饰2016 年 3 月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 无论是何种地震水准, 何种工况, 钢管柱 底均未出现拉应力的情况, 故可采用端承式柱脚做法。 3.2 端承式柱脚的受剪验算 受剪验算根据规范2钢管混凝土柱脚受剪计算公式: V0.4NB+1.5ftAcl+0.58fAw 式中若不考虑上下贯通混凝土和柱受压的作用, 仅将十字钢 骨做为抗剪件验算如下: 0.58fAw=0.58155101100=9088.89kNVmax=514kN 可见钢管柱底剪力远小于其内十字钢骨的抗剪承载力。 3.3 端承柱脚的局部受压验算 十字钢骨在节点处上下贯通, 钢管柱脚处有钢管、 混凝土、 十 字型钢组成的组合截面变形协调满足平截面假定,则此 3 部分 的轴压力可按照其各自的轴压刚度来分配: EsAs=2060000.25 (11002-10362) EcAc=36000 (0.2510362-94300) EaAa=20600094300 (1) 钢管轴压力分配比例: s= EsAs EsAs+EcAc+EaAa = 2.2121010 2.2121010+2.6951010+1.9431010 =32% (2) 十字钢骨轴压力分配比例: a= EaAa EsAs+EcAc+EaAa = 1.9431010 2.2121010+2.6951010+1.9431010 =29% (3) 混凝土轴压力分配比例: c= EcAc EsAs+EcAc+EaAa = 2.6951010 2.2121010+2.6951010+1.9431010 =39% 3.3.1 整体局部受压验算 根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6.6.1 条: FL1.35clfcAln =1.350.9331.2327.585555010-3 =36450kN36196kN FL= (0.39+0.32) 50980=36196kN c=0.933fc=27.5N/mm2 l= Ab Al = 0.2513502 0.2511002 =1.23 Aln=Al-Aa=0.2511002-94300=855550mm2 3.3.2 柱脚环板局部受压验算 根据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 27.4.5 条: N1 (D-2t) (t+3.5h) 2fc N1=19882kN (1100-232) (32+3.532) 227.5 =25777kN 4 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连接节点的有限 元计算 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 ANSYS 进 行数值模拟。 4.1 模型材料参数及结构构造 混凝土采用 C60, 钢管及十字钢骨采用 Q345B, 具体尺寸及 连接关系详图 13。 4.2 单元及模型 模型采用 ANSYS 自带的 SOLID65 实体单元模拟混凝土; 采 用 SOLID45 实体单元模拟型钢及钢管。 模型做适当的简化, 暂不 考虑混凝土与钢管及十字钢骨的接触的滑移。另外, 由于只研究 节点区的应力情况, 故仅节点区域 (约两倍节点构件尺寸) 内采 用实体单元, 其余采用杆 beam188 单元, 实体单元与 beam188 单 元在连接节点的截面上进行全截面节点耦合。 4.3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将柱底部所有节点施加固定约束, 将节点远端的梁端施加固 定约束。 在柱顶面施加荷载 (荷载值按表 1 小震下 Nmax工况) 。 有 限元模型如图 4 所示。 工况应力小震中震 Nmax N(MPa)60.574.2 max(MPa)75.994.2 min(MPa)45.154.2 Nmin N(MPa)23.310.3 max(MPa)29.912.6 min(MPa)16.78.0 Mmax N(MPa)54.169.9 max(MPa)71.527.3 min(MPa)36.742.6 表 2 注: 表中应力分别按轴压、 压弯计算计算: =N A Max, min=N A M W 模型图 节点区细部型钢及钢管部分细部 图 4 有限元模型 规划与设计 119 与 建 材装 饰2016 年 3 月 4.4 分析结果 按照不同材料分别读取节点区钢(型钢、钢管) 、混凝土的 VonMises 应力, 如图 56 所示。从分析的结果应力可以看出: (1) 钢管及型钢部分, 除了柱脚环板与型钢连接位置有个别 点出现应力集中, 其余位置应力均小于规范值 295MPa。 (2) 混凝土部分, 从型钢混凝土柱内混凝土剖面来看, 柱脚环 板周边一定宽度范围内混凝土的应力较大, 达到 54.3MPa, 但这 个应力未超过上述 3.3.2 节中, 验算环板下的混凝土局部受压应 力 2fc=227.5=55MPa。其余区域的混凝土均未超过混凝土的抗 压强度 27.5MPa。 (3) 根据圣维南原理, 无论是钢还是混凝土, 应力在经过一定 区域的 (大约为 1.5 倍的钢管柱尺寸) 传递扩散以后, 应力分布就 较为均匀, 这说明有限元所取的尺寸较为合适, 能够反映节点区 域全部的应力分布情况。 (4) 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与手工计算的吻合较好, 但仍存在以 下问题: 钢管柱与型钢柱交接处还存在个别位置的应力集中; 位 于环板下的混凝土局压应力水平较高,个别点位还出现超过限 值的情况。 4.5 修改节点模型有限元计算 为解决上述问题, 尝试采用埋入式节点做法, 并在埋入部分 钢管壁上加环筋以增加钢与混凝土的咬合。以此方式建立有限 元模型计算, 结果如图 6 所示。 (1) 钢管与型钢交接部分, 其应力集中情况有所减小, 峰值应 力相比原来减小 14%。 (2) 混凝土部分的局部压应力有明显减小, 峰值应力相比原 来减小 19%, 所有单元应力均满足规范的限值。 (3) 埋入深度根据规范2采用 1.52 倍钢管柱直径, 模型建 模采用 2 倍, 但从分析结果来看, 大约经过 1 倍钢管柱直径的 深度的扩散传递后, 无论是钢还是混凝土, 二者的应力已较为 均匀。 (4) 埋入式节点, 由于加大了混凝土和钢管之间的接触面, 因 而无论在解决应力集中还是在降低钢、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峰值 应力上均较端承式节点有较好的效果。 5 结 论 (1) 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 做为两种受力性能较好 的竖向结构单元, 二者各有优缺点, 能否在一个项目中充分发挥 二者的优点, 二者连接节点的设计是关键, 目前该方面的研究比 较少。 (2) 二者的连接节点设计可以参考钢管混凝土的柱脚节点进 行设计, 其柱脚节点分为端承式或者埋入式两种。对于端承式节 点连接方式, 通过手工计算, 同时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 ANSYS 对 节点区的应力情况进行复核, 其结果基本满足规范要求。对于埋 入式, 采用有限分析结果显示其受力情能要优于端承式节点连接 方式。 (3) 从施工的角度看, 端承式连接方式无论是钢材部分节点 的现场加工, 还是混凝土的现场浇筑, 其施工便利性均优于埋入 式的连接方式。 (4) 在有限元分析中未考虑混凝土与钢材之间的滑移影响, 关于混凝土与钢材之间的接触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达明, 林敏波, 等.猎德西区综合发展项目 C 区地块 C1 办公楼建筑 结构超限设计可行性报告.2012, 12. 2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GB50936-2014) S.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S. 4李 军, 张维锦, 张元凯.基于 ANSYS 的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分 析J.山西建筑,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 乳牙开髓图谱解读
- 2026届安徽省含山县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农村旧船改造方案范本
- 三检合一政策解读
- 心肺复苏模拟人培训
-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哈尔滨市平房区化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雅安市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濉溪县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秋季开学全体教职工大会校长讲话:35分钟会议把所有老师骂醒了
- 2025高级工程师聘用合同
- 输变电工程建设现行主要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与验收质量标准目录-2026年2月版-
- 1.3 植物与阳光(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3.2《参与民主生活 》-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诺如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企业文化建设及推广工具箱
- 福建省三明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 高压氧质控标准
- 储粮熏蒸杀虫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