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细节】《民主的细节》读后感2300字.doc_第1页
【民主的细节】《民主的细节》读后感2300字.doc_第2页
【民主的细节】《民主的细节》读后感2300字.doc_第3页
【民主的细节】《民主的细节》读后感2300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主的细节】民主的细节读后感2300字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鉴定】 谈及政治,我认为可以将人分为两大阵营。有些人避之不及,常常不自觉地将政治看得过于神圣或者高深莫测,认为这是知识分子和政客们才应该高谈阔论的东西,平民谈政治常常被冠以“愤青”、“激进者”这些略带贬义的名目。另一群人则大相径庭,夸夸其谈,而且其中不乏随波逐流者,不加思索地将主流那一套内化为己用,例如说到“民主”,很多人不经查证就发出:“西方的民主全是骗人的东西”诸如此类的论断,用作者的话说就是:“缺乏精确性的议政方式”。这本书的可贵之处便是作者用一个个具体的例子帮助我们从意识形态的“高地”回到事实和细节的“平原”。得益于作者刘瑜留美生活、读书、工作这8年,用亲眼所见的生动素材,以政治系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判断,为我们展现出尽量客观真实的、民主的“细节”。让我们了解到真实存在的民主是如何渗透到美国国民的每一个细胞里的,它从何而又将带什么。 全书分为个篇,是作者给期刊报纸写的专栏的集结。其中让我非常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把我们从初中就念念不忘的“三权分立”讲得通透且非常有带入感,最显而易见的是国会、政府、法院三者之间权利被互相制约使得每一个决策都必然经过深思熟虑不敢轻举妄动。从“敌人的权利”那一节,深深感受到这种制衡机器的坚不可摧以及一个国家的明程度之高。关塔那摩监狱事是布什总统任职期间最大的丑闻之一,被媒体曝光对敌人审讯施加种种虐行和侮辱后,对人权极为敏感的美国社会立刻启动“纠错机制”,从媒体、民间社团到独立的司法力量,无一例外行动起捍卫“敌人的权利”最终促使政府通过反对虐俘的法案。从这事中我至少可以看见:一、美国的权利制衡制度使得“纠错机制”反应迅速,及时避免形势加剧。二、这种民众的斗争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制度提供的空间,自由带了平等和民主,无论是言论的自由还是斗争的自由。三、我尊重和捍卫你的权利,不管你是公民还是敌人。尽管美国的种族歧视依然存在,但“人权”、“种族”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甚至上升到政治正确的高度,不能在公开领域内发言时随随便便地丑化少数族裔的形象。 有人会谈论:民主会带低效,不如集权在决策上得高效。但事实证明,只听高层的意见不单让政策的实施、民众的配合变得困难,而且容易决策的头就出现差错。诚然在美国大事小事都一个“听证会”可能会降低决策的效率甚至让“悬而未决”的问题继续“悬而未决”,但往往会因为“切合”民意而大大降低执行的难度,而且真理往往是越辩越明的,集中大部分人的智慧不比权利集中高明吗? 有人说作者在书中过分强调民主的优越性,我恰恰持相反的观点。民主不是万能药,民主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我从书中看到开放自由的言论和化环境,也会诞生很多垃圾、粗俗的电视节目;宪除了带权力制衡的果实外也会让利益集团根深蒂固,持枪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捍卫尊重每个人的权利的同时也让FBI处理案效率低下,宁愿放过一百也不要错杀一个,也可能会错失逮捕嫌疑人的最佳时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或者说应该从美国的政治里学到一点东西。在怎样悼念死者这一里,作者谈到了一个沉重又现实的问题: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去悼念在矿难中失去生命的死者?是应该在电视发表沉重哀悼后又继续被接二连三的安全事故所掩盖还是立刻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对事故作出深入的调查然后严厉追究相关事故责任者的责任?中国生产全世界%的煤,却占据了矿难死亡人数的80%。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网页上可以赫然看到仅仅过去了不到4个月的2018年,相继在河南登封、西朔州和黑龙江的煤矿集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一共有27条鲜活的人命离开人世。这些人命消失得无声无息,就连新闻报道都因为这类事层出不穷而被“习以为常”地一笔带过。众多这类新闻都由群众举报开始,以相关部门发出批评通告结束。中间对企业谎报隐瞒的追究对煤矿作业管理的加强是一直被强调的整改方向之一,然而我对这些出台的制度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保留意见。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向美国学习。现如今美国的矿难颇有销声匿迹的趋势,但它也曾是矿难频繁的国家。在一次次的矿难中美国不仅停留在查清事故原因和追究责任方上,更为重要的是相关制度的改进,这种改进是革新的、强硬的,结果便是从20世纪初年均2000多人死亡到90年代年均9人,现在煤炭开采行业已经成为“本质安全行业”。为什么同样是出台相关制度完善,中国取得的进步相形见绌呢?私以为首先美国对矿难事的反应是迅速和强烈的,制定的规制度是具体和强制性的,xx年沙沟矿难中12人的丧生促使政府当年就通过了“旷工法”,更新了“安全法”,甚至在数字上“锱铢必较”:对违规的煤矿罚款额度提高4倍,要求矿主必须在1分钟内报告已知的矿难事故等等。而提到的这些仅仅是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规定的一小部分而已,这些“事故”和“立法”的对应关系,背后表现出美国的政治体系有一个畅通的信息吸收和反馈的机制,“快很准”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正如作者提到的那样,所有美好的法律都必须有充足的资才能执行。xx年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经费预算仅是美国的1/60,而煤矿数量约是美国的00倍。同时法律的有效执行也离不开权力制衡的条。如果矿主、工会、法院、煤矿监察局一家亲,出了问题相互包庇互相纵容,法律也就形同虚设了。另外分权不等于出了问题相互推搡“踢皮球”,在中国我们戏谑“有关部分是一个神秘的部门”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没有学习到分权的智慧,责任分工不明确,科层制观念又根深蒂固,当所有人都想躲避“政治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