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语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_第1页
xx届高考语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_第2页
xx届高考语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_第3页
xx届高考语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_第4页
xx届高考语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XX 届高考语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标准、步骤。 3、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标准、步骤。 教学难点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四、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文言文翻译即是一个高考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必考点。今天我们来系统的学习一下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二、文言文翻译的考点 (一)考点解读: 考试大纲强调: “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 2 / 11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二)高考链接( XX 年山东高考题) 【原文】: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句中的 “ 信 ” 作动词,讲信用。 【翻译】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 ,怎可不归附他呢? 【原文】: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 “ 诺。 ” 句中的 “ 止 ” 是使动用法,使 停留。 【翻译】:吴起出门,遇见一个老朋友便留他吃饭。这个老朋友说: “ 好啊。 ” 【原文】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翻译】: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句中的 “ 信 ” 指相信。 提问: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解读与备考】: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就是准确无误,通畅顺达,自然得体。要做到准确无误,必须熟练掌握一定量的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 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3 / 11 (一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信实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文句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语言优美,即 要求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提问:文言文翻译翻译的原则有哪些?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坚持对译。 字字有落实,句句有对应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 三、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审 :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关键词语、语法现象) 切 :以词为单位,用 “/” 切分句子。 连 :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誊 :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 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 “ 三清 ”“ 三不 ” 的原则。) 四、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翻译的具体方法 -留 适用范围 示例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4 / 11 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 2)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翻译的具体方法 -换 适用范围 示例 1、 用双音节词换单音词 2、用本字词义换通假字 3、用普通话词语换文言词语 ( 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疏远、信任 ( 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询都 翻译的具体方法 -补 适用范围 示例 1、补出省略的语句或成分。 ( 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2)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翻译的具体方法 -调 适用范围 示例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 ( 1)古之人不余欺也。 5 / 11 (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翻译的具体方法 -删 适用范围 示例 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某些虚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词等。 ( 1)噫吁戏,危乎高哉! ( 2)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当然只掌握这些方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增分点: 五、增分提示 :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先帝不以 臣卑鄙 ,猥自枉曲。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自己,降低了身份。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译文: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看。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3、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 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6 / 11 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 译文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谁更厉害?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译文:(被敲打时)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定语后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译文:不能通晓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文: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我而去;到了四岁,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 5、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文: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疆。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比喻) 译文:我进入函谷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以上我们学习了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标准、步骤。和翻译的具体方法以及翻译的几个增分点。下面结合我们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做一番实战训练。 文言文翻译实战训练 (一)宋王出逃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7 / 11 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兄曰: “ 国危甚矣,若将安适? ”其弟曰: “ 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 ” 于是报于王曰: “ 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 ” 王大喜,左右皆曰: “ 乡之死者宜矣。 ” 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选自吕氏春秋) ( 1)国危甚矣,若将安适?( 2)乡之死者宜矣 检查习题完成情况。 答题指导: 第一句 “ 安适 ” 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安,哪里。 第二句, “ 乡 ”“ 向先前。译时可调整句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答案: ( 1)国家的形势非常危险,你准 备到哪里去? ( 2)先前探报军情说敌军来了的人真该死。 (二)贾谊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 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 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文帝召以为博士。(汉书 贾谊传) ( 1)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8 / 11 ( 2)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 3)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 答题指导: ( 1) 重点考查实词 “ 属 ” 的翻译和状语后置句式。 ( 2) “ 秀才 ” 为古今异义词。 ( 3)故:旧时。事焉:侍奉他,意即 “ 向他学习 ” 。 “ 征 ”前省略主语,须补上。 答案: ( 1)凭借擅长背诵诗书写文章在郡里闻名。 ( 2)河南太守吴公听说他才学优秀,就召他到自己的官署,非常地宠爱(他)。 ( 3)(吴公)旧时与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 总结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 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找一生朗读大屏幕考点解读部分 学生回顾上节课练习的 XX 年山东高考题。 结合考点解读试题 找一学生回答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9 / 11 学生齐回答翻译的原则 解 读 实 例 让学生找出省略部分 重点讲解 “ 调 ” 的几种情况 让学生找出删除部分 学生找出古今异义词并做解 释 学生回顾其他词类活用的例子 学生回答倒装的几种情况并分析 学生找出委婉说法并做解释 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并完成后面的练 学生爬黑板展示自己的答案 答题指导 展示答参考答案案 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并完成后面的练 学生爬黑板展示自己的答案 答题指导 展示答参考答案案 让学生齐读歌谣并做解释 让学生读考点引起注意,加深印象 10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