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苏教版)_第1页
xx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苏教版)_第2页
xx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苏教版)_第3页
xx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苏教版)_第4页
xx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4 XX 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苏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4、春到梅花山 导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5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5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兴旺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导学 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书写本课生字。 导学 难点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 学具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录音 课时 安排两课时 导学设计 2 / 24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了小池塘,她给小池塘带来了五彩的世界。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带来了什么呢? 2、板书课题,生跟写 。 二、引导看图。 1、出示图片,引导观察。 要求学生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指名说说。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田边读课文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 3 / 24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上小节号。 3、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出示生字词: hnhiipinfxix 寒气还没有挨着一片散发休息 hunshngjngyngtuyng 欢乐盛开晶莹透亮涌动 ( 1)自读,有什么音值得注意?然后正音。 ( 2)让学生开火车读,个别读,集体读。 5、指名把生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课文。 要求:画出难读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6、出示长句子,指导读好停顿。 ( 1)那一朵 /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 /淡淡的清香。 ( 2)一到休息日,通往 /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 /欢乐的海洋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四、初步理解课文。 1、师范读课文,学生边斩边思考:春天到了梅花山,梅花山上怎么样? 2、下节课,我们再来细细欣赏。 五、教学生字。 4 / 24 1、出示生字卡,齐读生字词。 2、自学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笔顺。 3、启发: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记忆这些生字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老师作重点提示: 寒、挨、息:重点指导记忆。 欢:是 “ 又字旁 ” ,跟 “ 又 ” 有什么区别? “ 又 ” 怕踢到对方,所以就把那一笔捺改为点了。 片:第一笔是撇不是竖。 休 :用会意字的特点来记忆,一个人靠在一棵大树上休息。 六、指导书写。 1、怎么才能把这些生字写正确、美观呢?(重点指导) 还:书写时, “ 不 ” 要偏左写, “ 之 ” 要包住 “ 不 ” 。 自:位置要居中。 息:下面的 “ 心 ” 要写得扁一些,三 “ 点 ” 要横秘齐平。 退:注意第笔是点。 挨、休、欢:左窄右宽。 、师范写 “ 还、自、息、挨 ” ,生描红、仿写。 、生描红、临写剩余的生字,师巡视每指导。 5 / 24 导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开火车读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一)细读第自然段。 、梅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指名读第自然段。 、听了以后,觉得梅花开得怎样?书上哪几句写出了梅花的美丽。 、自己有感情练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交流 。(朗读、评议、再读) ()出示第二句话,多媒体播放:梅花挨挨挤挤开放的画面。 6 / 24 ()看到这画面,你觉得梅花怎样?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比较句子。 那梅花,散发出清香。 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第句。 (二)细读第自然段。 1、盛开的梅花是那样的吸引人,所以人们喜欢(生读 ) 一到休息日便怎么样呢?(生读 ),梅花山成了(生读 ) 2、读后 ,你觉得人们对待梅花的态度怎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呢?(学生交流、师相机指导) 3、第一句中的 “ 便 ” 可以换成另外的词吗? (看书上图:人们一批又一批看梅花) 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是 “ 人流 ” ? 4、小朋友,这么多的人来到了梅花山,看了美丽的梅花后,会怎么说?(人们的欢呼声、赞美声)这里成了什么?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自然段。 三、交流赏读。 7 / 24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早春时节,梅花山的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观赏梅花山的盛况。谁愿意为大家做一下梅花 山的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呢?配乐朗读或表演朗读。 板书 设计 4、春到梅花山 人们 梅花 涌动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人流 一朵一朵 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 散发 清香 (多) (美) 徐庄镇小学备课学讲模式(教师用) 科目语文年级一年级班级一( 1)班 课题 、草原的早晨 导学 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和背课文。 、学会本课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感受草原的早餐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8 / 24 乐。 导学 重点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正确美观的书写本课的生字。 导学 难点 通过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丽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 教学 学具 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录音 课时 安排两课时 导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图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 5 个生字。 一、谈话导入 1、这一学期,我们学过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农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开,也很美。) 2、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样呢?(板书:草原()的早晨)领读。 9 / 24 3、讲述草原:我国的内蒙古及西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适宜放牧牛羊。 4、谁能说说记住 “ 原 ” 字的办法?(用部件法记“ 原 ” : “ 厂、白、小 ” )结合教 “ 厂 ” 字头。 二、初读指导 1、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本跳着向前奔) 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 (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着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 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生字词:啪鞭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 指名拼读生字词。指出: “ 宁、静 ” 是后鼻音; “ 鞭、新 ” 是前鼻音。 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 (啪,象声词;鞭,结合插图理解) 教者小结。 10 / 24 黎明:天快要亮或者刚亮的时候。 宁静:安静。 新绿:刚刚出现的绿色。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叶露出了新芽。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 指名拼读生字词。 交流: “ 无边的草原 ” 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 教师讲: “ 牧民 ” 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牛、羊生活的人。骏马指好马、走得快的马。 问: “ 牧民们跨上骏马 ” 是什么意思?(牧民们骑上了好马)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生字词:远处飘动 指名拼读生字词。 交流对生字词的理解。(远处:远的地方;飘动:联系生活实际讲) 4、复习巩固生字词 出示下列生 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啪鞭黎明宁静铺满11 / 24 跨骏马 结合认读生字词教新的偏旁 5、自由读课文。 6、指名读课文。 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无打处民动牧原新 2指名认读。 仔细看田字格内的 “ 打、动、牧、新 ” ,比较在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根据学生发言,老师归纳: 虽然这四个学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在安排上还是有区别的。 “ 打 ” ,左高右低; “ 动 ” ,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齐平。 “ 牧 ” 左右两部分一样 高。 “ 新 ” 左右两部分的上面部分齐平,右边的 “ 斤 ” 字的 “ 竖 ” 稍长。 “ 无 ” 和 “ 民 ” 都是独体字。着重指导写好最后一笔:“ 无 ” 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从田字格的中心起笔,沿竖中线往下写,写至与撇平时再向右拐,最后向上钩。 “ 民 ” 的最后一笔是斜钩,幅度较大。处,复习折文旁,再与 “ 外 ” 做比较。处,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是平捺, “ 卜 ” 在平捺上方。“ 外 ” 是左右结构。 三、作业 练习描红。 12 / 24 各自练习写生字,觉得难写难记的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导学设计 第二课 时 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繁荣兴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剩下的生字。 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词语: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2、听写: “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 ,说出 “ 处 ” 、 “ 牧 ” 、 “ 原 ” 的偏旁名称。 3、指名朗读课文。 静读训练 1、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事?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季节:春天 新绿铺满草原;时间:早晨 黎明) 口头填空。鞭声打破了宁静。的草原醒来了。 自由讨论并交流: “ 草原醒来了 ” 是什么意思? 13 / 24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醒来了。) (夜,静悄悄的,草原也跟人们一样睡着了。早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静到动,就像醒过来一样了。 指名读全段。(重音:响亮、黎明、新绿) 2、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板书:羊儿牧民) 再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 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 原。 牧民们,追赶那。 填空后互相交流对 “ 一只只 ” 、 “ 蹦跳着 ” 、 “ 无边 ” 、 “ 跨上 ” 等词语的理解。(一只只:羊儿多;蹦跳着羊儿欢快;无边:草原大;跨上:牧民怀着欢乐的心情) (板书: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赶) 这一段写草原上羊儿和牧民怎么样?(羊儿多,牧民欢乐)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重音:蹦跳无边欢乐) 3第三自然段。 轻声读全段。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谁会读的? 指名朗读后提问: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草原上羊儿多,牧民欢乐) 14 / 24 你为什么这么说 ?( “ 一群群 ” 说明羊儿多; “ 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 ” 说明牧民心里很欢乐,放声歌唱) 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写草原上的羊儿多,牧民乐)(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 “ 一只只羊儿 ” ,这一段是 “ 一群群羊儿 ” 羊儿更多了。上一段通过写牧民跨上骏马追赶羊群表示欢乐,这一段用 “ 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 ” 来表现牧民的欢乐) 作者说 “ 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 ,为什么这么大比方?(羊儿是白色的,跟白云的色彩一个样;羊儿一边吃草,一边活动,白云在空中也不断移动。它们有 相似的地方。)(板书:一群群飘动歌声) 引读:远处,一群群羊儿 学生接着读,师读:蓝天下回荡着 学生接着读。 三、课堂练习 1、读了草原的早晨,我们又懂得了什么? (草原上的羊儿真多。牧民们的生活很快乐)(板书:多乐)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鞭声 ( )草原 15 / 24 ( )羊群 ( )清香 照例填空 一( )春雷 一( )气 一( )白鹅 一( )小船 一( )梅花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设计 5 草原的早晨 羊儿 牧民 一只只 涌出 跨上 追赶 一群群 飘动 歌声 (多) (乐) 徐庄镇小学备课学讲模式(教师用) 科目语文年级一年级班级一( 1)班 课题练习 2 导学 目标 1、学用字词句:读描写春天的句子,感受春天的美好;找同偏旁的字并说说偏旁的意义作用,了解形声字构字的巧妙,感受汉字的结构美,提高识字兴趣与能力。 2、写铅笔字,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3、读读背背:熟读识记四个描绘春光的成语,体会成语的16 / 24 韵律美,画面美,背诵两则谚语,教育学生爱惜光阴,鼓励学生背诵有意义的谚语, 4、综合性学习:结合 “ 三八 ” 节,作一张贺卡,写上一句话,让学生在 “ 做 ”“ 写 ”“ 问 ” 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精神。 5、口语交际: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当众介绍春天的美景,意思要明确,语言要规范,并能做到目中有 “ 人 ” 。 导学 重点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 导学 难点口语交际 教学 学具小黑板 课时 安排三课时 导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学习 “ 学用字词句 ” 。 学用字词句:读描写春天的句子,感受春天的美好;找同偏旁的字并说说偏旁的意义作用,了解形声字构字的巧妙,感受汉字的结构美,提高识字兴趣与能力。 17 / 24 学习写好 “ 铅笔字 ” 和 “ 读读背背 ” 。 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熟读识记四个描绘春光的成语,体会成 语的韵律美,画面美,背诵两则谚语,教育学生爱惜光阴,鼓励学生背诵有意义的谚语。 二、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师:前两天,我们去春游,你能看到了什么? 2、(出示挂图)图上的小朋友可聪明了,他们不仅游览了春天的美景,还在游玩中学了许多知识。想知道他们都学了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读描写春天的句子 1、出示句子,谁来读? 2、学生自由练读短文。 要求:碰到不认识的字多拼读。 3、检查自读短文。 4、练习感 情朗读。 5、师生共同朗读。 (三)找同偏旁的字并说说偏旁的意义作用。 1、你们读了这段话,发现了什么? 18 / 24 2、学生找出同偏旁的字。 3、师:为什么有相同的偏旁? 分别讲述 “ 草字头、虫字旁、足字旁 ” 的意义作用。 (四)仿照例句说句子。 1、前阶段,我们去春游,你们能说说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吗? 2、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话。 燕子在 。 小羊在 。 麻雀在 。 在 。 (五)总结 师生同唱春天在哪里。 教学铅笔字 1、审题。 讲清题目的要求: 1、本课是进行描红、仿影。审题。 ( 1)练读题目。 (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指导描红。 ( 1)出示卡片,让学生读 “ 杏、笑、春 ” 三个字,说说笔顺。 19 / 24 ( 2)让学生说说写好这三个字感到最困难的地方。 ( 3)教师示范撇捺的写法。 3、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保持教室安静,让学生静心写字,及时纠正不正确 的书写姿势。 4、指导仿影、临写。 ( 1)引导学生逐一分析 “ 杏、笑、春 ” 的间架结构。 ( 2)教师示范写 “ 杏、笑、春 ” 。 5、跟随教师的示范,学生分别仿影、临写。教师行间巡视指导,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6、反馈。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练习。 (三)读读背背(成语) 1、师: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校园里,多漂亮呀?谁来夸夸我们的校园? 2、教师小结,引出四个成语。 3、教师范读成语歌,学生感受其韵律美、意蕴美,激发学生朗读、背诵 成语歌的兴趣。 4、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背。 5、检查反馈。 指名背,评议纠正。 集体齐背。 20 / 24 (四)读读背背(谚语) 1、谈话:春天是多么美好,它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做些什么呢?你有什么打算呢? 2、学生讲述。 3、揭示第一则谚语: 意思:一天要在早晨就定好计划,多做工作;一年要在春天就早定好计划,多做工作。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开头最重要,要抓早,不能浪费时间。 4、读背第一则谚语。 ( 1)学生自由练读。 ( 2)指 导试读,指导读出正确的停顿、逻辑重音。 ( 3)学生练习背诵,并指定试背,分组比赛背。 5、小结:这句话很简单,但却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叫谚语。 6、学生借助拼音、插图自读自背第二则谚语。 7、检查读背情况。 (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干什么? ( 2)指名试背第二则谚语。 ( 3)说说读了这则谚语,你明白了什么? ( 4)多种形式检查背诵。 8、课外延伸: 像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收集、背21 / 24 诵。 教学 反思 导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学习想想做做。 综合性学习:结合 “ 三八 ” 节,作一张贺卡,写上一句话,让学生在 “ 做 ”“ 写 ”“ 问 ” 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 课程表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激趣,揭示要求 1、激情激趣 过几天,就是 3 月 8 好,那是什么节日? 你爱你的妈妈吗?为什么?妈妈的节日就要到了,你准备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呢? 刚才大家的想法都非常的好,其中 做一张贺卡送给妈妈这个想法太好了,妈妈收到这份礼物一定又惊又骄傲,她觉得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