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技学校德育课渗透孝敬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文/姚英才 摘要:本文根据技工学校学生思想现状,从部分学生传统美德缺失、学校教育缺位及成长环境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学生普遍缺乏孝敬心的原因,并从传统文化熏陶、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拓宽德育教育途径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德育课渗透孝敬教育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德育课渗透孝敬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教师,在开学初,当问及学生“你的梦想是什么”时,有的学生这样答道:“反正已经进入技校了,我不想学习,也不想工作,只想每天玩游戏、睡觉。”笔者接着问道:“那你今后如何生存?”学生答:“反正父母在,他会给我钱花的。”继而问道:“等你父母老了,你怎么办?”学生答:“到那时候再说,父母会给我安排好的。”再问:“你什么都靠父母,那你有没有向你父母尽过孝道?”学生答:“无所谓。”当听到学生的回答时,笔者顿时为之愕然。这个学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家庭的不负责,属于典型的啃老族,缺失了中华美德中的“孝”。学生现在只知道依靠父母,不懂得孝敬父母,将来如何对工作负责,成为单位的人才,又如何对社会负责,成为国家的栋梁。笔者对技工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此类学生所占比例已经超过了40%。基于此,笔者认为开展关于“孝敬”教育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旨在增强技校学生的孝敬意识,继而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最终回报社会、家庭、学校的育人之恩。 二、中技生普遍缺乏孝敬心的原因分析 1.传统美德丢失 著名儒家学者蔡礼旭教授指出:“德行的本在孝道,我们要修身得好,首先一定要从孝养父母做起。”孝敬是德之本,也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不息的优良传统,古人卧冰求鲤,弃官寻母的故事,已经让我们赞叹不已,而今捐肾救母、背着母亲上大学这样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继而尊敬师长、回报社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尤其是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面临着严峻考验。不可否认,追求物质、贪图享受、标榜自我等思想,正越来越受到中技生的追捧,有的沉迷于网路的虚幻世界中不能自拔,有的面对父母、亲人显得冷漠茫然,有的心安理得地恣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等等。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传统美德哪去了?” 2.学校教育缺位 中技生的成长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但从教书育人的职责看,学校应该主动承担更多责任。因此,目前的中技生出现“孝敬意识缺乏”等问题,也应该更多地从学校教育上找原因。就目前而言,家长普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学校教育普遍存在重科学知识灌输、轻思想品格培养的现象,尤其是在德育课的教学上,往往也参照文化课的教学形式,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的检验上,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衡量指标,比如学校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非常严格,学生除了参加必修课程考试外,还需要参加国家三级技能应知和应会考核,否则就不能顺利毕业。所以,学生和教师自然更加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容易忽略孝敬教育等品格教育。 3.成长环境影响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直接且显见的。因此中技生“孝敬意识缺乏”,也同样可以从成长环境上找到一些原因。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加上普遍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家长尺度掌握不好,就容易溺爱子女,让他们理所当然、心安理得、毫无节制地从父母那里索取,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应该回报父母、奉养父母,有的甚至连父母的生日、年龄等基本信息都不记得。之前,我们组织了一项“父母信息知多少”调查问卷,调查的458人中,有12.3%的学生对父母的信息一无所知,有59.6%的学生仅仅知道少量信息,只有28.1%的学生知道得相对较全,此结果令人警醒和深思。在一定程度上讲,过于安逸的生活养成了学生的骄娇二气,最终父母却会“自食其果”,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三、德育课程渗透孝敬教育的几点思考 学生孝敬意识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也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从德育教育角度看,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把孝敬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德育教育课程之中,真正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培养人才。 1.要注重传统文化熏陶 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得益于其客观真理性和实践正确性,因此德育课程渗透孝敬教育,必须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典籍经常读活动”“传统知多少趣味问答”“弘扬传统文化有奖征文”“传统文化专题板报比赛”等方式,鼓励、带动学生品味传统文化、感受中华孝道、净化个人灵魂。比如,学校通过每周安排12次弟子规集中诵读,并在11月份进行弟子规诵读比赛等方式,加强传统文化传播、普及,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锻炼提高。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学校还应该进一步加大类似活动的组织力度,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2.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要把孝敬教育真正渗透到德育课程中并取得实效,我们应积极改进现行的德育教育模式。一方面,要转变教学理念。应该把孝敬教育甚至整个德育教育和其他文化课程、技能培训区分开来。尤其是在教学效果的评判上,不能简单地“以分取人”,而应该制定专门的评判标准,确保“德”和“才”的统一。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乐于做那些做了不一定马上见效的工作,通过长期努力,在潜移默化中改造学生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要改进教学手段。相对于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而言,德育教育则更加注重自发性、内在性、自觉性,因此,在教学手段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和丰富,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为了让学生的孝敬感恩教育深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笔者在每一节德育课上都让学生聆听一个孝心小故事,如陆郎怀橘、江革背母逃难、毛泽东尊师等,以此树立“孝敬父母光荣,不孝敬父母可耻”的荣辱观念,树立尊师重教、尊敬师长的社会风尚,树立“立志勤学,为中华而崛起”的高尚情操。 3.要拓宽德育教育途径 德育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不能寄希望于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的教学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应该建立课内、课外的作业联动机制,凝聚德育教育的强大合力。在校内,利用教师节开展尊师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清孝敬的广博含义,让他们明白孝敬父母是“孝”,尊重师长、回报老师、感恩学校也是“孝”,以此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开展“十佳孝星”评选活动,让学生在“比、学、赶、超”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懂得知责、培养孝心。在校外,要注重依托家庭开展孝敬实践,充分利用父母的生日、春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各种节日布置德育作业,开展为父母送一个祝福、洗一次头、做一顿饭、洗一次衣服、捶一次背、拖一次地的“六个一”活动,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宽容,锤炼坚强意志、品格。 实践证明,凡是对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证券经纪业务合规文化建设考核试卷
- 硅冶炼厂的安全文化建设考核试卷
- 质检技术在电子产品销售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矿山企业经营管理考核试卷
- 电子运动数据分析平台市场前景预测考核试卷
- 电力设备绝缘性能检测与评估方法考核试卷
- 跨国婚姻与家庭法律问题考核试卷
- 谷物磨制企业产品创新与研发管理考核试卷
- 聚吡咯烷酮纤维制造考核试卷
- 校园食品安全培训
- 2025-2030中国无损检测(NDT)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现代农业产业园协议合同
- GB/T 196-2025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 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体系构建研究
- 2024-2025学年陕旅版(三起)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 《一榀框架的结构计算和设计21000字(论文)》
- 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
-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项目八北京冬奥会奖牌榜指针
- 土地房屋测绘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巡视巡察课件2025
-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元调九年级化学试题(含标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