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感受体会范文【大学研究生】.doc_第1页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感受体会范文【大学研究生】.doc_第2页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感受体会范文【大学研究生】.doc_第3页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感受体会范文【大学研究生】.doc_第4页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感受体会范文【大学研究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感受体会范文【大学研究生】 当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有那么一群孩子与父母相隔万里;当我们在书海里翱翔,有那么一群孩子只能不停地翻着寥寥几本破旧的书籍;当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兴趣班充实自己,有那么一群孩子却找不到老师来引导自己。于是他们有的学会了叛逆,有的学会了沉默,在他们这几张白纸还没有被墨水染黑之前,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上海财经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贵州分队在结束了贵阳为期两天的培训之后来到了遵义边上的一座小县城道真,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里是遵义最贫困的地区,然而在支教团三名队员的眼里,这是一座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七月三十一日上午道真团委组织新老志愿者进行了经验交流并对新一届的志愿者给出了诚恳的建议与期许,我校支教团的三名队员胡晓斌,张璇,刘秀娟在交流会上积极发言,向即将期满的志愿者请教经验,收获颇丰。当天下午三名队员与即将任教的中学校长一道前往位于玉溪镇的印道中学。在途中,校长向我们三名队员讲述了中学的具体情况: 学校是一所全寄宿制的学校,全校五十多个教职工,其中三十多名为教师。共九个年级一千多名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为留守儿童,孩子们比较皮,管理起来比较困难,缺少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希望我校支教团可以为学校带来改变。 校长带支教团队员参观了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物留守儿童关爱屋,这是由道真团委与校方共同设立的机构,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监督与价值观引导,很容易走上歧途,通过设立这样一个关爱屋,可以吸引学生们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发展自己的课外兴趣,这样他们就不会在课余时间沾染打架斗殴等不良的习气。关爱屋设有舞蹈室,图书室,书法室,心理咨询室等,但是由于师资匮乏,资源有限,特别是阅览室的书籍寥寥无几,没有书法老师,舞蹈老师全校仅一名。关爱屋并没有发挥它理想的效果。他希望志愿者们的到来可以为关爱屋带来生机。 由于学校还没有开学,我校志愿者还没有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他们现着手于对于关爱屋的规划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工作计划中,据他们反应,现在学校最缺乏图书与相关兴趣类科目的老师,希望有相关资源的学生老师以及校友可以积极与他们联系,他们也希望财大的学生社团可以组织相关志愿者活动到这边来为孩子们带来新的知识。在在职的这一年间,他们会及时更新学校动态,希望有兴趣的爱心人士可以积极关注。 支教,伟大平凡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不知不觉中,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身份已经伴随我三个多月,当一切的繁华都褪去,工作和生活都渐渐步入正轨,对这个新的身份,也有着不断更新的感悟。 我不是第一次走进富平县乡镇的校园,今年6月,我以学生干部兼研究生支教团后备成员的身份走进藏在村落中的田村小学,那时,我还是一名学生,我没有更多的感触,脑海中仅仅停留在一所普普通通的乡村小学罢了。而此时,以一名支教老师,一名工作人员的身份走进到贤初中,我明白今后一年我将在这里度过。坑坑洼洼的地面没有经过硬化处理,一下雨总是泥泞不堪,第一次站上讲台,教室竟是如此的简陋,角色的转变的确会带来视觉的转换。 不大的教室里挤着四十多个孩子,孩子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环境与设施,满眼是对知识的渴望。匆匆忙忙之中,开始了我支教了旅程,经验不足会造成紧张,孩子们的热情是我最大的动力。渐渐的,我喜欢上了这群十来岁的孩子,喜欢上了支教的生活,我发现,对于支教,已经根本停不下来。 用新颖的理念去弥补经验的不足,用活力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我想不仅仅给他们带来知识,也希望给他们带来更多课堂之外的东西。支教团因此也将承担更多,用我们微不足道的力量去改变孩子们的生活,改善教学设施,改善那凹凸不平的地面。 为什么要去西部支教?这是很多人对我们的提问,其实也是支教队员的第一考验。有的人想“丰富人生”,看不一样的世界,体会不一样的生活;有的希望能为贫困地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伟大平凡。支教队员没说豪迈的空话,我们的想法真实的心底,但都体现当代青年都会有的可贵的理想信念。 转眼间,这已经是我来留古初中支教的第4个月了,随着角色的转变,我也慢慢地越来越像一个老师了。每天,孩子们活泼可爱笑脸,琅琅而又略显稚嫩的读书声,真诚而又羞怯的“老师好!”,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满足。 然而,最近我的脑子里不断在蹦出一个问题我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学校安排我教七年级三个班的计算机和七年级一班的生物课,这两门课在初中都不算主课,但我每节课都会认真的备课,课堂上学生反映也很好。尽管如此,那我来支教就是为了教好那一两本生物书,或是普及一下计算机知识吗?那我走了之后呢,其他老师会不会这么认真的去上这些课?每次想到这个问题我的内心就会很沮丧。能不能再多教一些,能不能教一些让学生们终身受益的东西,这些成了我每天都会想好久的问题。之后,我决定从两方面来重新定位我的工作: 1.尽最大可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帮助他们树立理想; 2.言传身教,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 针对第一个方面,农村的学生其实并不笨,只是他们生活环境简单,接触事物单一,知识面狭窄,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学到的东西将来能做什么,也无法理解和表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他们的学习中很少有快乐的感觉,更多的是在家长的驱动下完成任务,当然他们的理想也很模糊。从这个方面出发,我改变了我计算机课的教学结构,每两节计算机课中间穿插一节兴趣拓展课。我让学生们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写在纸上,每周一交给我,我通过查阅资料和结合自己的感受在课堂上跟他们分享交流。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理想,我会给他们一些介绍和指导,告诉他们怎样培养和坚持自己的兴趣,告诉他们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他们需要做哪些努力。这样调整之后,我感到效果很不错。 针对第二个方面,好的习惯会伴随人一生,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要培养好的习惯不仅要靠学生自觉,更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从进入课堂的每一个细节我就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包括师生礼仪、回答问题的方式、对问题思考的方式、读书的方法、课后作业的书写等等,我经常会给学生讲一些名人或者我身边同学的事例,让他们感受到好习惯对学习和生活的帮助,看到他们慢慢地有了进步,我就会不断地表扬和鼓励,孩子们配合的热情也很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明显感觉到有了一些好的进步和变化,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很麻烦,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争取在一年的时间里帮他们得到更多的进步。 路还很长,我希望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祝福我吧! 怀着对“志愿者”这一神圣称号的向往和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羡慕。我参加了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富平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成为了一名在初中任教的支教老师。在我心里,支教的一年是短暂的,能给孩子们带来的也十分有限,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做些什么,而不仅仅停留在教课方面。 从xx年9月初进入华朱初中至今,已经3个多月了,在这期间,我不仅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也完成了思想上的转变。开学初,我在给华朱初中初二(四)班带数学;期中考试前后,有位老师请假半个月,我代替她给初二的两个班带英语;现在,我在给初二(一)班带物理。除此之外,我和一同在华朱初中支教的小伙伴杨帆一起在管理着华朱初中的广播站,不仅如此,我们二人还一起管理着学生周二至周四的大课间活动。这就是我这位普普通通的志愿者在学校做的工作。 刚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学校的学生很差劲,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明白?为什么有条件学习的同学不好好学?为什么14岁左右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同时我又发现,这里的学生很憨,他们是贪玩,不喜欢学习,但是本质上他们都是好的,这样的学生即使底子差,也比那些已经变坏的学生容易被教好。 我觉得学生有时听不进老师说的话是因为他们在思想上把自己放在了老师的对立面,对老师的教育有抵触情绪。所以首先,我和很多孩子成了朋友,我对他们说:上课就得有老师和学生的样子,下课咱们可以一起玩。于是,我的很多学生和我的距离近了,也会告诉我一些他们的心里话,他们会告诉我他们自己的感情事情,告诉我他们自己的家里情况,也会告诉我喜欢哪些课和喜欢哪些老师。这样不仅有助于打开他们的心扉,减小我们之间的隔阂,而且让我也更容易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其次,我每节课下课前两三分钟,会和学生聊一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讲一讲我眼中的世界观和大学。论教学经验,我比学校的老师差的很多,我希望给学生们带去的除了知识,还有希望、信念和习惯。通过和他们聊天交谈,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农村学生很多都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有些就是等着混完去打工,更有个别学生的思想中充斥着“学习无用论”,我向他们讲自己过去的学习过程,讲大学的美好以及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这一切都是只有努力奋斗才会得到的结果。除了帮助他们树立信念,点燃希望,我还在平时的小事上督促学生改正自己的不好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总之,这三个月的支教生活,我的收获比较丰富。我体验到了教师的辛苦不易,积攒了教学经验,也提高了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最主要的是点燃了我内心里那一点热情,让我更有干劲去充实自己,不停奋斗,奉献自我。 支教就像一把火炬,在我们每一位志愿者的手中不停的传承 着,用旺盛的火焰为更多的人带去温暖。我相信,这一年的支教时光,将是我这辈子难忘的事,不忘初心,不枉此生。 青春激扬,梦想启航 火车承载着梦想行驶在青藏铁路上,沿途的白云、戈壁、冰川、草原交织形成的美景让六位研究生志愿者目不暇接。巍峨雄伟的唐古拉山,光影变幻的措那湖,自由自在的牦牛、绵羊、岩羊和藏羚羊,迎风飞舞的“风马旗”,这些和谐、震撼的画面激起了志愿者们的情愫,他们在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口弹起了吉他,唱起了“蓝莲花”、“老男孩”等歌曲,迎接着的生活。 去西藏之前,他们曾幻想天天吃生牦牛肉、喝酥油茶,到了之后才发现,西藏有80%的厨师做的菜都是川菜,而且还能吃到藏餐、尼泊尔餐和印度餐;他们也曾以为会在破败不堪的教室里教穿着破烂的孩子们读书识字,到了才发现,他们服务的学校是拉萨当地有名的重点中学,而且离布达拉宫只有4公里。 也许是一路的亢奋击退了高原反应,到达拉萨时除了个子瘦小的宁艺飞,其他志愿者们都没感到身体不适。谈起当初报名参加支教计划的初衷,宁艺飞说,由于小时候患过严重的疾病,他很小便思考人生的意义。他会想类似海伦凯勒式的问题:假如只有一年的生命,我会做些什么?后来他意识到,如果只有一年生命,最有意义的事,不是去赚钱,也不是去继续深造,而是去偏远的地方,用一年时间去改变一些孩子的命运。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承,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尽管当初报名时亲人朋友很不理解,认为他浪费了一年的宝贵时间,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一个实现梦想的难得机会。 服务西藏、建设西部,是支教团的目的。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本科四年都热衷志愿活动的赵崇旭同学在得知我校有了西部支教计划后便毅然报名,在得知被委任团长一职后,便担负起团队建设的重任。六位研究生志愿者可谓性格鲜明,他们中有靠谱的“老大哥”、洒脱的文艺青年、稳重的有为青年、也有安静的技术宅男、任劳任怨的好青年、雷厉风行的女强人。远在他乡,为了让每个成员都有家的归属感,赵崇旭会定期组织活动,让大家分享心得体会。赵崇旭说,支教团成员在平时生活和每一个活动中都有明确分工,大家都能在这个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一年,志愿者们怀揣着对志愿服务的热爱和对拉萨的向往,因服务西部之缘,成为了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 三尺讲台,一片真情 刚刚到达三高,还未来得及平复兴奋的心情,志愿者们变被泼了一盆冷水:他们被安排到科室协助处理行政事务,并且被告知学校不需要他们这样的代课老师! 确实,拉萨三高是一所市属高中,在西藏的教育界也颇有名望,有着崭新的教学楼和气派的操场,以及庞大而优质的教师队伍,完全不缺这几个黄毛小子。但是志愿者们相信他们给三高带来的绝不是简单的劳动力支援,他们希望为西藏的教育和公益事业添砖加瓦。他们积极与校领导反映,后来,凭借在科室中的精彩表现和积极的工作热情,打动了校领导和学校老师。最后,他们被委以重任,不仅让教授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全部科目,而且还让他们做班主任。 给高年级学生上课,面临从“大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而且这些还不是想象中的小孩子,而是跟自己一般大的还处于叛逆期的大孩子,志愿者们肩上的压力不少。他们只能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备课,去重新学习早已遗忘并且改版过的知识。站在三尺讲台上,他们也曾紧张无措过,所幸的是,他们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很快就适应了教学的工作,在授课之余还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团队中的文艺青年余潇曾主讲文学常识和古汉语文学。他发现西藏的孩子们学习语文很费力,开始的时候都觉得枯燥乏味。他便以诗经月出篇为切入点,声情并茂地吟诵“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孩子们不解其意;再以西藏广为流传的玛吉阿米歌词(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每当升起那明月皎颜/玛吉阿米醉人的笑脸/会冉冉浮现在我的心田)为辅佐,孩子们瞬间领会了大意;接下来,逐字逐句翻译这篇诗经,孩子们便兴趣大增,对古汉语文学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下课后,学生们都要求连续再上一节语文课!说起这些孩子们,余潇特别自豪,他说,“我相信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在讲台上我和孩子们是师生关系,下了讲台之后我和他们是完全的朋友关系。他们都亲切地称呼我为“潇洒哥”!孩子们还给我写了好多小纸条,送了小礼物,我特感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上课之余,支教团还承担了繁琐的办公室事务,为了把事情处理到最好,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但是渐渐地,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这点安排下来的任务,他们希望用有限的时间为孩子们做更多的实事。 在跟其他学校的支教团交流后,赵崇旭发现别的支教团很多都在做以前学长学姐们留下的项目。作为我校首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他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赵崇旭认为没有轨道的车选择方向也会更多。他们细心观察,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萤火虫”计划、“藏汉桥”行动、创办了拉萨三高第一届社团联合会等,其中“萤火虫”计划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萤火虫”计划是一个系列活动,意指通过这些星星点点的活动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光明。“萤火虫”计划的初期活动形式由一对一辅导转为集中辅导的学习社。“当时有很多学生到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