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 XX 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表格式导学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21*猴王出世 学习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读记一些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学习反思 教学重难点 1、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2、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学习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作者吴承恩及西游记中与本文相关部分的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2、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3、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 / 14 4、提出疑问。 小组交流 1、读课文。 2、课文主要内容。 3、质疑 班级展示 1、读文。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 1、 “ 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从文中找出依据并说明,可适当写批注、圈点,留下读书的痕迹。(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 那石猴在山中 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 A 读一读此句,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猴子?() B 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你发现这句话有何特点?() 语言和内容高度融合,就叫经典。 c 高声朗读此句,试着读出石猴的快乐、自由。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 “ 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 我进去,我进去! ” A 读此句,你读懂了什么?() B 体会情感,再次读句,注意语调。 “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 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 3 / 14 A 找出此句中的动词: B 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石猴笑道: “ 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 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 A 出声音读此句,用一个词来概括,真可以说是()。 B 从这一段的描写中,你体会出了石猴怎样的特点?() “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 A 读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加上想象说一说。() B 再次读此句,品味语言,读出韵味,体会古代白话文语言的概括性。 “ 石猴坐上面道 何不拜我为王?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不变() “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遂称美猴王。 ” 理解 “ 拱伏无违 ” ,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班级展示小组展示其中一题的探究结果。 反馈练习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草木,()涧泉,()山花, ()树果;与()为伴,()为群,()为友,()为亲; ()石崖之下,()峰洞之中。 二、阅读,完成练习。 石猴端坐上面道: “ 列位呵,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4 / 14 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 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 “ 千岁大王 ” 。 1、解释下列词语。 (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2)拱伏无违: _ ( 3)序齿: 2 、 从 石 猴 的 话 中 可 以 看 出 石 猴 的_(特性);看出他做事 拓展延伸读一读西游记,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口语交际五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 学习目标 1、能通过自己的演绎, 将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刻画得生动、形象,从而加深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 2、学会通过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来反映人物的性格。学习反思 教学重难点学会通过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来反映人物的性格。 学习准备 “ 负荆请罪 ” 的教学录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5 / 14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你最喜欢哪部名著?为什么?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2、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或者你最崇拜谁?你想通过自己的表演来当一回你喜欢的人物吗? 观看录象后思考: ( 1)廉颇和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 2)你从哪里体会到 的?(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 2、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录象,这段录象我们书中的课文里也描绘到了,你能比较一下两者的关系吗?(录象中很多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等都是通过书上的一些叙述性的语言转化的;书上刻画的人物性格在录象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3、分角色准备 、如果让你来演这个故事,你觉得需要哪些准备? 可以将文中的叙述性语言改编成人物的对话。 可以利用提示语加上表情或动作。 根据实际情景可以准备些简单的服装、道具。 4、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 小组交流小 组排练节目 班级展示 6 / 14 1、班内表演。 2、全班同学评议,评出 “ 最佳表演家 ” 。 标准: ( 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再现故事场景。 ( 2)入情入境,将人物形象展现逼真。六、老师总结这些人物的形象通过同学们的演绎,真是生动逼真。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感受,去细细品位 活动总结这些人物的形象通过同学们的演绎,真是生动逼真。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感受,去细细品位。 习作五缩 写课文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明确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和内容,初步懂得缩写方法; 2、找出与文章的主要内容关系密切的句子:重点指导一个自然段的写法,学生作片断练习学习反思 教学重难点明确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和内容,初步懂得缩写方法。 学习准备搜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 7 / 14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前置作业 1、搜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2、审题。 小组交流 1、搜集的故事。 明确缩写目的 明确缩写要求 、读课文中的习作要求,想想:缩写要达到什么要求 、缩写成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语句简洁、通顺、连贯。 合作探究 1、看课文中的习作提示,边读边想边划:怎样压缩才能使缩写后的文章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用 “ ” 划出句子。 2、怎样尝试取舍 快速默读景阳冈,划出需要保留的内容。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武松打虎时的过程)哪些内容是在叙述 “ 武松打虎时 ” 的,需要保留用 “” 划出来。哪些情节可以删去 讨论上面思考题。( 1)指名说说划出的需要保留的内容。( 2)师生小结:应保留的内容有:武松打虎空拳打死猛虎的过程;武松的有关动作和语言;店家等相关人物的反映。 8 / 14 学生对照自己划的内容,作适当增删。 班级展示 1、讨论:这一段中,哪些可压缩根据学生讨论,板书:可压缩:具体描写老虎的反映的词、具体描写武松动作的词。即动作前的修饰 2、片断练习。缩写 “ 武松打虎时 ” 的经过。 第二课时学习反思 小组交流缩写 “ 武松打虎时 ” 的经过。 班级展示讲评第一课时写的片断。 1、出示学生写的缩写片断。 2、重点讲评以下几方面: ( 1)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 文的主要内容 ( 2)该压缩的是不是都压缩了 ( 3)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 合作探究 1、听老师、同学讲评片断后,修改自己写的片断。 2、小组对照上面三点要求评价同学的片断。 写作文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中的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缩写要求。教师强调删去次要内容,保留主要内容。 9 / 14 2、学生按要求缩写全文。 拓展延伸 缩写课外故事。 1、学生独立地阅读课外搜集的一个故事,简要复述的主要内容。 2、明确 .在缩写课文的共同点:缩写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文章的语句简洁,通顺,连贯。 3、尝试缩写课外小故事。 4、课堂交流,评议。 回顾拓展五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谈阅读感受。 2、积累关于名著的歇后语。 3、阅读名著。 学习反思 教学重难点会读,会背歇后语,了解其中的含义。 学习准备收集关于名著的歇后语。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收集关于名著的歇后语。 10 / 14 小组交流 1、交流平台中的话题其中一个。 2、交流歇后语。 3、阅读名著西游记。 班级展示 1、以小组单位展示。 2、其他小组可以补充,质疑。 合作探究 1、读准歇后语,说说含义。 2、收集关于名著的歇后语。 班级展示 1、读歇后语。 2、说含义。 3、收集关于名著的歇后语。 拓展延伸 4、继续收集关于名著的歇后语。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姓名年级 一单元的学习已结束,快来盘点一下你的收获吧。加油!你是最棒的!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ynnudnqijjudjchyn ()()()() nhnchngxingfjngqngzushnjmiosun ()()()() 11 / 14 2、我会填 无()之()理()气()()璧()赵()无不()同()协()()造()设 孔明借东风 ()徐庶进曹营 () 关公赴会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 将相和选自著的,此书被鲁迅先生称为 “” 。草船借箭选自著的景阳冈选自著的。 猴王出世选自著的。 3、给加点词语换上合适的词。 A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B岂不枉送自家性命!() c真个好所在。() D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 子去耶!() E、石猴跳出水外,呵呵道: “ 大造化!大造化! ” () 4、歇后语连线。 张飞吃豆芽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借箭装模作样 东吴招亲陪了夫人又折兵 诸葛亮吊孝有借无还 周瑜打黄盖小菜一碟 5、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拟人句(把物当作人写)。 a微风轻轻吹在小英的脸上。 12 / 14 b河水哗啦哗啦地流淌着。 6、将下列历史人物填到相应的成语旁边。 赵括诸葛亮祖逖蔺相如廉颇勾践曹植荆轲 初出茅庐 ()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 () 闻鸡起舞 ()完璧归赵 ()草船借箭 () 负荆请罪 ()图穷匕见 ()煮豆燃萁 () 二、阅读理解: 蹲下的不只是身子 多可爱的一个孩子,虎头虎脑的,牵着父母的手高兴地嚷着、跳着。很多人都被孩子的情绪感染了,长途的旅途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消失。 大家就站在目的地野生动物园的门前,排队购票入内。看到售票窗口的玻璃上写着 “ 成人 180 元,小孩半票,米以下免票 ” 。 我问站在前面的孩子的父亲: “ 他有多高? ” 孩子的父亲说: “ 米。 ”“ 那得买半票了。 ” 我说。 孩子的父亲并不作声,队伍慢慢移近窗口,只听孩子的父亲对孩子说: “ 进门的 时候把身子蹲下来。 ” 孩子说: “ 爸爸,你放心,像乘公交车一样是不是? ” 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 13 / 14 进门检票了,孩子在进门的一刹那,突然把身子努力 “ 沉 ”下来,作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像一只小小的唐老鸭移进了大门。 或者人太多了,检票员没留意这位学鸭走路的孩子。孩子走进门后,马上恢复了原样,又蹦蹦跳跳起来。 刹那间,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个孩子,也为孩子的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在那么多人的面前,毫无顾忌又顺理成章。孩子蹲下来的不只是身子,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诚实。 1.为文中加点的 “ 像 ” 选择恰当的用法 。 前一个 “ 像 ” :( ) 后一个 “ 像 ” ( ) .比喻 .表比较 .表举例 .表猜测 2.写出 “ 顺理成章 ” 的原意和在本文中的意思。 _ 3.文章开头写小孩的外貌、动作有什么用意? _ 4.“ 孩子的父亲在他 的头上摸了摸 ” 你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阳教资考试题库及答案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通关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高血压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员工培训与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商平台数据分析与社交电商模式创新报告
- 2025年直播电商行业主播品牌合作模式优化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光通信技术升级对光纤光缆制造设备行业的影响报告
- 2025年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场运维成本分析与控制策略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接接触食品材料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解析卷-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腹腔镜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 2024新版(外研版三起孙有中)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
- 个性化评价体系在高考语文作文中的作用
- 分布式光伏工程报价参考
- 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 中学政治九年级《坚持改革开放》说课课件
- 2025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数学试卷(含答案)
- 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估规范
- 《中国民航发展史》课件-第一章 中国民用航空的萌芽与初步发展
- 2024年(学习强国)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泡沫箱子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