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如何与文本对话_第1页
浅谈阅读教学如何与文本对话_第2页
浅谈阅读教学如何与文本对话_第3页
浅谈阅读教学如何与文本对话_第4页
浅谈阅读教学如何与文本对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浅谈阅读教学如何与文本对话 浅谈阅读教学如何与文本对话 作者 / 黄家亮 【摘要】“对话”以及由此而生的“对话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的新形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诵读欣赏、找准“切入点”、批注笔记等方式促进真正有效的对话。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对话 批注 在教育领域中,“对话”以及由此而生的“对话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的新形态。它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被动状态。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感受到了自主的尊严,感 受到了独特价值的存在,感受到了心灵成长的愉悦。这种教学模式,很快被一线教师接受和广泛运用。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对“对话”内涵的不理解,导致一些无效的对话。那么阅读教学应如何与文本实现真正有效的对话呢? 一、应从品读开始 2 / 6 1.诵读吟咏品味语言美 文字不仅有意义,而且也能表达情调。通过反复诵读,入情入境地读,有滋有味地读,最后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读出味道,便实现了对话。读的时候即是倾听心灵,倾听语调,又是以读出的语调表达倾听的感觉。就是这样实现与文 本的心灵对话的。 一位教师教读闲情记趣的教学片段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品读第二段。生:我认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要读得慢一点。“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要读出惊喜,“则”后面要稍作停顿;“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要读出神往的语气。师:你的悟性真好,请试读。(生读)生:我认为“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要读出兴奋之感,自然拍手称快。师:补充得好,为什么这样处理?生:这样能表现小孩子的顽皮和天真。师:那你给我们示范一下。(生试读)师:不错不错,确实读出了 孩童的顽皮和天真。我们大家都感受一下,看能不能读出这种韵味。(生各自读)学生所说的“要读出惊喜”“要读出神往3 / 6 的语气”“要读出兴奋之感来,好像真的拍手称快一样”都是他们从读中悟出的感觉,这就是一种与文本对话。 2.欣赏体验评价文本美 王尚文先生说:“读的过程是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提问、回答、质疑、反驳、肯定、否定、赞美、批评、补充、延伸的过程。”让学生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体验、欣赏、评价,提出疑难问题,发现文本问题(指瑕疵),批评文本错误,都是对话。 在春的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结构后,我要求同学们用一种鉴赏的眼光来说说从文中发现的春天大自然的美。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说: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我最喜欢的一种声音;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息;我最喜欢的一种感觉,再请同学们评一评作者的表达:我认为最妙的词语;我认为最美的句式等。在这里我要求学生做的是学生的读,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也是一种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学生应该常常问“为什么”,敢说“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或“我有不同看法”,善于说“我认为”,会说“这样4 / 6 写确实好”。 二、理读确立“对话”路 所谓理读,就是在品读的基础上掩卷而思,确定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思路。理读要梳理文本的思路或特点,确立教学对话的支撑点,找准教学“对话”的切入点,突破“对话”重难点。 1.找准“对话”切入点 找准了切入点,组织好了这一精彩“对话”,阅读课就成功了一半。如学习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我就让学生替杜小康写放鸭日记,为了替杜小康写放鸭日记,学生对课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故事脉胳都要作整体的了解和清晰的把握,这样一来,学生就非得认真阅读 和品味原文不可,这样的方法就是与文本对话的点金术。 2.突破“对话”重难点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重点。教师与文本“对话”时,应积极思考:如何才能组织“对5 / 6 话”,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如桃花源记一文中,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而“你愿不愿意在桃花源居住,为什么?”这一讨论题和“假如太守找到了桃花源”这一想象训练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兴奋,想象驰骋,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主题思想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经意间“樯橹灰飞烟灭”。 三、批注铺宽“对话”路 写批注是指在阅读的时候,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知识储备,积极地与文本展开对话,并把自己的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空白的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阅读教学中的批注,其实也是一个走进文本的过程,学生只有对文本有独特的体会,理解之后,才会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在初一开始要求学生写批注,针对批注的内容,把批注分成几大块:精彩发现、强烈感受、矛盾疑问、生发联想。到现在三年级,历经三年时间,绝大部分学 生都掌握了写批注的方法,都能静下心面对文本独特思考,有独特而多元的感悟。 6 / 6 总之,对话教学就是让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走向生活。我们期望“对话”这一新的理念在课堂教学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有效对话中净化和丰富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著: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 xx. 2.章莉莉:“对话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