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学案.doc_第1页
中考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学案.doc_第2页
中考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学案.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中考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学案撰写人:_时 间:_学习目标:1. 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知道噪声的控制方法.4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及其实例.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3-5分钟)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2)声音可以在 体 体 体中传播, 但不能在 中传播.2. 乐音的特性:(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 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 越大,响度越大; 还与距离声源的 有关,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2)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音调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 越高,音调越高.(3)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根据音色人们能够分辨不同 发出的声音.3. 减弱噪声的方法有:(1)在 处减弱(2)在 中减弱(3)在 处减弱.4. 超声波与次声波:(1)频率高于 Hz的声音叫超声波.应用有 、 、 等.(2)频率低于 Hz的声音叫次声波.应用有 、 、 等.二、典型例题(27-30分钟)活动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例题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 B. C. D. 学生训练:1. 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B.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D.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2.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活动二: 乐音的特性例题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 声有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的音色 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学生训练:1.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 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 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 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2. “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空气可以传声 B. 锣鼓声响度很小 C. 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 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活动三: 噪声的控制方法及超声波和次声波例题1 如图所示,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 防止噪声产生B. 阻断噪声的传播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 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例题2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 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 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 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 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学生训练:1. 假设跟你只有一墙之隔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到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不伤害隔邻的友好,在善意的提醒下,还没有改正而在自己一方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对减小其干扰没有效的是( )A. 将门窗等关得紧紧的 B. 用棉花塞住耳朵C. 将门窗打开,让声音快进快出 D. 将棉毯挂在窗上2.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 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 “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三、当堂训练(10-15分钟)1.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产生的原因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 “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法正确的是( )A.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B. 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D.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3. 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4. 如图所示,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5. 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A. 频率较低的 B. 音调较高的 C. 能量较小的 D. 响度较小的6.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