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兽医防治牛肝片吸虫病.doc_第1页
中蒙兽医防治牛肝片吸虫病.doc_第2页
中蒙兽医防治牛肝片吸虫病.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蒙兽医防治牛肝片吸虫病 巴义拉图/内蒙古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兽医站赵宏瑞/内蒙古阿巴嘎旗动物卫生监督所 乌云格日勒苏布达/内蒙古阿巴嘎旗畜牧工作站 洪格尔高勒镇洪格尔嘎查牧民照日格图有牧场3?800亩,其中约1?000亩位于湖边。湖边草场茂盛是放牧的理想草场。进入夏季后,部分牛没有因通过采食新鲜绿草增长膘情,而是逐渐消瘦,被毛粗乱脱落,个别因体质极度虚弱而死亡。经旗兽医专家组结合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病理变化、地理状况确诊为牛肝片吸虫病。 牛肝片吸虫病,又名牛肝蛭或柳叶虫,属片形科。由片形吸虫寄生在牛的肝脏和胆管中而引起贫血、消瘦、水肿、肝炎、胆管炎等特征的疾病,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严重。在其慢性病程中,动物瘦弱,发育障碍肉产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一)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于湖边,河边茂盛的草场,在远离水源的草场上很少发生。肝片吸虫病是由于肝片吸虫或大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肝脏和胆管,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肝片吸虫产出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与粪便混合,排出牛体外,虫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孵化出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动,钻人中间宿主螺蛳体内,在螺蛳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在新鲜水的刺激下从螺蛳体内大量逸出,附着于某些物体上或在水面上脱去尾部形成囊蚴。自然放牧的牛吞食了带有囊蚴的草或饮水后,囊蚴的被膜在消化道中被溶解,此后幼虫穿过肠壁和肝实质到肝脏胆管内寄生。同时虫体分泌有毒物质引起肝炎,毒素进入血中可引起红细胞溶解发生全身中毒、贫血、浮肿、消瘦等症状。此外虫体由消化道向肝脏转移时,造成消化道、肝脏的机械损伤并能带入细菌诱发其他疾病。 (二)临床症状 牛多见慢性型,犊牛症状明显,主要特点为逐渐消瘦,被毛粗乱脱落,贫血,黏膜苍白,胸下水肿。怀孕母牛有流产情况,如不及时治疗,最后会因营养障碍极度衰弱死亡。病牛死后剖检可见肝脏、胆管扩张,胆管壁增厚,其中可见大量寄生的肝片吸虫。 (三)诊断 本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必须将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和粪便检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判定。粪便检查采用虫卵沉淀法在显微镜下检查有无虫卵。 (四)防治措施 1.预防。在本病的污染区每年春秋两季进行两次驱虫;消灭在水草繁殖地区的中间宿主螺蛳;应对湖边草场进行冬季轮牧,避开中间宿主成活期。 2.治疗。 (1)西药治疗。丙硫苯咪唑属广谱驱虫药,对牛肝片吸虫具有高效、低毒、安全和使用方便等优点。牛体每千克体重口服量为2030?mg,不但对成虫有效,对童虫也有一定效果。 三氯苯唑(肝蛭净),黄牛每千克体重1015?mg,本药安全性好,一次口服,对成虫和童虫均有杀灭作用。 (2)?蒙药治疗。本病应辩证论治,病初牛体尚未十分虚弱,属里实症,应以杀虫为主,可用贯众12?g,槟榔30?g,龙胆12?g,泽泻12?g,研磨后温水冲服为宜。到病程后期,牛体虚弱,出现水肿,贫血等现象,属里虚症,以止痢,消水肿,滋补为主,可用细辛12?g,黄精30?g,莪术9?g,银华30?g,泽泻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