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友好学校第六十五届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时间为90 分钟,共100分。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到指定区域。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BCD从下面中国古代一些朝代状元人数分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导致南北出现差异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唐北宋南宋明朝清北方402801110南方1727377788A.北方政治中心地位丧失B. 经济重心的南移C.政府非常重视科举取士D. 儒学教育的发展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第I卷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该论断表达的主旨是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精耕细作B自给自足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周代)陶人为甗(),实二鬴(古代量器名) ,厚半寸,唇寸。盆实二鬴,厚半寸,鬲实五觳,厚半寸,唇寸(甗、鬲均为古代炊具)。”这反映出当时官营手工业A垄断手工业生产B产品做工精美C生产标准较严格D生产分工细致3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A汉代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唐代洛阳4.“(石门)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材料可以用来研究A古代官办手工作坊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A.新的大陆对人们充满诱惑B. 世界逐渐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C.世界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D. 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联系加强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地名。这些地区名称冠以“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城市出现B殖民扩张C新的民族诞生D新的国家独立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 所以“19 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D新型工厂制产生高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高一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生产开始进入大企业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仅出现在欧洲主要国家B. 促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C.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D.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总销售量(万包)出口量(占总量%)内销量(占总量%)1840年前6.40.9(14.06%)5.5(85.94%)1894年16.028.23(51.94%)7.7(48.06%)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D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有人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运动,“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机器的机关)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A.洋务运动B. 实业救国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从下面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58%19.82%5.37%4.22%3.96%2.56%2.43%2.43%1.02%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B. 民族工业在地区上的分布不平衡C.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比处于劣势D. 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优势地位15.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安定B列强放松经济侵略C政府政策支持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16.下图是1870年1911年晚晴时期金融类文章发表的数量统计图,其内容涉及货币银行、国际金融、证券和保险等多方面。金融类文章明显增多的根本原因是西方思想影响扩大洋务运动领域扩大民族经济有所发展舆论环境相对宽松17.“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A.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 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C.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D. 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直到21世纪初 “邓小平的高瞻远瞩”才变成现实。对邓小平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D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1958 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A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动,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D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 1985 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 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高一历史试卷第3页(共8页)高一历史试卷第4页(共8页)23.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D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材料主要说明A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B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是很严重C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D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1933 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 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1921 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就市场角度而言,其积极意义在于A.推动了农业产品的商品化B.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消除了农民对政府的不满D.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据此分析A.斯大林模式形成B. 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C.容易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D. 新经济政策被终止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在回忆录中指出:“它不应该是束缚欧洲各国人民的紧身衣,而应该是他们和他们赖以发展的共同依靠,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各自正常特性发展的共同支柱。”在此阿登纳认为欧洲一体化旨在A.摆脱美苏对欧洲的控制B. 促进欧洲各国的共同发展C.缓和欧洲各国间的矛盾D. 维护欧洲地区的和平局面西方学者认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材料表明A.苏联在欧洲的政治、经济体系崩溃B. 两极格局瓦解推动经济的“全球化”C.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D. 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区域集团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中国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这表明A.企业国有化成为变革的重要内容B. 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C.经济危机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原因D. 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趋向一致第卷非选择题(31小题15分,32小题各16分,33小题9分,共40分。)31.(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比,在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方面,则有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经营规模进一步狭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即使在地力尚算肥沃的江南地区,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陷于劳动力过量投入,结果略有增长却没有什么发展的“糊口小农”经济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材料二15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在英国最典型英国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进一步推进圈地运动18 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供应,在推行诺克福轮栽制的同时,各种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农业机械陆续出现,在改进农业技术的同时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在18世纪已经相当明显,这和当时中国小农经济裹足不前的情形是迥然不同的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明清农业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糊口小农”经济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世纪英国农业与同时期的中国农业相比有哪些新发展?(6分)高一历史试卷第5页(共8页)高一历史试卷第6页(共8页)3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矿业20家,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不过721.5万元民族工业又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民族工业也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摘编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它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33.(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户外游戏安全教育
- 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
- 2025河南省企业劳动合同样本
- 2025电子产品买卖贸易合同
- 版2025私人借款合同范本汇编
- 2025合同编码准则
- 现代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
- 2025年上海市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物流配送合同模板
- 家乡旅游文化节庆策划方案
- 《工程科学与技术》论文投稿模板
- 精美乒乓球运动活动策划方案PPT
- GB/T 18050-2000潜油电泵电缆试验方法
- GB 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 FZ/T 24011-2019羊绒机织围巾、披肩
- 金螳螂企业管理课件
- 炊事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 最新版教育心理学课件3-成就动机
- 离合器-汽车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 中国民间美术年画-完整版PPT
- 2022年《趣味接力跑》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