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习题部分.pdf_第1页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习题部分.pdf_第2页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习题部分.pdf_第3页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习题部分.pdf_第4页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习题部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章第二章 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一、一、 概概 念念 题题 (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 地球上的水以_态,_态,_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_ 、_ 和_ 中。 2.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_, 以及使空气湿度 _状态。 3. 使暖湿空气达到饱和主要靠空气_运动引起的 冷却。 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循环和_循环。 5. 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_ 。 6. 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称_。 7.水循环的外因是_ ,内因是_。 8.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_。 9. 河流的水资源之所以源源不断,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永不停止的 。 10. 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 。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 、 、 、 、 五段。 12. 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_。 13.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 _流域 ;否则,称 流域。 14. 自河源沿主流至河流某一断面的距离称该断面以上的_。 15.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_。 16. 流域平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称为_。 17. 霍顿(Horton)提出的河流地貌定律有 、 、 、 。 18. 在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似为_。 19. 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 、 、 、 、 等。 20. 露点的含义是 。 21.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_雨, _雨, _雨, _雨。 22. 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暖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称为_。 23. 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冷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称为_ 。 2 24. 对流雨的特点是_、_和_。 25. 影响我国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 、 、 和 等。 26.自记雨量计按传感方式分为_式,_式和_式。 27. 我国年降雨量年际变化很大。年降水量越少的地方,相对于多年平均情况来说,其年降水量的 年际变化_。 28.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 _, _。 29. 降水量累积曲线上每个时段的平均坡度是_,某点的切线坡度则为 。 30.流域总蒸发包括_ ,_ 和_。 31. 观测水面蒸发,我国水文和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水面蒸发器类型有 _、 、 和 。 32. 自然条件下,某一地点的水面日蒸发量不仅与 、 _ 有关,还与水分子的 、空气的 和 有关。 33. 流域的总蒸发主要决定于_蒸发和_蒸散发。 34. 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_。 35.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干燥土壤的下渗率(f)随时间(t)呈_变化,称为_曲线。 36. 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_、_、_和_等类型。 37. 毛管悬着水是依靠_支持的水分,悬吊于孔隙之中,并不与地下潜水水面接触。 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 _,_, _, _。 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过程和 _过程。 40. 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_、 _ 和 _。 41.取多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沿时间轴平移使其尾部重合,作出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曲线称为 _。 42.某一时段的降雨与其形成的径流深之比值称为_。 43.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_。 44.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 45. 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 (二)选择题(二)选择题 .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 a、径流 b、水文循环 c、蒸发 d、降水 3 2. 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 。 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大循环 d、海洋水循环 3.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 。 a、再生性 b、非再生性 c、随机性 d、地区性 4. 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 。 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 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5.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 725m 和 425m,河段长 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 。 a、0.25 b、2.5 c、2.5% d、2.5 6. 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 a、相当 b、小 c、平缓 d、大 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 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8. 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 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9. 某流域有两次暴雨,除暴雨中心前者在上游,后者在下游外,其它情况都一样,则前者在流域出 口断面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 。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10.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 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11. 甲乙两流域除河网密度甲大于乙的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 4 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12. 某流域两次暴雨,除降雨强度前者小于后者外,其它情况均相同,则前者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 者的 。 a、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13.日降水量 50100mm 的降水称为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14.大气中某一高程上的气压,等于该处单位水平面积上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该气柱的高度为 。 a、从该高程到海拔 1000m b、从海平面到大气顶界 c、从该高程到大气顶界 d、从海平面到海拔 1000m 15. 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原因为各地 。 a、 温度不同 b、气压不同 c、湿度不同 d、云量不同 16. 露点表示空气的 。 a.温度 b.密度 c.湿度 d.透明度 17. 暴雨形成的条件是 。 a、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高 b、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低 c、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d、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没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18. 若上升气块内部既没有发生水相变化,又没有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这种情况下的气块温度变化 过程为 。 a、 湿绝热过程 b、干绝热过程 c、凝结过程 d、假绝热过程 19. 气块中的水汽凝结后,若凝结物仍留在气块中与其一起运动,则称这种情况下的空气状态变化 为 。 a、 湿绝热过程 b、干绝热过程 5 c、降水过程 d、假绝热过程 20.气块中的水汽凝结后,若凝结物作为降水随时脱离气块降到地面,则称这种情况下的空气状态变 化为 。 a、 湿绝热过程 b、干绝热过程 c、降水过程 d、假绝热过程 21. 因地表局部受热,气温向上递减率增大,大气稳定性降低,因而使地表的湿热空气膨胀,强烈 上升而降雨,称这种降雨为 。 a、地形雨 b、锋面雨 c、对流雨 d、气旋雨 22. 对流雨的降雨特性是 。 a、降雨强度大,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 b、降雨强度小,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短 c、降雨强度大,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短 d、降雨强度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 23. 暖锋雨的形成是由于 。 a、暖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沿锋面滑行到冷气团上方 b、暖气团比较强大,冷气团主动沿锋面滑行到暖气团上方 c、暖气团比较弱,冷气团主动楔入到暖气团下方 d、暖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楔入到冷气团下方 24. 冷锋雨的形成是由于 。 a、暖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楔入到冷气团下方 b、冷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楔入到暖气团下方 c、暖气团比较强大,冷气团主动沿锋面滑行到暖气团上方 d、冷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沿锋面滑行到暖气团上方 25. 暖锋雨一般较冷锋雨 。 a、雨强大,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短 b、雨强大,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长 c、雨强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短 d、雨强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 26. 地形雨的特点是多发生在 。 a、平原湖区中 b、盆地中 6 c、背风面的山坡上 d、迎风面的山坡上 27. 影响大气降水和蒸发的四类基本气象要素是 。 a、温度、水汽压、露点、湿度 b、气压、露点、绝对湿度、温度 c、气温、气压、湿度、风 d、气压、气温、露点、比湿 28. 在北半球形成的气旋,近地面的气流向低压中心辐合,并呈 。 a、顺时针方向流动 b、反时针方向流动 c、垂直于等压线流动 d、平行于等压线流动 29. 在北半球形成的反气旋,近地面的气流背离高压中心向外侧辐散,并呈 。 a、顺时针方向流动 b、反时针方向流动 c、垂直等压线流动 d、平行于等压线流动 30. 气压与海拔的关系是 。 a、海拔愈高,气压愈高 b、正比关系 c、海拔愈高,气压愈低 d、反比关系 31. 一般情况下,某一地点的露点温度将比当地当时的气温 。 a、高 b、低 c、相等 d、高或相等 32. 气温一定时,露点温度的高低与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关系是 。 a、水汽含量越大露点越低 b、水汽含量越大露点越高 c、露点高低与水汽含量无关 d、露点高低与水汽含量关系不大 33. 即将降雨时,该处近地面的 。 a、气压高、湿度大 b、气压低、湿度大 c、气温低、湿度大 d、气温高、湿度小 34. 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 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 80.0mm, 乙为 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 。 a、58.0mm b、66.0mm c、62.0mm d、54.0mm 35. 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 a、 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 b、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 7 c、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d、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36. E601型等水面蒸发器观测的日水面蒸发量与那里的大水体日蒸发量的关系是 。 a. 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 二者相等 d.二者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37. 土壤含水量处于土壤断裂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之间时,那时的土壤蒸发量与同时的土壤蒸发能 力相比,其情况是 。 a.二者相等 b. 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前者大于、等于后者 38. 对于比较干燥的土壤,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依次为 。 a、渗透阶段-渗润阶段渗漏阶段 b、渗漏阶段-渗润阶段渗透阶段 c、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 d、渗润阶段渗透阶段渗漏阶段 39. 土壤稳定下渗阶段,降水补给地下径流的水分主要是 。 a、毛管水 b、重力水 c、薄膜水 d、吸着水 40. 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 。 a、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b、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过程线 c、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 d、土壤的下渗累积过程线 41. 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 c f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降雨强度 b、降雨初期的土壤含水量 c、降雨历时 d、土壤特性 42. 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 a、降雨强度 b、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 c、稳定下渗率 d、初损期的下渗率 43. 河川径流组成一般可划分为 。 a、地面径流、坡面径流、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 8 c、地面径流、表层流、深层地下径流 d、地面径流、浅层地下径流潜水、深层地下径流 44. 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 。 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 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 45. 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 。 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 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 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46. 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 。 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 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 c、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 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 47. 一次流域降雨的净雨深形成的洪水,在数量上应该 。 a、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b、大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c、小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d、大于、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48. 不同径流成份的汇流,其主要区别发生在 。 a、河网汇流过程中 b、坡面漫流过程中 c、坡地汇流过程中 d、河槽集流过程中 49. 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 。 a、前者较小 b、前者较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肯定 50. 产生壤中流(表层流)的条件是通气层中存在相对不透水层,并且它上面土层的下渗率与该层 的相比,要 。 a、前者较大 b、二者相等 c、前者较小 d、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51. 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 9 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 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 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 52. 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其情况是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d、二者相等 53. 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 a、450mm b、500mm c、950mm d、1400mm 54. 某流域面积为 500km 2,多年平均流量为 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 a、887.7mm b、500mm c、473mm d、805mm 55. 某流域面积为 1000km 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 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 径流系数为 。 a、0.55 b、0.45 c、0.65 d、0.68 56. 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 680km 2,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 10 L/(skm2),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 。 a、315.4mm b、587.5mm c、463.8mm d、408.5mm 57. 已知某流域,一次历时 3 小时的降雨,降雨强度均大于上层土壤入渗能力 4.0mm/h,下层土壤入 渗能力为 2.5mm/h,不考虑其它损失,则此次降雨所产生的壤中流(表层流)净雨为 。 a、2.0mm b、6.0mm c、4.5mm d、7.5mm 58. 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 1000km 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576mm,则多年平 均流量为 。 a、150m 3/s b、15 m3/s c、74m3/s d、18m3/s 59. 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8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400mm,则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 a、0.47 b、0.50 c、0.65 d、0.35 60. 水量平衡方程式vERP=(其中P、R、E、v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 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 。 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c、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d、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61. 流域中的湖泊围垦后,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肯定 10 62. 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减少或不 变 63. 某闭合流域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与相应的地面径流深的关系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二者可能相等或不等 64. 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c、分布基本均匀 d、自西向东递减 65. 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肯定 66. 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肯定 67. 土层的包气带是指 。 a.土壤的表层 b.地面到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 c.地面以下的整个土层 d.地下潜水面以下的土层 68. 下渗率总是 。 a.等于下渗能力 b.大于下渗能力 c.小于下渗能力 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69. .田间持水量可以转化为 。 a.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 c.地面和地下径流 d.蒸、散发水量 70. 某流域(为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 。 a.等于其相应的降雨量 b.大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c.等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d.小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71.在高压区,高空气流运动的方向是 。 a. 指向高压一侧; b.指向低压一侧; c.与等压线平行,围绕高压中心呈反时针旋转; d 与等压线平行,围绕高压中心呈顺时针 (三)判断题(三)判断题 11 .计算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原理有影响。 .计算区域的大小,对水量平衡计算原理没有影响。 .水资源是再生资源,因此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河川径流来自降水,因此,流域特征对径流变化没有重要影响。 .闭合流域的径流系数应当小于。 .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溶洞常常比较发育,流域常常为非闭合流域。 .非闭合流域的径流系数必须小于。 . 雨量筒可观测到一场降水的瞬时强度变化过程。 .自记雨量计只能观测一定时间间隔内的降雨量。 10.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纪录的是降雨累计过程。 11. 土壤中的吸湿水(或称吸着水)不能被植物利用。 12. 用等雨深线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大的大流域。 13. 用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时,它的出发点是流域上各点的雨量用离 该点最近的雨量站的降雨量代表。 14. 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假定雨量站所代表的面积在不同降水过程中固定不变,因此与实 际降水空间分布不完全符合。 15. 一个地区天气的好坏与这里的天气系统情况有密切关系。 16. 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17. 水汽的含量一般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18. 水汽压越高,说明大气中水汽含量越小。 19. 20 型、E601型蒸发器是直接观测水面蒸发的仪器,其观测值就是当时当地水库、湖泊的水面蒸发 值。 20. 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域日蒸发量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 21.采用流域水量平衡法推求多年平均流域蒸发量,常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 22.降雨过程中,土壤实际下渗过程始终是按下渗能力进行的。 23.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大于下渗能力时,下渗按下渗能力进行;降雨强度小于下渗能力时,下渗 按降多少下渗多少进行。 24.人类活动措施目前主要是通过直接改变气候条件而引起水文要素的变化。 25.天然状况下,一般流域的地面径流消退比地下径流消退慢。 26.对于同一流域,因受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场洪水的地面径流消退过程都不一致。 12 27. 退耕还林,是把以前山区在陡坡上毁林开荒得到的耕地,现在再变为树林,是一项水土保持、防 洪减沙的重要措施。 28 .对同一流域,降雨一定时,雨前流域土壤蓄水量大,损失小,则净雨多,产流量大。 29 .流域土壤蓄水量是指流域土壤含蓄的吸着水、薄膜水、悬着毛管水和重力水。 30.一次暴雨洪水过程中,降雨历时大于净雨历时,净雨历时又大于洪水历时。 31.一次暴雨洪水过程中,洪水历时大于降雨历时,降雨历时又大于净雨历时。 32. 一次暴雨洪水的净雨深与径流深相等,因此净雨就是径流,径流就是净雨,二者完全是一回事。 33. 田间持水量是土层能够保持的水量,它可以逐渐下渗到潜水层,形成地下径流。 34. 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蒸发将以土壤蒸发能力进行,因此,这种情况下的土壤蒸发 将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35. 流域蒸发由流域的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蒸散发组成,因此,通常都采用分别实测这些数值 来推求。 36. 一场降雨洪水的径流深,为这场洪水流经流域出口断面的流域平均水深,常由实测的洪水资料来 推求。 (四)问答题(四)问答题 1. 何谓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产生水文循环的原因是什么? 2. 何谓水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再生资源? 3. 从前曾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为什么?为了使水资源能 够长期可持续利用,你认为应当如何保护水资源? 4.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 5. 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 6. 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 7. 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 8.在非岩溶地区,为什么大、中流域常常被看作是闭合流域? 9. 造成非闭合流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0. 河流自上而下可分为哪几段?各段有什么特点? 11.试述斯特拉勒(strahler)法是如何对河流进行分级的? 12. 霍顿(Horton)提出的河流地貌定律有哪些?是何含义? 13. 有哪些原因使得雨量器所观测的雨量值有误差? 13 14. 形成降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15. 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6. 为什么我国夏季常常发生大洪水? 17.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程变化的曲线有层结曲线和状态曲线,二者一致吗? 18. 为什么气旋区的气流呈反时针旋转?并为云雨天气。 19. 从大气环流看,在北半球大体上存在哪几个经向环流圈?并简述其流场特点。 20. 从大气环流看,在北半球近地面层自赤道至北极存在哪四个纬向的气压带? 21. 从空气的动力抬升作用看,降水可分为哪四种类型? 22. 累积雨量过程线与降雨强度过程线有何联系? 23. 同一地区的多年平均雨量山区的往往大于平原的,而多年平均蒸发量则往往相反,为什么? 24. 蒸发器折算系数 K 值的大小随哪些因素而异? 25. 土壤地质条件类似的地区,为何有植被的地方下渗能力一般大于裸地的下渗能力? 26. 影响土壤下渗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7. 承压水具有那些特征? 28. 潜水有哪些特征? 29. 为什么常以露点作为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一种指标? 30. 一个地点的土壤蒸发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蒸发率的变化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31. 充分湿润下的土壤其干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土壤蒸发有何特点? 32. 简述土壤下渗各阶段的特点? 33. 水面蒸发与土壤蒸发相比,各有什么特点? 34. 为什么对于较大的流域,在降雨和坡面漫流终止后,洪水过程还会延续很长的时间? 35. 写出某闭合流域的年水量平衡方程式,并说明各符号的物理意义。 36. 一场降雨洪水的净雨和径流在数量上相等,但有何区别? 37. 一次降雨过程中,下渗是否总按下渗能力进行?为什么? 38. 大面积灌溉对径流有哪些影响?同时产生哪些水文效应? 39. 影响径流的因素中,人类活动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40. 流域降雨特性不同,对流域出口的洪水有哪些影响? 41. 一个流域的蒸发对该流域的径流有何影响?以流域水量平衡方程予以说明。 42. 由蒸发器测得的蒸发资料推求水面蒸发时,为什么要使用折算系数? 43. 对于闭合流域来说,为什么径流系数必然小于 1? 14 44. 河川径流是由流域降雨形成的,为什么久晴不雨河水仍然川流不息? 45. 同样暴雨情况下,为什么流域城市化后的洪水比天然流域的显著增大? 二、二、 计计 算算 题题 1. 已知某河从河源至河口总长L为 5500 m,其纵断面如图 1-2-1,A、B、C、D、E 各点地面 高程分别为 48,24,17,15,14m,各河段长度 1 l, 2 l, 3 l, 4 l分别为 800、1300、1400、2000m, 试推求该河流的平均纵比降。 图 1-2-1 某河流纵断面图 2. 某流域如图 1-2-2,流域面积F=180 2 Km,流域内及其附近有 A,B 两个雨量站,其上有一次降 雨,两站的雨量分别为 150、100mm,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 雨的平均面雨量,并比较二者的差异。 图 1-2-2 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及一次雨量分布 3. 某流域如图 1-2-3,流域面积F=350 2 Km,流域内及其附近有 A,B 两个雨量站,其上有一次降 雨,它们的雨量依次为 360 和 210 ,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 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比较二者的差异。(提示:A、B 雨量站泰森多边形权重分别为 0.78、0.22) 15 图 1-2-3 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及一次雨量分布 4. 某流域如图 1-2-4,流域面积 300 2 Km,流域内及其附近有 A、B、C 三个雨量站,其上有一次 降雨,他们的雨量依次为 260 、120mm 和 150 ,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 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提示:A、C 雨量站泰森多边形权重分别为 0.56、0.44) 图 1-2-4 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和一次雨量分布 5. 已知某流域及雨量站位置如图 1-2-5 所示,试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 图 1-2-5 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分布图 6. 已知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位置如图 1-2-6 所示,试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并在图上标出 A、B、C、D 站各自代表的面积FA、FB、FC、FD,写出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本流域的平均雨量公式。 16 图 1-2-6 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分布图 7.已知某次暴雨的等雨量线图(图 1-2-7),图中等雨量线上的数字以 mm 计,各等雨量线之间的面 积 1 F、 2 F、 3 F、 4 F分别为 500,1500,3000,4000 2 Km,试用等雨量线法推求流域平均降雨量。 图 1-2-7 某流域上一次降雨的等雨量线图 8. 某雨量站测得一次降雨的各时段雨量如表 1-2-1,试计算和绘制该次降雨的时段平均降雨强度过程 线和累积雨量过程线。 表 1-2-1 某站一次降雨实测的各时段雨量 时间t(h) (1) 0-8 8-12 12-14 14-16 16-20 20-24 雨量)mm(pi (2) 8.0 36.2 48.6 54.0 30.0 6.8 9. 某流域面积 2 km 0 . 20F =,其上有 10 个雨量站,各站代表面积已按泰森多边形法求得,并与 1998 年 6 月 29 日的一次实测降雨一起列于表 1-2-2,试计算本次降雨的流域平均降雨过程及流域平均总雨 量。 表 1-2-2 某流域各站实测的 1998 年 6 月 29 日降雨量 雨量站 代表面 积 fi(km2) 权重 gi(=fi/F) 各站各时段的雨量、权雨量(mm) 13-14h 14-15h 15-16h 16-17h i P 1 gi i P 1 i P2 gi i P2 i P3 g i P3 i P4 gi i P4 1 1.2 0.06 3.4 0.20 81.1 4.87 9.7 1.4 2 2.79 0.14 5.0 0.70 60.0 8.40 11.0 0.7 17 3 2.58 0.13 7.5 0.98 30.5 3.97 21.3 0.9 4 1.6 0.08 0 0 21.5 1.72 9.7 1.8 5 0.94 0.05 11.5 0.58 46.5 2.33 15.0 1.7 6 1.79 0.09 14.1 1.27 65.9 5.93 17.0 1.6 7 2.74 0.13 8.5 1.11 45.7 5.94 9.8 0 8 2.34 0.12 0.1 0.01 36.8 4.42 7.8 0.9 9 2.84 0.14 0.1 0.01 27.1 3.79 12.7 0.8 10 1.23 0.06 14.5 0.87 40.9 2.45 9.4 0.7 10.根据水文年鉴资料,计算得某站的 7 月 16 日的一次降雨累积过程如表 1-2-3 所示,需要依此推求 时段均为 3h 的时段雨量过程。 表 1-2-3 某站的 7 月 16 日的一次降雨累积过程 时间 t(h) 0 6 12 14 16 20 24 累积雨量 P(mm) 0 12.0 66.3 139.2 220.2 265.2 274.8 11.根据某流域附近的水面蒸发实验站资料,已分析得 E-601型蒸发器 1 月至 12 月的折算系数 K 依次为 0.98,0.96,0.89,0.88,0.89,0.93,0.95,0.97,1.03,1.03,1.06,1.02。本流域应用 E-601型蒸 发器测得 8 月 30、31 和 9 月 1、2、3 日的水面蒸发量依次为 5.2,6.0,6.2,5.8,5.6mm,试计算某水 库这些天的逐日水面蒸发量。 12.已知某地某水库某日的水面温度为 20C 0 ,试求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 s e为多少? 13.已测得某地某一时间近地面的实际水汽压hPae 2 . 18=,那么这时的露点为多大? 14.根据华中地区某水库的气象场观测资料,知 6 月 8 日水面温度CT 0 20=,地面上空 1.5m 高处水 汽压hPae 4 . 13=、风速smw/0 . 2 5 . 1 =,试求该日水库的日水面蒸发量为多少? 15. 已知某小流域田间持水量为 120 (近似为最大土壤含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为 23.0mm,7 月 5 日的流域土壤蓄水量为 80 ,土壤蒸发能力 5.6mm/d,试计算该日的流域土壤蒸发量为多少? 16. 小流域中某土柱的田间持水量为 120 (近似为最大土壤含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为 23.0mm。7 月 8 日的流域土壤蓄水量为 60 ,土壤蒸发能力为 5.0mm/d,流域降雨量为 20 ,它产生的径流深为 5.0 ,试求 7 月 9 日开始时的流域土壤蓄水量。 17.对某流域选定一个地点进行人工降雨下渗实验,在确保充分供水条件下,测得本次实验的累积降雨 过程)(tP和测点的地面径流过程)(tR,如表 1-2-5 所示。试求本次实验的累积下渗过程)(tF。 表 1-2-5 流域某一测点人工降雨下渗实验的) t (P、) t (R记录 单位: 时间 t(h) (1) 0 1 2 3 4 5 6 7 8 )(tP (2) 0 70 140 210 240 270 300 310 320 )(tR (3) 0 32.7 79.5 133.0 151.6 173.2 196.7 201.3 206.6 18 时间 t(h) (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tP (2) 330 340 350 360 370 380 390 400 410 )(tR (3) 212.3 218.3 224.5 230.6 236.9 243.3 249.7 256.1 262.5 18. 由人工降雨下渗实验获得的累积下渗过程) t (F,如表 1-2-6 所示,推求该次实验的下渗过程) t (f及 绘制下渗曲线ft。 表 1-2-6 实测某点实验的累积下渗过程) t (F 时间 t(h) (1) 0 1 2 3 4 5 6 7 8 ) t (F(mm) (2) 0 37.3 60.5 77.0 88.4 96.8 103.3 108.7 113.4 时间 t(h) (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t (F(mm) (2) 117.7 121.7 125.5 129.4 133.1 136.7 140.3 143.9 147.5 19.已知某流域 Horton 下渗方程的参数为:初渗率h/mm40f0=、稳渗率h/mm0 . 3fc=、系数 1 h5 . 0 =,试求该流域的下渗曲线ft及累积下渗过程)(tF。 20.某流域面积 2 600kmF =,其上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W900010 4m3,试 求该次暴雨产生的净雨深为多少? 21. 某流域面积 2 600kmF =,其上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流域平均雨量mmP190=,该次洪水的 径流总量=W800010 4m3,试求该次暴雨的损失量为多少? 22. 某水文站.测得多年平均流量smQ/140 3 =,该站控制流域面积 2 8200kmF =,多年平均年降 水量mmP1050=,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多少? 23.某流域面积 2 600kmF =,7 月 10 日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其流域平均雨量mmP1901=,径流 深mmR126 1 =,该次降雨前较长时间没有降雨;7 月 14 日又有一次暴雨,其流域平均雨量 mmP1602=,径流深mmR 0 . 135 2 =;试计算这二次暴雨的径流系数各为多少?并分析二者不同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24.某流域面积=F120 2 km,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径流模数 5 . 26M =)km. s/(L 2 ,试 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流量Q和多年平均径流深R各为多少? 25. 某流域面积=F120 2 km,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模数 8 . 2MQ=)km. s/(m 23 ,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 m Q为多少?能否按所给资料推求多年平 均年最大洪峰的洪量? 19 26.某流域面积=F300 2 km,已求得流域 100 年一遇的 24h 设计暴雨雨量 %1 P=187mm,设计暴雨的径 流系数=0.82,试求设计净雨量 %1 R及设计暴雨的损失量S各为多少? 27.某山区流域,流域面积 F=1900km 2,测得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 38m 1067.12W=,多年平均年降 水量mmP 5 . 1180=,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蒸发量和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各为多少? 28. 某平原流域,流域面积 F=360km 2,其中水面面积占 21.0%,从有关水文手册中查得该流域的多年 流 域平 均降 水量mmP 0 . 1115=, 多年 平均 陆面 蒸发 量陆E=750.0mm, 多年 平均 水面蒸 发量 水E=1040.0mm,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为多少? 29. 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 F=800km 2,其上有一次降雨,流域平均雨量 P=230mm,形成的洪水过程如表 1-2-7,试求:1)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2)该次洪水的径流深;3)该次洪水的径流系数。 表 1-2-7 某水文站一次降雨的洪水过程 时间 t (h)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78 84 流量 Q(m 3/s) 90 110 130 1500 1350 920 700 430 310 260 230 200 170 150 140 30. 某站控制流域面积 F=121000km 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P=767 ,多年平均流量smQ/822 3 =, 试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年平均流量模数、多年平均年径流系 数。 31.某闭合流域面积 2 1000kmF =,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mm1400P =,多年平均流量 s/m20Q 3 =,今后拟在本流域修建水库,由此增加的水面面积 2 km100F =,按当地蒸发皿实测的多年平 均蒸发值mm2000E= 器,蒸发皿折算系数8 . 0=k,该流域原来的水面面积极微,可忽略。若修建水库前 后流域的气候条件保持不变,试问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Q(s/m3)为多少? 32. 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1000 2 km,多年平均降水量=P1400mm,多年平均流量 s/m15Q 3 =,蒸发器测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 2000mm,蒸发器折算系数为 0.8,水面面积为F水 =100 2 km,试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陆E。 33. 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1000 2 km,多年平均降水量P=1400mm,多年平均流量Q=s/m15 3 , 水面面积为 水 F=100 2 k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陆E=852mm,试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34. 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1000 2 km,其中水面面积为 水 F=100 2 km,多年平均流量 s/m15Q 3 =,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陆E=852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 水E=1600mm,求该流域多 年平均降雨量为多少? 35. 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1000 2 km,其中水面面积为 水 F=100 2 km,多年平均降水量 20 P=1400mm,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陆E=852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水E=1600mm,试求该流域 多年平均径流深为多少? 36. 已知某流域的流域面积F=2000 2 km,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P=700mm,多年平均径流量 W=4.510 83 m,试推求该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37. 某流域的 流域面积为F=1500km 2,其中湖 泊等水 面面积 水 F=400 km 2, 多年 平均降雨 量 P=130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水E=1100.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陆E=700.0mm,拟围湖造田 200 km 2,那么围湖造田后流域的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 38. 某流域的流域面积为F=1500km 2,其中湖泊等水面面积 水 F=400 km 2, 多年平均降雨量 P=130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水E=1100.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陆E=700.0mm,拟围湖造田 200 km 2,那么围湖造田后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有多大?(提示:应先根据围湖造田前条件计算以前情 况下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再按围湖造田后的条件计算围垦后的,二者相比较,了解围湖造田的影响。) 21 第四章第四章 水文统计水文统计 一、一、 概念题概念题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必然现象是指_。 2、偶然现象是指 。 3、概率是指 。 4、频率是指 。 5、两个互斥事件 A、B 出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