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某办公大楼空调设计说明书(二).doc_第1页
天津某办公大楼空调设计说明书(二).doc_第2页
天津某办公大楼空调设计说明书(二).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1 工程概况1.1 项目名称:天津某办公楼VRV空调系统设计1.2 建筑地理位置:北纬:39 东经:117.431.3 建筑性质:办公大楼1.4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3279m2 、空调使用面积2237 m21.5 建筑高度:四层,高度15m1.6各楼层的详细情况楼层建筑面积m2空调面积m2层高m功能一楼1082.886434办公室、接受室、大厅、消防控制室二楼843.572583办公室三楼1354.057723办公室、会议室四楼10795643办公室2 设计参数及内容空气调节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工艺性空调(或称工业空调)及舒适性空调(或称民用空调)。所谓工艺性空调就是根据工艺生产的不同要求而确定空气诸参数的空调;而舒适性空调则是根据不同用途(如电影院、剧场、商店、体育馆、旅馆等)而确定能满足人们舒适要求的空气诸参数的空调。2.1 室外参数的确定由文献11查得,济南地区室外的主要参数如下: 大气压力 夏季:100.46Kpa 冬季:102.63Kpa 室外空气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5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9 夏季室外日平均温度:29.6 夏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8%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4.2m/s 2.2 室内参数的确定2.2.1对于舒适性空调的室内参数规定:夏季 温 度:应采用2428C; 相对湿度:应采用40%65%; 风 速:不应大于0.3m/s. 由文献11P31查得 根据实际情况,本设计夏季室内温度取25C,室内相对湿度取68。室内风速取0.2m/s。2.2.2 噪声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办公室45dB(A);会议室40-50 dB(A); 其他40 dB(A)。2.2.3 新风量根据实际情况,本设办公室新风量取30 m/h.人;会议室新风量:30m/h.人; 2.2.4 照明负荷根据实际情况,本设计办公室的照明负荷取11W/ m,会议室的照明负荷取11W/ m。 2.2.4 照明负荷根据实际情况,本设计办公室的设备负荷取13W/ m,会议室的设备负荷取15W/ m2.3 设计内容提要1 调研、收集资料,确定初步方案,并确定室外机的大体位置;2 空调负荷计算,包括各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湿负荷计算,新风负荷计算等;3 室内机选择计算、新风设备选择计算;4 布置室内机及新风设备;5 根据房间使用功能或要求划分多联机系统;6 确定室外机位置;7 根据划分系统计算选择室外机;8 校核各室内机的实际供冷量,若实际制冷量不满足要求,适当调整室内机9 检查各系统的室内外机容量配比(50%130%),适当调整室内机型号,使其满足配比要求;10 根据室内外机容量,标注配管管径和分歧管型号规格3 空调负荷计算空调负荷计算包括室内负荷、新风负荷、再热负荷和风机、风管温升负荷,室内负荷又包括围护结构、人员、照明、设备及其它负荷。舒适性空调没有再热,本设计中忽略风机、风管温升负荷。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和空调设备容量的基本依据。在室内外热、湿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个恒温恒湿房间内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得热量和得湿量。当得热量为负值时称为耗(失)热量。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补偿房间失热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湿负荷。空调房间的得热量由下列各项得热量组成: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2)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3)人体、照明、设备散入房间的热量;4)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5)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热量;6)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 摘自文献1P203.1空调冷负荷计算空调冷负荷是指为了维护室温恒定,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必须自室内取走的热量,即在单位时间内必须向室内供给的冷量。冷负荷计算包括谐波法和工程估算法。空调负荷计算包括室内负荷、新风负荷、再热负荷和风机、风管温升负荷,室内负荷又包括围护结构、人员、照明、设备及其它负荷。舒适性空调没有再热,本设计中忽略风机、风管温升负荷。本设计只对办公室、会议室、做详细计算,其余房间用工程估算法进行概算。3.1.1外墙冷负荷计算外墙结构参数由文献1P272页附录序号44查得: K=1.95W/m2k =8.5h =0.35夏季:室内计算温度tN=25,办公楼计算区间为:8:00-18:00,因为=8.5h,计算区间:8:00-18:00。工程上一般用简化的计算方法由文献1P44 页公式2-58得:CLQ=KFt-式中 CLQ外墙冷负荷,; 计算时刻,h; 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 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K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m;F 围护结构的计算面积,m;t-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由文献1P282附录2-103.1.2内墙得热本设计中,如果旁边的办公室没有安装空调,则需计算内墙传热。没有安装空调的房间室内温度设为32,由文献4P54公式2-6得计算公式:QKFt式中 Q 内墙传热冷负荷,W;K 窗的传热系数,m;F 围护结构的计算面积,m;t 室内外的温差,;本设计中需精算的几个房间内墙得热量相对小,忽略计算。3.1.3门窗负荷计算(1)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由文献1P45公式2-60计算可得:CLQc=KFt式中 CLQc 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K 窗户的传热系数,m;F 窗口的面积,m;t 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由文献1P287附录212中查得。(2)外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文献1P45公式2-61进行计算:CLQj=xgxdcncsFJj 式中 xg 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本设计单层钢窗为0.85 xd 地点修正系数;可由文献1P291表中查得cn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文献1附录2-8取浅色白布帘cn0.5cs 窗玻璃的遮挡系数;本设计为5mm厚普通玻璃cs0.93 F 窗户的面积,m;Jj 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强度,m。可由文献1P291附录2-13中查得由文献1P287附录2-12查得:房间类型为中型由文献1P276序号1查得:楼板为1型楼板f=1.5 3.1.4人体负荷计算人体负荷分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两种,其中潜热负荷将直接变成冷负荷,不需做其它。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与年龄、衣着、性别、劳动强度以及环境条件(温、湿度)等多种因素相关。为了实际计算方便,可以以成年男子为基础,乘以考虑了各类人员组成比例的系数,称群集系数。由文献1查得显热负荷可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CLQQCLQ其中 Qqnnq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散热量由文献1 P53表2-16查得n室内全部人数n群集系数由文献1 P53表2-15查得人体潜热冷负荷:人体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Qr 可按下式计算Qr=qnn其中 q -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由参考文献6查取; n - 室内全部人数; n-群集系数,见参考文献2表2-15。研发室人员的体力活动性质属于极轻劳动,查25下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为69W;食堂人员活动性质属于轻度劳动,查25下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为99W;休息室人员活动性质属于静坐,查25下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为48W。在本设计中,办公室按阅览室静坐来算,办公室按5m2/人,会议室按3 m2/人。3.1.5照明负荷计算照明设备散热量属于得热,虽然得热量随时间变化不大,但仍看为不稳定得热。因不知室内灯具数量以及消耗功率,因此对照明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进行估算,查参考文献1表11-1-15可知,本设计中,办公室按30W/m2,会议室按30W/m2计算。(各房间照明负荷详细结果见下表)3.1.6设备负荷计算设备设备散热量属于得热,虽然得热量随时间变化不大,但仍看为不稳定得热。因不知室内设备数量以及消耗功率,因此对设备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进行估算。查参考文献1,本设计中,办公室大厅按25W/m2,会议室按15W/m2计算。各房间设备负荷计算详细结果见下表负荷详细计算表1001办公室基本参数房间名称房间面积()夏季设计温度()夏季相对湿度(%)办公室312560人体人数劳动强度群集系数时间指派7.75静坐0.89人员_办公建筑_工作日新风冷新风量(m3)新风负荷类型计算方法新风机组处理状态热回收类型时间指派232.5新风冷负荷稳态计算处理到室内点状态不考虑热回收过程默认时间设备设备类型设备功率(KW)时间指派电子设备0.4人员_办公建筑_工作日灯光灯光类型安装功率(W)时间指派白炽灯341人员_办公建筑_工作日外墙西外墙名称外墙朝向外墙围护结构外墙长度(m)外墙宽度(m)外墙面积()外墙净面积()外墙西西混凝土加气混凝土280(087001)5.542219.84外窗西,2外窗名称外窗朝向外窗围护结构外窗长度(m)外窗宽度(m)外窗面积()遮阳类型外窗西,2西单层塑钢窗0.61.81.08无遮阳设施外窗南外窗名称外窗朝向外窗围护结构外窗长度(m)外窗宽度(m)外窗面积()遮阳类型外窗南南单层塑钢窗0.51.80.9无遮阳设施内门内门名称内门围护结构内门长度(m)内门宽度(m)内门面积()内门木(塑料)框单层实体门12.12.1地面地面名称夏季传热系数(W/(K)夏季有效面积()地面0.4731内墙内墙名称内墙围护结构内墙长度(m)内墙宽度(m)内墙面积()内墙砖墙(003003)5.5422内墙内墙名称内墙围护结构内墙长度(m)内墙宽度(m)内墙面积()内墙砖墙(003003)2.148.4外墙北外墙名称外墙朝向外墙围护结构外墙长度(m)外墙宽度(m)外墙面积()外墙净面积()外墙北北混凝土加气混凝土280(087001)1.345.25.2外墙南外墙名称外墙朝向外墙围护结构外墙长度(m)外墙宽度(m)外墙面积()外墙净面积()外墙南南混凝土加气混凝土280(087001)3.3413.29外窗南,2外窗名称外窗朝向外窗围护结构外窗长度(m)外窗宽度(m)外窗面积()遮阳类型外窗南,2南单层塑钢窗12.12.1无遮阳设施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人体总冷负荷(W)271536600619560553629651659666358286126成人显热量(W)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成人潜热量(W)41414141414141414141414141成人散湿量(g/h)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显热负荷(W)129267331351334327361383391397273201126潜热负荷(W)14126926926922622626926926926985850湿负荷(kg/h)0.210.40.40.40.3370.3370.40.40.40.40.1260.1260新风冷总冷负荷(W)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显热负荷(W)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潜热负荷(W)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湿负荷(kg/h)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新风承担房间显热负荷(W)0000000000000新风承担房间潜热负荷(W)0000000000000新风承担房间负荷(W)0000000000000新风承担房间湿负荷(kg/h)0000000000000新风机组显热负荷(W)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710新风机组潜热负荷(W)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1432新风机组负荷(W)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2142新风机组湿负荷(kg/h)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1.984设备总冷负荷(W)82160172175155153177181183184857223灯光总冷负荷(W)83184244261254246267286293298221153102外墙西总冷负荷(W)168158150142137133132133135141150163178辐射照度(W)11714616417117736553263563955234200负荷温差()1211.310.710.29.89.59.49.59.710.110.711.612.7外窗西,2总冷负荷(W)123155184207227299450615726743665426127负荷温差()55.76.377.68.28.58.78.58.48.17.56.9直射面积()000001.081.081.081.081.081.081.080散射面积()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1.08直射辐射照度(W)0000010027140043739324900散射辐射照度(W)9712013514014614013512097713900直射负荷强度(W/)62.877.289.999.7106.4139.5225.5320.3385.2395.2351.7216132.6散射负荷强度(W/)5166.680.69199.9105.1107.9106.9100.890.677.157.345.4直射负荷(W)000002413905536666836083730散射负荷(W)88115139157173000000078总辐射负荷(W)8811513915717324139055366668360837378温差传热负荷(W)35404550545861626160575349外窗南总冷负荷(W)517198128951621581419890796353负荷温差()55.76.377.68.28.58.78.58.48.17.56.9直射面积()00.90.90.900.90.90.900000散射面积()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直射辐射照度(W)02371110125110712300000散射辐射照度(W)9712013514014614013512097713900直射负荷强度(W/)5374.9110.3148.5178.9191.2183.9159.6131.5110.692.269.355.5散射负荷强度(W/)5166.680.69199.9105.1107.9106.9100.890.677.157.345.4直射负荷(W)05479107013813211500000散射负荷(W)37000720007365564133总辐射负荷(W)375479107721381321157365564133温差传热负荷(W)15171921232425262525242220内门总冷负荷(W)65656565656565656565656565负荷温差()9.29.29.29.29.29.29.29.29.29.29.29.29.2地面总冷负荷(W)90909090909090909090909090负荷温差()6.26.26.26.26.26.26.26.26.26.26.26.26.2内墙总冷负荷(W)482482482482482482482482482482482482482负荷温差()9.29.29.29.29.29.29.29.29.29.29.29.29.2内墙总冷负荷(W)184184184184184184184184184184184184184负荷温差()9.29.29.29.29.29.29.29.29.29.29.29.29.2外墙北总冷负荷(W)32302928282828293132343537辐射照度(W)12014616417117717116414612015713600负荷温差()8.68.27.97.77.67.67.888.38.79.19.610外墙南总冷负荷(W)60575452515152555863687377辐射照度(W)117229322376399376322229117864700负荷温差()9.598.68.2888.28.69.29.910.711.412.1外窗南,2总冷负荷(W)240330458596441755736656457421371296247负荷温差()55.76.377.68.28.58.78.58.48.17.56.9直射面积()02.12.12.102.12.12.100000散射面积()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直射辐射照度(W)02371110125110712300000散射辐射照度(W)9712013514014614013512097713900直射负荷强度(W/)5374.9110.3148.5178.9191.2183.9159.6131.5110.692.269.355.5散射负荷强度(W/)5166.680.69199.9105.1107.9106.9100.890.677.157.345.4直射负荷(W)0252371499064261853600000散射负荷(W)171000336000339305259192152总辐射负荷(W)171252371499336642618536339305259192152温差传热负荷(W)6878879710611311812011811711210395下表为各房间负荷表:一层房间号面积最大冷负荷(W)1001315143100232495710035271771004423599大厅58065081总负荷85957二层20012330862002233898200342457720042334402005233902200623333320074965262008366708总负荷35470三层300129453730023045523003233629300433414530053145303006478229300746777430084674423009293908301033403930112042442230121149548301310813972总负荷100727四层400123.54366400236.5697040033658964004203295400541.55904400623380640072338064008174227254009116153064010233975401140.65041总负荷81090符合汇总3032443.2空调湿负荷计算 人体湿负荷按下式计算: (3-10)式中 n空调房间内的人数,人;q每个人的散湿量,g/h;群集系数。各房间湿负荷如下表:3.3新风负荷计算 新风量的确定必须依据以下三个因素:(1)卫生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按规范确定:不论每人占房间体积多少,新风量按大于等于30m3/h人采用;对于人员密集的建筑物,如采用空调的体育馆、会场,每人所占的空间较少,但停留的时间较短,可分别按吸烟或不吸烟的情况,新风量以7-15m3/h人来计算。(2)补充局部排风量(3)保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 摘自文献1P114 新风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Q = Gw (iwiL)式中 Gw 新风量,/s ; iw 室外空气焓,kJ/ 。 in室内空气焓,kJ/由于in=il,所以Q = Gw(iwin)取食堂新风量20m/h/人,办公室 30m/h/人,休息室30m/h/人。由2.1中室内设计参数可知:iw =89.5KJ/kg;in=55.5KJ/kg。各房间的新风负荷确定 分类面积夏季新风冷负荷夏季新风量建筑物2308.165075.497063.8 1楼层73721654.062350.5 1001办公室312141.91232.5 1002办公室32884.496 1003消防控制室521437.16156 1004接受室421160.78126 1005大厅58016029.811740 2楼层2426688.3726 2001办公室23635.6669 2002办公室23635.6669 2003办公室421160.78126 2004办公室23635.6669 2005办公室23635.6669 2006办公室23635.6669 2007办公室391077.87117 2008办公室461271.33138 3楼层77221336.232316 3001办公室28773.8584 3002办公室30829.1390 3003办公室23635.6669 3004办公室33912.0499 3005会议室31856.7793 3006会议室471298.97141 3007办公室461271.33138 3008办公室461271.33138 3009办公室29801.4987 3010办公室33912.0499 3011会议室2045638.07612 3012会议室1143150.69342 3013办公室1082984.86324 4楼层557.115396.911671.3 4001办公室23.5649.4870.5 4002办公室36.51008.77109.5 4003办公室36994.95108 4004办公室20552.7560 4005办公室41.51146.96124.5 4006办公室23635.6669 4007办公室23635.6669 4008办公室1744808.94522 4009办公室1163205.96348 4010办公室23635.6669 4011办公室40.61122.09121.84 空调冷热源方案比较与选择4.1 空调系统的分类4.1.1空调系统的分类1.按空气处理的设备情况分类集中系统半集中系统全分散系统(局部机组)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分类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根据集中式空调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混合式系统摘自文献1P1134.1.2集中式、全分散式、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特点,优缺点的对比见下表 集中式全分散式半集中式风管 设备与布置风管系统1、空调送回风管系统复杂,布置困难2、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不易均衡调节风量3、风道要求保温,影响造价1、系统小,风管短,各个风口风量的调节比较容易达到均匀2、直接放室内时,可不接风管,也没有回风管3、小型机组余压小,有时难与满足风管布置和必需的新风量1、放室内时,不接送、回风管2、当和新风系统联合使用时,新风管较小设备布置与机房1、空调与制冷设备可以集中布置在机房2、机房面积较大,层次较高3、有时可以布置在屋顶上或设在车间柱间平台上1、设备成套,紧凑,可以放在房间内,也可以安装在空调机房内2、机房面积小,只及集中系统的50%,机房层高较低3、机组分散布置,敷设各种管线较麻烦1、只需要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2、风机盘管可以安设在空调房间内3、分散布置,敷设各种管线较麻烦风管互相串 通空调房间之间有风管连通,使各房间相互污染。当发生火灾时会通过风管蔓延各空调房间之间不会相互污染、串声。发生火灾时也不会通过风管蔓延各空调房间之间不会相互污染空调控制品质温湿度控制可以严格的控制室内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各房间可以根据各自的负荷变化与参数要求进行温湿度调节。对要求全年须保证室内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5或要求室内相对湿度较大时,较难满足。多数机组按1722KJ/的最大焓降设计,对室内温度要求较低、室外湿球温度较高、新风量要求较多时,较难满足对室内温湿度要求较严时,难于满足空气过滤与净化可以采用初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满足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不同要求。采用喷水室时,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易受污染,须常换水过滤性能差,室内清洁度要求较高时难于满足过滤性能差,室内清洁度要求较高时难于满足空 气分 布可以进行理想气流分布气流分布受到制约气流分布受到制约安装与维护安装设备与风管的安装工作量大,周期长1、 安装投产快2、 对旧建筑改造和工艺变更的适应性强安装投产较快,介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与单元式空调器之间消声隔震可以有效的采用消声和隔震措施机组按设在空调房间内,噪声、振动不好处理必须采用低噪声风机,才能保证室内要求安装与维护维护运行空调与制冷设备集中安设在机房,便于管理和维修机组易积灰与油垢,清理比较麻烦,使用二三年后,风量、冷量将减少;难以做到快速加热(冬天)与快速冷却(夏天)。分散维修与管理较麻烦布置分散,维护管理不方便。水系统复杂,易漏水经济性节能与经济性1、可以根据室外空气气象参数的变化和室内负荷变化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充分利用室外新风,减少与避免冷热抵消,减少冷冻机运行时间2、对于热湿负荷变化不一致或室内参数不同的多房间,不经济3、部分房间停止工作不需空调时,整个空调系统仍须运行,不经济1、不能按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和室内负荷变化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过度季不能用全新风2、灵活性大,各空调房间可根据需要停开3、加热大多采用热泵方式,经济性好1、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可根据各室内情况自行调节2、盘管冬夏兼用,内壁容易结垢,降低传热效率3、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造价除制冷机锅炉设备外空气处理箱和风管造价均较高仅设备造价,单元式空调器价格合理,故造价较低介于两者之间使用寿命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短使用寿命较长4.1.3 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特点,优缺点的对比(1)全空气系统 是指空调房间的室内负荷全部由经过处理的空气来负担的空调系统。即在室内热湿负荷为正值的场合,用低于室内空气焓值的空气送入房间,吸收余热余湿后排出房间。低速集中式空调系统、双管高速系统均属于这一类型。由于空气的比热小,需要用较多的空气量才能达到消除余热余湿的目的,因此要求有较大断面的的风道或较高的风速。(2)全水系统 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靠水作为冷热介质来负担。由于水的比热比空气大得多,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只需较小的水量,从而使管道所占的空间减小许多。但是,仅靠水来消除余热余湿,并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换气问题。因而通常不单独采用这种方法。(3)空气水系统 随着空调装置的日益广泛使用,大型建筑物设置空调的场合愈来愈多,全靠空气来负担热湿负荷,将占用较多的建筑空间,因此可以同时使用空气和水来负担空调的室内负荷。诱导空调系统和带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就属于这种型式。(4)冷剂系统 这种系统是将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放在室内来吸收余热余湿。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分散安装的局部空调机组,但由于冷剂管道不便于长距离输送,因此这种系统不宜作为集中式空调系统来使用。 4.1.4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混合式系统特点,优缺点的对比(1)封闭式系统 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空调房间本身,没有室外空气补充,全部为再循环空气。因此房间和空气处理设备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环路。封闭式系统用于密闭空间且无法(或不需)采用室外空气的场合。这种系统冷、热消耗量最省,但卫生效果差。当室内有人长期停留时,必须考虑空气的再生。这种系统应用于战时的地下蔽护所等战备工程以及很少有人进出的仓库。(2)直流式系统 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室外空气经处理后送入室内,然后全部排出室外,因此与封闭式系统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这种系统适应于不允许采用回风的场合,如放射性实验室以及散发大量有害物的车间等。为了回收排出空气的热量和冷量用来加热或冷却新风,可以在这种系统中设置回收设备。(3)混合式系统 从上述两种系统可见,封闭式系统不能满足卫生要求,直流式系统经济上不合理,所以两种系统只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对于绝大多数场合,往往需要综合这两者的利弊,采用一部分回风的系统。这种系统既能满足卫生要求,又经济合理,故应用最广。4.2 空调系统的选择原则1、空调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建筑性质、规模、用途、使用特点、室外气象条件、负荷变化规律、室内温度的要求、消声隔振的要求等因素,通过全面技术比较确定的。在本设计中,建筑内部包括多种功能房间,如会议室、办公室、商场、卧室、厨房、套间、接待处等等;在卫生间中应考虑通风,在地下车库应考虑通风和防排烟,在系统选型和划分时应予以具体考虑。空调房间较多或空调面积较大、室内的空调要求温湿度基数使用时间洁净度等级单位送风量的热、湿扰动量等基本一致时,宜采用集中式全空气空调系统,且优先考虑单风道、低风速送风方式。2、当室内负荷变化的随机性较高且幅度较大时,宜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1)空调面积较小,而且位置分布较分散,或使用要求与时间各不相同者,适宜采用整体式空调器。当室内要求全年进行空调而又无集中热源可供利用时,适宜采用热泵型整体式空调器。注:A、室内温度允许的波动范围小于1,或室内对噪声和隔振有较严格的要求时,整体式空调器不宜放在空调房间内;B、在一个管网系统中,整体式空调器不宜多台并联运行;C、采用整体式空调器时,必须根据实际运行工况条件,对其供冷量进行核算。2)空调规模较大、房间较多、室内环境较干净而且要求各个房间能单独运行空调时,适宜采用“风机盘管机组加新风”的空调系统。3)当集中式全空气空调系统为多个房间或多个区域服务时,若各房间或区域的热、湿扰动量彼此间相差较大,而各房间的温度要求又较为严格时,适宜采用末端再加热方式或多区机组(增设分区空气处理设备)的空调方式。注:所谓多区机组空调方式,系指在一般组合式或屋顶式空调机组的出口段之后,再并列设置若干组空气冷却器和加热器,通过加热和冷却后的空气在出口处通过冷热风阀调节后,再经相应的风管输送到各区进行分配的空调系统。采用这种系统时,各区可以有不同的冷热风混合比和送风温度。为了防止出口处冷热风阀调节过程中引起各区的风量发生显著的变化,所有风管的压力损失必须保持在150Pa以上。4)对于某些要求室内温度能任意调控的高级民用建筑,适宜采用双风管全空气空调系统。5)采用双风管全空气空调系统时,适宜采用分区双风管方式。6)各层有分别调节与运行要求的高层建筑,当建筑空间较小,无法布置大断面风管时,适宜采用各层机组方式。7)建筑物的层高较小,有无多余的房间作为机房,或要求在以建成使用的旧建筑物中加装空调系统时,适宜采用制冷剂容量可调的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简称“VRV”的系统。8)室内空间特别高大的建筑,当层高高于10m时,宜采用分层空调系统,而且首选全空气单风管低速送风。4.3建筑特点分析如工程概况中所述,本工程为办公研发综合建筑,房间较多,使用时间各有不同,对其分析得出以下几点:(1)研发室与食堂使用时间刚好交错,此时为节省能源,室内空调将停止工作。(2)建筑内设置了会客室,休息室等专用房间,其使用时间较少而且具体时间不能确定。(3)建筑地下一层为车库和人防工程,结构紧凑,没有预留空调机组安置空间。4.4空调冷热源方案比较4.4.1可用方案及其特点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该建筑对空调的灵活性提出较高要求。初步确定采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具体来说即采用空气-水系统或空气-冷剂系统。若采用空气-水系统则可选择风冷热泵机组,其具有设计灵活性好,不需要机房,室外机安置较容易等优点。制冷载体为冷水,室内空调末端可搭配风机盘管。若采用空气-冷剂系统则可选择多联机系统,其特点为:每台室内机可自由开停,运行中室外机可根据室内负荷量的变化而自动适应并输出相应的能力,将功率消耗降至最低限度,较一般中央空调节能15%25%;通过较细的制冷剂管路,可以连接各种款式和规格的室内机,室内机总容量可达室外机容量的50%100%,制冷剂管路可达50125m,室内外机落差达3050m,机组工作范围宽广;智能控制系统可进行单独控制或分区集中控制。 4.4.2 空调系统综合分析一、概述风冷热泵与多联机系统在原理与运行方式有很多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