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殇思读后感_第1页
甲午殇思读后感_第2页
甲午殇思读后感_第3页
甲午殇思读后感_第4页
甲午殇思读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甲午殇思读后感 甲午殇思读后感(一)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现代战争不是单纯军事力量的博弈,而是国家整体实力的较量,只有通过全面深刻的改革,才能推动国家整体实力的跃升。洋务运动由地主阶级自身发起。在他们看来,中国的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因此不想也不敢触动封建旧根基,不能进行全局的改革。尽管购得部分 坚船利器 ,发展制造及重工业,但政治腐朽和体制落后以及形成的腐败最终阻碍了军事变革,导致单一领域的改革最终失败。 甲午战争的历史告诫中国,腐朽与落后是貌似强大的北洋 舰队惨败的总根源。只有通过全面改革,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才能真正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甲午战争的失败中断了中国近代化和工业化的势头,中国国运衰败从此加速,民族灾难从此加深。然而,正是在这场巨大的灾难后,中华民族的觉醒有了新的转折,从而揭开中国近代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最深刻的教训就是缺乏应战准备。总是幻想和平外交,寄希望于国际调停,使失败成为必然。今天的日本,一旦突破和平宪法,就是最危险的2 / 6 战争信号,中国唯一的选择就是常备不懈,做好防止战争的准备。 今天,我们不仅要 从武器装备、战术技术、军事思想、人才素质结构及军队编制体制等进行全面建设与改造,还要塑造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和坚韧勇毅的民族精神,加快建设一支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平时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产生震慑,战时确保能打必胜。 最后,我们还应团结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一切和平力量,坚持走共同发展的和平道路。回顾人类文明史特别是甲午战争 120 年来的历史发展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进步大多是在和平的变革中实现的,战争和暴力不能带来真正的进步。战后,日本正是因选择了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才迅速发展为高度现代化的经济强国,日 本正是和平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目前,日本右翼当局妄图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这种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行径必然引发地区不稳定。我们要团结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团体,共同向日本人民和国际社会广泛揭露日本安倍政府的真实企图,让世界认清日本右翼势力的野心,阻断日本右翼分子绑架日本人民走向战争的通道,防止日本再度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日本当政者应该清醒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趋势下,如妄图再走侵略扩张的老路,与亚洲邻国和世界为敌,必将3 / 6 重蹈失败覆辙。同时,个别大国也不能忘记当年因 纵虎为患 的绥靖主义 而导致的惨痛教训。日本右翼极端分子的本质没有变,若个别大国再为一己私利,被日本右翼极端主义分子离间利用,纵容日本,养虎为患,必将重蹈历史覆辙的悲剧,给包括自己在内的亚太各国带来灾难。 甲午殇思读后感(二) 我们的海洋 以黄海大海战为主线的中日甲午战争,距今已经过去整整 120 个年头了。曾经硝烟弥漫的碧血战场,浴血奋战的北洋将士,以及耻辱的马关条约,如今统统化作了历史的注脚,用来诠释中华民族的又一段国难与家仇。诚然,近代历史留给了中华民族太多难以愈合的伤口,但甲午海战无疑是其中伤痕最深的一 块。 2016 年 9 月,刘亚洲、金一南等28 位解放军现役将领集体编著的甲午殇思出版,该书以一种近乎史诗的创作手法,向国人再现了那场发生在 19 世纪末期中日为争夺东亚领导权而展开的海上决战。 故事的叙述背景被定格在公元一八九四年,即中国农历的甲午年前后。经过洋务派三十余年的惨淡经营,战前的清政府已经拥有了实力号称当时 世界第七,亚洲第一 的北洋舰队和威海、抚顺两座近代化的军事港口。正当老大的中国急于在郑和下西洋 500年后重新向世界昭示自己海上实力的时候,作为海军主力的北洋舰队却在骤然爆发的黄海海战4 / 6 中被日本 海军击败,花费整整一代人心血铸造的精锐水师全军覆没,并最终导致中国固有领土台湾、澎湖、钓鱼岛列屿及其周边大片海疆的为日本所窃据的惨痛结局。 历史多次用血的事实向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每一场大的海战都会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不重视海权的民族注定会在海上吃亏。读书至尾章时,我似乎已然不在书外,而是正亲眼目睹致远号在日舰的火炮轰击下徐徐沉 没,太阳旗于黄海水域中肆意的张扬,愤懑之情,难于释怀。上学时历史老师讲授甲午战争史,是以丁汝昌等北洋将领集体自戕谢罪作为终点的,在读甲午殇思之前,我对这次战争的认知也便止于此。但甲午殇思的可取之处,便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在战争艺术之外,探讨了后甲午战争时代的国家制度、民族性以及海洋权益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作者在书中曾写道: 我们的海军败了,后果不止是北洋水师剩余的舰艇全部被掳到日本充作敌舰,镇远舰的残骸被陈列在东京上野公园任游人猥亵,而是在赔偿了 35000 万两白银和割让了大片领土、领海 之后,中华民族依然被历史决绝的推向了亡国灭种的悬崖之上 如果你对中国近代史还算了解的话,那么应该清楚我们国家在甲午战后的凄风冷雨 海战十七年后,武昌起义枪响,清帝逊位。又二十四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随之,中国饱经了八年腥风血雨的摧残,在付出了 3500 万5 / 6 同胞生命、半数河山沦陷的巨大代价后才无比艰难的取得了民族存续的权利。 软弱丧权,退让亡国 曾在书中不止一次出现,并作为本书的叙事暗线贯穿始终。它似乎是一句开篇词,预言着清末国家的危机和败像:中国失去了海军,必然失去海洋;失 去了海洋,就必然失去海岛;失去了海岛,无尽的祸患就会危及我们的国家。它似乎也是一句结束语,总结着波谲云诡的甲午风云用以警示国人:从 1860 年曾国藩上书清帝开始推行洋务运动,到 1894 年甲午战争之前,中国曾经经历过 34 年的图强阶段,但我们最终却在与日本的黄海海战中惨败,失去了东南大片海疆,也失去了整整半个世纪民族自强的机遇;而从 1978 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已然拥有了 37年的发展时期,如今,我们的海洋权益再次遭到了外部势力的侵犯,在黄岩岛、钓鱼台、南沙万里海塘,在中国的固有海岛、海域。但这次,我们的海洋,已经不 再允许他国任意的觊觎、蚕食 100 多年前,为了那一片海洋,数千名北洋将士曾经浴血奋战、慷慨赴死, 100 多年后,当中国海军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在自己的领海开展例行巡视,并坚决有力的应对各种外部势力挑衅、维护国家海权的时候,我们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海洋对于国家发展和强盛的重大意义。 海洋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空间,在军事安全、资源供给等诸多方面都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利益。6 / 6 2001 年,联合国缔约国的一份文件就曾提出 21 世纪是海洋世纪 的论断。毋庸置疑,只有那些懂得珍视、并能有效保护自己海洋权益的民族,才 有希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当中利于不败之地,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万公里大陆海岸线长度,近 300 万平方公里海域的国家而言,保障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责任显得尤为艰巨。中国需要海洋,因为它是居住在沿海 12 省、数以百万计的渔民世代赖以生存的家园;因为它是沟通东亚大陆与异域文化交流、实现货物集散的唯一航道;更因为它是拱卫国家门户、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我们的海洋,曾经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时至今日,它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