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登鹳雀楼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节课学生要通过读、想、议、画、比、写等形式,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画纸,彩笔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2、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登,要求读后后鼻音。教学登字头,指名拼3、解题。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在山西省永剂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二、初读课文。1、投影出示课文内容,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2、范读。三、理解诗句。学习一、二行。1、指名读,理解意思。2、出示课文图,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诗人在黄鹤楼上看到了什么?(太阳、青山、黄河)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它会怎样落下去呢?课文中哪个次是靠着的意思。(依)引导学生理解尽,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指名说诗句的意思。傍晚,一轮太阳挨着群山缓缓沉落,滔滔的黄河水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3、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学习三、四行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2、指名读三四行。3、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就是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更:再。4、指名说诗句的意思。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高一层楼。练说全诗的意思。四、总结课文。1、齐读课文。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2、讨论: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五、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2、指名背诵课文。二、教学生字词。1、出示生字,指名读。识字、写字指导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目:比“日”多一横。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复习生字,巩固练习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练习背诵。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2、引导用生字组词。楼(楼层高楼楼房钟楼)依(依靠依依依山傍水)尽(尽头用尽尽力穷尽)入(进入入门出入)穷(穷尽贫穷穷苦)3、教学字形。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讲解欲、登、楼的笔顺。4、指导书写。5、学生描红。三、课堂练习。1、读一读,抄写。山白日千里目海黄河一层楼2、根据诗意说出诗句。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了。()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登上一层楼。()第三、四课时一、明确乐园的要求。二、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板书安排:17登鹳雀楼依山、千里更上一层楼教后记: 这首诗学生能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能够当堂背诵,还背诵了王之涣的另一首诗凉州词。18青松【教材分析】这首诗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杂咏,全诗借写大雪重压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惧、苍翠挺拔,赞颂坚强高洁品质。以“青松”为题,隐含所抒之情。【教学要求】德: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教学方法】反复吟读,借助插图在说话练习中理解此诗。【课前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挂图。【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2、板书课题:18青松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时代背景:青松这首诗是陈毅元帅1960年冬天吟成的。当时,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很快渡过了难关。陈毅元帅通过写青松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颂了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中国人民。二、初读课文1、录音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3、指名试读。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三、细读课文。1、自学课文自由轻声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2、引导理解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压:重压。挺:直立而高耸。且:而且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看图释疑。学生可能对“挺且直”不理解,可做如下引导:请你先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厚厚的雪聚集在松枝上,这时的松树,是个什么样子?(松树笔直的站立着)你能做个挺且直的姿势吗?你的身上压着厚厚的雪,但是你却傲然挺立,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找生读,同桌间读。听了你的读书,老师知道你读懂了这两句诗,加上你的想象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修建青松的样子。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3、练说全诗的意思。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4、小结全诗。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板书:景不畏严寒情纯洁高尚)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朗读。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顿和重音。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怎样停顿才能读出诗中的意思。读一读,在什么地方停顿更能表现青松的“挺且直”和“高洁”呢?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2 指名说说诗意。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 教学字形。引导用熟字记生字。艇-挺粗-且特-待优-化 “压”是“厂字头”,不要多加一点。2 指导写法。待、化:左窄右宽。 挺:要摆匀称。3 学生描红。三课堂练习1 读词抄词。(课后第三题)2 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或字,再组词。化-()且-()青-()公-()3 扩词。高()()()青()()()第三、四课时一、明确乐园的要求。二、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板书设计:18 青松挺且直高洁教后记:青松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课前布置了让学生查找陈毅的资料,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的、时代背景的资料,因此学生理解起来稍微容易了一些。还背诵了红梅、秋菊等两首诗。19. 小动物过冬教学要求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教学重难点1、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了解小动物们过冬的不同方式。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不同。教学准备1、指导学生制作动物头饰。2、查阅、搜集动物过冬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打一自然界的事物)小朋友们猜猜看这是什么?(生:是雪花。)教师加以肯定,并随手在黑板上画上一个雪人。冬天快到了,小动物们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呢?这节课我们就一道来学习第19课。板书课题:19、小动物过冬2、自己读读课题,你能想知道些到些什么?(可能会有如下问题:课文中讲了哪些小动物?小动物们是怎么过冬的?)二、整体感知。过渡: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刚才提出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只要读读课文就能解决。你们愿意自己读懂课文吗?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漏字改字。2、读好的小朋友可以再读一遍,然后自己想一想、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多少。三、检查自读。1、读准生字。(1)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读了几遍课文了,生字词一定都能读准了。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或短句:w shngliang nun ji g yu d zun 小动物商量暖和接着哥哥约定第二年钻到泥土里去w j chn mi cngcho gujin gu跳舞聚到一起趁妹妹藏在蜂巢里够吃相见秋风刮起来了。(2)自由读字词一遍。(3)开火车展示,随时正音。2、读通课文。(1)请8个小朋友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随时纠正错处。(2)同学评议:主要是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并简要说出好在什么地方。四、学习第一节。1、刚才提出的问题,你解决了吗?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从哪儿知道的?谁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小动物们都是谁?在黑板上出示小燕子、青蛙、小蜜蜂的图片。)它们是什么关系呢?你从哪段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指名读第一句话。你还从那些地方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指名读第一段。谁能仿照第一段说说你和你好朋友的生活。齐读第一段板书: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一节。2、比较: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它们天天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它们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1)读一读,这三句话一样吗?不同在哪里?(2)用“常常”说一句话。3、读了第一节,你有什么感觉?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第一节,读出那种快乐的感觉。4、谁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快乐带给我们大家?5、齐读第一节。五、学习生字。1、巩固字音: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商量(ling ling)暖(lun nun)和(h hu huo)哥哥(ge g)钻(zun zhun)到泥(l n)土里2、理解生字字意。你知道这些字的意思吗?由这些字,你想到了哪些词或成语?哪些名言警句?哪些诗文?说出来大家交流交流。(例如由“约”想到了“不约而同”“人约黄昏后”;由“刮”想到了“敌”、“乱”以及“刮目相看”等。)3、学写生字。(1)看课后第二题中的笔顺,按笔顺描红。(2)描一描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哪些字比较难写,待会儿全班交流。(3)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着重指出:“商”的里面不是“古”,“第”与“弟弟”的“弟”区分开来。“哥”的上面不是“可”。(4)描写习字帖,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坐姿。六、课堂练习。1、读生词,抄写生词。动物接着哥哥约定暖和刮起来第二年春暖花开一起商量2、猜一猜,连一连。(1)百花村里有人家,鲜花瓣上种庄稼,招待客人用蜜酒,辛勤劳动人人夸。(2)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3)身披绿袍,眼睛眉毛,先像逗点,后像小猫,跳上绿椅,呱呱喧闹。3、朗读课文。课堂练习。1、读生词,抄写生词。动物 接着 哥哥 约定 暖和 刮起来 第二年 春暖花开 一起 商量2、猜一猜,连一连。(1)百花村里有人家,鲜花瓣上种庄稼,招待客人用蜜酒,辛勤劳动人人夸。(2)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3)身披绿袍,眼睛眉毛,先像逗点,后像小猫,跳上绿椅,呱呱喧闹。3、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写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故事。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地凉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课件展示:秋风扫落叶的画面,秋风刮起的“呼呼”声。)小动物们怎么过冬呢?(课件展示3个小动物。)二、小组合作学习。1、分角色读课文2-8节。教师指导角色分配:一生读燕子的话、一生读蜜蜂的话、一生读青蛙的话、一生读叙述和提示语。2、组内交流:三个小动物分别怎样过冬?为什么要这样过冬呢?三、理解感悟。1、小组派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听者随时纠正补充。生:燕子到南方过冬。因为南方暖和,虫子多。师:是呀,冬天,北方太冷了,虫子都躲起来了。小燕子到南方过冬才有虫子吃。你真聪明!你从哪儿知道的?读一读相关的句子,好吗?生读第二节。师:你们知道秋天飞到南方,春天飞回北方的这种鸟叫什么鸟吗?(如果不知道,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叫候鸟。)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与小燕子的过冬方式一样呢?生1:大雁也到南方过冬。生2:我知道布谷鸟也是候鸟。还有2、师生配合读4-5节。师:老师做小燕子,谁来读青蛙的话,和老师配合一下?师生合作朗读。师:青蛙哥哥,你睡一个冬天不饿吗?可别把身体饿坏了!生:不会的,我先吃得饱饱的,在泥土里睡觉,一点儿也不会饿。师:哦,这我就放心了。对了,这好像就叫做冬眠。生:对,对!师(面对大家):还有那个小伙伴和青蛙哥哥过冬的方式一样呢?生1:我,大狗熊。生2:我,小乌龟。生3:还有我,大蟒蛇。4、谁能像老师一样,做一只小燕子,去问问小蜜蜂?请两个学生读6-7节,理解冬天没有鲜花,蜜蜂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师:知道青蛙是用什么方式过冬了吗?老师也想当当小燕子(戴头饰),你们一起当当青蛙回答我好吗?(师生合作读)师过渡:冬天到了,我还有一个朋友小蜜蜂在哪里呀?(边说边找,:噢,在这儿呢!还有的在哪儿呀?学习蜜蜂的小组让他们戴上头饰。)师问:(点击出示第五自然段)“蜜蜂妹妹,冬天地上都是冰雪,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点击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名读2-3 )。我懂了,你们听出来了吗,蜜蜂是怎样过冬的?(根据学生回答,点击重点词:“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一个冬天”)我们一起把句子读读。师小结:蜜蜂真勤劳,它早早地把蜂蜜采好,藏到蜂巢里,这样就能过个安稳的冬天了。哪只小燕子也想问问蜜蜂的?说话可要有礼貌呀!谁来回答?分角色朗读。三个好朋友过一段时间就要分开了,多么舍不得呀,于是他们商量好之后,有了一个约定,这是什么约定呢?(点击出示第七自然段)我们一起读一读。板书:青蛙冬眠小燕子候鸟小蜜蜂巢穴里四、分角色朗读课文。1、小组中朗读,准备参加全班竞赛。引导:与好朋友说话怎么说?他们是用什么口吻说的?“商量”是什么样的口气呢?2、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及时评议。五、戴头饰表演。1、引导:燕子说话时会做什么动作?蜜蜂说话时会怎么样?青蛙有怎样?蜜蜂和燕子扇动翅膀样子一样吗?小伙伴们告别时会说些什么?(无需回答,可以师生同做。)2、戴头饰分角色表演。3、你们喜欢这三个小动物吗?为什么?(有礼貌,如称呼“哥哥”、“姐姐”;相互关心。)六、巩固练习。1、听写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3、阅读童话故事。第三课时一、揭示课题。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指名三人逐段背诵课文。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物 刮 商 量 暖 明 接 哥 钻 第 引导学生自学字形,自由书空。教师讲述书写笔顺。2、指导书写。商、哥、第: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物、暖、钻:左窄右宽。3、学生练习描红。三、课堂练习。1、组词。三()决()者()注()兰()块()都()住()2、数笔画填空。商:共()画,第二画是()。哥:共()画,第五画是()。第:共()画,第六画是()。3、抄写词语。总结全文1根据板书背诵课文。 (1)自背,同座位互背。 (2)指名背,齐背。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懂得了什么?实践活动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小动物过冬的故事和有关冬眠的小知识。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课时一、明确乐园的要求。二、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板书设计:板书: 19 小动物过冬小燕子飞到南方去(迁徙)小青蛙钻到泥土里(冬眠)小蜜蜂躲到蜂巢里(备粮)教后记:学生对小动物都比较感兴趣,因此课上学生比较感兴趣,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热情比较高。读起课文来比较起劲。课上还交流了其他的小动物过冬的资料及冬眠的相关材料。20. 美丽的丹顶鹤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5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挂图,你认识图上的鸟儿吗?(板书:丹顶鹤)2、理解“丹” “丹”指红颜色,因为它的头顶是红色的,所以叫丹顶鹤。3、你了解丹顶鹤吗?出示挂图,看图说说丹顶鹤的样子,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儿?(板书:美丽的)说说丹顶鹤的习性。(学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所得)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2)画出词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想象词义。 (3)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卡片正音。 展(zhn翘舌音)虑(l边音) 嘹(lio边音)滨(bn前鼻音) (2)指读长句子。 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指导正确停顿。 学生练说。 (3)指名逐段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范读课文。(放录音) 读后自由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读书情况。(1)卡片认读生字。(2)投影出示词语,开火车领读,齐读。遥远洁白不论显得传说所以三五成群嘹亮脖子嵌着高雅仙鹤旅伴逗人喜爱度过无忧无虑第二故乡黄海之滨引吭高歌(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3、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4、质疑,交流。5、齐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教学生字:遥、却、论、引1、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的?2、口头组词。3、书空笔顺。4、讨论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5、范写,描红,临写。6、反馈书写情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2、齐读课题。二、师引读第一段: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生读下去)三、学习第二段:1、出示图片,看图说说丹顶鹤的样子。2、出示句子:丹顶鹤(),显得很美丽。3、课文是怎么写的呢?一起看第二段。4、自由读,思考:课文围绕什么来写丹顶鹤的美?板书:色美5、再读,边读边找出表示颜色的词,并在下面打上“”。6、交流,师在投影片上点出词语“洁白、黑、红宝石、鲜红鲜红”7、指导读好,注意体会丹顶鹤的颜色美。(指读评议齐读)8、看图,再说说丹顶鹤的美。(指名说评议)9、再读,边读边想象。 指导背诵。 幻灯显示: 丹顶鹤有一身( )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 )。它的头顶就像嵌着( ),( )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 )。 先讨论填空,再自由练背,最后指名背诵。10、练习背诵。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指名读。交流。(1)出示:“丹顶鹤很逗人喜爱。”(指名读、齐读)(2)你读懂了什么?(3)交流:相机出示句子:“丹顶鹤不论那么高雅”抓住“引吭高歌”“展翅飞翔”“高雅”体会丹顶鹤的姿态美。板书:姿美(4)指导读好,边读边想象。相机出示句子:“它的腿长也长”指名读,体会丹顶鹤的形美。板书:形美自由读第三句话。 “高雅”是什么意思?丹顶鹤在什么情况下显得高雅?作者是怎样把这两方面连起来写的?(无论还是都) 指导读好第三句话。 板书:高雅 (姿美)3、指导读好第三自然段。4、练习背诵(可配上动作)自由练背,指名背,齐背。五、带着对丹顶鹤的喜爱、赞美之情读第二、三自然段。六、教学生字:显、传、所1、卡片认读,口头组词。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3、指导书写。(范写,描红,临写)第三课时一、导入:1、复习生字。2、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色美、形美、姿美二、指导背诵:1、出示投影片,看图说说丹顶鹤的样子和姿态。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点背一背,背给同桌听。3、指名背,评议。4、练习背诵全文。(1)小组练习,相互提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基高端新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含解析
- 四川省宜宾市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含解析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口译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学概论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学概论(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室内设计水电安装失败案例分析
- 心理学技能课件
-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行为学(工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科学计算可视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水利工程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
- 法院出庭授权委托书
- 2025年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92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九年级二诊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会计基础与实务》课件-项目五 登记会计账簿
- 2024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笔试题库答案分析
- 高房子与矮房子的比较与思考
- 国潮插画文创设计
- 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要点解读课件
- 塑料粒子购销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