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为(8位数字组成的编号):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内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创意平板折叠桌摘要折叠桌更注重于表达木制品的优雅和设计师所想要强调的自动化与功能性。首先,为了更好地描述折叠桌的动态变化过程,我们分别建立了折叠桌的平面状态模型和立体状态模型。通过解析折叠桌从平面状态模型到立体状态模型的动态变化,我们得到了区域的木条边缘端点的坐标解析式为,并通过Matlab的曲线拟合得到具体的三维图形。其次,借助折叠桌的平面状态模型和立体状态模型,我们通过折叠桌的结构稳定分析和结构受力分析,求出了最优的受力结构的表达式。这些表达式满足对于任意给定的折叠桌高度和圆形桌面直径的设计要求,都能讨论长方形平板材料和折叠桌的最优设计加工参数。最后,我们通过流程图给出了软件设计的过程,并画出了自己设计的创意平板折叠桌的9张动态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关键词: 曲线拟合 结构 边缘线一、问题重述某公司生产一种可折叠的桌子,桌面呈圆形,桌腿随着铰链的活动可以平摊成一张平板。桌腿由若干根木条组成,分成两组,每组各用一根钢筋将木条连接,钢筋两端分别固定在桌腿各组最外侧的两根木条上,并且沿木条有空槽以保证滑动的自由度。桌子外形由直纹曲面构成,造型美观。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下列问题:1. 根据题目给定的长方形平板尺寸,试建立模型描述此折叠桌的动态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给出此折叠桌的设计加工参数和桌脚边缘线的数学描述。2.对于任意给定的折叠桌高度和圆形桌面直径的设计要求,讨论长方形平板材料和折叠桌的最优设计加工参数。对于桌高70cm,桌面直径80cm的情形,确定最优设计加工参数。3. 公司计划开发一种折叠桌设计软件,根据客户任意设定的大致形状,给出所需平板材料的形状尺寸和切实可行的最优设计加工参数,使得生产的折叠桌尽可能接近客户所期望的形状。帮助给出这一软件设计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模型给出设计的创意平板折叠桌。要求给出相应的设计加工参数,画出至少8张动态变化过程的示意图。二、模型假设(1)不存在测量上的误差;(2)沿木条有空槽以保证滑动的自由度;(3)能够将实际的构件抽象为线段以忽略构件的宽度和体积的大小;(4)模型一中所有的杆件的材料不影响计算结果,且其受力均匀;(5)忽略木条与木条之间的空隙。三、符号说明符号符号意义单位桌面圆的直径区域第根木条/区域第根木条/区域第根木条/木条序号/区域第根木条的长度区域第根木条的长度区域第根木条的长度最外侧木条与地面所成的锐角/桌子的高度桌子的厚度区域钢条中心距离木条端点的距离区域钢条中心距离木条端点的距离最大静摩擦力接触面的法向约束力(也称为法向正压力)静滑动摩擦因数木条所能承受的力桌面能承受的荷载的能力许可应力A木条横截面积四、问题分析在问题一中,根据题目所给的资料和动画视频,我们可以知道折叠桌的初始状态是一块可进行折叠的长方形木板。木条通过铰链旋转,改变自身的形体结构,从而使之变成一台成形的桌子。于是,我们将整个过程分解为一个初状态,一个变化过程,一个末状态。根据题目所给的尺寸,分别建立模型解析初、末状态时的折叠桌,从中可得出各构件的尺寸大小和所处的空间位置以及其他的设计参数。在问题二中,我们通过对问题一的解决,可以明晰地知道桌子的设计原理,从中可总结模型求解所得的结果,之后可以得出折叠桌设计的一般规律。从而从特殊到一般,得出不同尺寸大小桌子的设计参数。在问题三中,由于软件的设计,原理上是运算程序的设计。即输入决定桌子外形的参数,软件通过一系列的运算,得出桌子所有部件的设计参数。因此我们先将软件的设计分为前端、中端和后端三部分。前端是数据输入端,将客户对桌子的要求转化为各个输入参数;中端是运算的核心,是将输入参数代入运算程序中运行,并得出各构件的设计参数;后端是设计结果的输出。五、模型建立与求解5.1平面状态模型建立与求解5.1.1模型建立由题意我们可知,折叠桌为一个有着动态变化的物体,于是我们将折叠桌分解成对三个状态下的求解。首先,我们对折叠桌的初始状态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的示意图(如图5-1),从中可以看出整一个桌面及两侧桌脚均由20根木条拼接而成,桌面圆的直径为=500mm。将整一个桌子分为三部分,分别记为、。将各木条从下往上按120排号。部分的为120;部分的为120;部分的为1R20。和为相互对称的部分。图5-1忽略木的的宽度和体积,将木条抽象为与之等长的线段,其所在位置穿过木条的几何截面。将图5-1放置于坐标系中进行分析。以桌面的圆心为坐标原点,木条的方向平行于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5-2所示:图5-2通过以上的假设和坐标系的建立,可以得到序号为的木条中心线所在的位置的坐标值为:而桌面上各木条的端点均在一个圆周上,于是可以通过木条端点的坐标值来求出木条的长度。根据圆的几何特性,可得:换算得:代入木条的序号,求出桌面上各木条端点的坐标值为: , 其中求部分木条长度:由于部分各木条左端的坐标值均为-600,右端的坐标值为故序号为的木条的长度为:求部分木条长度:由于部分各木条左端的坐标值均为,右端的x坐标值为故序号为的木条Mi的长度为:求部分木条长度:由于部分各木条左端的坐标值均为,右端的坐标值为600,故序号为的木条的长度为5.1.2模型求解根据5.1.1中建立得出的各部分的木条长度的公式,代入,计算得出折叠桌各部件的长度()如表5-1-所示。用C语言程序编程来计算折叠桌各部分的长度,输入源程序(见附录1)得出输出结果如图5-3所示。用Matlab命令来计算折叠桌各部分的长度。输入源命令得到输出结果如图5-4所示:由上经对比可知,用CAD画图计算得到折叠桌各部分的长度与用C语言编写程序以及用Matlab命令输出的结果是一样的,由此可见这个模型的精确度比较高。表5-1序号LMR序号LMR1521.94156.12521.9411350.32499.37350.322468.31263.39468.3112352.83494.34352.833434.64330.72434.6413357.94484.12357.944410.05379.97410.0514365.82468.37365.825391.21417.58391.2115376.75446.51376.756376.75446.51376.7516391.21417.58391.217365.82468.37365.8217410.05379.97410.058357.94484.12357.9418434.64330.72434.649352.83494.34352.8319468.31263.39468.3110350.32499.37350.3220521.94156.12521.94 图5-3图5-45.2立体状态模型建立与求解5.2.1模型建立 折叠桌折叠成形后应视为一个三维实体,而原来构成模型的二维坐标系已无法满足要求,木条的宽度和厚也不能忽略不计。故把木条当成实体构件,在三维坐标系下求解。图5-5为了方便起见,在建立模型时将桌子倒立放置,以二维模型为基础,建立三维坐标系,将平面提至桌子的桌面。由题目所给的信息可知,连接桌腿木条的钢筋固定在桌腿最外侧木条的中心位置,桌子的高度为。设桌子的厚度为。构造出的木桌大致折叠情况如下图5-5所示:设最外侧木条与地面所成的锐角为,则有: 由于钢条是垂直于平面的,木条折叠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平面,故可以暂不考虑的取值。将分别靠近轴正负方向的两根钢条分别记做,得到式子如下: 上式表现为如图5-6中右图中的点,点与钢条实际的中心仍有一定的距离。在点的基础上考虑木条厚度的影响,计算出钢条中心的真正的坐标。图5-6由木条在钢条铰接点的放大图(即图5-6中的左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如下图5-7所示,先根据已求出的桌面下表面木条端点的坐标与钢条中心的坐标,求出两点的坐标,再用勾股定理求出钢条中心在木条方向上距离铰接端点的距离。图5-7钢条中心距离木条端点的距离:部分:部分:为求解各木条的开槽长度及开槽所在的位置,须求出钢条在各木条从初状态变化到末状态钢条在木条上走过的路径。由于运动的相对性,为了研究方便,在研究某根木条在折叠的过程中钢条在木条上走过的路程,将木条看作是不动的。其他构件以其为参照作相应的运动。因此在表示木条上的开槽范围时可以沿用原先的平面坐标系,如下图5-8所示:图5-8沿用前面建立的平面坐标系,在此研究过程中,将钢条的中心记作,由于前面的论述钢条的中心在方向的坐标不变,故可以在平面坐标系讨论,且可以暂不考虑方向的坐标值,于是我们可以求得:(1)在桌子未发生折叠时,和两部分中,钢条在各木条的坐标值是一致的,得:(2)桌子折叠后,钢条所在各木条的坐标值为:从而我们可以得到: (1)部分的开槽长度和开槽位置范围为: 开槽长度为: ,范围: (2)部分的开槽长度和开槽位置范围为: 开槽长度为: , 范围:我们根据以上公式利用MATLAB带入数据得出每个开槽长度,MATLAB输出结果如下图5-9所示:图5-95.3动态变化模型建立与求解在求解折叠桌设计参数的模型中,木条的厚度和尺寸对设计参数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忽略木条实际尺寸的影响。仅仅只是把木条当作线段来看待,则有可能会导致按求解得出的设计参数制作出来的桌子无法使用。与求解折叠桌的设计参数不同,桌脚的边缘曲线只是描述其大概的形状,忽略木条的厚度和宽度可以大大减少问题的复杂程度,其厚度和宽度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5.2模型的基础上,忽略木条实际尺寸的影响,只将木条当做线段处理。由于左右两边是对称的结构,两条桌脚边缘线的形状是一致的,所以只考虑右侧的情况。又由于,所以可以得知:(1)对应的木条的长度为: .(2)钢条中心所在的位置为: . . .(3)钢条中心距离铰接点的距离为: .设木条边缘端点的坐标为(X,Y,Z),得: .联立以上.式,解得:5.3.2模型求解我们根据上文的公式带入数据可以求得各个木条边缘端点的坐标,如下表5-2:标号XYZ标号XYZ1221.928-237.5501.718611120.313812.5325.5482165.7667-212.5467.063312119.723337.5329.00593138.7891-187.5433.827613118.739762.5336.02344125.4396-162.5404.904414117.795387.5346.80215119.5195-137.5380.88715117.6434112.5361.63656117.6434-112.5361.636516119.5195137.5380.8877117.7953-87.5346.802117125.4396162.5404.90448118.7397-62.5336.023418138.7891187.5433.82769119.7233-37.5329.005919165.7667212.5467.063310120.3138-12.5325.54820221.928237.5501.7186 表5-2根据坐标利用matlab画出其三维图,如图5-10(见附录4):接着我们再把轴投放轴方向得出一个关于的二维图象;我们利用曲线拟合来求得关于的关系式。经过我们不断拟合最终确定最高次为6次,次数再高的系数也太小,可以忽略不计,之后得出图5-11:图5-10 图5-11根据上述我们所得,则可以获得Y-X的等式为:同理,我们利用曲线拟合来求得关于Y-Z的关系式。为保持一致,我们也取最高次为6次,得出如下图5-12(见附录5):图5-12根据上述描述,则我们获得的Y-Z的等式为: 5.4任意尺寸模型建立与求解5.4.1结构稳定分析折叠成形的桌子,需要承担来自桌面的荷载。而桌子自身的设计需保证在桌面存在荷载的情况下,桌子仍可以保持结构形状,不会重展开成平板状态。对桌子折叠过程进行分析,我们知道桌子折叠的过程中,各构件位置会进行相对变化,包括充当桌脚的各木条围绕钢条旋转一定的角度以及充当桌脚和桌面的木条围绕连接在木条端点处的铰链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都会改变。然而若要桌子保持稳定,则要求要钢条的连接处各木条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当对桌面有荷载作用时,由钢条连接处的各木条接触面之间有相对滑动趋势,当物体处于要滑动而未滑动的临界状态时,此时所受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即:式中为最大静摩擦力,FN为接触面的法向约束力(也称为法向正压力);fs称作静滑动摩擦因数。由上式可知木条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由钢条的预紧力决定的,因此可以通过调节钢条的松紧程度来调整摩控力,使之满足使用要求。而且钢条的预紧力应在合适的范围内,预紧力太小,则桌子在承担荷载时无法保持自身结构的稳定;预紧力太大,则完成折叠所需的旋转转矩太大,使一般人无法完成折叠过程。而我们也可采用在钢条上设置方便使的紧力旋钮的方式。在折叠的过程中将其调松,折叠完毕后将其调紧。5.4.2结构受力分析桌子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荷载通常是加载在桌子的桌面的,把加载在桌面的荷载简化成均匀分布在桌面的均匀荷载。由于折叠成形的是对称的结构,各作用杆对桌面产生的力均可以在对称的位置找到一个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与之相抵消。以整一个桌子为研究对象,可以把桌面上的均匀荷载产生的合力当为0,均匀荷载的作用可以用一个合力F来代替(图5-13)。图5-13由于力的矢量特点,利用平行四方形原则,对力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桌子最外侧木条与地面的夹角越接近直角,桌子所来承受的荷载就越大。木条所能承受的力为:材料的许可应力是由材料本身决定,木条采用相同的尺寸,横截面积A是也固定不变的,因此木条所能承受的力也是不变的。桌面能承受的荷载的能力为:当时,取最大值1。此时桌子承受荷载的能力最大。5.4.3最优的受力结构在实际的情况下,桌承受的荷载不可能是对称的均匀荷载。若最外侧的木条呈直角,则会导致桌子桌脚所围成的面积较小;当桌子承受侧向力时,则可能会导致桌子整体侧翻。 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可以通过减小最外侧木条与地面的夹角,扩大桌脚围成图形的面积来增加桌子的稳定性。参考一般的桌子,可知当桌子与地面接触形成的支撑面的面积与桌面的面积最接近的时候,即取支撑面的边长等于桌面直径时,桌子的稳定性是最好的,此时也是用材最少的。对于已经给定的折叠桌高度和圆形桌面直径的折叠桌,假设它的厚度为(在这里,所有单位都用毫米),并它有由20根木条组成的两组桌腿。则满足:此时有:此时平板的长为:为了加工方便,桌子的开槽长度应尽量短。当钢筋刚好穿过的端点时,桌子的开槽长度是最短的,此时木条刚好互相平行。如图5-14,点就是钢筋在木条上的位置,则有:设开槽长度为,则有。图5-14当时,算得:当时,设这张平板的厚度为,此时平板的长为:钢筋在上位置离远点距离为:开槽长度为:5.5软件设计模型建立与求解5.5.1软件设计步骤:(1)输入桌面边缘的形状函数(2)由(1)确定出桌面的宽度(3)由(1)(2)计算最外侧木条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形成最佳受力分析(4)输入桌子的高度(5)由(3)、(4)计算出L1和R1的长度(6)输入桌脚边缘线的函数(7)由(4)(5)(6)计算得到其他木条的长度(8)由(5)和(7)确定钢条折叠前后的位置(9)由(5)-(8)计算出各木条的开槽位置和大小得出各木条的开槽位置和大小确定钢条折叠前后的位置计算出其他木条的长度输入桌脚边缘线的函数计算出L1和R1的长度其流程图如下:输入桌面边缘的形状函数确定桌面的宽度计算最外侧木条与地面所成的夹角形成最佳受力分析输入桌子的高度5.5.2折叠桌的设计:我们根据我们以上的模型以及我们的步骤设计了一款椭圆形桌面的折叠桌,我们的动态图如下:桌面 平面1 2 3 45 6 7 89六、模型的优缺点分析模型优点:通过不断优化,确定最优设计加工参数,使模型中产品稳固性更强,易中应用于现实生活。 对于问题三,根据客户的设想并结合已确定的最优设计加工参数,建立出满足切实可行的模型,可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考虑了在实际的情况下,桌承受的荷载不可能是对称的均匀荷载,使模型更具有现实性,可行度也大大提高。模型缺点:对于问题一,没有考虑到平板的材料、木条之间的空隙,存在误差。模型虽然把各种加工参数最优化,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物体放在折叠桌时可能存在的不确定的冲击力,该模型考虑的情况过于理想化。七、 模型的推广 该模型从多方面的考虑使其具有强烈的可信度,适用性也相当不错,它的建立无疑能解决许多动态变化的问题,例如运用到军事,生物,家具等各个方面,为人类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参考文献1姜启源,数学模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王敬赓,解析几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迟毅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基础(第1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4刘洁,建筑力学与结构,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5刘鸿文,材料力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王强,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杨文茂,空间解析几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张德丰,MATLAB语言高级编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2010.附录附录1(C与C+程序设计学习与实验系统2010.4):#includestdio.h#includemath.hvoidmain()doublea;doublex20=0;doubley20=0;inti;for(i=1;i=20;i+) yi=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模型推理不确定性传播路径交互式3D沙盘升级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大模型多模态对齐误差自动校准机制跨场景迁移卷答案及解析
- 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试用期管理细则
- 时尚鞋店店长全面负责制及品牌推广合同
- 高校教师聘用合同附带教师社会服务与社区教育合作
- 智能家居体验店租赁及销售合作协议
- 创新型抵押典当房地产融资合同
- 离婚房产转移合同:男方权益明确化协议书
- 石斛种植基地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推广合同
- 离婚合同中关于子女未来职业规划及教育资金安排
- 聚合物成型的理论基础课件
- 周口市医疗保障门诊特定药品保险申请表
- 灭火器每月定期检查及记录(卡)表
- 校园物业考评表
- 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单元备课
- 人工智能(AI)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GB∕T 29169-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 在用钻柱构件的检验和分级
- 重大医疗事件报告及处理制度
- 公铁两用大桥连续刚构专项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 爆破作业人员培训考核题库
- 构造地质学0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