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摄等相关音韵学知识.doc_第1页
十六摄等相关音韵学知识.doc_第2页
十六摄等相关音韵学知识.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六摄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通一东 独用一董 独用一送 独用一屋 独用二冬 锺同用二宋 用同用二沃 烛同用三锺二肿三用三烛江四江 独用三讲 独用四绛 独用四觉 独用止五支 脂之同用四纸 旨止同用五寘 至志同用六脂五旨六至七之六止七志八微 独用七尾 独用八未 独用遇九鱼 独用八语 独用九御 独用十虞 模同用九麌 姥同用十遇 暮同用十一模十姥十一暮蟹十二齐 独用十一荠 独用十二霁 独用十三祭十四泰 独用十三佳 皆同用十二蟹 骇同用十五卦 怪夬同用十四皆十三骇十六怪十七夬十五灰 咍同用十四贿 海同用十八队 代同用十六咍十五海十九代二十废 独用真十七真 谆臻同用十六轸 准同用二十一震 稕同用五质 术栉同用十八谆十七准二十二稕六术十九臻七栉二十文 独用十八吻 独用二十三问 独用八物 独用二十一欣 独用十九隐 独用二十四焮 独用九迄 独用山二十二元 魂痕同用二十阮 混很同用二十五愿 慁恨同用十月 没同用真二十三魂二十一混二十六慁十一没二十四痕二十二很二十七恨山二十五寒 桓同用二十三旱 同用二十八翰 同用十二曷 同用二十六桓二十四缓二十九换十三末二十七删 山同用二十五潸 同用三十谏 同用十四黠 同用二十八山二十六产三十一襉十五辖一先 仙同用二十七铣 同用三十二霰 同用十六屑 同用二仙二十八狝三十三线十七薛效三萧 宵同用二十九筱 同用三十四啸 同用四宵三十小三十五笑五肴 独用三十一巧 独用三十六效 独用六豪 独用三十二晧 独用三十七号 独用果七歌 戈同用三十三哿 同用三十八个同用八戈三十四果三十九过假九麻 独用三十五马 独用四十禡 独用宕十阳 唐同用三十六养 同用四十一漾 同用十八药 同用十一唐三十七荡四十二宕十九铎梗十二庚 耕清同用三十八梗 同用四十三映 同用二十陌 同用十三耕三十九耿四十四诤二十一麦十四清四十静四十五劲二十二昔十五青 独用四十一迥 独用四十六径 独用二十三锡 独用曾十六蒸 同用四十二拯 同用四十七证 同用二十四职 同用十七登四十三等四十八嶝二十五德流十八尤 侯幽同用四十四有 同用四十九宥 同用十九侯四十五厚五十候二十幽四十六黝五十一幼深二十一侵 独用四十七寝 独用五十二沁 独用二十六缉 独用咸二十二谈 覃同用四十八感 同用五十三勘 同用二十七合 同用二十三覃四十九敢五十四鬫二十八盍二十四盐 添同用五十琰 同用五十五艳 同用二十九叶 同用二十五添五十一忝五十六三十帖二十六咸 衔同用五十三豏 同用五十八陷 同用三十一洽 同用二十七衔五十四槛五十九鉴三十二狎二十八严 凡同用五十二俨 同用五十七酽 同用三十三业 同用二十九凡五十五梵六十范三十四乏明代莞籍诗人韵部研究摘要: 考察明代莞籍诗人用韵,并与广韵对照分析韵部之间的分合,归纳出22个韵部:9个阴声韵部,9个阳声韵部,4个入声韵部。明代莞籍诗人韵部系统既不同于历代诗人奉为圭臬的广韵音系,也不同于代表当时官话音系的洪武正韵,具有独特性。关键词:用韵研究;明代;韵部H109.2通过诗文用韵考求韵系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清末张其淦先生编录的东莞诗录(清)张其淦辑选,东莞诗录65卷. 1921,共65卷,收集了815家诗人的诗歌共五千多首,反映了东莞从宋到清末800余年诗歌的发展状况。第四卷至第二十三卷为明代诗人诗作,我从其中稽录了籍贯确凿的诗人215位,诗歌1216首,分析出1485个韵段。在尽可能对文献本身进行核查校正的基础上对这些韵段进行研究,归纳出22个韵部。其中,9个阴声韵部,9个阳声韵部,4个入声韵部。确定韵部分合的标准,我们参考了李义活教授的方法,“一般的说,两韵(或两组韵)通押次数占了它们出现总数的10以上,即应视为同用,不足10,但有两次以上通押者,应认为有混用趋势。当然,任何标准在衡量具体事物时都可能遇到某些特殊情况,这时只能灵活掌握。比如甲乙两(组)韵,甲组韵出现次数非常多,乙组韵出现次数非常少,二者之和可能很大,通押次数与它相比达不到10,但就乙(组)韵来说,通押次数占了自己出现次数的很大比例(比如50以上),这时候也只好定为同用。” 李义活,庾信诗之用韵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三期,49页,具体计算公式和李稍有出入。 即达到标准一或标准二,可视为同用:标准一:AB通押韵段总数/(A韵涉及韵段总数B韵涉及韵段总数AB通押韵段总数)10标准二:AB通押韵段总数/ A韵涉及韵段总数50一 阴声韵阴声韵8个韵部:歌戈部、麻车部、支微部、齐迷部、皆来部、尤侯部、鱼模部、萧宵部、豪毫部。1、歌戈部 歌戈部包括广韵歌戈二韵(凡广韵平声韵目,除特别说明,均举平以赅上去),歌戈部共押韵46次,本部独立押韵43次:歌6 “歌6”,表示歌韵单独用韵六次,“歌戈36”,表示歌戈韵通押36次,下同。,戈1,歌戈36。特韵三例:与侯韵通押1例,与鱼虞韵通押2例。对诗歌押韵中的特韵现象,刘晓南(1999,54)先生认为:“数量虽少,但非常重要,其中除个别系仿古或原因不明外,都属于方言入韵” 刘晓南,宋代闽音考,岳麓书社,1999,明代莞籍诗人诗歌用韵中的特韵现象,我们将另文讨论。2、麻车部 麻车部包括广韵的麻韵和佳韵的“涯、挂、洒”,皆韵的“价”,戈韵的“莎”等字。一共61个韵段,全部为独立押韵。涯字入韵18次,17次押麻韵,1次押支微韵,见张家珍(万家租,一六三0至?)答赠中都李司马“姿涯知夷怡扉期思”(卷二十三)。“涯”在广韵两收,一为佳韵五佳切,一为支韵鱼羁切,可见,在明代东莞方言中涯有麻韵、支韵两读。3、支微部和齐迷部 支微部包括广韵的支脂之微祭韵,废韵没有韵字。之、脂、支、微相互间涉及韵段总数和通押次数如下表。通押韵目涉及韵段总数通押次数通押次数占总数的百分比结论之和支1558554.8合之和脂1508255.6合支和脂1526039.5合之支脂和微2163616.7合如上表所示,之支脂微同用。祭韵一共四个韵段(脂祭1、齐祭1、之脂祭1、支脂虞齐祭灰1),它和之脂支微通押次数三次,通押次数占了自己出现次数的很大比例(50以上),也应该定为同用。通押韵目涉及韵段总数通押次数通押次数占总数的百分比结论之脂支微祭和齐235135.5分之脂支微祭和灰27931分齐韵与“之脂支微祭”韵通押次数仅占总数的5.5,并且,齐韵与这一组中任何单独一个韵(如“之”韵)的通押百分比数都未超过10,所以,齐韵应该独立。今东莞话,齐韵韵母为i或Wi,之支脂微韵主要为i、i、ui,之支脂微合口牙喉音字“位亏归”等为Wi 陈晓锦,东莞方言说略,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993年。齐韵和支微部通押的13个韵段中,有四个韵段为之支脂微合口字“为威非归”与齐韵相押。支微部与灰韵相押两次,涉及到灰韵字“溃(祁顺何氏孝节诗,卷四)、汇(黎光嘉禾)、催(何荆玉吴起妻,卷十七),碎(邓云宵感遇之三,卷十七)”。四个字中,“催”属平声灰韵,“汇”属上声贿韵,“溃、碎”属去声队韵。灰一共入韵62次,58次押皆来,4次押支微,“催”一共入韵13次,12次押入皆来部,仅1次押支微;“汇、溃、碎”只与支微韵押,不押皆来,除此三字而外,没有更多的贿队韵字入韵。虽然,我们不能肯定是所有的贿队韵字归入支微,还是仅个别灰韵字归入了支微部,但可以确定的是,与中原音韵和洪武正韵灰韵完全和支微部合口字合并的情况不同,灰韵特别是灰韵的平声字与支微部并不相押。支微部另有特韵三例:与入声字相押两次(之职1,支灰质职缉1),与咸摄“歉”字相押一次,见余士奇(凹头,1552-1615)懒庵歌第七韵段“时之为支歉添希微机脂”(卷十八),原文:“君不见,嵇山睥睨箕踞时,王公大人亦何为,田窦宾客相倾轧,翟门罗雀无盈歉。自兹笑流俗,此乐知者希,何如懒庵子,坦然共忘机”,从意义上看,“翟门罗雀无盈歉”可通,但从音韵上看,“歉”既没有平声读法,又为咸摄与止摄通押之孤例,存疑待考。4、皆来部 皆来部包括广韵的灰咍皆泰夬和佳韵的一部分字。一共82个韵段,本部独立押韵78次:咍16、咍灰58、皆咍1、皆佳夬1、泰1。特韵四例:灰韵与支微部字相押。泰韵在广韵中独用,中原音韵和洪武正韵中,泰韵合口和灰韵合并,泰韵开口和咍韵合并,今东莞方言,泰韵的读音和皆灰咍读音一致,所以,泰韵归入皆来部,而不独立分部。5、尤侯部 尤侯部包括广韵的尤幽侯三韵,尤侯部一共116个韵段,内部押韵113次:尤33,尤侯71,尤幽4,尤侯幽5。特韵三例:与歌韵字通押1例,与鱼模部字通押2例。6、鱼模部 鱼模部包括广韵的鱼、虞、模韵,鱼模部一共106个韵段。90个韵段内部独立押韵:鱼20,虞5,模9,鱼虞16,鱼模9,虞模19,鱼虞模12。特韵16例:10个韵段与支微韵相押,两个韵段与歌戈部相押,两个韵段押尤侯,两个韵段与萧宵、豪韵押韵。7、萧宵部和豪毫部 广韵萧宵肴豪四韵,在诗歌中共56个韵段,除两个韵段与鱼模部(鱼萧宵1,虞模豪1)相押外,其余押韵情况如下表:萧1肴1萧宵22萧宵肴豪1宵8豪20萧宵肴1萧宵共34见,通押25次,通押次数占总数百分比74,自然同用;肴韵入韵3个韵段,与萧宵通押次数达2次,占了自己出现次数的66,也可以定为同用;萧宵与豪韵入韵共55见,通押仅1次,通押次数占总数百分比1.8,远低于同用百分比。所以,我们把效摄分为萧宵和豪毫两个韵部。今东莞方言,豪韵韵母为u,萧宵韵韵母为iu,读音区别很大。二 阳声韵阳声韵有9个韵部:东钟部、江阳部、庚蒸部、真文部、寒山部、先仙部、覃咸部、盐添部、侵寻部。1、东钟部 包括广韵东、冬、钟三韵,共94个韵段,全部独立押韵:钟7,冬钟3,东54,东钟27,东冬钟3。冬韵入韵6次,均与钟韵通押,定为同用。东与冬钟通押30,占总数的32,视为同用。2、江阳部 包括广韵江、阳、唐三韵,共113个韵段,全部为独立押韵:阳23,唐1,阳唐84,江1,江阳3,江阳唐1。阳、唐韵入韵112次,通押次数达85次,占76,同用。江韵入韵5次,有4次与阳唐韵相押,定为同用。3、庚蒸部 包括广韵庚耕清青蒸登六韵,共144个韵段,独立押韵140次,与真文部相押4次:韵目韵段数韵目韵段数韵目韵段数韵目韵段数庚4庚耕2庚蒸1庚清蒸登1耕0庚清58庚耕清6庚清青蒸4清8庚青3庚清青19清青蒸登1青10清青8庚清蒸4庚清青蒸登2蒸0蒸登2清青蒸2庚耕清青蒸登1登2清蒸1青蒸登1特韵庚清青真1,真谆清1,真庚1,真谆文登1广韵庚耕清同用,青独用,蒸登同用。耕韵一共入韵9次,9次都和庚通押,显然同用;清与庚耕共127个韵段,通用96次,同样同用;青与清共涉及131个韵段,通用38次,占总数的29,可以合并。蒸与登共涉韵23次,通押8次,占总数的35;庚耕清青和蒸登共144见,通用18次,超过总数的10,可以合并。4、真文部 包括广韵真谆文欣魂痕,臻韵没有入韵字,共126个韵段,其中本部独立押韵102次,除与庚蒸部混押4次外,与元韵相押18次,与先、仙韵相押3次,与侵韵押韵1次,与盐韵相押1次 由于有些韵段同时和几个韵相押,如“元魂桓先仙盐1”,所以数字之和会大于总韵段数126。:韵目韵段数韵目韵段数韵目韵段数真14谆文3真谆魂2文18谆魂2真文欣1魂2真欣1先仙魂1真谆39元魂10元魂桓1真文10真痕1元魂痕4文魂4谆文魂1谆元魂痕1文欣2真谆文2真谆元魂仙1特韵庚清青真1,真谆清1,真谆文登1,真庚1,真魂侵1,元魂桓先仙盐1真、谆共涉及83个韵段,通押46次,通押数占总数的55.4,真谆同用;真、文共涉及104个韵段,通押14次,通押数占总数的13.5,真文同用;欣一共入韵四次,都与真或文通押,也应定为同用。痕韵入韵6次,5次均和魂韵通押,魂痕同用;真谆文欣与魂痕共涉及韵段126个,通押13,通押数占总数的10.3,可视为同用。元韵情况复杂。诗人用韵材料中,元韵与魂痕等韵通押18次,与先、仙等韵通押11次,与寒、山、删韵通押4次。与寒、山、删韵相押的元韵字限于“饭翻烦晚”,这些字属于元韵唇音字,归入寒山韵,这和明代洪武正韵的情况“元韵唇音字并入删韵” 宁忌浮,汉语韵书史明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相似。“怨言原源喧元”等字与魂痕韵、先仙韵均相押。广韵规定元魂痕同用,但从唐代开始,元韵开始转入先仙韵,周祖谟先生(1966)年指出:“元转入先仙,当亦肇于唐代。”元和魂痕通押,被看成是诗人恪守旧韵的结果。“及至宋代,元与先仙乃多合用,间有与魂痕相谐者,则固守旧韵耳。” 周祖谟,宋代卞洛语音考,问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66所以我们认为在明代诗人口语中,大部分元韵字已经和先仙同韵。真文部与先、仙韵相押,可能受元韵字的影响,也可能是诗人偶然为之。5、寒山部和先仙部 广韵山摄包括元寒桓删山先仙七韵,一共194个韵段。元韵除外,其他六韵之间通押情况如下表:通押韵目涉及韵段总数通押次数通押次数占总韵数的百分比结论寒与桓572442.1合删与山544176合先与仙1007878合寒桓与删山991111合寒桓与先仙15174.6分删山与先仙15210.6分根据通押次数百分比大小,我们把山摄分为寒山和先仙两部,元韵唇音字归寒山部,其余归先仙部。陈晓锦东莞方言说略中,先仙韵字主要读为in,寒山韵主要读为un或EN,两韵部读音差别很大。6、覃咸部和盐添部 广韵咸摄包括覃谈盐添咸衔凡七韵,严韵没有入韵字,一共20个韵段。其中覃谈咸衔凡之间存在通押,共15个韵段;盐、添存在通押,共5个韵段。但两组韵之间没有通押例。现代东莞方言中,盐添韵和先仙韵合,韵母为in,覃咸等韵韵母为aN,凡韵韵尾受声母的异化作用,与寒山韵合并,韵母为EN。根据诗人入韵实际情况以及现代方言读音区别,我们把咸摄分覃咸和盐添两部。覃咸部与寒山部通押两例,盐添部与先仙等韵通押两例,说明最迟从明代开始,山摄和咸摄部分韵字开始合流,但相关数据显示相关韵组尚未完全合并。另盐添部和支微部通押一例,见支微部。7、侵寻部 包括广韵侵韵,一共48个韵段,其中独立押韵47次,与真文部混押一次。三 入声韵明代莞籍诗人诗歌中入声韵混押严重,除少量的入声与阴声相押外,不同韵尾之间也出现通押,通押情况主要存在庚、曾、咸、山、深摄的入声韵之间: 通押韵目涉及韵段总数通押次数通押次数占总数的百分比结论陌麦昔锡职德和质术物迄没51611.8合质术物迄没和缉16531合月曷末黠屑薛和盍葉帖25312合质术物迄没和月曷末黠屑薛32412.5讨论“质术物迄没”和 “月曷末黠屑薛”虽通押4次,但其中两例是月韵和没韵通押,应为诗人“恪守旧韵的结果”,一例是没韵与屑薛韵通押,可能是受月韵的影响。所以我们认为山摄入声“质术物迄没”和臻摄入声“月曷末黠屑薛”分属两部。屋沃烛韵入韵13次,除1次与觉韵通押外,其余为内部押韵:屋2,烛1,屋烛8,屋沃烛1。觉药铎韵入韵7次:铎2、铎觉1、药铎1、月铎1、铎德1、屋沃烛觉1,这一组韵入韵韵段少,并且分散,不易从百分比上进行计算。考虑阳声韵江、阳、唐三韵同用,我们把“觉药铎”归为一部。这样,入声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韵部:韵部屋烛部铎觉部质缉部月帖部广韵韵目屋沃烛觉药铎陌麦昔锡职德质术物迄没缉月曷末黠屑薛盍葉帖特韵支灰质职缉1;之职1除了两例阴入通押的特韵外,入声韵几乎全部自押,从整体上看,入声作为一个调类是完整保留的,表现出如下特点:1、打破了广韵入声韵尾-p、-t、-k三分局面,不同韵尾间通押。2、个别入声字丢失韵尾,与阴声韵去声混读。今东莞方言莞城话,-p韵尾基本消失,仅缉韵“入”一字记录为zp,咸摄、山摄入声韵韵尾主要为-t,部分为-k或喉塞音-/;庚蒸摄、臻摄、深摄(“入”字外)入声韵尾主要为-k,部分字为-t。陈晓锦在广东粤语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一文中谈到:“深摄开口三等缉韵仍有唯一一个收-p尾韵的字入jp,剩下的韵摄入声韵尾或收-t,或收k,还有的收喉塞韵尾-/,甚至完全丢失塞音韵尾,出现了入声舒化现象舒化后的入声音节有的归入“变入调”,有的归入去声”。 陈晓锦,广东粤语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方言2001年第二期,171177页Rhyme Group 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