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 2017.01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请将所有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面句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城市治霾是一个科学治理的过程,应该立足长远,而不应总是寄望于 。 最近从有关部门获悉:渐进式退休方案将出台,最终年龄或锁定65岁。 同墨子相比,庄子,想象丰富,但充满诡辩,许多怪论不顾形式逻辑。 A. 一挥而就 延长 恣肆无忌 B. 一挥而就 延迟 恣肆无忌 C. 一蹴而就 延长 汪洋恣肆 D. 一蹴而就 延迟 汪洋恣肆 2. 下列诗句,与例句所用修辞格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 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 芳草伴人还易老,落花随水亦东流。 B. 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C.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D. 寺多红药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3. 下列四副对联应该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其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 瞻之在前,蜃楼海市都幻境;瞠乎其后,高山流水有知音。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 胸中藏成竹,评说今来古往;舌底粲莲花,弹唱离合悲欢。 A. 园林 书场 寺庙 戏台 B. 寺庙 戏台 园林 书场 C. 寺庙 园林 戏台 书场 D. 园林 寺庙 书场 戏台4. 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 , 。 它是由摄影作品和文字构成的 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表达手段也在发展变化 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广播、摄影、电视、互联网等 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摄影散文等 而且这些传媒手段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 A. B. C. D. 5. 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梅花的的一项是 ( 3分 ) A.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B.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C.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D.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唐允隆传清戴名世唐允隆,字吉人,宣城人也。为人倜傥负气,少为诸生,有文名。吴甘来、周宗建皆前辈达尊,负海内重望,一见允隆,皆器重之。允隆家故饶于赀而好施,屡散金数千不顾。性刚直,好议论人物,一无所讳忌,以故群小侧目,辄为中伤,往往危而获免。生平排难解纷、拯人于厄者,不可胜数也。尝以事至姑熟。姑熟有富人被诬,官吏利其财,将谋系之狱。允隆闻之,拂袖起诣富人,曰:“吾义不忍视若冤。”富人付允隆金数百,允隆为营救之,事竟解,悉还其金。富人出金谢允隆,允隆不受,疾驰去。岁乙酉,大兵渡江。总兵方国安自芜湖遁入浙江,取道宣城,兵不戢,所在皆设守与抗。将至允隆里,里人且欲御之,允隆曰:“若是,祸且不测。”乃具壶觞,杀羊豕,往迎谢过。其部将大喜,令军中曰:“过唐秀才里,敢掠者斩!”于是一军肃然去。去之他里,他里与抗者皆遭杀掠,里人始曰:“微存斋,吾侪其不免乎。”存斋,允隆别号也。当是时,盗贼蜂起,丹阳湖尤为盗薮。丹阳湖与允隆里邻,上官下教,居人于湖滨筑楼守望,工程严迫,费且不赀,人皆避去,允隆独慨然任之,不费官帑及民钱,刻日而板筑就。岁丙辰,丹阳湖盗又窃发,官兵先后至湖滨,居人惊骇,欲散去。允隆遍历诸营,结其将领,供糗粮无缺,居人卒赖以安堵。 允隆少尝从休宁金声游,明亡,声以少司马起义兵死。允隆仇家告允隆实声党,被逮至安庆,慬而不死。嗣后屡被奸人连染,家遂毁,而气不为衰止。于朋友亲故,时以行谊相切责,往往髯张面发赤。久之,人谅其无他,虽仇家亦多为感化。里中有争讼,必质允隆,片言立断,无不心折去。族人有相仇害,允隆出己囊中金为排解,争遂以息。从兄犯法,破其产,并累允隆,产且尽,赃未尽输。有司知其故,谓允隆曰:“吾闻若颇有债未收者,盍列名以闻,为追而代偿之,不亦可乎?”允隆对曰:“生已得祸,而又以祸他人,所不忍也。”卒自称贷,输之有司,皆叹异焉。年七十有二,卒。先是,允隆预知死日。及期,异香满室,端坐而逝。 (选自戴名世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拂袖起诣富人 诣:前往,到B兵不戢 戢:检束,约束C费且不赀 赀:通“资”,钱财D盍列名以闻 盍:何不7下列各项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家遂毁,而气不为衰止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 丹阳湖尤为盗薮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 官吏利其财 其皆出于此乎D. 尝以事至姑熟 作师说以贻之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里人始曰:“微存斋,吾侪其不免乎。”(3分) (2) 不费官帑及民钱,刻日而板筑就。(3分) (3)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分)9.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唐允隆为人方面的特点。(4分)三、古诗词鉴赏(8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秋兴北宋谢薖雨隔千山暮,风惊一叶秋。朱颜伤露槿,青眼赖沙鸥。畏酒游扬梦,因诗点染愁。有怀谁与语,多病独登楼。注谢薖:字幼槃 ,号竹友,抚州临川人。科试不第,以诗酒自娱,终身未仕。露槿:即木槿。其花朝开暮落,如朝露易干,故称。(1)首联中,“惊”字传神,请加以赏析。(4分)(2)结合全诗,概述诗人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4分)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2) ,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3) ,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5) ,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8)野芳发而幽香, 。 (欧阳修醉翁亭记)5、 名著阅读题(9分)1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边城中,翠翠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那少女的心里,逐渐萌发了对异性的恋情。小说有层次地揭示了她心灵的奥秘和性格的发展变化,她一反过去的文静拘谨,而变得天真活泼,她内心燃烧着爱情,口头却羞于作大胆表白。B. 在边城中,老船夫十分怜爱和关心外孙女翠翠的婚事。当年他的女儿因和一个“营兵”私下相爱受到社会的非难而殉情,因此他担心翠翠也“走马路”,重蹈覆辙,就希望爱翠翠的那个青年“走车路”,通过媒人来正式求婚。C. 当天保大老把自己爱翠翠的心事告诉弟弟时,不但发现弟弟在爱着翠翠,并从月下对歌时知道了翠翠也同样爱着傩送,大老心里非常痛苦矛盾。但是,他却主动出走了,结果死于险滩恶浪之中。D.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做了必要的交代。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三回通过“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E. 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它是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活动环境、展开主要情节的场景,也是贾府兴衰的一个缩影。 13. 红楼梦灯谜谶语,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灯谜谶语是红楼梦全书的重点之一,众人写的灯谜诗也被认为是暗示了他们各自的悲剧命运和结局。请写出下列四则谜语的撰谜人。(4分)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撰谜人: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撰谜人: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撰谜人: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撰谜人: 六、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想 北 平(节选)老舍 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14.第段中说“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如何理解句中的“没办法”?(3分) 15.作者在第段中选取“什刹海的蜻蜓”、“玉泉山的塔影”等意象,有何作用?(4分) 16.请对第段中画线句进行赏析。(3分)七、课外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摆设安歌 周作人先生在北京的茶食里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看到这段话,特别是看到周先生把“必要的”和“无用的”指成一体,不知怎么就想起妈妈的黑白照片了。十七八岁时的妈妈极美,丰腴的蛋形脸,清澈的眼睛,亮直的黑发,微微侧身坦率明亮地对我笑着。然而六七岁的我,是不懂欣赏十七八岁饱满、充溢的美的,它只代表我急不可待的成长方向。真正让我感到妈妈流光溢彩的,是妈妈修长的颈项间那串圆白的珠子项链。现在想来,妈妈那串项链绝不是珍珠之类的贵重物品。但在色彩上青蓝统一、装饰上毫无性别差异的年代,那串珠子的美是与价格无关的。我童年记忆里另一个摆设是一对装茶叶的瓷罐。那是一对淳朴而精致的瓷罐,罐底用红字印着产地:江西景德镇。罐面蓝绿略灰,底色上装饰着金灰色的S形线条。罐面的蓝绿色被上下两条淡黄的装饰条拦着,淡黄的装饰条上等距离地点着灰紫色的小点。盖也是淡黄的,装饰着金灰的S形线条和条上相同的灰紫色的小点。盖是空心的,童年的我常常拿了细布,将小小的手指从空洞里探进去,擦拭落进的灰尘。蓝灰的罐面用深紫的细线框出两面扁圆的空白,上面分别画着一个小姐和一个少年。小姐梳着高高的发髻,瓷白的脸上点成一点的黑眼睛邈远而陌生地对着我看。这对瓷罐在西北常年灰白的天地间,在我们阴暗的房屋和清贫的生活里,装着我童年对绚丽色彩的全部向往。妈妈常常是把装了半罐茶叶的瓷罐放在暗角的低柜上,而我总是等妈妈上班后,拿了那瓷罐,踩着方凳,把它移到爸爸做的两只垒起的枣红色大木箱上。也许是那时的我对色彩的一种本能理解吧:木箱宽厚粗重如叹息般的怀旧气质,恰好衬托出瓷罐的精致,它似从木箱上升起,绚烂地收拢着温和凄美的尾音。下午的阳光照到木箱的一角,斜斜地照亮了瓷罐的一面,把它小小的影子打在箱面上,瓷罐高高在上孤零零地显出细致的光影,温柔得让人心碎。 瓷罐被我和妈妈来回移了几次之后,妈妈警告我说,那箱子是不稳的。我不会当面反驳妈妈,但每每听到妈妈的脚步渐远直到听不见时,我又踩上木凳,把瓷罐移向木箱。等妈妈回来了,想起高高在上的瓷罐,我的心便如它一般高悬着。妈妈没有说什么,自己移回它,而我又带着反抗之心将它移到箱顶。周而复始,就像一场永不妥协的战斗似的。 一次和弟弟打闹,弟弟的身子重重地撞上木箱,那瓷罐掉下来摔碎了。一直记得那绚丽的瓷片四散在磨损失色的红漆地板上的样子。之后,我固执地坐在门外等妈妈回家。当我满怀委屈和愧疚地向妈妈认错时,她竟没有责怪我,只是另一只瓷罐再也没用来装茶叶,也没有作装饰,而是被妈妈锁进了抽屉里。现在想想,在那个年代,那么精致的一件瓷器,对刚刚三十岁的妈妈来说或者也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的吧。 以后的世界便开始纷繁了,充满了夸张的狂喜和绚丽的色彩。鲜艳的物事迅速映入人们的眼睛,又迅疾离去。妈妈抽屉里的另一只瓷罐已显得陈旧,我却看中了它,并暗暗想,它也许就是我能够从以往带走的唯一一件实物了。那时我已谈恋爱,却与他相隔数百里,常常是半年才能见一面。有一次去他宿舍,我带上了这只瓷罐,放在他书桌上,说是放茶叶的。他笑笑说挺好看的,是古董呢,他并不知晓这瓷罐的历史和我静静陪伴的用心。当谈了六年恋爱的我们各奔东西时,我没想到那个瓷罐。 很久以后,接到他的信息,说是要结婚了,我的心起伏了几下,又想:他是应该幸福的。 在一个夜晚里惊觉,不知怎么就想到那个瓷罐,想它在清冷的夜色里暗暗站在他与她的房间里,是不是会感到陌生的、隔绝的冷呢?为此,我竟彻夜不眠了,也真想不到心竟会这样牵绊于小小的摆设。17. 文章开头引用了周作人先生在北京的茶食中的一段文字,有何作用?(4分)18. 第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19. 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的含意。(4分)20. 请对标题“摆设”的内涵加以探究。(6分)八、作文(70分)21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增广贤文文中说:“交友须胜己,似我不如无。”但也有人不以为然。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 2017.011、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D(A.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B.“延迟”和“延长”相比,还含有推迟的意思,这里应该选用“延迟”。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 恣肆无忌:形容任意胡作非为,毫无顾忌。)2. A(A项:比拟 其余:通感 )3. B(普陀山海岸牌坊永嘉县七都广济庙戏台南京芥子园月榭苏州甪直鸿园里书场)4. A5. D(描写菊花)二、文言文阅读(20分)6. C(赀:估量;计算)7. A (都表转折)8.(1) 乡里人才说:“如果没有唐存斋,我们这些人将不能幸免啊。”(“始”“微” “吾侪”各 1分)(2) 不花费官府以及乡民的钱财,在限定日期内完成建筑工程。(“官帑”“刻日”“就”各1分)(3)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自取下策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苟”“以”“故事”“是”各1分)9.刚直豪爽(出言无忌) 宅心仁厚(推己及人) 重义轻财(乐善好施、急人之困) 好抱不平 (一点1分)附译文: 唐允隆字吉人,是宣城人。为人豪爽洒脱,凭恃意气(不肯屈居人下)。年轻时就考取秀才,有善于写文章的名声。吴甘来、周宗建都是众所共尊的文坛前辈,在国内享有崇高的声望,初次见到唐允隆,都器重他。唐允隆家本来就在钱财方面富裕,因而(唐允隆)喜好施舍,多次散发数千金而不顾惜。生性刚强正直,喜好评论他人的是非好坏,完全没有隐讳避忌的(人或事),因此一众小人(对他)极其愤恨,每每诬蔑伤害他。常常到了十分危险的时候,然后才得以避免。有生以来,为人排除危难、将人从灾难困苦中拯救出来的事迹,多得数不过来。曾经因为有事到姑熟。姑熟有个富人被人诬告,当地官吏贪图他的钱财,将要图谋将他关押进牢狱。唐允隆听说此事,把衣袖一甩,起身去见富人,说道:“我坚持正义不忍心看到你受冤枉。”富人付给唐允隆数百金,唐允隆就设法营救他,此事最终得以解决,(唐允隆)全数奉还富人的数百金。富人又拿出重金酬谢唐允隆,唐允隆不接受,(骑马)迅速奔驰地离开。 乙酉年,(满清)大军渡过长江。(明朝)总兵方国安(率军)从芜湖(地区)退逃进入浙江(地区),选取途经宣城(撤兵),军队不检束,(宣城)处处都布防,跟官军对抗。(官军)将要到达唐允隆的乡里,乡里的人将要想着抵御他们,唐允隆说道:“如果这样,将要面临不可知的灾祸。”于是准备好美酒,宰杀猪羊,前往迎接官军,(向他们)表示歉意。统率官军的将领非常高兴,在军中下令道:“途经唐秀才的乡里,胆敢劫掠的人,处以极刑!”因此,整个军队秩序良好地离开。离开后,到达其他的乡里,跟(官军)对抗的其他乡里都遭受屠杀劫掠,乡里人这才说道:“如果没有唐存斋,我们这些人将不能幸免啊。”存斋是唐允隆的别号。 在这个时候,强盗成群地起来,丹阳湖尤其成为强盗聚集的地方。丹阳湖跟唐允隆的乡里相邻,上级官员命令地方,让当地人移居到丹阳湖边,修筑碉楼防守瞭望,工程紧急,并且费用不可计数,乡人都回避闪躲,唐允隆独自慷慨地承担工程,不花费官府以及乡民的钱财,在限定日期内完成建筑工程。丙辰年,丹阳湖的强盗又暗中发动,官军前前后后来到湖边,居民们惊慌害怕,想要四散逃走。唐允隆走访遍各个军营,结交他们的将领,供给干粮没有短缺,居民们最终依靠唐允隆得以安然无事。 唐允隆年轻时曾经与休宁县的金声交往,明朝灭亡后,金声凭着少司马的官职发起义军而死。唐允隆的仇家告发唐允隆其实是金声一党,被逮捕到安庆,最终仅仅没死。此后,屡屡被奸恶的人牵连,家于是被毁,然而豪气不因此而衰减止息。对于朋友亲戚故旧,经常用道义来严词斥责,常常须髯张开,脸色发红。时间一长,大家都谅解他没有别念,虽然是仇家,也大多被感化。乡里中有人起争执,一定要在唐允隆那儿评断,(唐允隆)三言两语,立即给出判决,无人不佩服地离去。同族中有人因仇恨而相互伤害,唐允隆拿出自己囊中的钱财替他们排解,争执就因此平息。(唐允隆的)堂兄触犯法律,耗尽自家家产,并且连累到唐允隆,(唐允隆的)家产将要用尽,赃款还未能退赔完。官府知道此事的原委,对唐允隆说道:“我们听说你有大量没有收回的欠债,为什么不罗列他们的姓名来上报给官府,官府替你追回欠债来抵偿剩余的赃款,不也是可以的吗?”唐允隆回答道:“我已经(跟着)遭殃,却又用它来祸害他人,这是我不忍心这样做。”最终自己(向人)借贷,上缴给官府,大家都惊叹不已。在七十二岁那年,就去世了。在此以前,唐允隆预先知道去世的日子。等到(去世的)那天,异常的香气充满房间,(唐允隆)安坐着去世。三、古诗词鉴赏(8分)(1) 比拟(1分),形容秋叶失色摇坠之情状(1分),渲染秋天萧条清冷之氛围(1分),写出了诗人因秋天来得快而“心惊”(1分,如能结合诗人处境进行分析也可得分)。(2)秋时凄凉之悲。 芳华易逝之感。 怀才不遇之叹。 病体折磨之苦。 (其它如回答:纵情山水,知音难求,或者孤独寂寞,也可得分,每点1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浩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小区农业生产合作合同
- 行政文件归档与资料管理系统
- 工程项目管理计划执行与监控工具
- 高中现代文阅读方法指导与训练教案
- 商业场所监控设备安装合同书
- 时间作息课件
- 时钟认识任意时间课件
- 写劳动最光荣作文(14篇)
- 绿色简约国际礼仪培训
- 肿瘤患者VTE预防治疗
- 南京科远KD200变频器使用手册
- 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范本
- 米粉生产工艺培训
- 《poct院内培训》课件
- 副校长申请书
- 一飞再飞(2024年贵州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试题)
- DB11-T 806-2022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
- 纯英文初三数学试卷
- 2025年中铁建公路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压缩空气流量及管径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