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蔡元培的大学制度思想_0_第1页
略论蔡元培的大学制度思想_0_第2页
略论蔡元培的大学制度思想_0_第3页
略论蔡元培的大学制度思想_0_第4页
略论蔡元培的大学制度思想_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略论蔡元培的大学制度思想 【内容提要】蔡元培的大学制度思想,具有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价值。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大学制度建设无疑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重温蔡元培的大学制度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 要 题】高教史研究 【关 键 词】蔡元培 /大学 /思想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面临历史上少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从大学制度建设上把握和应对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回顾我国大学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特别是重温蔡元 培等著名教育家的大学制度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916 年 12 月 26 日,北京政府教育部奉大总统令正式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后,参照近代西方大学制度,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正如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所说:直到 1917 年蔡元培再次从欧洲回国以后,大学自治权和学术自由的思想才开始在北京大学和大学院里初露端倪。由于早期曾跟随马相伯学习拉丁文和欧洲哲学,再加上后来两次在德国和法国的长期考察,这就使得蔡元培的思想深受欧洲文2 / 11 化的影响。按照他的想法 ,中国的现代大学应该以德国式的自治权和学术自由作为其组建的根本基础。蔡元培教授治校的思想在他 1912 年草拟的教育法令中就充分反映了出来。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后,开始按照其教育思想对北大进行改革。(注:许美德著 .许洁英主译 .中国大学(1895-1995) 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 .教育科学出版社 .)这些改革措施从实质上实现了北京大学的近代化,而且对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转变学校性质:从官僚养成所到研究高深学问之所 针对当时北京大学的教师不研究学问、学生为做官而学习的现 状,蔡元培首先提出了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的主张。 1917 年 1 月 9 日,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入学校长的演说中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 1918年 9 月 20 日,他在北京大学开学式的演说中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为了从根本上转变学校的性质和学生观念,使学生有研究学问的兴趣,使学校真正成为研究学问的地方,他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了全面的整顿: 第一,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民国初期的北京大学,3 / 11 是一所封建思想和官僚习气都十分浓厚的学校,学生多为升官发财而求学,对研究学问没有丝毫兴趣。 1917 年 1 月 9 日,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指出: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在升官发财思想的支配下,学生平时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考试结束后,学生则将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对于教员,则不问 其学问之浅深,悱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一些教员虽时时请假,年年发旧讲义,而学生特别欢迎之,以为有此师生关系,可以毕业后奥援也。因此,学生们对于学理,毫无兴会。(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为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入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 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此后,他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反复阐述: 1918 年 9 月,他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的演说中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注:中国蔡4 / 11 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18 年 11 月,他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说: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己也。(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他要求学生必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 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说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7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 1919 年 9 月 20日,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蔡元培又指出: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导之下自动的研究学问的。(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蔡元培的这些讲话,抓住了学生思想的要害,给了学生们一个新的灵魂,使学生们真正确立了以研究学问为求学之宗旨。 第二,整顿教师队伍。蔡元培认为,当时的北京大学之所以声名狼籍,一在学课之凌杂,二在风纪之败坏。救第一弊,在延聘纯粹之学问家,一面教授,一面与学生共同研究,以改造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救第二弊,在延5 / 11 聘学生之模范人物,以整饬学风。(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因此,是否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是广延积学与热心的 教员,认真教授,以提起学生研究学问的兴会。(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8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延聘教员,不但是求有学问的,还要求于学问上很有研究的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的。二是聘请教师时,以学诣为主,坚持人才主义,打破年龄和资格的限制。据 1918 年的统计,全校 200 多教员中,教授的平均年龄只有 30 多岁,甚至有 26、 27 岁的教授。(注:为了民主与科学 许德珩回忆录 .北京青年出版社 .)例如,李大钊、胡适、梁漱溟等人 20 多岁就当了教授。对学有专长者,蔡元培不论其信仰、派别, 专用其一技之长。他对独尊某一学术流派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中国素无思想自由之习惯,每好以己派压制他派,执持成见,加酿嘲辞。(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因此,蔡元培主张各种学术流派自由竞争、自由发展。他说:无论何种学派,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兼容并包,听其自由发展。(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令大学6 / 11 生有自由选 择的余地。(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7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掣。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之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6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当时的北京大学,各派竞相开讲授课,各显其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曾说: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之所以成了众多著名学者的聚集地,这完全是由于蔡元培在学术争论 中采取了兼容并包政策的缘故。当时,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北京大学云集了许多中国最优秀的学者和教授,虽然这些学者的学术观点从激进主义到保守主义各不相同,但是北京大学仍然毫不例外地为他们的学术争鸣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场所。(注:许美德著 .许洁英主译 .中国大学 (1895-1995) 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 .教育科学出版社 .)同时,对于各派之学说、各家之思想,不能以听讲人数之多寡来衡量其价值、优劣。他说:大学自然为教授、学生而设,然演讲既深,已成为教员与学生共同研究之机关。所以一种讲义,听者或数百人以至千余人;而别有一种讲义,听者或仅数人。在学术上之价值,初不以是为轩轾也。(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6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三是用人所7 / 11 长,不求全责备。蔡元培说: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他曾举例说:复辟主义,民国所排斥也,本校教员中,有拖长辫而持复辟论者。以其所授为英国文学,与政治无涉, 则听之。筹安会之发起人,清议所指为罪人者也,本校教员中有其人,以其所授为古代文学,与政治无涉,则听之。嫖、赌、娶妾等事,本校进德会所戒也,教员中间有喜作侧艳之诗词,以纳妾、狎妓为韵事,以赌为消遣者,苟其功课不荒,并不诱学生而与之堕落。(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四是对不称职的教师包括那些滥竽充数的洋教员,力主大刀阔斧地予以裁减、辞退。曾有一名裁撒的法国教员提出控告,蔡元培则委托王宠惠出庭,指出解聘理由都按着合同上的条件办的,使对方败诉。另一名被裁撤的英国教员甚至请出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出面交涉,蔡元培根本不予理会。朱尔典竟威胁说:蔡元培是不要再做校长的了。蔡元培听后,仅是一笑置之。 第三,充实教学内容。蔡元培对旧大学独尊儒术、压制思想十分不满,主张循思想自由的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来改革和充实教学内容。所谓兼容并包,就是实行学术民主、百家争鸣,允许不同学派自由发展,自由讲学。蔡元培曾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8 / 11 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注:中国蔡 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8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兼容并包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的表现是,既积极吸收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用世界的科学取最新的学说来充实教学内容,又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吸取,并用新的方法来整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思想资料。(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 蔡元培在改革大学教育内容方面容纳百家,兼收中西,冶各派于一炉,除了遵循世界各大学通例外,主要在于他的器局大,识见远。对此,梁漱溟曾有一段精彩论述:蔡先生除了他意识到办大学需要 如此之外,更要紧的乃在他天性上具有多方面的爱好,极广博的兴趣。意识到此一需要,而后兼容并包,不免是人为的(伪的);天性上喜欢如此,方是自然的(真的)。有意的兼容并包是可学的,出于性情之自然是不可学的。有意兼容并包,不一定兼容并包的了;唯出于真爱好,而后人家乃乐于为他所包容,而后尽管复杂却维系得住。 这方是真器局、真度量。(注:陈平原、郑勇编 .追忆蔡元培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梁漱溟本身也在蔡元培聚拢包容之中,自是深解其味、语语中的。 第四,整顿学生课外生活秩序,提倡组织社团、创办9 / 11 刊物,以丰富学 生的课余生活。 1917 年 6 月,蔡元培曾这样描述其时北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北京大学学生,颇为社会所菲薄。讲堂以外,又无高尚之娱乐与学生自动之组织。故学生不得不于学校以外,竞为不正当之消遣。此人格所由堕落也。(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他认为,只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组织各种形式的社团,创办刊物,学生才能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则于身体有益。 因此,他积极倡导并推动建立了包括学术研究、文体活动、道德自律、社会活动等形式的各种社团,开办报纸 、杂志,推广进德会,以挽奔竞及游荡之习。并延积学之教授,提倡研究学问之兴会;助成体育会、音乐会、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等,以供正当消遣。助成消费公社、学生银行、校役夜班、平民讲演团等,及新潮等杂志,以发扬学生自动之精神,而引起其服务社会之习惯。(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这些社团的成立,既使学生养成了研究学问的兴趣,又使学生养成了学问家之人格。 经过蔡元培的整顿和努力,北京大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北大从一个官僚养成所变成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把死气沉沉 的北大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战斗堡垒。(注:陈平原、郑勇编 .追忆蔡元培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0 / 11 二、建立新的学校领导管理体制:从少数官僚说了算到教授治校 蔡元培按照教授治校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原则,主张对大学实行民主管理。他明确指出:本校事务,是全体职员共同负责的。(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并对以前由校长和学监专制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批评,我初到北京大学,就知道以前的办法是,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少数人办理,并学长也没有与闻的,我以为不妥 。况且,在他看来,在大学实行民主管理,亦是由大学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德国革命以前是很专制的,但是他的大学是极端的平民主义。(注: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 .浙江教育出版社 .)因此,在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手建立了新的学校领导管理体制。第一步组织评议会,给多数教授的代表,议决立法方面的事;恢复学长权限,给他们分管行政方面的事。但校长与学长,仍是少数。所以第二步组织各门教授会,由各教授与所公举的教授会主任,分任教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