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XX 年高考生物细胞周期、有丝分裂试题汇编解析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XX 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第 6 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1.细胞周期、有丝分裂 (上海卷) 8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 6( cdc6)是启动 细胞 DNA 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 “ 复 制前复合体 “ 形成,进而启动 DNA 复制。参照图 l 所 示的细胞周期, “ 复制前复合体 ” 组装完成的时间点 是 A 1B 2 c 3D 4 【答案】 A 【解析】图中 G1 期为 DNA 复制前期, S 期为 DNA 复制期,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 6( cdc6)是启动细胞 DNA 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 “ 复制前复合体 “ 形成,进而启动DNA 复制。据题意,就是在 G1 期与 S 期之间发挥作用,故选A。 2 / 8 (海南卷) 1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蚕豆叶肉细胞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 【答案】 c 【解析】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c 选项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其它细胞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 (天津卷) 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 DNA 数目加倍 c.染色体 DNA 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 2 倍 【答案】 【解析】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前者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数目不变;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中一定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增加,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也暂时加倍,但与体 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 (浙江卷) 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3 / 8 过程中将适量的 3H-TdR(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期变短,该期有大量 3H-TdR 进入细胞核 期变长,该期有 DNA 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答案】 c 【解析】大量 3H-TdR 进入细胞核的是 S 期( DNA 复制期),A 项错误;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将会使细胞周期缩短, S 期变短,并且 S 期进行 DNA 的 复制无核糖体的增生, B 项错误;m 期的前期核膜解体,末期核膜重新出现,故 D 项错误。组蛋白是指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与 DNA 结合的碱性蛋白质的总称。组蛋白与 DNA 结合后形成染色质,有利于染色体的形成,故 c 项正确。 (江苏卷) 12.右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答案】 B 4 / 8 【解析】图示为动物细胞分裂的中期,甲为中心体,在分 裂间期倍增,前期移向细胞两极 ,A 错误;乙为染色体,组成成分为 DNA 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二者差异很大,故 B 项正确;由于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并且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判断该图像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等, c 项错误;该时期核膜已解体,故 D 项错误。 ( XX 山东卷) 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D体内血浆渗透 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答案】 D 【解析】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减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降低;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液增多。 (广东卷) 24、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答案】 BD 【解析】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完成 DNA 分子复制,但染色体的5 / 8 数目不变,即核 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的比值从 1 逐渐变成 2,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此时核 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的比值等于 1,故 A 错;植物细胞吸水膨胀,使细胞液的浓度降低,即胞内渗透压降低,反之升高,故 B 正确;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其运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不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参与,故 c 错;胚胎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故 D 正确。 (新课标 卷) 29.( 9 分)回答下列问题: ( 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龙胆紫溶液属于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着色。 (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 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 【答案】( 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碱染色体 ( 2)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析】( 1)盐酸酒精混合液是解离液,用于解离过程,解离的作用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龙胆紫溶液用于染色过程,为碱性染料,能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着色。 ( 2)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6 / 8 传的控制中心。 (上海卷)(二)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与分化的问题。( 10分) 图 12 表示人体内部分结缔组织细胞的形成过程。其中,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过程未经人 为调控。 A 细胞到单核细胞、血红细胞的几种途径中部分属于人为调控过程, PU、 GATA 为两种蛋白质,是细胞内调控因子。 35在图 12 所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 中,中心体和染色体数的倍增分别发生在有丝 分裂的 _期和 _期。 【答案】间 /G2 后 【解析】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中心体在间期加倍,为前期发出星射线做准备,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36表 1 比较了 过程 和 的特点,用 “” 表示 “ 发生 ” ,用 “” 表示 “ 不发生 ” , 完成下表。 【答案】 事件过程 过程 7 / 8 DNA 序列改变 细胞功能改变 伴随蛋白质合成 细胞数量增加 【解析】 和 分别表示细胞的分化与分裂,在细胞分化中过程中遗传物质和细胞数量不变,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出现不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引起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而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和细胞功能结构不变,细胞数量增加,同时伴随有蛋白质的合成 37图 12 中 A、 B、 c、 D 四类细胞,分化能力最 接近胚胎干细胞的是 _。 【答案】 A 【解析】 A 细胞的分化程度最小,与胚胎干细胞最接近。 38 PU 和 GATA 可以识别基因的特定序列,继而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由此推测, PU 和 GATA 的结构更接近下列蛋白质中的 _。 A限制酶 B蛋白酶 c淀粉酶 D DNA 连接酶 【答案】 A 【解析】 PU 和 GATA 可以识别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中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文登一中2026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东北育才、实验中学、大连八中、鞍山一中等2025-2026学年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疆巴州焉耆县第三中学2026届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ICU呼吸机操作培训
- 血液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疗法规范
- 外科甲状腺手术前后护理要点
- 肾内科CKD患者透析护理管理规范
- 酒店服务托盘培训课件
- 人事行政部工作规划
- 2024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一)
- 2023年贵州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选择题(11)(含答案解析)
- 职业技能竞赛-人工智能训练师理论知识题库(附参考答案)
- 四年级上册劳动《垃圾分类宣传员》课件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大话机器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青海大学
- 消防施工合同电子可打印范文(2024版)
- 2024译林版英语初一上单词默写表
- 上驱SQ610变频器参数设置调试故障代码资料
- 希沃白板应用培训课件
- 近十年我国移动学习学术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