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朗读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 2.通过品读老人的语言 和外貌描写等,感受老人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态度,并从中受到启发。 3.学习文章写人的方法,懂得语言、外貌描写以及衬托手法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三段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从而体会老人的豁达开朗。 【教学设计】 一、整体把握课文,明确学习任务 1.出示三组词语,指名读。 一根银丝飘飘悠悠 顶天立地层层叠叠 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褪色的衣服炯炯有神 朗声大笑豁达开朗 2.观察、比较一下这三组词语,所描写的对象分别是什么? 板书:天游峰游人老人 3.从题目就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描写的对象是扫路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呢?在文中找一找,把句子画下来。 板书:充满自信豁达开朗 4.明确主要学习任务:作者是怎样写出老人的自信、开朗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xx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此环节遵循作者的思路,从文章的立意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后,聚焦重点,明确学习任务,研究作者是如何进行描写的。】 二、聚焦语言核心,体会表达效果 1.同学们,回忆一下,描写一个人物,一般从哪些方面来写? (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活动) 2.这篇课文,作者围绕老人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做上记号。 3.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哪方面的描写最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语言描写) 4.聚焦三处语言描写。同学们很会读书。俗话说:“言由心生。”我们就把目光聚焦到老人的语言上,看 看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出老人的自信和开 朗的。 课件出示关于老人的三处语言描写: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1)一读:理清句子表面意思。 自由读三句话,想一想这三处语言描写分别讲了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 第一处:面对工作的自在悠闲。 第二处:面对生活的幸福悠然。 第三处:面对未来、人生的乐观豁达。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工作生活未来 指名朗读,并进行评价。 (2)二读:读出话语背后的深层意思。 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老人的工作到底累不累呢?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一份在常人看来十分劳累的工作,在老人的眼里却是如此自在悠闲。这份工作在老人眼中已经成了一种享受。 【设计意图:老人累还是不累?也许我们只会一味地追问学生,把所谓的自主权放给学生,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答案,我们总会给予肯定。这样的课堂看似很热闹,但学生的思维没有实质性的发展。作为教者,必须能捕捉到教学点,让学生结合文本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的思辨能力、感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教师引读:喝的是,吃的是,呼吸的是。 组织学生交流:像老人这样的生活,你喜欢吗?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引导体会老人对生活的享受) 学生齐读三处对话。 (3)三读:读出标点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比较: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三处语言描写中,最后一句的标点符号是不相同的,在文中圈画出来。(句号、问号、感叹号)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想一想,这三个标点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 句号:平平常常的句号,波澜不惊,正如老人说话时的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问号:最后一句是反问句,用来加强语气,表现出老人对生活的热爱。 感叹号:用感叹号表现出老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朗读训练,读出标点符号不同的表达效果及句子所蕴含的情感。 (4)四读:读出语言的 节奏。 同学们,读一读前两处对话。这两处对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读起来给你什么感觉? 第一句:有韵味,有节奏,很整齐。 第二句:并列结构,句子很整齐,有韵味。 组织学生交流:这样的语言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小结:这样的语言特色,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老人轻松、悠闲的工作心态以及神仙般的悠然生活。 学生推荐朗读。 5.教师小结:为了表达需要,作者精心安排了三次语言描写,分别从不同层面层层推进,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设计意图:聚焦课文的核心段落,紧扣描写重点展开教学。通过比较发现,老人的三处语言描写是文章的重点内容。整体把握之后,进行比较教学,发现文本中语言描写的表达秘妙,不仅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更重要的是领略人物语言本身的独特魅力,从不同的层面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关注外貌描写,比较中体会 1.过渡:课文除了描写老人的语言,还抓住了老人的外貌进行描写,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2.出示两处外貌描写: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从这些外貌描写中,你看出了什么?(生活朴素清苦、工作劳累、精神抖擞) 3.第一处在课文的第3自然段,第二处在课文的第8自然段。你不觉得奇怪吗?两处外貌描写为什么不放在一起写?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引导学生比较两处外貌描写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写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4.小结:初见其人,关注的往往是人物的衣着,这是对人物最粗浅的认识。有了一定认识后,关注的往往是人的眼睛、脸部等最为传神的部位。由粗看到细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了解人物的过程。 5.分男、女生读。 【设计意图:课文中出现了两处外貌描写,而且不在同一位置,这在小学阶段写人的文章里是少见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跟我们认识人、了解人的规律有一定的关系,对刻画人物形象起着一定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写法特色进行渗透。】 四、适当勾连环境,体会衬托妙用 1.刚刚,我们从人物的语言、外貌两方面,认识了扫路人。课文除了写扫路人,还写了天游峰和游客。(课件出示两段描写天游峰和游人的段落) 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天游峰的特点是什么。(板书:高险) 3.文中游人在登天游峰时,又是什么样的表现呢?快速读一读第7自然段,用两个字来概括游人的表现。(板书:累怕) (相机学习“望而却步”,理解“却”的意思。) 4.组织交流:描写的对象是扫路人,作者为什么又要写天游峰和游人的表现呢? 5.小结:用天游峰的高、险,游人的累、怕,来衬托老人的豁达、开朗、自信。让扫路人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许多,这就是衬托的妙用。 【设计意图:围绕中心展开教学是十分精准且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也要注意关照其他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2 Section A 3a-3c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第4章 《利用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定义求字母参数值》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策略
- 空间规划与碳排放监测技术协同发展路径
- 工程管理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合同法下违约金适用的实务指南》
- 高级幼师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仿真树木护栏购销合同
- 赣州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出国留学人员的合法权益应依法保障-该案合同是学习合同还是服务合同
- 产业策划投标方案(3篇)
- 眼科常见疾病及其用药
- 脑疝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一)答案
- 2024年全市首届档案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合作建房框架协议书
- 高三毕业班会课件
- 在第五章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案例《送别组诗教学实录》中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效果撰写600字评析文章
- 车辆驾驶业务外包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门窗定做加工合同范本
- 道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