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研究.doc_第1页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研究.doc_第2页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研究.doc_第3页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研究 庞志勇 崇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崇阳县437500 【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调出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储时间最近的50例乙型肝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案例信息,对重要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以评价此类异常反应的特点和规律。结果:50例案例中,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不超过1岁的占72%;异常反应主要为过敏性休克(13例)、过敏性紫癜(11例)、过敏性皮疹(10例)、局部过敏反应(6例);异常反应主要发生在接种24hr内,占78.0%(39例);异常反应主要集中在第一剂接种后,占62.0%(31例)。结论:乙型肝炎疫苗引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概率较低,但一旦出现,威胁较高,基于此,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同时还应提升相关医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对能力。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规律 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性高,且威胁极大,对其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是应对乙肝最有效的方案,基于此,国家早已将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规划1。但不时出现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至接种者死亡的报告,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疫苗的信心2。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利用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深入分析了出现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旨在消除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误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方法 利用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搜集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案例信息,为了保证数据符合现阶段医疗环境,仅挑选时间最近的5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其中最早的病例出现于xx年3月。数据库中的信息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报告的信息,全面涵盖了我国各地区的疫苗接种情况,真实可信。 1.2资料处理方法 1.2.1数据处理方法 1.2.2异常反应确定方法 本信息管理系统中全面搜集了所有医师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接种疫苗后,对象出现热性惊厥、休克、皮疹、局部Arthus反应、紫癜等。免疫规划专家进一步分析对象的实际情况,将其准确划分入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心因性反应等。本研究则直接挑选其中的异常反应案例。 2结果 2.1患者一般信息 统计项目见表1所示。可以看出: (1)出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主要为男性,占56.0%。 (2)年龄主要在1岁以下,占36.0%。 (3)使用的疫苗主要是重组HepB(酵母),占56.0%。 (4)主要发生在接种第一次后,占62.0%。 2.2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 统计信息所示。分析可知, (1)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症状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26.0%)、过敏性紫癜(22.0%)、过敏性皮疹(20.0%)、局部过敏反应(14.0%)。 (2)症状主要出现于接种后24hr内,占78.0%。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预防接种的要求也逐步提升,这就直接导致各种疫苗预防接种至不良反应问题受到越来也多的人关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又属于极为常见的接种内容,其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自然就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近些年来不断有文章报道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接种对象死亡或出现其他严重异常反应的问题,使得人们对此类疫苗的信心越发不足3-4。 然而本文的研究结果,却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公众回归理性。首先,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后真正出现异常反应的比例并不高,本例中的50例时间跨度超过了1年,这一年中接种疫苗的人数以百万计;其次,异常反应的症状危害程度并不都非常严重,本例中最常见的异常反应也仅为休克,且并无1例对象最终死亡;再次,异常反应的主要人群集中在1岁以下、第一剂接种时,这说明随着时间和接种次数的增长,对象出现任何异常反应的比例会越来越低。因此,笔者认为,异常反应带来的威胁远远低于接种疫苗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公众有必要积极进行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 本例中同时还得出了其他一些结论,可供我们有效处理或预防此类异常反应。首先,异常反应患者中男性稍多,这就提示我们应该对男性接种者给予更高的关注;其次,异常反应对象中有56.0%接种的是重组HepB(酵母),而接种血源HepB的仅占10.0%,这就提示我们,血源HepB可以有效减少异常反应的出现率;最后,78.0%的异常反应出现在接种后24hr内,这就提示我们,接种完成后给予对象密切的关注,能够使我们更为及时地应对各类异常反应。 总之,本文的研究提示我们,目前的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安全性较高,异常反应率极低,公众应该提升对此工作的信心,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王定清,沈曲,袁中草等.医疗模式失效与效应分析在产科新生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xx,19(5):9-11. 2韩余光.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87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xx,29(23):3670-3671. 3赵学功.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