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doc_第1页
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doc_第2页
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doc_第3页
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工中心教案一 主轴功能及主轴的正、反转主轴功能又叫S功能,其代码由地址符S和其后的数字组成。用于指定主轴转速,单位为r/min,例如,S250表示主轴转速为250r/min.主轴正、反转及停止指令M03、M04、M05M03表示主轴正转(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谓主轴正转,是从主轴往Z正方向看去,主轴处于顺时针方向旋转。M04表示主轴反转(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谓主轴反转,是从主轴往Z正方向看去,主轴处于逆时针方向旋转。M05为主轴停转。它是在该程序段其他指令执行完以后才执行的。如主轴以每分钟2500转的速度正转,其指令为:M03 S2500。二 刀具功能及换刀刀具功能又叫T功能,其代码由地址符T和其后的数字组成,用于数控系统进行选刀或换刀时指定刀具和刀具补偿号。例如T0102表示采用1号刀具和2号刀补。如需换取01号刀,其指令为:M06 T01。三 机床坐标系及工件坐标系机床坐标系:用机床零点作为原点设置的坐标系称为机床坐标系。机床上的一个用作为加工基准的特定点称为机床零点。机床制造厂对每台机床设置机床零点。机床坐标系一旦设定,就保持不变,直到电源关掉为止。工件坐标系:加工工件时使用的坐标系称作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由CNC预先设置。一个加工程序可设置一个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可以通过移动原点来改变设置。可以用下面三种方法设置工件坐标系:(1) 用G92法在程序中,在G92之后指定一个值来设定工件坐标系。(2) 自动设置预先将参数NO。1201#0(SPR)设为1,当执行手动返回参考点后,就自动设定了工件坐标系。(3) 使用CRT/MDI面板输入使用CRT/MDI面板输入可以设置6个工件坐标系。G54工件坐标系1、G55工件坐标系2、G56工件坐标系3、G57工件坐标系4、G58工件坐标系5、G59工件坐标系6。工件坐标系选择G54G59说明:G54G59是系统预定的6个工作坐标系(如图5.10.1),可根据需要任意选用。这6个预定工件坐标系的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值(工件零点偏置值)可用MDI方式输入,系统自动记忆。工件坐标系一旦,后续程序段中绝对值编程时的指令值均为相对此工件坐标系原点的值。G54G59为模态功能,可相互注销,G54为缺省值。例3. 如上图所示,使用工件坐标系编程:要求刀具从当前点移动到A点,再从A点移动到B点。注意:使用该组指令前,先用MDI方式输入各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使用CRT/MDI面板输入设定工件坐标系的具体方法1) 将基准刀移动至所要设定的工件坐标系原点位置。2)在MDI面板上选择OFFSET“偏置”用软键选择“坐标系”,用光标移动键将光标移动到G54的X坐标上,用MDI上面板的键输入0.0,按“测量” ,即设置X轴的工件坐标原点; 将光标移动到G54的Y坐标上,用MDI上面板的键输入0.0,按“测量” ,即设置Y轴的工件坐标原点; 将光标移动到G54的Z坐标上,用MDI上面板的键输入0.0,按“测量” ,即设置Z轴的工件坐标原点。注:在输入G54的坐标值时,所输的数值后必须有小数点。四 对刀操作1. X轴对刀在进入系统时,根据提示机床回零,装上寻边器,装上工件,用正向视图,选择手动方式,将X轴移动到工件外,下降Z轴,转为手轮或单步方式,将寻边器慢慢移向工件,直到提示“水平方向已经到位” 记下此时机械坐标的“ X ”值暂记为(X=X1)。(如图5-2)图5-2然后转为手动方式提升Z轴,将寻边器移动到X轴的反向,下降Z轴,转为手轮或单步方式,将寻边器慢慢移向工件,直到提示“水平方向已经到位” 记下此时机械坐标的“ X ”值暂记为(X=X2)计算:X1+X2/2=X3工件的中心点,即G54的X坐标(输入到G54的X坐标)2. Y轴对刀对好X轴后,选择手动方式,将Z轴提起,用左向视图,将Y轴移动到工件外,下降Z轴,转为手轮或单步方式,将寻边器慢慢移向工件,直到提示“水平方向已经到位”记下此时机械坐标的“ X ”值暂记为(Y=Y1)。(如图4-1-3)然后转为手动方式提升Z轴,将寻边器移动到Y轴的反向,下降Z轴,转为手轮或单步方式,将寻边器慢慢移向工件,直到提示“水平方向已经到位”记下此时机械坐标的“ X ”值暂记为(Y=Y2)计算:Y1+Y2/2=Y3工件的中心点,即G54的X坐标(输入到G54的Y坐标)3 Z轴对刀在对好X、Y轴后,提升Z坐标,卸去寻边器安装铣刀,启动主轴旋转,下降Z轴到工件表面,转为手轮或单步方式,用局部放大,慢慢将铣刀移到工件表面,记下此时机械坐标的“ Z ”值,(如图5-3)图5-34. (G54G59)的坐标输入:在MDI面板上选择OFFSET“偏置”用软键选择“坐标系”,用光标移动键将光标移动到G54的X坐标上,用MDI上面板的键输入( X3 )按“输入键INPUT” ,输入Y值( Y3 )按“输入键INPUT” ,输入Z值(Z*)按“输入键INPUT” 。注:在输入G54的坐标值时,所输的数值后必须有小数点。五刀具补偿功能1刀具半径补偿(G40 G41 G42)刀具半径补偿G40,G41,G42格式:说明:G40:取消刀具半径补偿;G41左刀补(在刀具前进方向左侧补偿),如图6-3(a);G42:右刀补(在刀具前进方向右侧补偿),如图6-3(b);G17:刀具半径补偿平面为XY平面;G18:刀具半径补偿平面为ZX平面;G19:刀具半径补偿平面为YZ平面;X,Y,Z:G00/G01的参数,即刀补建立或取消的终点(注:投影到补偿平面上的刀具轨迹受到补偿);D:G41/G42的参数,即刀补号码(D00D99),它代表了刀补表中对应的半径补偿值。G40、G41、G42都是模态代码,可相互注销。注意:刀具半径补偿平面的切换必须在补偿取消方式下进行;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与取消只能用G00或G01指令,不得是G02或G03。例1:考虑刀具半径补偿,编制图所示零件的加工程序:要求建立如图所示的工件坐标系,按箭头所指示的路径进行加工,设加工开始时刀具距离工件上表面50mm,切削深度为10mm。图6-3注意:加工前应先用手动方式对刀,将刀具移动到相对于编程原点(-10,-10,50)的对刀点处;图中带箭头的实线为编程轮廓,不带箭头的虚线为刀具中心的实际路线。2刀具长度补偿(G43 G44 G49)格式:说明:G17:刀具长度补偿轴为Z平面;G18:刀具长度补偿轴为Y平面;G19:刀具长度补偿轴为X平面;G49:取消刀具长度补偿;G43:正向偏置(补偿轴终点加上偏置值);G44:负向偏置(补偿轴终点减去偏置值);X,Y,Z:G00/G01的参数,即刀补建立或取消的终点;H:G43/G44的参数,即刀具长度补偿偏置号(H00H99),它代表了刀补表中 应的长度补偿值。G43、G44、G49都是模态代码,可相互注销。例2:考虑刀具长度补偿,编制如下图所示零件的加工程序:要求建立如图所示的工件坐标系,按箭头所指示的路径进行加工。注意:垂直于G17/G18/G19所选平面的轴受到长度补偿;偏置号改变时,新的偏置并不加到旧偏置上,例如:设H01的偏置为20,H02的偏置值为30,则G90 G43 Z100 H01 ;Z将达到120G90 G43 Z100 H02 ;Z将达到130六设置刀补使用CRT/MDI面板输入设定刀补的具体方法1)将基准刀移动至所要设定的工件坐标系原点位置或其它参考点。2) 在MDI面板上选择OFFSET“偏置”用软键选择“坐标系”,用光标移动键将光标移动到G54的X坐标上,用MDI上面板的键输入0.0,按“测量” ,即设置X轴的工件坐标原点; 将光标移动到G54的Y坐标上,用MDI上面板的键输入0.0,按“测量” ,即设置Y轴的工件坐标原点; 将光标移动到G54的Z坐标上,用MDI上面板的键输入0.0,按“测量” ,即设置Z轴的工件坐标原点。3) 将Z轴的机械坐标抄录在OFFSET“补正”的第一把刀的形状(H)中。( INPUT)4) 调换第2把刀,移动刀尖至工件坐标系原点位置或其它参考点位置。5) 将位置界面中机械坐标的Z轴坐标抄录在OFFSET“补正”的第二把刀的形状(H)中。( INPUT)6) 其它刀具与第2把刀同理操作。七常用指令 插补功能1 G00快速定位(模态,初态)格式:N_G00 X_Y_Z_C_(或A_)其中X,Y,Z,C(或A)为要定位到的位置的相对坐标(G91状态时)或绝对坐标(G90状态),不需要定位的轴可省略。快速定位的速度由系统1号参数确定,可用参数键进入修改。快速定位的顺序如下:若Z方向是向正方向(铣刀升高离开工件)移动时:先Z轴,再X轴Y轴最后第四轴定位。若Z方向是向负方向移动时:先X轴Y轴,再第四轴最后Z轴定位。2 G01直线插补(模态)格式:N_G01 X_Y_Z_(或C_)说明:X 、Z 、Y:为绝对编程时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F_:合成进给速度。G01 指令刀具以联动的方式,按F 规定的合成进给速度,从当前位置按线性路线(联动直线轴的合成轨迹为直线)移动到程序段指令的终点。G01 是模态代码,可由G00、G02、G03 功能注销。其中X,Y,Z,为直线终点的相对坐标或绝对坐标,无移动的轴可省略。F为进给速率,省略则用上次执行过的F速度。3 G02,G03圆弧插补(模态)格式: G17 G02 X_Y_ N_ G18 Z_X_ R_F_G19 G03 Y_Z_或 G17 G02 X_Y_ I_J_ N_ G18 Z_X_ I_K_ F_ G19 G03 Y_Z_ J_K_第一种格式是用圆弧半径R进行编程,第二种格式是用圆心相对于起点(起点即当前位置)的位置进行编程。其中:X,Y,Z为圆弧终点的坐标(G90时为绝对坐标,G91时为相对坐标),无运动的轴可省略。R 圆弧的半径。若R0,则为小于等于180度的圆弧,若R0则为大于等于180度的圆弧。I 圆心相对于起点的坐标在X轴上的分量。J 圆心相对于起点的坐标在Y轴上的分量。K 圆心相对于起点的坐标在Z轴上的分量。G17,G18,G19分别选择X,Y平面和Y,Z平面和Y,Z平面。G02为顺时针方向。G03为逆时针方向,(如图6-1示)。F进给速率,可省略。圆弧插补是按照切削速度进刀的。圆弧插补自动过象限,过象限时自动进行反向间隙补偿。说明:G02/G03 指令刀具,按顺时针/逆时针进行圆弧加工。圆弧插补G02/G03 的判断,是在加工平面内,根据其插补时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逆时针来区分的。工平面为观察者迎着Y 轴的指向,所面对的平面(如图6-2示)图6-1插补方向图6-2参数说明固定循环功能1 钻孔循环(G81)格式:N_G81 X_ Y_ R_ Z_ F_ J其中: X Y为XY平面的位置R R基准面(G90绝对位置,G91相对于起点位置)Z 孔深(G90绝对位置,G91相对于R基准面位置)其中R Z为模态数据。加工过程:(1)XY平面孔定位 (2)快速下至R基准面 (3)Z轴向下钻孔 (4)快速返回起始点(G98时)或R基准面(G99时) (5)若有L字段,则循环(1)(4)做完L个孔2 G82钻孔循环格式: N_G82 X_ Y_ R_ Z_ P_ F_ J其中:X Y为XY平面的位置R R基准面(G90绝对位置,G91相对于起点位置)Z 孔深(G90绝对位置,G91相对于R基准面位置)其中R Z为固定循环模态数据。加工过程:(1)XY平面孔定位 (2)快速下至R基准面 (3)Z轴向下钻孔,在孔底暂停P给定的时间 (4)快速返回起始点(G98时)或R基准面(G99时) (5)若有L字段,则循环(1)(4)做完L个孔3 G83深孔钻(啄钻)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