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站消防设计文件.doc_第1页
加气站消防设计文件.doc_第2页
加气站消防设计文件.doc_第3页
加气站消防设计文件.doc_第4页
加气站消防设计文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消防设计文件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六年一月2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消防设计文件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消防设计文件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设计资质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A143000768)二一六年一月目 录1 工程设计依据11.1 文件及资料依据11.2 法律法规依据11.3 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22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42.1 建设规模42.2 项目组成42.3 设计范围53 总指标64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75 具有特殊火灾危险性的消防设计和需要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问题85.1 火灾危险性分析85.2 工程防火措施106 总平面176.1 站址选择176.2 总平面布置176.3 竖向设计196.4 道路196.5 站内运输196.6 主要技术指标207 建筑、结构217.1 建筑、结构总体情况218 建筑电气228.1 消防电源、配电线路及电器装置22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239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249.1 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房249.2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249.3 室内消火栓系统249.4 灭火设施2510 防烟排烟及暖通空调2710.1 防烟排烟2710.2 暖通空调2811 热能动力29中机国际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iii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消防设计文件1 工程设计依据1.1 文件及资料依据1、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瑶海区双七路9号CNG加气子站项目备案的通知”发改备2015220号(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2015.05.25);2、 “规划建设方案审查意见通知书”合综试规审书2010-017号(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发展局,2010.08.04);3、 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总平面布置图合肥市瑶海区建设发展局,2010.08.04;4、 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瑶海区双七路9号CNG加气子站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徽天成和众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编制;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建质201357号,2013.04.10);6、设计合同。1.2 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3年)3、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0)第583号)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5、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2000)第13号)6、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2012)第119号)7、安徽省燃气管理条例(2006年7月1号实施)1.3 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2014年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3、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6-2000(2008年版)4、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 20801.16-20065、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7、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8、站用压缩天然气钢瓶GB 19158-2003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6-201210、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20081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 47013-20151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20111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683-20111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5-20101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184-201116、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17-201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18、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20121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22、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2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2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2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26、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2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28、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 3097-200029、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HG/T 20505-201430、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HG/T 20507-201431、控制室设计规定HG/T 20508-201432、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 20509-201433、仪表供气设计规定HG/T 20510-201434、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T 20512-201435、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 20513-201436、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493-200937、建筑物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3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3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4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41、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2003 2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2.1 建设规模一、加气规模加气规模:2.0万Nm3/d。二、储存规模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为新建CNG加气站,与原加油站构成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其中,CNG加气站固定储气瓶组储存容积为6.78 m3,原加油站柴油储存容积为302 m3,汽油储存容积为303 m3。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156 -2012(2014年版)的规定,本站CNG储存容积为6.78 m3,油品储存规模为120 m3(柴油罐容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属于一级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2.2 项目组成本工程为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新建CNG加气站,主要物料为压缩天然气(CNG),主要功能:CNG气瓶车从加气母站运来CNG,通过由CNG气瓶车、卸气柱、液压压缩机橇、控制系统瓶和加气机组成的子站加气系统给汽车加气。CNG气瓶车作为低压储气组,液压压缩机橇中的储气瓶组作为中压和高压瓶组,由控制系统实现三线快充。工程主要内容有:一、 主要建、构筑物CNG加气设施的基础,包括CNG双枪加气机基础、液压压缩机橇基础、卸气柱基础、放散管基础、钢筋混凝土实体墙隔墙及加气岛等。二、 主要设备1台液压压缩机橇(带6.78 m3储气瓶组,排气量2000 Nm3/h),3台CNG双枪加气机,1台卸气柱,几何容积为18 m3的车载瓶组拖车1台以及1套空气压缩系统。2.3 设计范围本工程的设计范围包括CNG加气站相关的总图、工艺、结构、电气、自控、给排水、消防、土建等专业的设计。3 总指标一、用地面积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建设总用地面积为1696.1 m2。其中,加气站建、构筑物的占地面积为54.92 m2,场地道路的占地面积1641.18 m2。表3.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类别指标备注1用地面积1696.1 m2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54.92 m2(1)液压压缩机橇26.3 m2(2)压缩空气3 m2(3)加气岛25.62 m23总建筑面积(已建罩棚)211.7 m24场地道路面积1641.18 m25建筑密度3.2 %6容积率0.125 二、建筑规模油气合建站已建的建筑物包括:1座站房,建筑面积为229 m2,站房最西侧尺寸为6.96.1 m的房间为本工程的配电控制室,其他房间为原加油站功能用房;1座辅助生产用房,建筑面积为58.4 m2;1座厕所(新建CNG加气站时需拆除),建筑面积为58.4 m2。新建建筑物包括:1座加气罩棚,尺寸为29.214.5 m。4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本工程为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主要是新建CNG加气站,内容主要包括:新建1台液压压缩机橇(带6.78 m3储气瓶组,排气量2000 Nm3/h),3台CNG双枪加气机,1台卸气柱,几何容积为18 m3的车载瓶组拖车1台以及1套空气压缩系统。新建CNG加气站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材料均为比较成熟的工艺流程、设备和材料。本工程不涉及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相关内容。5 具有特殊火灾危险性的消防设计和需要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问题5.1 火灾危险性分析5.1.1 火灾爆炸危险品具有危险性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的主要火灾爆炸危险品有两种,分别为: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NG)。一、压缩天然气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的CNG系统工艺过程处于高压状态,工艺设备容易造成泄漏,气体外泄可能发生地点很多:管道焊缝、阀门、法兰、储气瓶等都有可能发生泄漏。当CNG管道被拉脱或加气车辆意外失控而撞毁加气机时会造成天然气大量泄漏。泄漏气体一旦遇引火源,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CNG加气技术要求加气站的CNG必须加压至25 MPa,才能将天然气压缩到钢瓶内。若钢瓶质量或加压设备不能满足基本的技术要求,稍有疏忽,便可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系统高压运行容易发生超压,系统压力超过了其能够承受的许用压力,最终超过设备及配件的强度极限而爆炸或局部炸裂。二、天然气天然气为易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类气体。天然气的主要特性如下:1、常温下天然气比空气轻,在空气中可迅速扩散。低温天然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2、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具有燃爆性。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3、天然气的引燃温度组别为T3;引燃温度为482632;爆炸极限浓度(体积)为515,最大爆炸压力为7.17 kg/cm2。三、天然气火灾危险性1、爆炸危险性大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时,遇到明火或高温即可发生爆炸,一旦爆炸就会酿成事故。2、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3、具有复燃、复爆炸性天然气火灾灭火后,在未切断可燃气体的气源的情况下,遇到火源或高温将发生复燃、复爆。故天然气一旦燃烧,只有在完全切断气源或有非常可行、可靠的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方可灭火,否则,将引起复燃、复爆,造成更大的损失,若不能切断气源,只能在安全保护下让其自行燃烧掉。5.1.2 工艺装置火灾危险性分析本工程生产中使用的介质为CNG,具有压力高等特点。操作不当、系统超压或设备泄漏都会使CNG泄漏出来,产生爆炸和火灾的危险。根据现行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及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2014年版)的有关规定,本工程可能出现的危险环境多为爆炸性气体环境,主要生产场所及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为甲类。工艺装置的火灾危险等级如表5.1.2所示。表5.1.2 工艺装置的火灾危险等级划分表序号装置名称火灾危险性涉及物质类别1液压压缩机橇甲甲类气体2气瓶车卸车区甲甲类气体3加气区甲甲类气体5.1.3 辅助设施火灾危险性分析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的辅助设施主要包括已建站房、已建辅助生产用房,站房最西侧尺寸为6.96.1 m的房间为本工程的配电控制室,其他房间为原加油站功能用房。已建站房的火灾危险性等级如表5.1.3所示。表5.1.3 辅助设施火灾危险等级划分表序号名称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1已建站房丙二2已建辅助生产用房丙二5.1.4 电气火灾危险性明火、短路、过载均会引起电气设备火灾,电器设备、线路一般都使用了大量的塑料、橡胶、绝缘漆、稀释剂等材料,火灾蔓延速度快,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烟雾,产生有毒气体。5.2 工程防火措施5.2.1 总图防火设计一、分区情况原加油站分为四个区,分别为加油区、站房、油罐区和辅助生产用房。本次设计新建CNG加气站分为三个区,分别为加气区、CNG生产区和辅助区。原加油站加油区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北侧中部,站房北侧,含3台四枪双油品自吸泵加油机、5台双枪单油品加油机和一座52.535.3m的加油罩棚。原加油站站房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中部,北侧为加油区,南侧为油罐区。站房最西侧尺寸为6.96.1 m的房间为本工程的配电控制室,其他房间为原加油站功能用房。原加油站油罐区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南侧中部,北侧为站房,东南侧为辅助生产用房。主要含有3个30 m3汽油储罐、2个30 m3柴油储罐、卸油点和通气管。原加油站辅助生产用房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东南角。新建CNG加气站加气区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的西北侧,含3台CNG双枪加气机和一座29.214.5 m的加气罩棚。新建CNG加气站CNG生产区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的西侧中部,加气区南侧。主要含有CNG气瓶车停车位、卸气柱、液压压缩机橇、放散管、防撞柱、防撞栏和5.5 m高钢筋混凝土实体墙隔墙和1.8m钢丝网围墙等。新建CNG加气站辅助区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的西南角,含一套压缩空气系统。二、总图布置防火措施1、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设施与原加油站已有的工艺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均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具体见表5.2.1-1、表5.2.1-2;2、本次设计新建加气站采用防撞栏将加气区与CNG生产区隔开,采用防撞柱将CNG气瓶车停车位与卸气柱隔开,以确保安全;3、液压压缩机橇南侧、北侧及东侧分别设置5.5 m高钢筋混凝土实体墙隔墙,与站房、加气区等区域隔开,以确保安全;4、放散管管口应高出设备平台及以管口为中心半径12 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2 m及以上,且距地面不得小于5 m。本设计放散管规格为D1596,高度为8 m。放散管应采用适当的固定支撑措施,防止放散管倾倒。表5.2.1-1 CNG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 注:()外数据为规范中要求的防火间距,()中数据为本次设计实际间距。表5.2.1-2 站内设施的安全防火间距(m)注:()外数据为规范中要求的防火间距,()中数据为本次设计实际间距。5.2.2 工艺技术防火设计1、站内工艺管线及管件的选择均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及材质标准。工艺设备及附件选用性能优良,具有国际或国内权威机构认定的产品。2、各装置均设计成密闭系统,在控制的操作条件下使介质保持在由设备和管道组成的密闭系统中。3、液压压缩机橇安装有安全放散阀,采用集中放散的方式,放散前加装阻火器。放散管管口应高出设备平台及以管口为中心半径12 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2 m及以上,且距地面不得小于5 m。本设计放散管规格为D1596,高度为8 m。放散管应采用适当的固定支撑措施,防止放散管倾倒。4、加气机加气软管设置安全拉断阀,其分离拉力为400600 N。5、所有压力容器和设备按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制造和检验。5.2.3 建、构筑物防火设计1、CNG卸气、加气区等区域的场坪均采用不发火花混凝土地坪。2、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合肥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5.2.4 电气、仪表防火设计一、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划分根据根据规范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及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2014年版)的要求,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为:1、液压压缩机橇及其四周4.5m以内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划分为2区;2、加气机、卸气柱内部空间划分为1区;3、距加气机、卸气机的外壁四周4.5 m,自地面高度为5.5 m的范围空间划分为2区;4、以放散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0 m的范围内划分为2区。二、本项目及配套系统防雷、防静电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均按国家规范进行设计。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本工程工艺装置区及罩棚按第二类防雷等级设防,配电控制室按第三类防雷等级设防:液压压缩机橇及放散管利用其自身做防雷接闪器,并与接地系统相接;罩棚的防雷采用在屋顶设置网格不大于10x10 m的接闪带保护;配电控制室防雷采用在屋顶设置网格不大于24x16 m的接闪带保护,利用基础钢筋网作接地系统。本工程接地(包括路灯)采用TN-S系统。选用热镀锌角钢作垂直接地体,用热镀锌扁钢作接地连线。接地体埋深为上端距地面0.75 m,埋设间距不小于5 m。所有明敷的管道、设备的金属外壳、电缆外皮及保护管、配电箱外壳及仪表柜均应设接地点,同接地系统相接;管道法兰的两侧须用截面不小于10 mm2铜片跨接。所有接地装置的焊接处都应补刷防腐漆。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如不合格,应补打接地极,直至满足要求。卸气柱旁须设供汽车接地用的临时接地桩(同时须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路灯金属灯杆应可靠接PE线。电缆PE线须在线路末端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3、 其他1、配电控制室设置应急照明,应急时间不小于180min,应急照度应维持正常照度。在配电控制室设断电延时两小时的UPS以确保仪表用电。2、电气设计严格遵守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和其他现行的国家标准。选用性能优良、密封绝缘良好的电缆及电气设备以杜绝火灾隐患。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设备和灯具是与该区域的级别相适应的防爆电气设备和灯具。3、全部采用阻燃电缆,在电缆沟、电缆穿墙处用防火密封阻燃堵料进行防火封堵。在电缆群、电缆穿墙处、电缆头等处涂刷阻燃涂料。4、站区内可燃气体泄漏场所(储气瓶组区、卸车区、加气区、压缩机撬区)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检测器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20%。报警器集中设置在控制室内,配有不间断电源,并将信号传送至配电控制间PLC柜进行指示和报警。5、为了确保全站的安全生产,站内设有必要的仪表,对重要的工艺操作参数进行在线即时监控。6、整个系统设有紧急切断系统,且应能在事故状态下迅速切断加气泵的电源和关闭重要管道阀门。紧急切断系统应具有失效保护功能且只能手工复位。本次工程紧急切断系统在下列位置设置启动开关:距加气站卸车点5 m以内和控制室内。5.2.5 安防监控设计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用于站区重要部位的图像监视,所有监视点能自动或手动调整监视范围。在CNG加气站站区主要出入口、储气瓶组区、生产装置区等地方设置摄像机,其中位于防爆区内的监控前端设备要求防爆;控制室的硬盘录像机可对图像进行储存、回放等功能,通过硬盘录像机监控现场的实时图像。5.2.6 其它1、本建设项目是使用可燃气体的场所,站区内严禁吸烟,操作人员上岗时必须穿戴工作服、防护服和使用防护设施,工作服必须是防静电工作服,严禁穿着带钉鞋进站上岗。2、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3、站内要设置有关专业的安全和卫生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抓安全教育,要求各级管理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考试合格,才能上岗。在工作中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严禁火源,严禁与站区无关人员进入。4、站内设置明显的进站须知、严禁烟火的警示牌。本工程的火灾危险性均为常规火灾危险性,不涉及到特殊火灾危险性的消防设计,也不需要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问题。6 总平面6.1 站址选择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的西侧,北侧为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入口,南侧为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厕所(需拆除),东侧为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的加油区和站房,西侧为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的围墙,详见附图江6839SG-00-J-01 总平面图。站址周边100 m范围内无重要公共建筑物,距液压压缩机橇30.81 m处为铁路。本工程的用地符合环境保护及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2014年版)规定的防火安全的要求,交通也较便利6.2 总平面布置一、布置原则1、根据站区的地理位置、建设规模、交通运输、气象等条件,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管理、确保安全、保护环境,结合场地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布置。2、天然气属于火灾危险性物品。CNG加气站具有CNG的卸车、储存、加气等功能。因此,在总图布置设计上,要强调安全,对局部事故或初期火灾应具有快速处置能力。3、严格遵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2014年版)等规范的要求,确保CNG加气设备与站内、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二、分区情况原加油站分为四个区,分别为加油区、站房、油罐区和辅助生产用房。本次设计新建CNG加气站分为三个区,分别为加气区、CNG生产区和辅助区。原加油站加油区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北侧中部,站房北侧,含3台四枪双油品自吸泵加油机、5台双枪单油品加油机和一座52.535.3m的加油罩棚。原加油站站房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中部,北侧为加油区,南侧为油罐区。站房最西侧尺寸为6.96.1 m的房间为本工程的配电控制室,其他房间为原加油站功能用房。原加油站油罐区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南侧中部,北侧为站房,东南侧为辅助生产用房。主要含有3个30 m3汽油储罐、2个30 m3柴油储罐、卸油点和通气管。原加油站辅助生产用房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东南角。新建CNG加气站加气区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的西北侧,含3台CNG双枪加气机和一座29.214.5 m的加气罩棚。新建CNG加气站CNG生产区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的西侧中部,加气区南侧。主要含有CNG气瓶车停车位、卸气柱、液压压缩机橇、放散管、防撞柱、防撞栏和5.5 m高钢筋混凝土实体墙隔墙和1.8m钢丝网围墙等。新建CNG加气站辅助区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的西南角,含一套压缩空气系统。三、总图布置情况1、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位于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的西侧,利用原加油站的出入口进出站区。2、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设施与原加油站已有的工艺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均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具体见表5.2.1-1、表5.2.1-2;3、本次设计新建加气站采用防撞栏将加气区与CNG生产区隔开,采用防撞柱将CNG气瓶车停车位与卸气柱隔开,以确保安全;4、液压压缩机橇南侧、北侧及东侧分别设置5.5 m高钢筋混凝土实体墙隔墙,与站房、加气区等区域隔开,以确保安全;5、放散管管口应高出设备平台及以管口为中心半径12 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2 m及以上,且距地面不得小于5 m。本设计放散管规格为D1596,高度为8 m。放散管应采用适当的固定支撑措施,防止放散管倾倒。6.3 竖向设计本工程为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为新建CNG加气站,场坪绝对标高为23.200(吴淞高程系)。6.4 道路场坪采用采用混凝土路面,其中CNG卸气、加气区等区域的场坪均采用不发火花混凝土地坪。6.5 站内运输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利用原加油站的出入口进出站区。CNG加气车辆从站区西侧入口驶入,加完气后由东侧出口驶出。CNG瓶组拖车由站区西侧入口行至卸车处进行卸车,卸完车后由东侧出口驶出。6.6 主要技术指标表6.6 总图主要技术指标序号类别指标备注1用地面积1696.1 m2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54.92 m2(1)液压压缩机橇26.3 m2(2)压缩空气3 m2(3)加气岛25.62 m23总建筑面积(已建罩棚)211.7 m24场地道路面积1641.18 m25建筑密度3.2 %6容积率0.125 7 建筑、结构7.1 建筑、结构总体情况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已建的建筑物包括:1座站房,建筑面积为229 m2,站房最西侧尺寸为6.96.1 m的房间为本工程的配电控制室,其他房间为原加油站功能用房;1座辅助生产用房,建筑面积为58.4 m2;1座厕所(新建CNG加气站时需拆除),建筑面积为58.4 m2。新建建筑物包括:1座加气罩棚,尺寸为29.214.5 m。罩棚为网架结构形式,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8 建筑电气8.1 消防电源、配电线路及电器装置8.1.1 消防电源供电负荷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2014年版)第10.2.3条的规定,本工程可不设消防给水系统。本站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接自站外变电柜,站内计算负荷为105.75 kW。8.1.2 变配电室的设计本工程设计范围为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的供电设计,设计分界点为站外变电柜引入的380 V进线电缆头。主要包括CNF加气站的动力、照明、防雷及接地设计等。8.1.3 消防应急照明及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一、应急照明的设置配电控制室设置应急照明,供电应急时间不小于180 min,应急照度应维持正常照度。建筑物室内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沿电缆沟、电缆桥架敷设或穿镀锌钢管沿地、墙暗敷,电缆至设备接线盒处时可采用金属软管转接。电缆进出建筑物处应穿钢管保护,并应做好防水措施,穿墙电缆敷设完毕后电缆套管需用防火胶泥填实。所有非火灾配电线路保护管覆盖层厚度不小于15 mm。消防配电线路暗敷时应穿管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 mm。 应急灯须设置玻璃或其它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二、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13.8.3条的规定,本工程不需要设置消防疏散指示标志。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等规范的要求,本设计不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设置了可燃气体泄露检测报警系统,根据苏公厅(2009)206号文件江苏省经营性加油(气)站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设置安防监控系统。8.2.1 可燃气体泄露检测报警系统CNG加气站站区内可燃气体泄漏场所(储气瓶组区、卸车区、加气区、液压压缩机橇区)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检测器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20%。报警器集中设置在控制室内,配有不间断电源,并将信号传送至配电控制间PLC柜进行指示和报警。8.2.2 安防监控系统在CNG加气站站区主要出入口、储气瓶组区、生产装置区等地方设置摄像机,其中位于防爆区内的监控前端设备要求防爆;控制室的硬盘录像机可对图像进行储存、回放等功能,通过硬盘录像机监控现场的实时图像。9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9.1 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房本工程为一级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2014年版)第10.2.3条的规定,本工程可不设消防给水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8.1.2条的规定,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建筑物体积小于等于3000 m3的戊类厂房或居住区人数不超过500人且建筑物层数不超过两层的居住区,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根据以上规范的要求,本工程不需设置消防给水系统。因此,本工程不涉及消防水源和消防水泵房的设计。9.2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本工程为合肥瑞广能源有限公司金三角加气站,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2014年版)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规定,本工程不需设置消防给水系统。因此,本工程不涉及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9.3 室内消火栓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8.2.1条的规定,下列建筑或场所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1、 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 m2的厂房和仓库;2、 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1 m的住宅建筑;3、体积大于5000 m3的车站、码头、机场的候车(船、机)楼、展览建筑、商店、旅馆建筑、医疗建筑和图书馆建筑等单、多层建筑;4、特等、甲等剧场,超过800个座位的其他等级的剧场和电影院等,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等单、多层建筑:5、建筑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