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 量子物理,17-3-3;17-4-1 的结论要会用,其中:17-4-3,精,139-159中,精,159中-186,泛,其余不要求,270-274中,精,1 物质波 波粒二象性,一 光的量子性,二 物质波,三 不确定关系,2 态函数 薛定谔方程的应用,二.薛定谔方程,3 原子结构,三. 一维无限深势阱,四. 一维势垒 隧道效应,二 .氢原子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一.电子自旋,12.11 12.15,12.18,12.22,12.26,一.概率波与态函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物理学的两大谜,狭义相对论(1905),1.Michelson-Morley实验(1887),2.Planck 方程式(1900),量子力学(1925),1.现象,物体受热就会发光, 温度不同时,辐射的波长不同,与温度有关的辐射,称为热辐射。,例如:加热铁块, 温度 看不出发光暗红橙色黄白色,(一)热辐射,(教材271页中274页中),1 物质波 波粒二象性,一 光的量子性,(一)热辐射规律,(二)光电效应,(三)康普顿效应,激光 ,日光灯发光不是热辐射,高温物体发出的是紫外光;,炽热物体发出的是可见光;,低温物体发出的是红外光;,基本性质:,温度 发射的能量 电磁波,的短波成分,平衡热辐射 加热一物体,物体的温度恒定时,物体所吸收的能量等于在同一时间内辐射的能量,这时得到的辐射称为平衡热辐射,(2) 总辐出度M(T):,(1)单色辐出度(M)-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2.热辐射的描述-几个物理量:,单位时间内,从物体单位表面发出的, 波长在附近单位波长间隔内的电磁波的能量。,(3)黑体,能完全吸收各种波长电磁波而无反射的物体,M 最大, 且只与温度有关而和材料及表面状态无关。,可见了解黑体的单色辐出度随波长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很重要.,黑体是理想模型,近似黑体如图:,3.黑体辐射的实验定律,实验用类似模型可以控制不同的恒定温度,并设置色散装置,可测量黑体的单色辐出度.,测量单色辐出度M (T)的实验装置,黑体的单色辐出度的实验 测量结果:,两条实验定律:,(1)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总辐出度-实验曲线下的面积:,其中斯特藩常量 =5.6710-8 W/( m2K4),(2)维恩位移定律:,其中 常量 b=2.89710-3 mK,M的极大值对应的波长m与温度的关系有,实例:炉火烧热的铁条,温度升高,由红变白.,(1)寻找 函数,4.量子概念诞生,1893年维恩参照麦克斯韦速率 分布函数给出,短波部分符合很好,长波区不好.,1896,瑞利和金斯把能量均分定理用于电磁辐射,得到,理论曲线如图,波长很长时与实验相符. (紫外灾难),或用频率表示为,普朗克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完全符合.,普朗克:黑体辐射的经验公式,“一定要不惜任何代价,找到一个理论根据”。,普朗克:,1900.12.14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上报告了论文,“关于正常谱中能量分布的理论”,从理论上推出了热辐射公式,辐射黑体中的分子、原子可看作线性谐振子, 振动时向外辐射能量(也可吸收能量),普朗克假定:振子的能量不连续:, = h,E=n n=1,2,3., 能量子,经典理论:振子的能量取“连续值”,(2) 普朗克量子假设,物体发射或吸收电磁辐射时, 交换能量的最小单位是“能量子”,“作用量子”,1921 叶企孙,W.Duane, H.H.Palmer 测得:,1986推荐值:,1998推荐值:,一般取:,普朗克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h是与光速c同样重要的常数,经典,能量,量子, = h,E=n n=1,2,3.,为什么在宏观世界中, 观察不到能量不连续的现象?,这样小的相对能量变化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还 不可能测量出来。 现在能达到的最高的能量分辨率为:,所以宏观的能量变化看起来都是连续的。,5.量子假说的含义及其与宏观现象的关系,例:设想一质量为 m=1g 的小珠子悬挂在一个小轻弹簧下面作振幅 A=1mm的谐振动。弹簧的劲度系数 k=0.1N/m。按量子理论计算,此弹簧振子的能级间隔多大?减少一个能量子时,振动能量的相对变化是多少? 解:弹簧振子的频率,能级间隔,振子现有能量,相对能量变化,例.实验测得波谱的m=490nm,将太阳视为黑体,计算(1)太阳表面温度及太阳常数(单位表面积发射的功率Mo),解:(1)根据维恩位移定律 Tm=b 得,再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M0即太阳单位表面发射的功率,可测得太阳的温度!,太阳全部表面每秒发射的能量?,太阳辐射的总功率分布在以太阳为中心的球面上, 则地球上单位面积接受的功率,解:,(2)M0即太阳单位表面发射的功率, 太阳辐射的总功率,(2)地球每秒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由于d RE, 故地球可看作圆盘接受辐射,作 业,选做:教材274页,例题19-8 40页, 习题1.2,必做:拓展151(二)-1 改为计算题,GD为光电管,光通过石英窗口照射阴极K,光电子 从阴极表面逸出。,光电子在电场加速下向阳极A 运动,形成光电流。,光电效应引起的现象是(Hertz) 赫兹在1887年发现的,当1896 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之后,勒 纳德才证明了所发出的带电粒 子是电子。,(二)光电效应,1.现象:光照射某些金属时能从表面释放出电子的效应。这时产生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实验规律可归结为4条。,其中有3条与经典电磁场理论相矛盾。,(1)相同频率但强度大小不同的光照射, 截止电压Ua是相同的。,(经典电磁波理论: 光电子初动能应当随光强而不是随频率增大),(2)不论光强多大, 只有当入射光频率 大于一定的红限频率 0 时,才会产生光电流。,(经典:电磁振动激发电子只要强度足够就应该激发),(3)光电效应是瞬时发生的 只要入射光频率 0,无论光多微弱,从光照射阴极 到光电子逸出,驰豫时间不超过10 -9 s 。,(经典:电磁振动激发电子需要一定响应时间),2. 实验结果及经典理论的困难,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一个光子将全部能量交给一个电子,电子克服金属 对它的束缚,从金属中逸出。, 光量子具有“整体性”, 光的发射、传播、吸收都是量子化的。,电磁辐射由以光速c 运动的、局限于空间某一小 范围的光量子(光子)组成,, = h,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1905),A:逸出功,3.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 当 A/h 时,不发生光电效应,红限频率, I 光子数N 打出光电子多 im ,h A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电子吸收光子,从金属中逸出是瞬时发生的,爱因斯坦方程,光量子假设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全部实验规律!,例.铝的逸出功A=4.2eV,用波长200nm的光照射铝表面,求:(1)光电子的最大动能;(2)截止电压;(3)红限波长,解:,=2.0 eV,(3)红限波长,竞赛二十届,例.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最小频率为6.01014Hz, 求(1)此种金属的电子逸出功. (2)若在金属表面再施加3V的反向电压,求能激起光电流的入射光最小频率.,解:,爱因斯坦 由于对光电效应的理论解释和 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 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能量,2.质量,E = mc2,光子有质量 m=h/c2,光子没有静止质量 m0 = 0,3.动量,P = mc = h/c=h/,E2=p2c2+m0c4 m0=0,P=E/c=h/c=h/,4.角动量,在运动方向上,或从:,光子的性质,28,光阑,探 测 器,0,散射波长,0,(三) 康普顿效应,1922-23年, 康普顿研究了X射线在石墨上的散射, 验证了光子说。,X射线被晶体散射,部分射线波长发生变化,变成两种不同波长的X射线,称为康普顿效应.,29,强度,0.700,0.750,原始,=0,=45,=90,=135,(1),(2),(4),(3),1.实验结果,(1)散射光有两种波长: , ,(2)-与散射角有关,与散射物质 的性质无关,测得c= 2.4310-12m,(3) 散射的强度与散射物质有关。 原子量小的散射物质,康普顿散 射较强,原波长的谱线强度较低。 反之相反。,30,强度,0.700,0.750,原始,=0,=45,=90,=135,(1),(2),(4),(3),2.经典理论预期,光的波动理论: 光波电磁场在晶体中引起原子受迫 振动,发射电磁波散射光;,受迫振动的频率与入射光相同;,射线散射时波长不会发生变化.,3.光子理论的解释,光子作为弹性粒子,与物质中的电子 发生弹性碰撞.,CAI(1,2,3),31,X射线光子与外层“静止”的“自由电子”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能量与动量守恒,碰撞光子把部分能量传给电子 光子的能量散射X射线的频率,波长,波长1的X射线 :,光子,外层电子束缚能eV,室温下 kT10-2eV,,所以外层电子近似可看成是自由的静止的。,e,自由电子(静止),m0,h,波长的散射光,定性解释:,32,散射线中还有与原波长相同的射线,光子与石墨中被原子核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碰撞,相当于光子和整个原子碰撞,在弹性碰撞中散射光子的能量(波长)几乎不改变,由此可知,轻元素中由于电子处于弱束缚状态, 所以波长变长的散射线相对较强, 而重元素中由于电子处于强束缚状态, 波长变长的散射线相对较弱。,波长的散射光,33,光子:,能量 动量,碰撞前,碰撞后,能量 动量,电子:,能量守恒: h0+ m0 c2= h+ m c2,动量守恒:,0,定量推导:,0,34,联立解得:,=0.0243 = 2 .4310-3nm(理论值),_称为电子的Compton波长,只有当入射波长0与c可比拟时,康普顿效应才显著。 因此要用X射线才能观察到。,与实验值c = 0.0241=2.4110-3nm很好符合,35,支持了“光量子”概念, 进一步证实了,首次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提出的 “光量子具有动量”的假设:,证实了在微观的单个碰撞事件中, 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成立。,康普顿获得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P = E/c = h/c = h/, = h,4. 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康普顿 (A. H.Compton) 美国人 (1892-1962),36,例:设有波长为=1.0010-10 m的X射线的光子与自由电子作弹性碰撞.散射X射线的散射角=90,问(1)散射波长与入射波长的改变量为多少?(2)反冲电子得到多少动能?,解:(1),(2)反冲电子的动能,电子所得动能Ek即为光子能量的损失.,37,代入数据得Ek=4.7110-17 J =295eV,问题:什么散射角电子的反冲能量最大?,反冲电子获得的能量最大,38,1. 近代理论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在有些情况下,光突出显示出波动性;,2. 基本关系式,粒子性:能量 ,动量P , 数量N,波动性:波长 ,频率 ,振幅E0,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突出显示出粒子性。,式中,波矢量,光的波粒二象性,39,光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由光在该处的强度决定,I大,光子出现概率大;,I小,光子出现概率小。,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于概率波理论。,光作为电磁波是弥散在空间而连续的,光作为粒子在空间中是集中而分立的,波动性:某处明亮则某处光强大, 即 I 大 粒子性:某处明亮则某处光子多, 即 N大,光子数 N I E02,怎样统一 ?,光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和该 处光振幅的平方成正比。,3. 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40,那么实物粒子也应具有波动性。,L.V. de Broglie (1892-1986),从自然界的对称性出发,认为:,既然光(波)具有粒子性,1924.11.29年:,德布洛意把题为“量子理论的研究”,的博士论文提交巴黎大学,1.物质波概念的提出,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二 物质波,41,与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物质波,或德布罗意波,一个能量为E,动量为 p 的实物粒子同时具有 波动性, 且:, 德布罗意波长,他在论文中指出:,爱因斯坦 德布罗意关系式,42,1927年戴维孙(C.J.Davisson)和革末 (L.H.Germer)用加速后的电子投射到晶体 上进行电子衍射实验。,2.电子衍射实验,43,G,K,狭缝,电 流 计,镍,集,电,器,U,电子射线,单,晶,如果电子没有波动性实验结果应如何?,44,5,10,20,15,25,0,I,G,K,狭缝,电 流 计,镍,集,电,器,U,电子射线,单,晶,实验结果:,如果电子有波动性实验结果应如何?,45,3.用电子波解释实验结果,(1)定性,5,10,20,15,25,0,I,波长满足布拉格公式者,反射加强, 即: 2dsin=k,46,实验数据:,镍单晶,(2)定量,当加速电压U=54伏时, 在=65方向电流出现第1次峰值。,实验值: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理论值:布拉格公式:,理论值比实验值稍大的原因是电子受正离子的吸引,在 晶体中的波长比在真空中稍小(动量稍大).经修正后, 理论值与实验结果完全符合。,47,晶体,电子束,电子不仅在反射时有衍射现象,汤姆孙实验证明了电子在穿过金属片后也象X 射线一样产生衍射现象。,(汤姆逊Tomson 1927),其它实验,电子通过金多晶薄膜的衍射实验,戴维孙和汤姆孙因验证电子的波动性分享 1937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金,48,电子的单缝、双缝、三缝和四缝衍射实验,(约恩逊1961),由于电子波长比可见光波长小35个数量级 (10-310-5倍),因而电子显微镜可使分辨率大大提高。,49,例题:,1. 在宏观上,如飞行的子弹m=10-2Kg,速度 v=5.0102m/s 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2.在微观上,如电子m0=9.110 -31kg, 速度v =5.0107m/s, 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太小测不到!,“宏观物体只表现出粒子性”,思考:此例电子波长与x射线相当,为什么电子没有 x射线那样的穿透力?,50,例: P151-(二)5,动能为0.025eV的中子:,T=290K的 热中子:,例:P151-(二)6,要获得电子波长0.01nm,加速电压,51,粒子的波动性在位置、动量等物理量测量中,表现出,p,三 不确定关系,x方向电子的位置不确定量为:,x =d,52,1927海森堡(W.Heisenberg) 不确定关系,严格的理论给出,考虑到在两个一级极小值之外还有电子出现,其它物理量间也有不确定关系,53,可见,在原子尺度内,讨论速度已无意义。 轨道概念也不适用! 电子在空间的概率分布电子云。,设:电子Ek = 10eV,远小于电子静能,则,原子线度 x= 10 -10 m,,例1原子中电子运动不存在“轨道”,用不确定性关系作数量级估算,54,例2 在示波管中电子的运动。加速电压,在荧光屏上电子的位置确定在 0.1mm范围内可以认为令人满意。 即,由,得,而,所以可以用经典力学来处理。,h 0 :,55,解:,例3 波长589.3nm的钠光,谱线宽度,计算此光子沿x 轴运动时,,位置的不确定量x,不确定性关系的启发,1. 表明:不可用经典手段处理微观粒子,2. 微观粒子不可能静止,3. 给出了宏观与微观的分界线,-如何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物质波的本质(物理意义)?,56,波动性:,“可叠加性”“干涉”“衍射”“偏振”,具有频率和波矢,没有实在的物理量在周期性变化,粒子性:,“整体性”,有确定轨道,随机性,没有“路径”,同,具有能量,动量,同,有一个物理量在周期性变化,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理解,57,既是波,又是粒子,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既不是经典的波,也不是经典的粒子.,微观体系不是经典的粒子,它没有确定的“路径”; 也不是经典的波,没有实在的物理量在波动。,是粒子,具有“颗粒性”、“完整性”; 是波,具有相干叠加性。,58,如何描述微观物体的状态?,物质波的物理意义?,2 态函数 薛定谔方程及应用,二.薛定谔方程,三. 一维无限深势阱,四. 一维势垒 隧道效应,一.概率波与态函数,59,平面简谐波 y(x, t) = Acos( t-kx),复数表示式,物质波,1.薛定谔(Schrdinger)假设:,用波函数描述状态,2.波函数的物理意义:,一 概率波和态函数,1926年玻恩(M.Born)对波函数物理意义的假定:,在某一时刻、空间某一地点,粒子出现的概率正比于该时刻、该地点波函数的平方.,60,I大,光子出现概率大;,I小,光子出现概率小。,波动性:某处明亮则某处光强大, 即 I 大 粒子性:某处明亮则某处光子多, 即 N大,光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和该处光振幅的平方成正比,回忆光的波粒二象性:,某处波函数振幅的平方,正比于该处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61,德布罗意波并不像经典波那 样代表实在的物理量的波动, 而是描述粒子在空间的概率分 布的概率波。,右图是计算机根据波函数计算绘制的原子内部图象,其中原子核被放大了.,经典的“轨道”已无意义!,62,物质波的波函数 是描述粒子在空间概率分布的“概率振幅”。,t 时刻在处 附近dV内发现粒子的概率为:,代表t时刻,在 处单位体积内找到粒子的概率,称为概率密度。,其模的平方,63,它无直接的,物理意义,,对单个粒子,,不同于经典波的波函数,,给出粒子的概率密度分布;,对N 个粒子,,给出粒子数的分布。,由于进行了量子力学的基本研究,特别是对 波函数作出的统计解释,获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64,例: 设粒子在一维空间运动,其状态可用波函数描述为:,其中A为实常数,求:1)归一化的波函数;2)概率密度 3)何处几率最大,即:,解:,1)由归一化条件,归一化的波函数,2)概率密度:,3)何处几率最大,65,到目前为止,争论仍在进行。,费曼在他的讲义中写到:“目前只能讨论概率。虽 然是目前,但非常可能永远如此,非常可能永远 无法解决这个疑难,非常可能自然界就是如此。”,狄拉克在1972年的一次关于量子力学发展的会议 上作的闭幕词中这样说道:,波函数统计诠释涉及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哥本哈根学派,爱因斯坦,66,“在我看来,很显然,我们还没有得到量子力 学的基本定律。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定律需要作重 要的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具有相对论性的 理论。非常可能,从现在的量子力学到将来的相对 论性量子力学的修改,会象从玻尔理论到目前的量 子力学的那种修改一样剧烈。当我们作出这样剧烈 的修改之后,当然我们用统计计算对理论作出物理 解释的观念可能会被彻底修改。” 狄拉克,67,3.波函数须满足的数学条件,波函数的有限性:,根据波函数统计解释,在空间任何有限体积元 中找到粒子的概率必须为有限值。,波函数的单值性:,根据统计解释,要求波函数单值,从而保 证概率密度在任意时刻都是确定的。,势场性质和边界条件要求波函数及其一阶 导数是连续的。,波函数的连续性:,自然条件:单值、有限和连续,归一化条件,68,2) 是否正确,由实验检验,1.讨论,1) 是“建立”,不是导出,3) 地位相当于牛顿第二定律,4) 局限:非相对论;,没有自旋,1928年狄拉克(Dirac) 相对论方程,二 薛定谔方程,1926年薛定谔“建立”了非相对论量子力学的 动力学方程,69,当U(x)不含时间(定态),2.定态薛定谔方程,可分离变量:,易证:,定态波函数具有如下形式:,定态薛定谔方程,振幅波函数满足:,70,本次必会内容,2.物质波函数的意义,已知函数会求概率、概率密度、分布函数,1. 不确定关系及计算,3. 薛定谔方程 理解薛氏方程的地位, 会用薛氏方程求解微观问题。(下次),作业:拓展P153-154: 7, 9,71,应用牛顿定律解题步骤:,1.受力分析,2.列出动力学方程,3.代入初始条件求解,例:光滑水平面上固定半径为R的圆环围屏,质量为m 的滑块沿内壁运动,摩擦系数为. 求:(1)当滑块速度为v时,所受摩擦力及切向加速度. (2)滑块的速度由v减至v/3所需时间.,三 无限深势阱中的粒子,1.势能函数,代入方程,2.写出通解,系数待定,3.由波函数自然条件定特解,应用薛定谔方程解题步骤:,72,学完一维无限深势阱内容,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的粒子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若是一个经典的粒子将如何运动? 2. 波函数求解步骤。 3. 计算了什么结果?即最后你求出了什么? 4.量子数是如何得到的? 5.波函数是如何描述状态的? 6. 根据计算结果说明粒子是如何在势阱中运动的? 7.试比较经典结果与量子方程结果。,关于一维无限深势阱:,73,是实际情况的极端化和简化,粒子在势阱内受力为零,势能为零,在阱内自由运动。 在阱外势能为无穷大,在阱壁上受极大的斥力, 不能到阱外。,74,75,势函数,,,1.定态薛定谔方程,令,得,阱内:,阱外:,76,2.分区求通解,A和B是待定常数,3.由波函数自然条件定特解,,(A 0),阱外:,阱内:,由波函数连续性的要求,阱内的波函数在阱壁 上的值也必为零。,要求:,77,能量本征值(能级),结果表明: 1)粒子被束缚在势阱中,能量只能取一系列分立值。,能量量子化并不是强行假设, 而是方程求解的自然结果,能量量子化,2)最低能量(零点能),不确定关系零点能。,因为若束缚态动能为零,即速度的不确定范围为零,则粒子在空间范围趋于无穷大,即不被束缚。这与事实不符.,78,由归一化条件,4.根据归一化条件写出定态波函数,概率密度,考虑到振动因子,79,o,5、重新理解能量量子化 另一个角度考虑,由波函数连续性的要求,阱内的波函数在阱壁上的值也必为零。因此阱内的波一定是一个驻波。,允许的波长为:,粒子的动量,能量,粒子被限制在势阱内,粒子在阱外的概率为零,能级的量子化是由微观粒子的波动性造成的。,驻波条件!,80,n =1, 2, 3, (量子数),能量是量子化的,,能级,存在最低能量(零点能),这是不确定关系要求的,是量子客体具有波粒二象性这种固有属性所决定的。,一维无限深势阱结论总结:,a或m很大(宏观),E0(E连续),81,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的粒子波函数:,n称为量子数; n为本征态; En为本征能量。,*能量本征值En对应的能量本征函数组成完备的集合。 能量量子数n从1至.,*任何一个叠加态的波函数都可用这一组完备的本征函数展开。这组完备集合满足正交性。,*所谓叠加态,就是各本征态以一定的几率、确定的本征值、独立完整地存在于其中。 Ref.P158-例题17-5,82,o,a,定态波函数是驻波形式, 边界处是波节.,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粒子的波函数和概率密度,量子经典,玻尔对应原理,83,比较经典结果与量子结果,经典结果,量子结果,粒子的速度、能量可以连续取任意值,能量是量子化的。,粒子在阱内匀速运动,或静止,粒子能量不为零,粒子无法静止。,粒子在各处概率相等,粒子出现的概率为,粒子在x1x2之间的概率为,粒子在x1x2之间的概率为,84,例P205-17.28:质量为m的微观粒子处在长度为L的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试求:,解:(1),(1)粒子在0 x L4区间内出现的概率,并对n=1和n的情况进行讨论.,(2)在哪些量子态上,L4处的概率密度取极大?,概率密度,定态波函数,粒子在0 x L4区间内出现的概率:,85,L/4,n=1,经典粒子 在x1x2之间的概率为,(2) L4处的概率密度,L4处的概率密度最大对应于,L4处的概率密度极大.,86,学完一维无限深势阱内容,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的粒子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若是一个经典的粒子将如何运动? 2. 波函数求解步骤。 3. 计算了什么结果?即最后你求出了什么? 4.量子数是如何得到的? 5.波函数是如何描述状态的? 6. 根据计算结果说明粒子是如何在势阱中运动的? 7.试比较经典结果与量子方程结果。,关于一维无限深势阱:,87,是实际情况的极端化和简化,粒子在势阱内受力为零,势能为零,在阱内自由运动。 在阱外势能为无穷大,在阱壁上受极大的斥力, 不能到阱外。,三 无限深势阱中的粒子,88,89,势函数,,,1.定态薛定谔方程,令,得,阱内:,阱外:,90,2.分区求通解,A和B是待定常数,3.由波函数自然条件定特解,,(A 0),阱外:,阱内:,由波函数连续性的要求,阱内的波函数在阱壁 上的值也必为零。,要求:,91,能量本征值(能级),结果表明: 1)粒子被束缚在势阱中,能量只能取一系列分立值。,能量量子化并不是强行假设, 而是方程求解的自然结果,能量量子化,2)最低能量(零点能),不确定关系零点能。,因为若束缚态动能为零,即速度的不确定范围为零,则粒子在空间范围趋于无穷大,即不被束缚。这与事实不符.,92,由归一化条件,4.根据归一化条件写出定态波函数,概率密度,考虑到振动因子,波函数,93,o,5、重新理解能量量子化 另一个角度考虑,由波函数连续性的要求,阱内的波函数在阱壁上的值也必为零。因此阱内的波一定是一个驻波。,允许的波长为:,粒子的动量,能量,粒子被限制在势阱内,粒子在阱外的概率为零,能级的量子化是由微观粒子的波动性造成的。,驻波条件!,94,n =1, 2, 3, (量子数),能量是量子化的,,能级,存在最低能量(零点能),这是不确定关系要求的,是量子客体具有波粒二象性这种固有属性所决定的。,一维无限深势阱结论总结:,a或m很大(宏观),E0(E连续),95,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运动的粒子波函数:,n称为量子数; n为本征态; En为本征能量。,*能量本征值En对应的能量本征函数组成完备的集合。 能量量子数n从1至.,*任何一个叠加态的波函数都可用这一组完备的本征函数展开。这组完备集合满足正交性。,*所谓叠加态,就是各本征态以一定的几率、确定的本征值、独立完整地存在于其中。 Ref.P158-例题17-5,96,o,a,定态波函数是驻波形式, 边界处是波节.,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粒子的波函数和概率密度,量子经典,玻尔对应原理,97,学完一维无限深势阱内容,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的粒子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若是一个经典的粒子将如何运动? 2. 波函数求解步骤。 3. 计算了什么结果?即最后你求出了什么? 4.量子数是如何得到的? 5.波函数是如何描述状态的? 6. 根据计算结果说明粒子是如何在势阱中运动的? 7.试比较经典结果与量子方程结果。,关于一维无限深势阱:,98,3. 计算了什么结果?即最后你求出了什么?,粒子可能的能量值 (能级),粒子坐标的概率分布函数,态函数,概率分布函数,4.量子数是如何得到的?,由波函数在边界连续(波函数的标准化条件)得到的.,99,o,a,5.波函数是怎样描述状态的?,以2态为例:,a,o,能量:,100,坐标: 概率分布函数,能量:,动量:,其它物理量:,6. 根据计算结果说明粒子 是如何在势阱中运动的?,101,7.比较经典结果与量子结果,经典结果,量子结果,粒子的速度、能量可以连续取任意值,能量是量子化的。,粒子在阱内匀速运动,或静止,粒子能量不为零,粒子无法静止。,粒子在各处概率相等,粒子出现的概率为,粒子在x1x2之间的概率为,粒子在x1x2之间的概率为,102,教材:,103,例P205-17.28:质量为m的微观粒子处在长度为L的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试求:,解:(1),(1)粒子在0 x L4区间内出现的概率,并对n=1和n的情况进行讨论.,(2)在哪些量子态上,L4处的概率密度取极大?,概率密度,定态波函数,粒子在0 x L4区间内出现的概率:,104,L/4,n=1,经典粒子 在x1x2之间的概率为,(2) L4处的概率密度,L4处的概率密度最大对应于,L4处的概率密度极大.,105,补充1:粒子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 某一能态上的波函数的曲线如图.则*表示_,且粒子出现概率最大的位置为_.,0 a x,概率密度,补充2:一维无限深势阱宽度为a,粒子的波函数,则粒子的概率密度为_.在阱内 发现粒子的概率为_.当n时,其概率是_.,106,一维势垒的势函数为:,各区内的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分别是:, ,四 势垒 隧道效应,107,可求得波函数分别为:,隧道效应,经典结果:,如果E U0,如果E U0,透过率=1,反射率=1,量子结果:,透过率、反射率,透过率、反射率,108,109,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是一项技术上的重大发明,用于观察表面的微观结构(不接触、不破坏样品)。,原理:利用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1986. Nob:,鲁斯卡(E.Ruska) 1932发明电 子显微镜,隧道效应的应用,110,例:粒子在外力场中沿x轴运动,如果它在力场中的势能分布如图所示,对于能量为EU0从左向右运动的粒子,用1,2,3分别表示在,三区发现粒子的概率,则有:, ,例:20世纪80年代以后,显微技术出现革命.产生了以扫描隧道显微镜为代表的新一代显微镜.其基本原理是量子力学_效应,分辨率达到原子的量级.,隧道效应,或势垒贯穿,(C),作业: P152-8,9; P154-8,111,氢原子中的电子在原子核的静电场内,故势函数,电子的定态薛定谔方程是:,因势场为球对称场,故改用球极坐标,将方程变为:,1、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为中心力场U( r ),3 原子结构,一. 氢原子,112,代入球极坐标薛定谔方程,可得:,按照波函数标准条件解三个微分方程,就得到氢原子 的量子化特性三量子数n,l,m,对波函数(r,)分离变量,得:,113,2.氢原子中电子的概率分布,电子的概率密度:,电子在空间体元dV=r 2sindrdd中的概率为:,n=2 l =1 ml =1,电子云,114,氢原子中电子的径向概率分布,115,由此看出径向概率幅、角向概率幅都是驻波。 这是由原子的稳定性决定的。,116,3.量子化条件和量子数,(1)能量量子化和主量子数n 使R(r)满足连续条件可得:,按照波函数标准条件解三个微分方程,就得到氢原子 的量子化特性.,n:主量子数,与玻尔理论所得结果相同.,n=1,氢原子处于基态,n1氢原子处于激发态.,117,(2)角动量量子化和角量子数l 使()满足有限 条件的波函数有定解,必须有电子绕核运动的角动 量的量子化:,与玻尔理论比较,区别 (1) l = 0, Lmin= 0 ; 玻尔理论 Lmin=h 2,(2) l 受主量子数的限制,118,(3)角动量空间量子化和磁量子数ml: 使()满足单值条件可得 电子绕核运动的角动量L的空间取向不连续, 其在磁场方向的投影满足量子化条件:,即:角动量 在空间的取向只有(2l +1)种可能性,,是量子化的。,119,l = 2,,只有五种可能的取向。,对 z 轴旋转对称,例如:,120,空间取向量子化,由此看来: 微观物理量取分立值(量子化),是普遍规律,121,氢原子中的电子在原子核的静电场内,故势函数,电子的定态薛定谔方程是:,因势场为球对称场,故改用球极坐标,将方程变为:,1、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为中心力场U( r ),3 原子结构,一. 氢原子,122,代入球极坐标薛定谔方程,可得:,按照波函数标准条件解三个微分方程,就得到氢原子 的量子化特性三量子数n,l,m,对波函数(r,)分离变量,得:,123,2.氢原子中电子的概率分布,电子的概率密度:,电子在空间体元dV=r 2sindrdd中的概率为:,n=2 l =1 ml =1,电子云,124,氢原子中电子的径向概率分布,125,由此看出径向概率幅、角向概率幅都是驻波。 这是由原子的稳定性决定的。,126,3.量子化条件和量子数,(1)能量量子化和主量子数n 使R(r)满足连续条件可得:,按照波函数标准条件解三个微分方程,就得到氢原子 的量子化特性.,n:主量子数,与玻尔理论所得结果相同.,n=1,氢原子处于基态,n1氢原子处于激发态.,127,(2)角动量量子化和角量子数l 使()满足有限 条件的波函数有定解,必须有电子绕核运动的角动 量的量子化:,与玻尔理论比较,区别 (1) l = 0, Lmin= 0 ; 玻尔理论 Lmin=h 2,(2) l 受主量子数的限制,128,(3)角动量空间量子化和磁量子数ml: 使()满足单值条件可得 电子云绕核运动的角动量L的空间取向不连续, 其在磁场方向的投影满足量子化条件:,即:角动量 在空间的取向只有(2l +1)种可能性,,是量子化的。,129,l = 2,,只有五种可能的取向。,对 z 轴旋转对称,例如:,130,空间取向量子化,由此看来: 微观物理量取分立值(量子化),是普遍规律,131,让原子束经过不均匀的强磁场,观察屏幕上沉积的原子,N,S,B,K,P,1922年,史特恩(O.Stern) 和盖拉赫(W.Gerlach) 的实验揭示了角动量取向的量子化。,将分离成(2l1)个空间成分。,132,基态银原子n=1,应该出现怎样的现象? l0 基态原子的角动量等于其价电子的角动量, 轨道磁矩=0。 基态银原子束在磁场中应该不分裂.,电子云转动产生“轨道”磁矩。角量子数为l 的原子 经不均匀磁场后,由于磁矩有(2l1)个不同取向, 将分离成(2l1)个空间成分。,133,1.施特恩-盖拉赫实验(1922-1927),让原子束经过不均匀的强磁场,观察屏幕上沉积的原子,N,S,B,K,P,1922年,史特恩(O.Stern) 和盖拉赫(W.Gerlach) 的实验揭示了角动量取向的量子化。,基态银原子,分裂为两束,二. 电子自旋,134,但基态银原子束分离成两个空间成分, 表明:电子除具有“轨道”角动量外 还应具有某种角动量。,1924年,W.Pauli为了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提出了1/2量子数,但未给出物理解释.,电子云转动产生“轨道”磁矩。角量子数为l的原子 经不均匀磁场后,由于磁矩的不同取向,将分离 成(2l1)个空间成分。,135,1925年乌伦贝克(G.E.Uhlenbeck)和古德兹 米特(S. Goudsmit)提出了大胆的假设:,电子带负电,磁矩的方向和 自旋的方向应相反。,这个是模型假设!实际并非如此!,2.电子的自旋(electron spin),136,电子的自旋,电子有自旋运动,自旋角动量及相应的自旋磁矩在磁场 中的取向也是量子化的.,电子自旋角动量在磁场中的分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族服饰绘画课件
- 铸铁拉压曲线
- 2025年传染病学典型疫情处理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儿科学科免疫接种知识测验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呼吸内科实际操作能力测试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肝胆胰外科胰腺切除术后腹腔引流操作技能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护理学的胸部创伤急救护理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用药安全操作演练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小模范事迹课件
- 2025年医疗器械工程器械维护技术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公证员助理招聘考试题库及模拟题答案
-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能试题(附答案)
- 文创市集限定摊位协议
- 2025版旅游景区导游及服务人员派遣合同模板
- 2025年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试行)
- 人教鄂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每课教学反思
- 川教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名誉顾问聘任管理办法
- 《戏曲服饰欣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