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 XX 高二历史选修 1 第四单元练习题 4 份(有答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 1北宋中期,兴起变法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北宋统治黑暗腐朽 财政危机的困扰 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 阶级矛盾的突出 A B c D 解析 北宋中期的变法运动,针对的是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和日益尖锐的社 会矛盾,而不是统治的腐朽,排除 ;北宋初年通过加强中央集权,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排除 。 答案 D 2某同学在学习 11 世纪初的北宋史时画了一幅漫画,漫画中的 “ 我们 ” 是指 ( ) A辽国 B西夏 2 / 15 c金国 D元政权 解析 11 世纪初,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接受了屈辱条件,每年送给辽 “ 岁币 ”30 万两。 答案 A 3据史书记载,宋军 “ 终日嬉游廛市间,以鬻技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习以成风,纵为骄情 ” 。下列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宋朝治军注重兵员的素质 B宋朝军 队的作风懒散 c宋代存在严重的冗兵现象 D宋代军队战斗力低下 解析 “ 鬻技巧 ”“ 绣画 ” 等不仅不能说明宋朝统治者注重兵员的素质,反而说明宋朝兵员不务正业,军纪败坏。 答案 A 4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 “ 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 。这表明北宋政府 ( )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 “ 岁币 ” 解析 材料认为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是 “ 为 国守3 / 15 财 ” ,当有农民起义,外族侵扰发生时,地主们可以把 “ 兼并之财 ” 为国所有。这实际是办不到的,但客观上助长了土地兼并。 答案 c 5观察下图,图中现象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造成冗兵冗费 c削弱了武将权力 D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解析 由于北宋采取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等措施,虽然军队人数迅速增加,但战斗力并没有增强,却造成冗兵冗费的现象。北宋强化中央集权主要采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增加军队人数与此没有直接联系。材料体现不出 c 项信息。 答案 B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倡 言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北宋中期,士大夫忧患意识的促成因素不包括 ( ) A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B财政危机,积贫积弱 c辽夏威胁,边患严重 D权臣弄政,政局动荡 解析 北宋中期的三大危机是财政危机、社会危机 (土地兼并造成 )、边患危机, A、 B、 c 三项是促成士大夫忧患意识的因素。 D 项在北宋中期尚不明显。 答案 D 7 “ 熙宁 (宋神宗年号 )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4 / 15 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 (强行分派 )之敝。 ” 此话反映的是 ( ) A政府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 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c政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的贷款和种子 xkb1 D新法对大官僚和大地主不利 解析 材料反映了青苗法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政府为追求政绩而强制摊派的现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答案 B 8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王安石变法的下列措施,在当时很难真正实行的是 ( ) A募役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解析 方田均税法主要针对官僚地主兼并大量土地的现实,直接触及他们的利益,必然遭到极力反对,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困难重重。 答案 c 9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有 ( ) 地方官强制农民借贷 遭到大地主的强烈反对 利息偏高,农民负担沉重 触及了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A B c D 5 / 15 解析 考查分析理解能力。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有危害百姓的现象, 是青苗法的缺陷, 是青苗法对大地主的影响。 答案 D 10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积贫 富国之法 B积弱 强兵之法 c三冗 取士之法 D保证时间 免役法 解析 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可知 A、 B、 D 三项对应正确。三冗造成积贫积弱局面,而取士之法的目的是选拔人才 ,以保证变法顺利进行。 答案 c 11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收益最大的是 (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解析 A、 B、 c 三项均触及到了大地主的利益,很难推进;D 项措施广受支持,便于操作,使国家、地主和农民深受其益,所以收益最大。 答案 D 12王安石注重培养人才,主持编纂了三经新义,作为太学的主要教科书。其中的 “ 三经 ” 是指 ( ) 诗 书 周礼 易 春秋 A B 6 / 15 c D 解析 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 能力。王安石对诗书周礼作了新的解释,主持编纂了三经新义作为太学的主要教科书, A 项正确。 答案 A 13王安石变法中 “ 市易法 ” 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 “ 市易务 ” ,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对 “ 市易法 ” 的看法正确的有 ( ) 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 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 B c D 解析 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由 “ 政府拨出巨 款 ” 可知 正确; “ 平价收购 ”“ 市场缺货时卖出 ” 可知 正确;“ 商贩 半年出息一分 ” 可知 正确。 答案 D 14王安石变法对科举考试改革的核心是 ( ) A科举考试注重实际 B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c大力发展军事教育 D选拔人才一视同仁 解析 王安石对科举考试的改革,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7 / 15 科,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这实际是选拔实用型人才。 答案 A 15 “ 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造 ” 这些言论 实际上代表了 ( ) A农民利益 B贫民利益 c士族利益 D大官僚大地主利益 解析 材料的核心是反对实行免役法,免役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答案 D 16在王安石的变法措施中,能起到 “ 治安、御外、节支 ”三种功效的是 ( )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市易法 解析 既维护了地主治安,又能起到增强军事力量和节省开支的作用,只有保甲法符合。 答案 A 17王安石说: “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已而衰 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 ” 。下列 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 )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8 / 15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解析 考查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 说明王安石认识到了任用贤才是国兴的关键。在具体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成为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A 项中 “ 注重任人唯贤 ” 不符合变法内容。 答案 B 18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王安石变法调整了封建 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B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的性质相同 c宋太祖改革的影响是王安石变法的原因之一 D王安石变法为中下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创造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解析 商鞅变法是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是封建社会王朝局部调整生产关系的变法,故而两者性质不同。 答案 B 19 “ 改革是一场政治革命 ” 。下列改革与变法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商鞅变法 庆历新政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A B 9 / 15 c D 解析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使国家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体现了 “ 政治革命 ” 的性质。 答案 A 20从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得出的主要历史结论是 ( ) A国运艰难是改革变法的催化剂 B人民群众是改革变法的主力 c统一安定的政治环境是改革变法的社会基础 D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改革中才能前进、发展 解析 考查综合分析能力,通过综合概括中国古代史上的历次改革,得出一般性的认识。古代史上的改革,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方式, B 项错误; c 项不符合历次改革的史实;改革则兴,保守则衰是改革给 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 A 项虽然有道理,但不是主要结论,和平时期也应改革。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其中第 21 题 14分, 22 题 12 分, 23 题 14 分。 ) 21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 “ 精贡举 ” 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 )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 求有才有识者,10 / 15 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 )李 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 )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 )今人才乏少,且其学术不一 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 )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4 分 )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 “ 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 ” 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6 分 )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 分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中选拔人才这一知识点,第11 / 15 (1)问可以从材料一、材料二中直接获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一中获取范仲淹的主张是 “ 以经济之业 ”“ 取以经济之才 ” ;从材料 二中获取有效信息,苏轼的主张是重视诗赋,王安石主张要知道 “ 世事 ” ,司马光赞同用经、义、论、策。第 (2)问司马光指责王安石 “ 以一家私学 ” 可从材料中得知;产生的影响从消极方面作答。第 (3)问要结合王安石选拔人才与变法的关系作答。 答案 (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 (时务策 )。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 (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 );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统一思想,为改 革培养人才。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 (宋 )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材料二 “ 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 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 王安石 12 / 15 材料三 近代梁启超称王安石变法是 “ 中国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 。 请回答: (1)王安石和商鞅有什么共同点? (4 分 ) (2)材料二中所说的 “ 三冗 ” 具体指什么? (3 分 ) (3)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清代以前的人一般都认为是 “ 祸国殃民 ” ,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而材料三给予了高度首肯 ,对于这两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合理?为什么? (5 分 ) 解析 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价,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第 (1)问可结合材料一中 “ 信诚 ” 及所学知识,来概括不同时期改革家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第 (2)问属基础知识的再现。第 (3)问要注意把王安石变法放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中来看待其内容的影响,不要以偏概全,自然会甄别两种评价的合理与不足。 答案 (1)具有改革家的胆略与气魄,有一定远见,力图排除阻力,立志变法图强。 (2)冗官、冗兵、冗费。 (3)梁启 超的观点是合理的。王安石变法虽然有用人不当和危害百姓的现象,但不可否认他改革变法的勇气与精神,也需要看到所取得的一定的效果。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进步的。 13 / 15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陛下 (宋神宗 )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 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 ),四曰保甲,五曰市易。 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 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曰: “ 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 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北宋 “ 积贫 ” 的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14 / 15 要的一项是什么? (1 分 ) (2)王 安石变法针对 “ 积贫 ” 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 “ 事 ” ?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4 分 )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王安石 “ 新法 ” 遭到废除的原因。(3 分 ) (4)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卫生健康技术评价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第二季度(第一次)贵州黔东南州天柱县招聘全日制城镇公益性岗位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健身房加盟合同范本
- 2025江苏南京白下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人员2人(二十四)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吉安市市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黑河市北安市乡村医生招聘21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河南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招聘8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合同协议书的模板
- 反诈知识进校园主题团课
- 雷雨剧本文件完整版电子书下载
- 土建施工方案范本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 T-SXPFS 0004-2024 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型贷款实施指引(试行)
- 老年透析护理常规课件
- SCR脱硝催化剂体积及反应器尺寸计算表
- 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管控措施培训课件
- 《民间工艺美术》课件
- 2025年中国石油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入股养殖公司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