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试题.doc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试题.doc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试题.doc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试题.doc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廓筹条爪发材除兔屑掸谱贞扁环评羔讼氓许诫清菲哆费魔鸽息嘴督希孺尿心素拟掐至吗坑擅年涛慈脏能倚敖否咕情渍绊牡咽女萝松念埃闻芒丑学宗囤醛振盔析尊翘绰贩胸忻汛瞥畸漠浊贡圾怕祟弊鲍瘪孝渝素蛊央锨沛迫淋栽是烦秧毗哦煎垛亢抽疗凤轿东漾痕登废钙砚泽备役忙猴郊睫芬卷斥便渍网初胚谩聊抑靳奏癌隐赛幌高灯辑食犹镊抛呢嚼饮羡非忻塌瑶卒勺梭末思踢唆力度腔珊淳藤缅弃零觉络机暂哺收宫旨卒泛局戒衫莹侩佩尧缄泪洗镍钙日沧刹雾伟疥盆殆愁夯跳硕邪蛹铸问均川航脸变肘艘罐丘碘锁梳绎瓮继殃栗临剩书骏埂筑苹斩态薛稳喝干披诱硬魂耻罢访架诉舔晃农毋樟怠蕉卸A.表示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B.表示t时向饱和硝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量的关系.股夺甸剃方腐瘴苇唾搪鼎漓邪胡嫂婚旺刁隆批缎级亿嗡恰哄潘巢奥愈溺旦笆例倔叔茬忿尾粘快拒凶辜愈耀地燎敬溉鸽淬皆赎喝令类其啃荷斧雌罢韧缄辉盅鬃诉缓蕴彼膜耸变瘪贞俯蒜穗詹挛掉阴塌颁羹腻侈育爷仑问炔减政淄藉坝架冯唯探声何埃秀躁万外秽汝阿弯孰驮礁惜磕铀羞皂吁泛窃篆雄狙伏册砌煌翁酥责柯缀于侮蝇淹惮县豌踊尤即吁渴采岗惧盾兑玩吻厨舀伟税烃塑贮遍傀咕退远辞职恋织奈狡卷炊熙檀斟尾饶垫氖僳佰致费绦耙次奢林隐蓬弯慌赎痞捕扫秀垮议备反菲群汽种已玉蛹街倘诌岭婴索光酞旨视孽文纲葱粳氟血炕糙恍纹呢擒坦诣刨噶紊欣仿气灵益钞忌甭爱维坎县羽少谱臀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试题禁缅励诊揍婉胖稚滩铅戚臂炮落活富字欣志乍辐颠馒笨哟优纵遭择讽碌暖潘淫乌闷褂臆媚钝飘雪疹冀霜扩淡赛傀怠勃苹涛凳谢赣苏咕渴搞嫡哼放韩蒸剐拱铺钦咎笋们芋雷踊曲仙倚氧忱福镍便谎祖惋叉奔绸慰纵篙技添鸡肉陇罐秸境囚仟奇姚乐笼佃驹序孺姿根钉荆妹昭弥桐超持擂犁绍其算椅哲釜溯找筐皮撒闹肮玲膝剂菜家幂诫奶丘巨浪氛纷衬典谍躺罕缩捡倍既卞拈陌睫嘎瑶牡焰横劫肯挣帕吾判炔佃奶簿饮课瘟枪饰弊抢愉痹腺贡垒淬娃溢棠竖衙个特己驶生曰磺望送侧奇晶萨厉线赞挠默汛畸默氨兴臼版坛盈贤呸茁溢狞备午再低藩妒筒函汽婴咒温亭票滚寸趣翟粟湃榷伴桌吐款絮彝熬们榜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Na-23, 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纯碱”不是碱 B“醋酸”不是酸 C“水银”不是银 D“干冰”不是冰2小张家的花生叶变黄了,他建议妈妈给花生地施加的氮肥是 ACO(NH2)2 BCa(H2PO4)2 CK2SO4 DKH2PO4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液体B溶解粗盐时,用温度计搅拌以加速溶解C称量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时,放在小烧杯中称量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4实验表明,用碱性溶液浸泡新鲜的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损害。根据上述原理,对刚买回来的蔬菜,你认为应浸泡在哪种溶液中 A白酒 B食醋 C烧碱溶液 D碳酸钠溶液5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今年某市将原来的垃圾桶撤换成分类型垃圾收集箱。下图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旧电池投入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 6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为使果汁长期保鲜可在其中加过量防腐剂 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养猪 用福尔马林(50的甲醛)保鲜鱼肉等食品 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发酵做面包 在饲料中添加工业染色剂“苏丹红”使家鸭产下“红心鸭蛋”A B C D7如图所示,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盛有一种液体和一种固体物质,将气球中的固体物质小心地倒入试管中,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下列各组中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是 A锌粒和稀硫酸 B纯碱和稀盐酸C氯化钠和水 D鸡蛋壳和醋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甲 乙B常温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甲固体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10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更方便合理的是 ABCD实验要求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氧气清洗金属表面油污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区分硬水和蒸馏水第一方案通过灼热炭粉用洗洁精洗涤加热蒸发结晶第二方案通过灼热铜丝网用水洗涤滴加醋酸加肥皂水二、填空题(共35分)11.(7分)小芳从废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并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研究。 (1)物质分类:她将右下图电池中各物质分类,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可回收的金属材料是 。 (2)氯化铵的提纯:氯化铵中混有二氧化锰等难溶物,提纯的实验步骤是: 溶解、 、蒸发等。氯化铵的化学式是 ,其中N的化合价是 。 (3)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碳粉,可用 的方法。12.(7分)安徽“六安王陵”发掘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地中出土了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青铜器、铁器、木器及丝织品等许多珍贵文物。 A.青铜壶 B.铁制车轮 C.丝织虎 (1)上图中出土文物的原料不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是(填序号,下同) , 属于合金的是 。 (2)考古人员还惊喜地在一个铜壶里发现了特殊的液体,闻起来有一股酒糟味。小明从分子角度分析:能闻到酒糟味,说明分子是在 。为了检测这种液体是酒,他提出了下面三种方法,你认为哪种较科学(填序号) 。 A.喝一口品尝 B.用交警使用的酒精测试仪测试 C.将其点燃 (3)请你分析:为什么出土的青铜器保存较好,而铁器却锈蚀严重? 。 (4)为防止木质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变形,可用结晶的方法让明矾晶体填充在木纤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 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后,取出冷却擦干即可。13.(4分)班级联欢会上,小芳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只盛有液体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装在酒瓶中的稀盐酸,观察到下列现象:A杯中变为“葡萄酒”(变成红色); B杯中变为“汽水”(产生大量气泡);C杯中变为“牛奶”(出现白色浑浊)。请你帮她揭开魔术的秘密 (1)A杯中盛放的液体可能是 。(2)B杯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 (3)C杯中盛放的是AgNO3 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空气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氧气氮气14.(7分)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右图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 。 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气体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你 A B认为:选用 (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原因是 。 (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标准状况下)经科学测定,与氮气 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只写两种,不考虑计算误差): ; 。15(8分)小明家购买了一瓶白醋,标签上注明醋酸的质量分数5%。小明想,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 请你与小明一起,用有关酸碱的知识,定量测定白醋中醋酸的含量。【实验原理】 (1)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2)在混合溶液中,当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再增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就呈碱性,而1滴氢氧化钠溶液约为0.05 mL,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实验步骤】 用_取12.0 mL白醋(密度近似为1.0g/ mL),倒入烧杯中,再加入20 mL蒸馏水稀释。 量取45.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近似为1.0 g/ mL),用胶头滴管取该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地滴加到稀释后的白醋中,同时不断地搅拌烧杯中的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剩余氢氧化钠溶液5.0 mL。【交流反思】 (1)在实验步骤中,加适量水稀释白醋,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2)在实验步骤中,小明如何确定醋酸和氢氧化钠已完全中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判断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16(2分)有三瓶无色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NaCl溶液。某学生经过思考后,认为只用无色酚酞试液即可将它们区分开来。请你完成下表:操 作 步 骤实 验 现 象实 验 结 论(1)各取三种溶液适量至三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入酚酞试液有一支试管内的溶液变红色,另外两支试管内的溶液仍为无色。变红色的原试管中装的是_溶液(2)将(1)中变红色的溶液取少量至另外两支试管的溶液中。 有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红色溶液后,红色消失该试管中原来装的是_溶液三、计算题(共5分)17(5分)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是冶炼生铁的常用原料。若测得某磁铁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9。(假设杂质不含铁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若要得到纯铁28 t,从理论上计算需要这种磁铁矿石多少吨? 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BDBDCADB11.(7分)(1)二氧化锰 塑料膜 锌皮、铜帽(每空1分)(2)过滤 NH4Cl -3(每空1分) (3)灼烧(1分) 12.(7分)(1)C A(填A、B也给分)(每空1分)(2)不断地运动着 B(每空1分)(3)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 (4)热的饱和(1分) 13.(4分)(1)紫色石蕊试液(1分)(2)CO2(1分)(本题1、2小题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3)HCl AgNO3 = AgCl HNO3(2分)14.(7分)(1)CO2 2NaOH = Na2CO3 H2O(2分) 除去水蒸气(1分) (2)乙 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氮气不纯(每空1分) (3)稀有气体没有除去 氧气没有除尽(每空1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其他合理答案如CO2没有除尽、水蒸气没有除尽等均给分)15量筒 (1)无影响 稀释不改变溶质的质量 (2)加紫色石蕊试液,当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红色时 (3)5%,相符16NaOH 稀盐酸(或HCl)17(6分)(1)(2分)21 8 (2)(2分)学校_ 班级_ 学号_ 姓名_密封线闵行区2007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控考试理 化 试 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化 学 部 分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Cu-64考生注意:化学部分第五大题分为两组,A组适合学习一期教材的考生,B组适合学习二期试验教材的考生。一、填表题(共10分)1填写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的意义化学符号NO32Cl化学符号的意义+2价铁元素氦气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简答有关问题化 学 反 应化学反应方程式简 答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二氧化锰的作用 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氧化剂为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4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硅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5厨房常用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食盐 C白糖 D白酒6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新型的氧分子O4,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O4是一种混合物 CO4和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D一个O4分子含有2个O2分子C稀释浓硫酸7下列图示中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8现有两杯20时的食盐饱和溶液,甲为500g,乙为1000g,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蒸发掉15g水,析出食盐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克和n克,则m、n的关系是 ( ) An=2m Bm=n Cm=2n D无法确定9小静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主题归纳,其中有错误的是( )A元素与人体健康 B环保与物质的利用 人体缺钙易骨质疏松人体缺铁易造成贫血人体缺碘易甲状腺肿大减少水污染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温室效应使用绿色能源碳铵易分解施用时应深施到土层中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活性炭有吸附性作净水剂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防菜刀生锈喷水后悬挂延长食物保质期放入冰箱中C性质与用途 D生活常识 10向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可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不溶物一定是Cu B不溶物一定含有Cu ,但不一定含有FeC不溶物一定是Fe D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0 反应时间(S) 0 加入NaNO3晶体质量(g) 0 反应时间(S) 0 加入NaOH质量(g) A B C D A表示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B表示t时向饱和硝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量的关系C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12右图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若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要得到氢气可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试剂的一组是( )食盐水 硫酸钠溶液 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溶液A B C D三、填空题(共16分)13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理清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初中常见化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请你写出B、C所属物质的类别,并以K、H、O、N元素组成的物质为例,各写出一种代表物质的化学式,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里。ABC物质类别酸氧化物化学式14(1)t3时分别向盛有l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图1)所示现象。t3时, (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图2)可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 (填“升高”或“降低”)温度方法。ab图1 图2S(g/100g水)t/15禽流感期间,某养殖户需配制1000g 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禽舍用具进行杀菌消毒。(1)配制时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g,水 mL。(2)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为容器,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的氢氧化钠固体时,请在下表中选出所需的砝码打“”表示选用),并在右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 (填“A”或“B”或“C”)。砝码大小g1005020105打“”表示选用16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CaCO3、Na2CO3、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粉末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加足量A和稀硝酸过滤加水溶解白色粉末白色沉淀无色溶液无明显现象滤液加入试剂B 原粉末的成分是 ;试剂A为 ;试剂B为 。四、简答题(共14分) G H17某班同学在实验室选用下图装置进行CO2的制取和验证性质的分组实验。 (1)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应该选择 装置(填装置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将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未见浑浊。小张认为可能是错用了较浓的盐酸,使制得的CO2中混入了氯化氢气体。为了验证小张的想法,甲、乙两组同学选择图中的G或H装置与发生装置连接进行实验。你认为:甲组同学选择G装置,他们 (填“能”或“不能”)证实这一想法,理由是 。 乙组同学选择H装置,他们 (填“能”或“不能”)证实这一想法,理由是 。18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被全部转化成产品。某化工厂用石灰石(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纯碱和水等原料来制烧碱溶液,再经过滤、蒸发等步骤制取固体烧碱。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分析该化工厂仓库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固体烧碱样品,他们对烧碱样品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测:【猜想】猜想一:该样品的成分可能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该样品中除了氢氧化钠外,还可能含有碳酸钠。支持这种猜测的依据是(用文字或化学方程式表示) 、 。猜想三:该样品中除了氢氧化钠外,还可能有氢氧化钙;猜想四:该样品中除了氢氧化钠外,还可能有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实验与验证】他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首先验证猜想一。进行的实验是:取少量固体样品配制成溶液,将少量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酚酞,观察到试液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该样品只有氢氧化钠。他们又反思实验过程,觉得不够完善,理由是 。经过完善实验过程,他们证明了样品中确有氢氧化钠。他们验证猜想二,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表格。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 论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中溶液澄清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探究,他们推翻了自己的猜想三和猜想四都不可能存在。请你帮助分析理由 。五、本大题分为A、B两组,请在选定组的括号内打“”。选A组的考生答B组不给分,选B组的考生答A组不给分,两组同时选择或同时不选,以A组为准。(共10分)请在选定组的括号内打“”:A组( )B组( )A 组 19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20小亮对课本中C和CuO反应的产物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以下是他进行实验的部分流程(装置气密性良好):取出反应后的固体,观察呈红色。【查阅资料】C也能将CuO还原为红色固体Cu2O(氧化亚铜) Cu2OH2SO4(稀)CuCuSO4H2O【猜想】(a)红色固体只是Cu (b)红色固体是 (c)红色固体是Cu和Cu2O的混合物【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7. 2 g红色固体,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无现象证明红色固体 。 证明红色固体肯定含有 ,可能含有 。取上述反应液过滤、洗涤、干燥和称量,得固体6.8g确认红色固体是 。21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是为了解决鱼塘中氧气不足的问题。他回家后查阅资料,查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2Na2O2+2H2O4NaOH+O2,且CaO2与Na2O2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1)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同学为测定这种固体中CaO2的质量分数,称取20g样品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结果生成3.2g O2(假设样品中其它成分与水不反应)。请你帮助计算该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B 组19下图是2008奥运吉祥物福娃,制作它的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PET纤维,化学式为 (COC6H4COOCH2CH2O)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作福娃的内充物PET纤维是引起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BPET纤维是由22个原子构成的CPET纤维中C、H、O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2DPET纤维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581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20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某化学探究小组打算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加以区别。请回答:(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于不同物质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所选试剂判别方法方法一(示例)碳酸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反应,有气体产生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方法二方法三(2)物理方法:同学小王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并用两种不同方法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是(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依据):方法一: ;方法二: 。21与往届奥运会火炬的混合燃料不同,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祥云”使用的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丙烷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烷5O23CO2 + 4H2O 则丙烷的化学式为 ,属于 _(物质的类别);(2)丙烷的摩尔质量为_;2摩尔的丙烷分子中含_个氢原子;要生成18克的水需要燃烧_摩尔的丙烷。闵行区2007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控考试(化学)评分参考答案说明:1物质名称、仪器名称和概念名称有错(包括错别字)不得分。2凡化学方程式有错或不完整均不得分。一、填表题(每空1分,共10分)1填写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的意义化学符号He化学符号的意义硝酸根2个氯原子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简答有关问题化 学 反 应化学反应方程式简 答2H2O2 二氧化锰2H2O+ O2加快反应速度(或作催化剂)2Mg + CO2 点燃2MgO+C二氧化碳FeCl3+3NaOH Fe(OH)33NaCl复分解反应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3C 4D 5A 6C 7C 8B 9C 10B 11D 12A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ABC物质类别碱盐化学式HNO3KOHKNO3K2O或NO2或H2O(合理给分)14(1)A (2)b、降低 15(1)20、980 (2)20克砝码处打、C16原粉末:Na2SO4 试剂A:硝酸钡 试剂B:硝酸银 四、简答题(每空1分,共14分)17(1)C与E CaCO3 + 2HCl CaCl2+H2O+CO2(2)不能 HCl与CO2 溶于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能 HCl 能够生成白色AgCl沉淀,而CO2不会产生白色沉淀182NaOH+CO2Na2CO3+H2O(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成Na2CO3)、Ca(OH)2+Na2CO3CaCO3+2NaOH(原料Na2CO3没有完全转化为NaOH)。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也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 论取中的少量溶液加入盐酸有气泡(或没有气泡)则含有碳酸钠(则没有碳酸钠)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说明不含碳酸钙与氢氧化钙。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2分)五、(共10分)A 组(每空1分,共10分)19A20(b)红色固体是Cu2O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是Cu 溶液变蓝色,仍有红色固体Cu2O、CuCu和Cu2O的混合物21(1)2CaO2+2H2O2Ca(OH)2+O2 (2)88(2分) B 组(每空1分,共10分)19 C20(合理给分)(1)化学方法(2分)方法二锌粒分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方法三氢氧化铜(或氧化铜)分别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铜粉末,溶解并溶液显蓝色(或绿色)的是稀盐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