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显意义和缺省阐释_第1页
突显意义和缺省阐释_第2页
突显意义和缺省阐释_第3页
突显意义和缺省阐释_第4页
突显意义和缺省阐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1 突显意义和缺省阐释 突显意义和缺省阐释 唐 韧 摘 要:言语之缺省阐释被理解为对言语参与者和语境而言的缺省,而非严格的基于语言单位的阐释,是听者认为说者表达突显的、常见的和自动的意义。基于此可考虑与有关词汇加工的结果。虽然言语阐释是累积性的,缺省基(同样推理基)因语境不同而异,远非能被实验检测,因而宜于采用有关意义赋予的全局观或命题观。根据级差突显假设定义的词项突显意义可与缺省语义学所定义的言语突显意义相匹配,两个过程的自动性是可匹配的。 关键词:突显意义 缺省 意义 自动加工 一、引言 当前对有关言语意义的语义和语用之争颇多,言语加工的心理为后格赖斯语用学所关注,与言语阐释过程相关的新研究问题纷纷出现。言语的语用加工所得为真值条件内容2 / 21 的一部分,或者说真值条件用于言语而非句子意义目的(王晓飞、伍思静, 2016)。关于真值条件与语境及语境信息的关系,可以思考如下问题:第一,丰富句子逻辑形式(构建显性内容,即被言说者)的过程和产生单独思想的含意的过程相同吗?第二,从语境中推理(即格赖斯具体化会话含意)和从一般假设推理(即一般化会话含意)是否有 加工方面的差异?第三,应如何定义语用推理?是否包括被编码的内容之自动和联想的增添成分?亦或只指有意识的加工?第四,语用加工是局部性的(前命题性的)还是整体性的(后命题性的)?可否用语用缺省( pragmatic default)来定义逻辑形式的自动充实?第五,是否有语境影响的突显词汇意义?第六,突显词汇意义和缺省意义这两个概念可否融合? 对词汇和命题层次上的如此缺省意义的探讨并不少见,例如 Levinson ( 2000 ) 的 假 定 性 意 义( presumptivemeanings)、 Recanati( xx, xx, 2016)自动充实 /调整、 Giora ( xx)的级差性突显性及 Jaszczolt( xx,2016)的合成命题缺省意义,乃至动态语义学和优化理论语用学中的缺省充实。缺省意义并不一定是命题的特性,在言语阐释过程之始早已出现。比如,在例( 1)中,只要加工“秘书”,无需等到还原整个命题,听者便将其意义充实为“女秘书”。 3 / 21 ( 1)我们在老王的办公室里坐了下来,他的秘书给我们端了咖啡。 然而,按照 Levinson( 2000)假定性阐释理论,这样的前命题单位,不管是为进行突显阐释所基于的一 词或一短语,理论上是不能首先确立的,而是取决于话语的特定情景。比如,在例( 2)中,没有出现类似的推理: ( 2)总统的秘书对新政策了然于胸。 因此,更宜于采用整体观原则考虑这样的单位,除非有足够证据提出缺省阐释,应根据缺省意义只适用于命题这一假设建立言语加工理论。 缺省阐释包括因人类推理系统( 认知缺省) 特性而产生的缺省阐释和主体被浸淫于某一文化和社会中而产生的缺省阐释( 社会文化缺省) 。缺省是指自动阐释缺省加工, 缺省阐释为无意识地毫不费时费力的阐释,即自动阐释 ,缺省可脱离语境亦可依赖语境。缺省可与推理阐释共存, 听者或读者通过它们理解意图信息即缺省语义学( Default Semantics,以下简称 DS)中的首要意义( primary meaning),4 / 21 即被合并的命题( merged proposition),在 DS 中为合并表征( mergerrepresentation)。合成命题是主要内容的单位,缺省意义乃通过合成产生,利用了话语中意义借以表达的各类表征之成分,有首要意义的合成性,交际者以词项的突显意义为起点( Giora, xx),进而阐释较大的单位,自动赋予它们以 意义,或通过有意识的推理对其加工,依语境因素而定。简言之,缺省基于言语加工心理,乃是自动获得的阐释,缺省意义是快捷而无需费力的,就情景和说者而言为突显的,而在词汇或句法的不受语境影响的层面上则不一定,缺省是阐释过程的当事人通过使用的词、短语、句子而自动理解的意义(毛继光、陈晓烨, 2016)。如此定义的缺省概念与 Giora( xx)的级差突显理论中所讨论的突显词汇意义概念关系密切。合成性为言语(或话语)特性,词汇中的自动突显意义符合言语加工缺省语义模式:与有关言语意义的其他信息源之输出相互作用,自动或通过推理进 行阐释。 二、词库和话语中的自动意义 虽有言语的缺省阐释和这些缺省的自动性,但更宜于从突显性方面且不考虑语境来阐释某些词项。词库加工中的非单调推理包含缺省( Lascarides & Copestake, 1998)、词库中的溯因推理( Pustejovsky, 1995)、 Giora 的级差突5 / 21 显假设( 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简称为 GSH)及 Allan的概率推理公式。后格赖斯局部观 /全局观论争与受计算语言学启发的词汇中非单调推理几无共同之处,粗略对比,可提出 两个假设:第一,词项产生不受语境影响的被充实的意义,可自动获取的突显阐释亦可为基于词汇的推理;第二,推理充实或缺省(自动)充实既可产生于词项层面与命题层面,也可产生于这二者之间的一个层面。 对于突显阐释之自动获得问题,据第一个假设,有意识推理被排除,但得将其向假设方向延伸,看看这样的自动词汇意义与某些后格赖斯论述中为言语阐释而假设的自动意义是否有共同之处。据全局观假设,有必要比较两个原则:被理解为语境中的自动阐释的缺省属于话语的整个命题 /句子 /事件 /话语情景;有自动获得的突显词汇意义,不受语境影响。这二原则分别根据 DS 的方法和 Giora 的 GSH,按后格赖斯全局观 /局部观,缺省阐释是就语境而言的缺省义,而词汇突显意义之突显性是概率性的,更突显的意义(因常规性、高频率性、熟悉性或典型性而首先出现在大脑中的被编码的意义)更易被理解,可被充分激活。根据级差突显假设,被编码的意义一但接触就被理解,而不管语境信息或作者意图如何( Giora, xx: 10)。突显词汇意义是自动产生的,无需考虑语境,言语缺省阐释也是特定语境中自动产生的,这6 / 21 二者自动性过程大不相同,能匹配吗? 三、缺省意义和突显意义:走 向统一 Giora 所论述的突显性并非语境突显性,而属于心理词汇中的意义贮存,为前语境突显性。意义之突显与否与其在记忆中的可及性相关,关涉诸如使用频率或经验熟悉度之类的因素( Giora, xx: 33)。最早现于大脑中的意义首先影响理解和产出,而不管语境如何,突显意义易于通达,语境即时影响阐释,有直接通达之效( Giora, xx: 103)。按 GSH,这样的词汇通达在跨越交际路径中不受影响,语境和语言效果平行,语境产生最终阐释但不影响词汇本身。按 Giora 的突显意义观,词汇通达和语境加工平行运行,更熟悉 、更常用或更常规的意义首先被激活,与其语境关联性无关,语境能够发挥作用,乃推理性或自动(缺省)阐释之故。如果因为引起期待的来自先前句子的推理而使语境依赖的阐释较早出现,突显意义的作用可忽略,不影响阐释,然而它曾经在场,或就要在场,或强或弱,具有级阶性。因此,语境加工和词汇加工的结果平行运行,但速度至关重要:相比于以从微观到宏观的方式被通达的不依赖语境的突显意义,基于语境的推理之结果出现越早,相关意义被激活越早。 7 / 21 GSH 假设突显意义是自动的和不受语境影响的,而 DS假设自动可以是语境依赖的,可直接 通达,两种假设有矛盾吗? 例( 3)涉及对专有名词的指称落实,需利用百科信息而非词汇提取。 ( 3) In Revolutionary Road, Kate and Leonardomade a very dynamic couple. 按 DS,例( 3)有一个意图阐释 /首要意义,既然不能确定言语阐释过程中“超越句子意义”何时发生,便只涉及一命题整体层面上的意义,此首要意义很可能是( 3a):( 3a)In Revolutionary Road, Kate Winslett andLeonardo DiCaprio made a very dynamic couple.既可通过推理也可通过社会文化缺省识别指称对象,采取何者取决于对有关电影的信息是否了解,如了解电影 Revolutionary Road,便可激发此指称落实。 分析 GSH 和 DS 所提出的观点的匹配性。按 GSH,可假设作为词项的专有名引起类似的突显效果,电影爱好者或电影批评家可能自动还原“ Kate”的指称对象;而不经意的观8 / 21 众可能根据记忆还原 Kate Winslett 在此电影中饰演之事;兴趣略欠的观众或记忆稍差 的观众可能认为其仅为一个女演员而已,意义“我的最好朋友 Kate”或“我最喜爱的歌手Kate Bush”可能仍然自动引发,但因对语境加工的平行作用而被抑制。由此可见, Giora 的级差突显性与缺省语义学理论的预测完全一致。但以社会文化缺省而论,只有语境关联的阐释被自动激发,因语境内嵌,例( 3)中“ Kate”的指称可自动落实为 Kate Winslett。然而,冲突只是表面的,按 GSH,语境应与突显意义阻碍无关,但其具体情景并没有在 GSH 的框架中失效,“ Kate”作为词项并无普通特性和关系所具有的那种突显意义,与歧 义的普通名词或动词不同,没有值得检测的突显意义;但若对专有名的突显阐释完全合理,它还是可检测的( Carston,xx)。另一专有名“ Leonardo”有文化内涵义,可以检验“ Leonardo Da Vinci”之义是否在例( 3)语境中被激活,理解此专有名称的意义需用到百科知识。缺省语义学主张方法上的全局观, GSH 的预测和缺省语义学的预测没有明显冲突。例( 1)中社会文化缺省导致自动充实而成为“女秘书”乃是社会期待考虑使然,这样反映在全局性的、宏观的、命题层面上的自动性须涉及对微观阶段的词汇和语境的平行加工,“ Kate and Leonardo”被加工之时,“ LeonardoDa Vinci”或 “ Kate Bush”被某种程度激活,但仍自动激发一对好莱坞演员这一阐释。 9 / 21 缺省阐释是基于突显性的自动产生的更常用言语阐释,若一语境中言语的缺省与突显的词汇意义不一致,情况如何?语境观( Carston, xx; Recanati, xx)的新观点是认可词汇突显性的,词语激发突显意义,突显意义又被推翻,对言语的阐释即显义内容(被言说者)并非总是自动的,阐释者可能有意识推理加工。因此,言语首要意义自动产生或通过推理产 生。若突显词汇意义在言语缺省阐释中阙如,阐释的自动性顺理成章,若语境考虑盖过突显词汇意义,仍会有缺省性的整体阐释,即依赖语境和听者的自动阐释。 答案在于对合成性的理解。如果以言语意义(语用构建)为模式,来源不同的信息块相互作用而产生合成性,产生说者意图表达和听者还原的首要信息。 Recanati( xx: 132)首倡如此对合成性原则的语用应用,以及语用合成观、应对合成性的互动观和格式塔观的方法,由此产生的言语加工方法即为真值条件语用学( Recanati,2016)。缺省语义学( DS)( Jaszczolt, xx, 2016, 2016)发展了语用合成性思想,提出说者所表达、听者所还原的首要意义来自各种信息源:词语意义和句子结构( WS)、世界知识( WK)、话语情景( SD)、对社会文化( SC)的定势看法和假设、人类推理系统( IS)的特性的两类缺省信息。最强烈的、信息量最大的阐释受到10 / 21 偏爱,如对有定描述的指称性和属性解读,及对指称性部分非匹配的前指性而非预设性解读,这些不同来源的信息相互作用而产生合成性这一合并表征层次。合并表征是说者意图表达且为听者所还原的首要信息之形式对等物,即缺省语义学中的首要意义,产生于来 自被识别的源头的信息自由结合。若说者隐性传达主要内容,首要意义未必受句子的逻辑形式的限定,跨越显性 /隐性之分或被言说者 /被隐含者之分;同样,次要信息(次要意义)可为句子的显性内容,也可为其隐性内容。语用合成性,即合并表征之合成性,易与级差突显假设共生,进入合成过程的成分各有自己的信息,其中词义和句子结构层面尤为重要,词义提供的成分非在基于句子的命题层面上而在合并表征的层面上进入合成,为言语行为而非句子(句法单位)之故而寻求合成性。 级差突显性理论亦可作为缺省语义学的词义句子结构之词汇次成分理论 。词汇通达可以是自动的,不受语境影响;但是,首要意义有时是自动获得的,并非总是缺省意义,词汇通达和言语阐释可并行不悖。比如,例( 3)中指称自动落实为 Kate Winslett 和 Leonardo DiCaprio,但指称物Kate Bush 和 Leonardo Da Vinci 依然可自动出现,这与分级突显一致。又如,最先在脑子里的意义与语境偏爱的不那么突显的意义一道被激活便会出现双关语,双关语利用同义11 / 21 词或同音词,若在突显方面无明显差异,便会产生幽默歧义效果,比如例( 4)和例( 5): ( 4) Tom worked as a lumberjack(伐木工人) butwas axed(被斧头砍了 /被裁掉了)。 ( 5) At school, Lenin was obsessed by his marks/Marx. ( Tolley, xx) 词汇突显性为特定说者之特定心理词汇中的意义,在某人脑中最先出现者并不一定在另一人脑中最先出现( Giora, xx: 37);同样,缺省阐释是特定说者和特定听者而言的缺省义,缺省义是临时意图性之结果, 是交际中为听者自动还原、为说者在此语境中意图表达的首要意义的阐释( Haugh, xx)。突显意义和缺省言语阐释可共存,都可被理解为自动意义和说者意义,不同之处在于对语境的依赖度:自动意义自动产生于词义和句子结构中,与缺省语义中识别的其他意义源之产出相互作用,产生切合话语目的的言语阐释,词汇阶段是自动的;而首要意义合成可以是自动的,源自社会和文化或人类推理系统的缺省意义,也可是根据话语情景及相关的互动过程有意识推理的。 12 / 21 四、累积性加工 某些阐释为语境所激发, 而另一些阐释自然产生( Grice, 1975; Horn, xx)。语用隐含的思想基于被说出的句子的命题,一般化会话合意的概念基础是思想的命题形式,言语阐释过程中言语加工是累积性的,逐渐向前推进,任何阶段都可能有对词义的某种操控,而不只是后命题性的(听者或读者将意义赋予次命题片段)。除非确切知道此累积加工如何进行,将累积成分用作任何语用理论中的单位依据不足,融合加工假设亦难成立,分段话语表征理论( Segmented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 Asher & Lascarides, xx) 的修辞结构 聚焦于将句子粘合成一起的逻辑,而非对成分的加工;优化理论语用学( Blutner & Zeevat, xx) 提出了建构于格赖斯准则和 Levinson( 2000)的新格赖斯阐释基础上的限定,着眼于管控由此产生的命题之出现的规律; Recanati( xx)提出了真值条件语用学中的句子意义之次信念充实,也聚焦于由此产生的命题,缺省语义学 ( Jaszczolt, xx, 2016,2016) 的首要意义亦如此,它们为说者意图表达、听者还原的主要意义,可为显性也可为隐性;同样, Geurts( 2016)选择全局观,还不能根 据对加工的实验研究就认可会激发语用充实的固定局部单位,因而,这样的语用意义是后命题性的,而不管最终加工心理如13 / 21 何。 缺省阐释兼具局部性和整体性特点。例( 6)( 8)可被局部充实,例( 6)只是偶而全局性的,例( 9)( 12)宜于等到句末再阐释,否则会出现不必要的的取消。符号“d”表示缺省阐释,插在相关项目之后。 ( 6)她的有些( d 非全部)演讲是激动人心的。 ( 7)汤匙( d 喝汤用的匙)脏了。 ( 8)咖啡是温热的( d 非烫的)。 ( 9)小王喜欢( d 阅读)书。 ( 10)你这是自掘坟墓。( d 害自己) ( 11)大家 ( d 被邀请的) 都来参加晚会了。 ( 12)温度降至零度以下,( d 因而) 铁轨收缩了。 按 Levinson 的局部阐释范式,对意义的假设随着词14 / 21 语逐次显现而累积形成 ( Levinson, 2000: 5),例如: ( 13)面包刀( d 用来切面包的刀) ( 14)菜刀( d 用于切菜的刀) ( 15)钢刀( d 钢制的刀) ( 16)一位秘书( d 一位女秘书) ( 17)一条道路( d 一条表面坚硬的路) ( 18)我不喜欢大蒜。( d 我讨厌大蒜。) 例( 9)( 14) 乃混合体,例( 13)( 15)是简单的词语合成体,但例( 16)是否达到一社会标准殊难确定,更不用说语言缺省了,例( 17)是对词语内容的说明,例( 18)更宜于作为一个全局性命题性阐释而非局部否定激发的案例。局部观若适用于所有例子便可成为诸如 some 之类的级差性语词的一般性原则,例( 19)激发的主要意思表达于例( 20)或例( 21)中而非例( 22)中。 15 / 21 ( 19)有些人说你自以为是。 ( 20)你的行为举止该改改了。 ( 21)你谈话中应避免大吹大擂。 ( 22)有些但非所有的人说你已自以为是。 同样,如果“ secretary”激发“ a female one”这一阐释,那么在阐述理解加工时得考虑经常性的取消,此为语境及“ secretary”的各种意义(包括国务卿、一个组织的书记等)使然;“保姆”可能激发经常被取消的缺省义“女保姆”,甚至可更经常被取消的缺省义“ 年轻、貌美、可爱”,或 “年老、消瘦、丑陋”,取决于影响听者 /读者的背景信念的情景。激发缺省意义的单位(缺省基)取决于语境。 五、缺省之语境观 Geurts ( 2016)反对局部观,反对规定严格的缺省基,他认为,根据局部观,例( 23)和例( 24)违背 Levinson的局部观,行不通。 16 / 21 ( 23) It isn t likely that the match will becancelled: it s certain. ( Geurts, 2016: 59)但有向下的蕴含 性语境,分别包含否定和条件结构,若依局部观论述,例( 23)阐释为( 23a): ( 23a) It isn t likely but not certain that thematch will be cancelled: it s certain. 局部观要行得通所需条件是: 融合焦点, 强调“ likely”和“ sometimes”来达到对比效果。可认为强调是局部现象,但缺省基因语境不同而异的论点要便当得多。Geurts( 2016: 59)认为,局部观和缺省观并不相互结合,但关系密切; 他对 Levinson 的严格的基于语言单位的局部观不以为然,认为缺省观难成气候。然而,按更灵活的局部观之概念,缺省基( default base)并非固定的词汇或句法单位,因语境和情境不同而异,缺省基的长度和特性仍无定论。缺省推理反映突显性、常识和可能性,说者使用“ some”意图传达“ not all”,这是就此语境而言的缺省阐释,也是最常见的阐释,听者不会误判他们各自的背景信息及恰当传达意图表达的意义。通过缺省推理,阐释毫不费力,具有自动性,进而有缺省性,缺省阐释须包含语境突显性、语境中相当高的可预测性、统计 频率及自动性。 17 / 21 缺省是对语境而非对词语或句法成分而言的缺省,自动充实和推理充实并非截然分明,而是为语境驱动的,阐释是语境依赖性的,根据话语的特定情景(谁在阐释,在什么语境中阐释),可自动发生亦可通过推理而产生。在例( 24)中,所属关系结构可有不同解释,可能激发推理而非自动充实;例( 25)要么自动激发阐释“为乔姆斯基所写”,要么推理性激发之,取决于听者的背景信息。 ( 24) John s book is good. + the one he read, wrote, borrowed ( Levinson,2000: 37) ( 25) Chomsky s book is about grammar. 所属性结构的类别中一些差异与其突显性和具体性有关,可根据基于结构或基于情景的缺省检测之。 六、结语 言语的缺省阐释乃为对话语参与者和语境而言的缺18 / 21 省,而非严格的基于语言单位的阐释,为听者认定说者表达的突显的、常用的、自动的意义。此视角可与有关词汇加工的发现结合起来,虽然话语阐释是累积性的,但更宜于采用有关意义赋予的全局观或 命题观,原因是,缺省基(同样推理基)因语境不同而异,“全局观”乃是权宜性的方法,在通过实验说明缺省基和推理基的长度和性质之前是必要的。根据 GSH 定义的词项突显意义可与 DS 所定义的言语突显意义相匹配,两个过程的自动性是可匹配的,合成性属于来自DS 所识别的不同源头的信息之合并层次,缺省的自动性属于合并表征的层次,而突显词汇意义的自动性属于缺省之词句源头层次。 参考文献: 1Asher, of Convers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xx. 2Blutner, introduction:Pragmaticsin Optimality TheoryA.In: and ( eds)。 Optimality Theory and PragmaticsC.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xx. 19 / 21 3Carston, many pragmatic systems are there?A.In: polli ( ed. )。 Saying,Meaning and Referring:Essays on Fran?ois Recanati s Philosophy of LanguageC.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 xx. 4Geurts, implicature and local pragmaticsJ.Mind and Language,2016,( 24)。 5Giora, Our Mind:Salience,Context, and FigurativeLanguag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xx. 6Grice, and conversationA.In: and ( eds.)。Syntax and 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7Haugh, place of intention in the interactionalachievement of implicatureA.In: and ( eds )。 Intention,Common Ground and the EgocentricSpeaker-HearerC.Berlin:Mouton de Gruyter,xx. 8Horn,A.In: and ( eds)。 The Handbook of 20 / 21 Pragmatics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