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本、无为、开放、成长_第1页
立本、无为、开放、成长_第2页
立本、无为、开放、成长_第3页
立本、无为、开放、成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立本、无为、开放、成长 -“生命型”学校的缔造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令人可喜的改革和变化,也存在着许多让我们这些从事基础教育管理和教学的人清楚明白而又无可奈何的痼疾,其实,教育作为国家基础性的构建,在当今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中已显得异常的被动,而平时容易被忽视的学校管理、教育管理,无论在理念、模式,还是方式、方法上更是显得相当的陈旧和落伍。因此,我们应当及时出击,主动寻求教育、教育管理与当代社会的接触点,寻求学校管理与社会、时代进步的共同因子,并 且,更重要的是,促使我们的管理,更多地考虑“人”的发展、潜力的发挥以及价值的实现等人文因素,使教育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理想。而实际上,从管理学的角度上讲,现代管理也正在由物化的管理升华到心性的管理,由外在的感动的心性管理转化为内在自觉的心性管理。这里,本人想结合多年的教育管理中的一些想法和巨化中学目前正在努力的一些做法,谈谈关于“生命型”学校的管理思2 / 4 想和模式。 一、教师篇:心的管理 由于学校本身的特质,学校管理与企业、政府机关的管理有着严格意义上的区分,尤其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参与者,在管理过程中既 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存在管理、被管理和自我管理的三种状态,具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的身份,又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因此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尽管存在着领导与服从的主客体关系,但绝不是老板与雇员的关系。以前,我们过分强调教师被管理的角色定位,而忽视教师的自主性,导致目前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政府行政作为的模式、权力与服从为主导的上下从属性方式,这些既不符合学校管理的规律,也没有考虑作为个体教师的“人”的属性和需求。 现在,管理学已经向我们说明,现代管理的本质就是从不见人、忽视人到重视人,发挥人在管理中的主体性。 因此,学校管理应从教师的各种心理需求出发,创设包括情感、尊重、价值体现等内容的人本主义管理模式。 、人情化管理 法国著名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凛冽狂风,想用强大的威力吹掉大衣,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3 / 4 胜利。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温暖胜于严寒。现在,有许多学校借鉴企业“科学管理”的经验,严格教 师上、下班制度和坐班制,要求教师与学生同进出。这样的步调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的令行禁止和管理的顺畅。但这种“冷管理”的制度同时可能导致制度性的人际关系淡漠,而且由于太注重程序化和规则化,可能会出现一些只讲原则不问原由、不讲人情的现象,比如每个人会多多少少碰到一些急事,而一些硬性的请假制度以及出入校园的刷卡制则往往成为广大教师喉咙中的鲠骨。又比如,严格要求体育、音乐、美术老师早上:和学生一起到校,没这个需要,也没有必要,硬性的规定只能产生强大的对抗和不满,从而影响教师的情绪,导致心理失衡,长此以往 ,会带来普遍的疲劳、焦虑不安和消极防御,从而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制度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制度也许能规范教师的行为,但不会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那种“无为而为”的手段更能营造人情味浓的环境,给教师的感觉是:你不必拘泥于死板的模式,你可以在一定的自由空间内挥洒自己的才华,鼓励尝试、允许失败。这样的氛围,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比一千个、一万个制度都有效、管用。由于巨化社区较小,家长也较为重视子女的学习,因而社会、家长的压力对教师来说是直接的,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来自学校的压力还大,因此,巨化中 学在管理上从来注重“人情”上4 / 4 “暖色调”的处理,尽管在上、下班时间上作出制度性的框架,但基本上不作强制性的硬性规定,一些早上送小孩上学,或早上没有课的老师基本上可以拥有从容的上班时间,这样既不影响工作,又给广大教职工一个愉快的心情走上讲台。这种人情化的管理就是体现在一些细小的管理环节上的温暖化,从而消除教职工与学校管理的对立场和抵触情绪,真正达到管理的效果,从制度层面细致入微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